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漫游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武汉科技大学校园为对象,讨论了虚拟现实中实体建模、模型快速显示、实时漫游仿真等技术,在桌面平台下初步实现虚拟校园漫游系统。
其他文献
工业现场所采集的图像一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针对这种情况,将离散型Hopfield神经网络的联想记忆特点运用于有噪声污染的工业图像识别。所设计的网络具有并行处理、可训练性及容错性等特点,它能完成图像的识别与分类,在输入有噪声污染的图像时,仍可以识别与恢复图像。以监控系统采集到的有污染的数字图像为例,运用数值仿真技术,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了具有压电式传感器和调节器的板振动的能动控制的方法.为了增强其实用性,设计制作了控制系统,并且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来抑制板的振动.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一、正确对待全省国土绿化建设成绩和问题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绿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各部门绿化委员会,不断拓展国土绿化战略布局,努力构建以重点林业生
为确保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的安全,保证铁路工程的顺利实施,2010年4月26日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警张掖市森林支队、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兰新铁路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兴趣;学生;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114—01   高效的课堂,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历史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心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  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2—0112—01  语言源自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中用、用中学,语言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学习英语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偏重于单词与句子,往往会忽略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再加上非母语环境,导致许多学生虽懂英语但羞于说
盛夏时节,步人宕昌县将台乡下巴山村羌源土鸡养殖场,散养在林间的土鸡正在休闲漫步。赵海斌告诉记者,林改后,他积极响应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以每年2000元的价格租用当地群众
灯谜只有我国有,谜语则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两者区别主要在:  一、形式上不同。“灯谜”是以谜条的形式写在纸条上供人猜射的。而“谜语”则是通过口语形式传诵出来供人猜射的。如谜底同为“花生”,灯谜则是“木兰之子”(意为花木兰生的);谜语则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二、猜的方法不同。“灯谜”是利用谜面的字义来推出经过“别解”的谜底的文义。而“谜语”则是根据谜面所喻示的迹象,运用想象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