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年前,我儿子Harry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作为父母,我们没有追逐所谓的名校,而是选择了北京西城区一所普通小学。
我和我先生都是北大毕业,我俩反而不太看重学校教育。我俩都认为,是否上一个最优秀的大学,对后续人生并不是决定性影响。每个人有自己的智商水平,如果他不是某个层面的人,即使是通过增加学习时间或其它方式而进入另一个学习竞争环境,他也会和周围的人有差距,在这个差距中有些性格的孩子就会不自信不快乐。
我生长在北京一个很普通的工人家庭,小学在崇文区一个很普通的学校,周围没有一个人上过大学。但是我从小读书就很轻松,高中考上了当时排名第一的北京四中。当我兴高采烈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小学班主任时,她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四中。
我考试比他们出色,后来上了北大,但我从不觉得自己的人生就高人一等,考试能力不是社会生存能力,不是财富能力,更不是幸福人生的保证书。我们这些同学里最成功的,也不是当时学习成绩最好的。
一个人学习上是否聪明,与他在社会上过得好不好,是不一样的。虽然社会一直在变,但我深信,名校和高学历不是惟一的出路。因此,在我看来,没必要为此目标付出太多,顺其自然就好。
可是在国内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观念是困难的。很多时候,我们夫妻想减少社会压力对自身行为的干扰,但这真的很难。我们也常常怀疑自己这样的思考和行为,是否正确,会不会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像我们这样放养孩子的教育方法,在朋友圈里也算个异类了。我们周围的朋友都努力让孩子上北京实验二小、史家小学这些名校,他们的孩子多少都有一技之长,而Harry什么技能班、学习班都没上,周围的很多人都觉得不可理解。
在周围几乎所有父母都在给孩子加压的时候,我发现坚持宽松的教育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让孩子变得有些孤单。我儿子小的时候,周围还有一些同龄的玩伴。他们一见面,就开心得大叫,然后疯跑着去玩各种游戏,欢乐洋溢。读幼儿园大班时,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他周围的同学几乎都去上各种补习班了,比如主持、朗诵、英语、识字等。
Harry是一个偏内向的孩子,比较容易感受到压力,所以我和我先生都希望他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长大。在小学报名时,我们去的H小学非常普通,孩子的家长有不少是自己做小生意的外来居民,或者是极为普通的劳动者。我觉得他们很淳朴,也很看重孩子的教育。Harry能在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挺好。
我们希望孩子不要有太多的课业压力,这样他能有更多时间去观察和探索世界。
平均每年,我们会带儿子旅游一两次,有时候会向学校请假一个月之久。儿子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她教学水平很好,也理解我们对孩子的态度,会很顺利地准假。但是数学老师会表示担忧,因为不少老师很看重孩子的分数,自己也有考核压力,非常不愿意学生请假,怕影响总体成绩。
我们的无奈
在国内的公立学校,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学习是孩子的惟一出路。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差,是非常难在公立学校获得宽容和尊严的。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其他孩子也会以老师的喜好和评价标准,来形成自己衡量他人的标准。好在Harry学习成绩好,是那种比较听话的孩子,他对公立学校的体制还是比较适应的。
但是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学校会在每个学年的末期,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劝退学习最差的学生。儿子班上总会有一个被老师定性为“最不好”的孩子。
小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老师影响,老师如果孤立某个孩子,其他同学也很容易孤立他。可是,在某个所谓“最不好”的孩子离校后,就自然而然冒出来另外一个“最不好”的孩子。这是一个永不停止的游戏。
这些被劝退的孩子到底去了哪里,我们也不再知道。在公立学校的体制里,一个成绩不好又不守规矩的孩子,真是很难获得友谊和尊重。
北京绝大部分公立小学,课间是不让孩子出教室的,怕孩子出安全问题。学校也不会直接禁止学生去操场。但是老师会要求:学生如果要去操场,要么走路,要么围着操场老老实实地跑圈,不可以追跑打闹。
孩子们觉得只走路或围着操场跑圈很傻很无聊,所以也就不愿意去了。于是孩子们课间就在教室里玩,可是老师只让孩子们玩“安静文明”的游戏。
有一阵Harry和同学们喜欢叠青蛙,叠完了之后要比谁的青蛙跳地远,老师觉得这样孩子们会很激动,又喊又叫,也可能撞到东西,明令禁止了。
经过几轮不同游戏的尝试,最终孩子们玩起来一种叫“波波仔”的游戏,它有医生系列、外星人系列等,这个游戏在北京小学生里流行很广。他们一说到某个系列,就围成一圈,同时叉腰同时伸手,做出一系列动作来比试,还可以完全不发出声音。孩子们很高兴地玩,但我看了觉得很悲哀的,本来孩子们处在最活泼的年纪,却连基本的天性都给限制了。可是从学校的立场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
虽然我们家长不想给孩子压力,可是难以抵挡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我儿子到了小学三年级末期,随着考试的压力临近,主课老师占用大量的时间,甚至是眼保健操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让孩子猛攻考试的科目。
几周下来儿子的视力迅速降低。也许长期缺少户外活动,已经使得视力不好,而密集的题海战术,更加速了这个过程。Harry近视这件事情对我来说触动非常大,因为我们一直希望他轻松的成长,不给他报任何补习班,也不让他过度学习。但社会的压力依然雕塑着孩子,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能够抵挡住家人给他的压力,可是实际上我们抵挡不住整个社会给孩子的压力。
于是我们有了移民加拿大的想法和行动。我们的移民过程很顺利。拿到移民纸的那一刻,我们都有表面的欣喜和内心深处的无奈的叹息。
好分数不等于好人生
2013年秋天,我们全家到了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行前,在我们刚和儿子提出移民想法时,他不同意,他说自己在国内语文是班里最高分,如果到了蒙特利尔,法语变成了语文,那他的语文就是最低分了。但是到了蒙特利尔第三天,他突然主动说很想留下来上学,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促使了他的这个改变。 从Harry在加拿大上学的第一天到现在,一个学年过去了。他也从小学六年级变成了初中一年级。从不会说任何一个法语词,到现在已经可以比较流利的和别人用法语交流。他每天上学都是高高兴兴的,没有我们预想的在陌生语言环境下的巨大压力和不自信。
在这里我们依然选择的是普通公立学校,周围依然有很多朋友的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和私校。但是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认为高学历是孩子的惟一出路。实际上很多博士毕业生的工资也未必比大专生高多少,可能只是2-3倍的差距,而不像国内也许是10倍的差距。
就业机会也不和学历高低或学校排名成正比,甚至大专生是更容易找到工作的,因为他们的技能和素质已经胜任大部分企业的需要。
现有社会的收入体系和就业机会,深刻影响着教育体系,影响和包容着父母们的选择。我们的宽松教育观念,不再是孤立的,也不是惟一的。教育观念多元,互相尊重,没有必须如何如何做的压迫感。
这里的各种课外班,选择很丰富,不再以学到某些知识或拿到某些等级证书为主流。户外活动非常受重视,课间时间有充分保障,无论是阳光普照还是大雪纷飞,孩子们都有充足的时间在户外玩耍和追逐。
学校的任何一次考试都不排名,也不打听别人的成绩。我发现孩子最大的变化是,虽然他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仍旧觉得自己很好,变得比过去自信多了。
各教育局之間似乎没有太多的比较信息。每个地区教育局,都是靠这个地方居民的校税来维持,教育不好,房价就低,校税就少,教育局的日子就不好过。所以教育局都很努力,目标也很清晰,争取进入正向循坏。他们不是靠血汗换来的业绩晋升,而是靠服务好本地居民来生存。
公校的教育资源与设施,在同一个教育局内力求平等。我感觉公校的职责首先是培养好普通人,而私校的目标是培养出精英。
在社会压力降低的情况下,孩子会有怎样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教育永远都有新问题,有新焦虑,无论何时何地。但所有的问题与焦虑其实都是社会和父母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
在北京,孩子巨大的学习压力是社会财富分配和就业现状的缩影;孩子较少的户外体育时间,是社会医疗机制(孩子在学校受伤谁承担医疗责任)、独生子女以及价值观的综合结果。在家里,孩子体会到的要求和苛责,是父母成长过程和心理模式的体现。选择东方还是西方,很多时候是在选择自己而不只是孩子的生存环境。能否允许孩子做好自己,是在和自我内心对话,而不仅仅是对孩子的陟罚臧否。
我和我先生都是北大毕业,我俩反而不太看重学校教育。我俩都认为,是否上一个最优秀的大学,对后续人生并不是决定性影响。每个人有自己的智商水平,如果他不是某个层面的人,即使是通过增加学习时间或其它方式而进入另一个学习竞争环境,他也会和周围的人有差距,在这个差距中有些性格的孩子就会不自信不快乐。
我生长在北京一个很普通的工人家庭,小学在崇文区一个很普通的学校,周围没有一个人上过大学。但是我从小读书就很轻松,高中考上了当时排名第一的北京四中。当我兴高采烈的把这个消息告诉小学班主任时,她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四中。
我考试比他们出色,后来上了北大,但我从不觉得自己的人生就高人一等,考试能力不是社会生存能力,不是财富能力,更不是幸福人生的保证书。我们这些同学里最成功的,也不是当时学习成绩最好的。
一个人学习上是否聪明,与他在社会上过得好不好,是不一样的。虽然社会一直在变,但我深信,名校和高学历不是惟一的出路。因此,在我看来,没必要为此目标付出太多,顺其自然就好。
可是在国内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观念是困难的。很多时候,我们夫妻想减少社会压力对自身行为的干扰,但这真的很难。我们也常常怀疑自己这样的思考和行为,是否正确,会不会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像我们这样放养孩子的教育方法,在朋友圈里也算个异类了。我们周围的朋友都努力让孩子上北京实验二小、史家小学这些名校,他们的孩子多少都有一技之长,而Harry什么技能班、学习班都没上,周围的很多人都觉得不可理解。
在周围几乎所有父母都在给孩子加压的时候,我发现坚持宽松的教育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让孩子变得有些孤单。我儿子小的时候,周围还有一些同龄的玩伴。他们一见面,就开心得大叫,然后疯跑着去玩各种游戏,欢乐洋溢。读幼儿园大班时,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他周围的同学几乎都去上各种补习班了,比如主持、朗诵、英语、识字等。
Harry是一个偏内向的孩子,比较容易感受到压力,所以我和我先生都希望他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长大。在小学报名时,我们去的H小学非常普通,孩子的家长有不少是自己做小生意的外来居民,或者是极为普通的劳动者。我觉得他们很淳朴,也很看重孩子的教育。Harry能在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挺好。
我们希望孩子不要有太多的课业压力,这样他能有更多时间去观察和探索世界。
平均每年,我们会带儿子旅游一两次,有时候会向学校请假一个月之久。儿子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她教学水平很好,也理解我们对孩子的态度,会很顺利地准假。但是数学老师会表示担忧,因为不少老师很看重孩子的分数,自己也有考核压力,非常不愿意学生请假,怕影响总体成绩。
我们的无奈
在国内的公立学校,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学习是孩子的惟一出路。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差,是非常难在公立学校获得宽容和尊严的。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其他孩子也会以老师的喜好和评价标准,来形成自己衡量他人的标准。好在Harry学习成绩好,是那种比较听话的孩子,他对公立学校的体制还是比较适应的。
但是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学校会在每个学年的末期,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劝退学习最差的学生。儿子班上总会有一个被老师定性为“最不好”的孩子。
小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老师影响,老师如果孤立某个孩子,其他同学也很容易孤立他。可是,在某个所谓“最不好”的孩子离校后,就自然而然冒出来另外一个“最不好”的孩子。这是一个永不停止的游戏。
这些被劝退的孩子到底去了哪里,我们也不再知道。在公立学校的体制里,一个成绩不好又不守规矩的孩子,真是很难获得友谊和尊重。
北京绝大部分公立小学,课间是不让孩子出教室的,怕孩子出安全问题。学校也不会直接禁止学生去操场。但是老师会要求:学生如果要去操场,要么走路,要么围着操场老老实实地跑圈,不可以追跑打闹。
孩子们觉得只走路或围着操场跑圈很傻很无聊,所以也就不愿意去了。于是孩子们课间就在教室里玩,可是老师只让孩子们玩“安静文明”的游戏。
有一阵Harry和同学们喜欢叠青蛙,叠完了之后要比谁的青蛙跳地远,老师觉得这样孩子们会很激动,又喊又叫,也可能撞到东西,明令禁止了。
经过几轮不同游戏的尝试,最终孩子们玩起来一种叫“波波仔”的游戏,它有医生系列、外星人系列等,这个游戏在北京小学生里流行很广。他们一说到某个系列,就围成一圈,同时叉腰同时伸手,做出一系列动作来比试,还可以完全不发出声音。孩子们很高兴地玩,但我看了觉得很悲哀的,本来孩子们处在最活泼的年纪,却连基本的天性都给限制了。可是从学校的立场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
虽然我们家长不想给孩子压力,可是难以抵挡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我儿子到了小学三年级末期,随着考试的压力临近,主课老师占用大量的时间,甚至是眼保健操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让孩子猛攻考试的科目。
几周下来儿子的视力迅速降低。也许长期缺少户外活动,已经使得视力不好,而密集的题海战术,更加速了这个过程。Harry近视这件事情对我来说触动非常大,因为我们一直希望他轻松的成长,不给他报任何补习班,也不让他过度学习。但社会的压力依然雕塑着孩子,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能够抵挡住家人给他的压力,可是实际上我们抵挡不住整个社会给孩子的压力。
于是我们有了移民加拿大的想法和行动。我们的移民过程很顺利。拿到移民纸的那一刻,我们都有表面的欣喜和内心深处的无奈的叹息。
好分数不等于好人生
2013年秋天,我们全家到了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行前,在我们刚和儿子提出移民想法时,他不同意,他说自己在国内语文是班里最高分,如果到了蒙特利尔,法语变成了语文,那他的语文就是最低分了。但是到了蒙特利尔第三天,他突然主动说很想留下来上学,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促使了他的这个改变。 从Harry在加拿大上学的第一天到现在,一个学年过去了。他也从小学六年级变成了初中一年级。从不会说任何一个法语词,到现在已经可以比较流利的和别人用法语交流。他每天上学都是高高兴兴的,没有我们预想的在陌生语言环境下的巨大压力和不自信。
在这里我们依然选择的是普通公立学校,周围依然有很多朋友的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和私校。但是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认为高学历是孩子的惟一出路。实际上很多博士毕业生的工资也未必比大专生高多少,可能只是2-3倍的差距,而不像国内也许是10倍的差距。
就业机会也不和学历高低或学校排名成正比,甚至大专生是更容易找到工作的,因为他们的技能和素质已经胜任大部分企业的需要。
现有社会的收入体系和就业机会,深刻影响着教育体系,影响和包容着父母们的选择。我们的宽松教育观念,不再是孤立的,也不是惟一的。教育观念多元,互相尊重,没有必须如何如何做的压迫感。
这里的各种课外班,选择很丰富,不再以学到某些知识或拿到某些等级证书为主流。户外活动非常受重视,课间时间有充分保障,无论是阳光普照还是大雪纷飞,孩子们都有充足的时间在户外玩耍和追逐。
学校的任何一次考试都不排名,也不打听别人的成绩。我发现孩子最大的变化是,虽然他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仍旧觉得自己很好,变得比过去自信多了。
各教育局之間似乎没有太多的比较信息。每个地区教育局,都是靠这个地方居民的校税来维持,教育不好,房价就低,校税就少,教育局的日子就不好过。所以教育局都很努力,目标也很清晰,争取进入正向循坏。他们不是靠血汗换来的业绩晋升,而是靠服务好本地居民来生存。
公校的教育资源与设施,在同一个教育局内力求平等。我感觉公校的职责首先是培养好普通人,而私校的目标是培养出精英。
在社会压力降低的情况下,孩子会有怎样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教育永远都有新问题,有新焦虑,无论何时何地。但所有的问题与焦虑其实都是社会和父母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
在北京,孩子巨大的学习压力是社会财富分配和就业现状的缩影;孩子较少的户外体育时间,是社会医疗机制(孩子在学校受伤谁承担医疗责任)、独生子女以及价值观的综合结果。在家里,孩子体会到的要求和苛责,是父母成长过程和心理模式的体现。选择东方还是西方,很多时候是在选择自己而不只是孩子的生存环境。能否允许孩子做好自己,是在和自我内心对话,而不仅仅是对孩子的陟罚臧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