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床难求”是个伪命题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要排队的情况基本发生在政府投入多,服务质量、养老环境都好的公立养老院,而民营养老院需要排队的情况并不多。以北京为例,绝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都有空余床位
  《小康》:近日有消息称养老院“一床难求”,对此您如何看?
  刘红尘:中国的养老院60%~70%住着不该住的人。他们的身体状况还不到养老程度。一些公办养老院为了管理方便、降低风险。倾向于接收完全自理的老人,使得养老院资源没有让最需要的人群享用,香港、台湾地区,新加坡、日本等国,我都考察过,政府对老人的状况有个评估机构。不能让不需要的人占用国家公共资源。这是社会的钱、政府的钱,是我们每个纳税人的钱,这个钱应该用到刀刃上,应该让那些卧床、高龄的人住进去。
  《小康》:所以说,现在缺少一个评估的方式?
  刘红尘:政府应该特别关心收入较低、身体失能、无人照料的老人,他们才是最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
  公办养老机构,不该成为某些资源占有者、权利占有者的旅馆、饭店。
  《小康》:与很多公立养老院需要排队相比,很多民营养老机构却“吃不饱”。
  刘红尘:北京,我很少听到哪个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100%。为什么人们不愿意选择民营养老机构?首先它的环境和设施相对差一些,或者地理位置偏远,另外,没有医保看病报不了销,也很麻烦。
  那么,为什么民营养老机构不能好好干?因为他们没钱。养老院投入非常大,百万千万甚至上亿,投入是一次性的,而收入呢,一点点回来。现在很多民营养老院都是负债经营,在这种境遇下,他们不可能用更多的钱去改善基础设施。
  《小康》:民营养老机构负债情况如何?
  刘红尘:对很多创办者而言,民营养老院如同一个美丽的陷阱。有些城市的养老院甚至借高利贷,每个月挣的钱连高利贷的利息都付不了,陷入恶性循环。院长甚至恳求当地政府,能不能借他们钱,先还债。但动辄几千万、几百万,财政这一笔当地政府又往哪里写?可院里的老人无辜。我们身边很多老人都经历了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又经历了新中国建设,他们有理由安享幸福。
  现在都在鼓励民营养老机构发展,但是什么人可以办养老院?有很多钱的人可以,做养老地产的也可以,因为他自己建地,他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普通百姓,千百万元办养老院,如钱掉在水里,涟漪都不会起。
  中国养老机构有段路要走,这个路不见得是弯路,但肯定非常坎坷。
  《小康》:国家对民办养老机构有很多补贴优惠政策。据您了解,实施情况如何?
  刘红尘:五月份,有媒体报道,北京市取得医保的养老机构32家,我给其中一些养老院院长打电话,他们说,报纸是给我们登了,但是我们手续还没下来。民营养老机构在解决国家养老问题时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是损失,很多养老院院长把自己的家底都搭上替政府解决难题。但有些领导却认为,把钱给了民营养老机构,是国有资源的流失。
  《小康》:对于公办民营,或者其他养老院经营模式,您有何种想法和建议?
  刘红尘:我想,每一个社区在土地动工的时候,就应当规划出一个养老机构,叫老年住宅楼也好、养老中心也好。只要超过5万人口的小区,就配套一个100到30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它有可能是公建民营,也有可能是民办公助。
  《小康》:关于老人的“心理赡养”您如何看?
  刘红尘:在我自己的养老院,我会给老人一些职务,我们出杂志,请他们来做校对、顾问、名誉总编、专栏作家。我们的志愿者,请老人来做指导,让他们现身说法讲讲老年人需要什么,或是把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给孩子们传授。
  之后,我们还会告诉老人,下月、几号,仍有这样的互动活动,他们因此会很兴奋。
  老人或多或少有被社会边缘化的感觉。应当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给他们事情做,让他们觉得有劲头。
其他文献
有太多的人把国有企业改制称为“阵痛”,因为这个“改制”上痛至国家、社会,涉及数以十万亿计的国有资产的转移,下痛至数千万原国企职工,因为导致了他们的生计、前途、未来保障等一系列切身问题的从头再来。《小康》本期选取的这个案例,表明这个“阵痛”还是值得关注,国企改制所带来的社会冲突,恐怕不光源于财富的得失。       采写/《小康》记者    7年前,山西沁水县永红、永安、侯村三个煤矿以及嘉峰煤炭集运
期刊
为了给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展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留下完整的纪录,我们再一次投下了关注的目光。    1978年-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不同寻常的30年,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小康”这个古人描绘的令人向往的社会理想越来越清晰而真切,从“解决温饱 ”,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08年是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
期刊
2009年2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4.7分,比上年度72.8分增加1.9分。其中,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
期刊
这个世界足够疯狂,也足够现实。山寨的发展,很强很霸道。    26岁的小赵对山寨货最初的印象在初中,那会儿还不知山寨为何物,只是曾花很少的钱买过一双皮鞋,样式和商场里的品牌鞋一模一样。从那时候开始,她就一直十分崇拜厂家的这种模仿工艺。现在想来,原来那双鞋就是时下爆红的“山寨货”,“谁能想到当初的冒牌会成为潮流的点呢?”  生活总是充满了不可思议。2008,“山寨”以又快又猛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期刊
最“揪心”消费热点关注:  食品安全    从三鹿奶粉事件,到鸡蛋事件,再到“蛆柑”事件,今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给整个食品行业带来了诚信危机,食品投诉上升。据中消协统计,2008年,消费者对食品的投诉上升了25.6%,居投诉上升商品的第二位。其中对合同的投诉上升了124.0%,对安全的投诉上升了48.2%,对质量的投诉上升了34.7%。 
期刊
这是一次在全球经济困局下召开的“两会”。 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带给我们的挑战:股市暴跌,楼市下滑,生产减少,增长减少,就业减少……经济萧条带来的最坏的可能是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转型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有可能被激化。  去年下半年始,这个国家已经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自我拯救行动,并且,全方位的拯救行动仍在继续。拯救行动的核心是扩大内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2009年,中央必将采取更强有力
期刊
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们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分给老百姓外汇储备没有经济学根据。直观的理解,把外汇储备分给居民,可能更具有社会学意义。     “外汇储备”这个经济学术语近来很火,甚至成为草根阶层的最爱。事情起因于日前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张维迎提出的一个建议:从外汇储备中拿出一部分分给老百姓,每人可分得一万块钱。    这个提议显然让老百姓兴奋不已,如同听说将要从天上掉陷饼一样。他们希望“外汇储备”这个有点
期刊
有关部门需要在常态下把制度、技术做好,在内部做好风险管控,提前规避风险,而不是出事后去灭火。当前社会在倒逼地方政府去做风险管理。如果不做,会危机频发,丑闻缠身  《小康》:“形象危机管理”是报告中涉及到的一个对于公众来说,相对少见的名词。您为什么要做危机管理的研究呢?  唐钧:当前已逐步形成三大类危机源,分别是死伤和经济损失为主的危机、社会负面影响和社会恐慌的危机、信任危机。而当下这三类危机来源还
期刊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未来十年中国老龄化已成定势。  北京在2010年推出“9064”养老计划。即指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养老、6%的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养老、4%的老人机构养老。  上海在十一五期间推出“9073”养老计划——90%的老人为家庭养老,7%的老人从社区接受养老服务,3%的老人为机构养老。现在上海准备在“十二五”末,将“3%”上升为4%。  广
期刊
“一个真正的金融家首先必须是一位哲学家”在唐双宁的多重身份中,一以贯之的一点,就是哲学思想无时不渗透其中。      他是一位金融家,从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转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一场“天书式的改革”让光大重现曙光;他是一位书法家,其狂草书法被人们誉为“当代第一狂草”;他是一位诗人,一首情真意切的《周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祭》让多少人闻之动容;他是一位党史研究专家,不仅因为他有一顶中共党史人物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