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摇滚:天性的解放与自由的书写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_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观廖磊的创作,在他独有的“色彩摇滚”中总有诡异的艺术特征,包括思维、构思、构图、线条、色彩组合和运用、材料和工具等等方面。他的树画法不少,各有特色。以2016年的《丙申太行-6》和《丙申太行-9》为例,前一幅画主体四树错落有致,枝条旋律般地勾连于一个青灰色的空间之中,虚写的山石情绪般融入画面。整体看,其繁不繁,感觉爽劲邈远。后一幅画以苍劲枝干形成主体结构,不过其看点是铺天盖地的枝条,枝条却是无数的小卷卷,可以说是随心所欲的繁复,莫名的诡异。这幅画是完全的主观表现之作。在色彩上,从2011年他的《湿地芭蕉意象》,到2015年《甲午-头渡3》《蓝色芭蕉》,再到2017年的《丁酉红黄蓝》之“蓝”,画面和色彩的处理上大胆而奇异,总能在看似“不合理”中“险中求胜”,出人意料。而在《丙申北川-2》(2016年)所画放射状的山水,《丙申金佛山-1》(2016年)所画山石云彩,《丁酉石颂-2》所画奇山异石群,《三圣乡荷》(2015年)所画荷状点线面等都有诡异的特征,当主观性、表现性增强时诡异的特征愈发明显。
  这里我还想进一步說一下廖磊绘画中的“线条特征”。2015年,我曾经与著名的连环画家欧治渝先生到廖磊工作室看画。欧治渝先生对线条非常敏感,他说,廖磊的线条画得不错,不飘、扎得住。他还说,以这种方式画油画,自然,不生硬,味也足。总体看,廖磊绘画中的线条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他的线条是画家内在东方精神的自然生发,是他灵性的表达,亦是中西绘画元素在他观念意识与艺术实践中共生共长共融的自然呈现。他的某些线条,由心随意,虽不能说就是金蛇狂舞,但我看来却有金蛇狂舞之意趣和状态。其二,他的线条与绘画材料、绘画方法密切相关。近几年,他找到了最适合他绘画的颜料,即贝碧欧幻彩系列(由石脑油制成)。为什么我说最适合?首先他绘画喜欢运用具有中国意味的线条,某种意义上说,线条对于廖磊的绘画是灵魂式的东西,而使用贝碧欧幻彩系列颜料,在需要快速地拉动时不会产生停滞状况。廖磊的创作,并不在画布上勾线打底稿然后上色,他是运思于心,由心而手,手到线出,线随意走,感觉线即是色,色即是线。这也使他绘画的书写性充满了表现意味。再说,由于贝碧欧幻彩系列材料的特性,虽以色分类,但“下笔”时看上去基本无色,如黑色,挤在白纸上只约呈水状的灰黑,那么最后是通过堆积、叠加以及干后而逐渐形成稳定的色彩及色彩关系。且廖磊使用的工具大多就是颜料管,将颜料管尾端剪破后直接在画布上涂写,因此,颜色流淌多少,干湿、厚薄如何,堆积、叠加等都具有随机性,其形成变化及结果亦很诡异。这种即兴创作我以为与摇滚乐中的黑人即兴说唱神似。
  2016年廖磊在四川省北川所画《北川禹人山》是值得关注的作品。这幅画作来源于神话传说在画家心中的沉淀和喷发。北川白草河一带,是古之羌人聚居地,传说大禹的母亲怀上大禹几年不生,一天她在白草河边洗衣,忽然听见大禹的父亲在呼唤,欢喜之中迅疾奔去,大禹顿时落下,血迹染红了白草河(现在河里还有带血色的方介石)。这幅画,结构和色彩上,下部为血色的河流,中部为笔架型的山,黑紫色支撑起紫红色的山巅,上部则为蘑菇状的云彩。红黑紫黄白,玫瑰红是主旋律,是盘旋升腾的意脉。这幅画,可以说充满宇宙洪荒之感并涵有历史、地理、人文及时间的隐喻与想象,但跟那些看图说话的作品没有半点关系。在技法上,可以看出廖磊完全舍弃了这样那样的技巧,笔由心生,浑厚、朴拙甚至狂野的笔触画出了混沌初开、生命诞生一般的神秘。它是心拂尘埃、毫无羁锁、自由奔放的神性之作。
  我以为,廖磊油画创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东方艺术精神与西方绘画观念相融共生的自然主张,其中包含着中国艺术“母语”的张扬。他通过中国文字历史所形成的独特的线条、意象和韵味强调了油画特质的东方表达,以象形、会意之书写与表现,重构了自我的和地域性的绘画特征(地域性非狭隘的中国某地概念);他通过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的方法,注重“我”之心理透视和精神透视,解构与重建对象,达到画面之中的“有我”之境;他不再固守一般绘画中的“真细美”那样的逼真呈现(他觉得,有“数码式”照相机就够了),抛开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基础理论,而是强调色彩互补效应,以色造型,通过补色造型,强调色彩的构成关系,强调整体节奏和韵律,以解决人对画面的由色至情至意的视觉感知,同时追求具有个性的精神性表达(但他仍然看重西方油画传统中色彩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和独特的表现力);他重视当代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带来的挑战,在充分尊重前人的绘画理论与继承历史绘画工具的同时,积极探索和运用新型颜料、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进行创新。目前,他的探索还在继续,不仅仅在风景绘画上,也许,未来还有更多的属于他的期待。
其他文献
1987年冬天,我在读高三,却还有心情下围棋读闲书。下围棋未曾日常,但“月常”还是有的。农村孩子吃饱饭已经不易,买书当然不能奢望专项经费。要想喂脑子,就得亏肚子。回头再想,能读到那个程度,委实不易。言情武侠外国文学历史反思,都有。其中有两样延续——请注意不是坚持——至今,影响终身:一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袖珍本《唐诗》《宋词》,二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民国高级将领列传》。得之不
期刊
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观念纷呈的时代,在绘画界,关于热点问题的讨论层出不穷,一方面促进了艺术家对自身艺术创作的反思,另一方面,“绘画已死”“市场低迷”以及“艺术家如何生存下去”等诸多关于绘画艺术在当下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讨论,不断挑战艺术家的思维和信念。一部分人选择放弃,一部分人坚守着。传统的艺术形式,因为风格已经固定,囿于大众的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势必不能普及,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正以多变新潮
期刊
头戴凉帽哎,冷饭缠腰!一里三歇哎,不怕岭高!  ——浙西南民谣  树木再次变得值钱的时候,我们山里人还在为解决温饱而奋斗,平原上已经兴起建房热。平原人是推着独轮车进山的。独轮车有一个比自行车钢圈粗壮数倍的轮子,有一副形似巨兽的肋排似的车架子,有两根微微上翘的结实的车把,车把上套着一根类似皮带的车襻绳。除了过于陡峭的斜坡、狭窄的栈道,独轮车对道路的选择几无要求。平原人推着独轮车走过机耕路,走过田埂,
期刊
“后历史写作”:新历史小说之后如何叙述历史  徐 勇  在1990年代,新历史写作登上舞台之时,历史常常只是某种符号式的存在。而新历史主义理论也一再告诉我们,历史往往只是叙述的结果。历史的真实性因此而成为十分可疑的事情,自然也就难有所谓的本质或历史意义之类的东西。  新历史小说作为一个潮流早已经落幕,其在1990年代前后出现,自然有其不可忽略的积极的意义,但其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这一流派的创作告
期刊
1  那是在二十岁之前年轻的时候,骑马驰骋,是那时的最爱。那一年在玉树的巴塘马场,我骑着一匹大走马,在暮色苍茫之际赶路。  如今用蒙古语描述,那是一匹“嘎石德乐”(褐色黑鬃嘴微白)。身躯高大,比乌珠穆沁马恐怕要整整高出一个马头,跨在鞍上,两脚直直地踩紧铁镫,姿态舒服。我黄昏独骑,是去轰马呢,还是去哪儿?只记得马头又沉又重,汹汹地坠着,我要使上一半劲勒紧马嚼。  玉树的巴塘是一道川,宽阔的草滩被两侧
期刊
主持人语:张颐武  自“新历史小说”登上文坛以来,历史越来越成为一个能指的符号随意被人涂抹,关于“历史真实”的问题因此而被一再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问题尤其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网络文学和类型文学的大盛,及其对传统文学秩序与格局的冲击,使得历史写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状况:历史写作早已突破了“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分界,而具有了类型化、模式化的新特点。对于这一新的状况,该如何看待?今天的历史
期刊
看到我的文章题目,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她那本著名小书的著名题目:一间自己的屋子。是的,我的题目,正是对她的模仿化用。  一天早上,醒来以后,依习惯,我仍然赖在床上胡思乱想,天马行空地做白日梦,结果,我脑子里,“一张自己的床”作为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气球似的膨胀起来,一直膨胀到与我身下的大号双人床体积相当。我急忙提速我的思维,琢磨着,应该把怎样的内容摆到“床”上——这同样是
期刊
百年沧桑,弹指一挥间  2018年新春伊始,由李芳芳执导的电影《无问西东》,开始公映。影片本是向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献礼的作品,清华大学校歌中的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便是片名的来历。  走进电影院,认真观看。回家发出一条微信,谈到内心感受。丁浪大姐看了,在我微信后面留言。我与丁浪大姐也是有缘。她先后在《北京晚报》和《人民日报》工作,我也在这两个地方工作,她退休之后,我们也时有往来。丁浪大
期刊
周南平崇尚“心象”,曾以《心与象随》为名举办多次展览,对于心象,他提出“在眼为形,存心为象;情为象牵,于是有画”的观点,即眼到方可心到,心到方可手到,手到方可心象合一,所谓“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也。心象合一首要目的就是注重视觉的重要性,因為视觉、感觉、觉悟是人性的本能,是认知“提纯”的自我修行,一种以道修身,以身养德,以德入画,以画论道的艺术修行,这样才会达到他所说的“自我完善的因视而
期刊
“没有祭司,没有恩典,  犹太人聚在明亮的会堂里  唱着安魂歌,走过  这个女人的灰烬。”  ——曼德尔施塔姆《这个夜晚不可赎回》  1  母亲走了,在早上五点钟。  灵车,在从医院到殡仪馆的路上  缓缓而行。  灰色的黎明,灰色的天空。  妹妹从后面拍这张照片时,  灵车正缓缓驶过家乡那座长长的汉江大桥;  桥面上,有人在练晨跑,  有人骑电动车赶早市,  而披戴白花的灵车载着我们的母亲  去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