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新课标非常重视第一学段的阅读,明确指出: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的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读书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是一种负担。
吉姆霍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说到“你读得越多,你就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让我们的学生聪明起来,那就从读书开始吧。
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促进者,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一、听故事,聆听美的声音,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尤其是第一学段的学生,因为才走进校园,识字量不多,所以听故事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在听故事时,不用担心拼音拼不出来,不要去想这个字认不认识,只要用耳朵认真倾听就好。因此,学生的兴趣很高。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里(我班是每周二、五的下午上课前20分钟),全班静悄悄的,全都在竖着小耳朵听故事呢!
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们会觉得听故事还不过瘾,还想自己读,细细品味。这样学生们会迫不及待地自己去找书来看。(好书推荐就水到渠成的完成了)
二、看绘本,欣赏美的画面,推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绘本阅读”是我国儿童文学推广人梅子涵教授提出的,梅教授认为:孩子的阅读应该从绘本起步,经典绘本应成为“人生第一本书”。绘本又叫图画书,在国外阅读水平高的国家非常重视,因为这些书专为儿童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具有很鲜明的儿童性。制作精良、装帧精美,画面充满童趣。阅读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学生怎么能不喜欢看呢?
在听故事中,教师有意从听经典儿童绘本开始,引导孩子从阅读经典绘本故事起步。《小魔怪要上学》、《我爸爸》、《我妈妈》、《蚯蚓日记》、《爱心树》等等。学生们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喜欢上了阅读。
三、讲故事,表现自我,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了,就有了交流的愿望,我们就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分享阅读体验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阅读收获,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去表达,表现自我,收获成功,享受阅读的乐趣,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讲故事,题材就是孩子们正在读的书,一个个小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生动有趣,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收效很大。
学生在找故事中去读故事,在读故事中去理解故事,在听故事中去感悟故事。这种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积累了语言,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讲故事中变得更加自信,更乐于读书。
四、读整本书,感受美的形象,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第一学段的阅读尤其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叶圣陶老先生早在1941年就提出了“读整本书”的语文学习思想。读整本书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学会默读,集中精力思考,感悟书中一个个的美好形象。同时阅读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这些书因为喜欢会读好多遍,还可以作为收藏和纪念,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了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的习惯。
在这里,读整本书不同于绘本阅读,重点在纯文本的阅读上,这里是学生阅读的一个转折点,为以后的阅读做好过渡。《一年级的小蜜瓜》系列、《二年级的小朵朵》系列、《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云朵棉花糖》、《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书中的小主人公一起陪着学生们成长!
学生在阅读中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好的形象,表现着独特的自我阅读体会,分享着阅读的快乐!这一切都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构成了学生最初的语文素养。让我们一起向梅子涵教授倡导的那样“做一个学生阅读的点灯人”。
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的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读书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是一种负担。
吉姆霍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说到“你读得越多,你就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让我们的学生聪明起来,那就从读书开始吧。
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促进者,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一、听故事,聆听美的声音,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尤其是第一学段的学生,因为才走进校园,识字量不多,所以听故事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在听故事时,不用担心拼音拼不出来,不要去想这个字认不认识,只要用耳朵认真倾听就好。因此,学生的兴趣很高。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里(我班是每周二、五的下午上课前20分钟),全班静悄悄的,全都在竖着小耳朵听故事呢!
在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们会觉得听故事还不过瘾,还想自己读,细细品味。这样学生们会迫不及待地自己去找书来看。(好书推荐就水到渠成的完成了)
二、看绘本,欣赏美的画面,推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绘本阅读”是我国儿童文学推广人梅子涵教授提出的,梅教授认为:孩子的阅读应该从绘本起步,经典绘本应成为“人生第一本书”。绘本又叫图画书,在国外阅读水平高的国家非常重视,因为这些书专为儿童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具有很鲜明的儿童性。制作精良、装帧精美,画面充满童趣。阅读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学生怎么能不喜欢看呢?
在听故事中,教师有意从听经典儿童绘本开始,引导孩子从阅读经典绘本故事起步。《小魔怪要上学》、《我爸爸》、《我妈妈》、《蚯蚓日记》、《爱心树》等等。学生们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喜欢上了阅读。
三、讲故事,表现自我,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了,就有了交流的愿望,我们就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分享阅读体验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阅读收获,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去表达,表现自我,收获成功,享受阅读的乐趣,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讲故事,题材就是孩子们正在读的书,一个个小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生动有趣,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收效很大。
学生在找故事中去读故事,在读故事中去理解故事,在听故事中去感悟故事。这种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积累了语言,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讲故事中变得更加自信,更乐于读书。
四、读整本书,感受美的形象,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第一学段的阅读尤其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叶圣陶老先生早在1941年就提出了“读整本书”的语文学习思想。读整本书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学会默读,集中精力思考,感悟书中一个个的美好形象。同时阅读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这些书因为喜欢会读好多遍,还可以作为收藏和纪念,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了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的习惯。
在这里,读整本书不同于绘本阅读,重点在纯文本的阅读上,这里是学生阅读的一个转折点,为以后的阅读做好过渡。《一年级的小蜜瓜》系列、《二年级的小朵朵》系列、《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云朵棉花糖》、《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书中的小主人公一起陪着学生们成长!
学生在阅读中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好的形象,表现着独特的自我阅读体会,分享着阅读的快乐!这一切都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构成了学生最初的语文素养。让我们一起向梅子涵教授倡导的那样“做一个学生阅读的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