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观廖磊的创作,在他独有的“色彩摇滚”中总有诡异的艺术特征,包括思维、构思、构图、线条、色彩组合和运用、材料和工具等等方面。他的树画法不少,各有特色。以2016年的《丙申太行-6》和《丙申太行-9》为例,前一幅画主体四树错落有致,枝条旋律般地勾连于一个青灰色的空间之中,虚写的山石情绪般融入画面。整体看,其繁不繁,感觉爽劲邈远。后一幅画以苍劲枝干形成主体结构,不过其看点是铺天盖地的枝条,枝条却是无数的小卷卷,可以说是随心所欲的繁复,莫名的诡异。这幅画是完全的主观表现之作。在色彩上,从2011年他的《湿地芭蕉意象》,到2015年《甲午-头渡3》《蓝色芭蕉》,再到2017年的《丁酉红黄蓝》之“蓝”,画面和色彩的处理上大胆而奇异,总能在看似“不合理”中“险中求胜”,出人意料。而在《丙申北川-2》(2016年)所画放射状的山水,《丙申金佛山-1》(2016年)所画山石云彩,《丁酉石颂-2》所画奇山异石群,《三圣乡荷》(2015年)所画荷状点线面等都有诡异的特征,当主观性、表现性增强时诡异的特征愈发明显。
这里我还想进一步說一下廖磊绘画中的“线条特征”。2015年,我曾经与著名的连环画家欧治渝先生到廖磊工作室看画。欧治渝先生对线条非常敏感,他说,廖磊的线条画得不错,不飘、扎得住。他还说,以这种方式画油画,自然,不生硬,味也足。总体看,廖磊绘画中的线条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他的线条是画家内在东方精神的自然生发,是他灵性的表达,亦是中西绘画元素在他观念意识与艺术实践中共生共长共融的自然呈现。他的某些线条,由心随意,虽不能说就是金蛇狂舞,但我看来却有金蛇狂舞之意趣和状态。其二,他的线条与绘画材料、绘画方法密切相关。近几年,他找到了最适合他绘画的颜料,即贝碧欧幻彩系列(由石脑油制成)。为什么我说最适合?首先他绘画喜欢运用具有中国意味的线条,某种意义上说,线条对于廖磊的绘画是灵魂式的东西,而使用贝碧欧幻彩系列颜料,在需要快速地拉动时不会产生停滞状况。廖磊的创作,并不在画布上勾线打底稿然后上色,他是运思于心,由心而手,手到线出,线随意走,感觉线即是色,色即是线。这也使他绘画的书写性充满了表现意味。再说,由于贝碧欧幻彩系列材料的特性,虽以色分类,但“下笔”时看上去基本无色,如黑色,挤在白纸上只约呈水状的灰黑,那么最后是通过堆积、叠加以及干后而逐渐形成稳定的色彩及色彩关系。且廖磊使用的工具大多就是颜料管,将颜料管尾端剪破后直接在画布上涂写,因此,颜色流淌多少,干湿、厚薄如何,堆积、叠加等都具有随机性,其形成变化及结果亦很诡异。这种即兴创作我以为与摇滚乐中的黑人即兴说唱神似。
2016年廖磊在四川省北川所画《北川禹人山》是值得关注的作品。这幅画作来源于神话传说在画家心中的沉淀和喷发。北川白草河一带,是古之羌人聚居地,传说大禹的母亲怀上大禹几年不生,一天她在白草河边洗衣,忽然听见大禹的父亲在呼唤,欢喜之中迅疾奔去,大禹顿时落下,血迹染红了白草河(现在河里还有带血色的方介石)。这幅画,结构和色彩上,下部为血色的河流,中部为笔架型的山,黑紫色支撑起紫红色的山巅,上部则为蘑菇状的云彩。红黑紫黄白,玫瑰红是主旋律,是盘旋升腾的意脉。这幅画,可以说充满宇宙洪荒之感并涵有历史、地理、人文及时间的隐喻与想象,但跟那些看图说话的作品没有半点关系。在技法上,可以看出廖磊完全舍弃了这样那样的技巧,笔由心生,浑厚、朴拙甚至狂野的笔触画出了混沌初开、生命诞生一般的神秘。它是心拂尘埃、毫无羁锁、自由奔放的神性之作。
我以为,廖磊油画创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东方艺术精神与西方绘画观念相融共生的自然主张,其中包含着中国艺术“母语”的张扬。他通过中国文字历史所形成的独特的线条、意象和韵味强调了油画特质的东方表达,以象形、会意之书写与表现,重构了自我的和地域性的绘画特征(地域性非狭隘的中国某地概念);他通过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的方法,注重“我”之心理透视和精神透视,解构与重建对象,达到画面之中的“有我”之境;他不再固守一般绘画中的“真细美”那样的逼真呈现(他觉得,有“数码式”照相机就够了),抛开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基础理论,而是强调色彩互补效应,以色造型,通过补色造型,强调色彩的构成关系,强调整体节奏和韵律,以解决人对画面的由色至情至意的视觉感知,同时追求具有个性的精神性表达(但他仍然看重西方油画传统中色彩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和独特的表现力);他重视当代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带来的挑战,在充分尊重前人的绘画理论与继承历史绘画工具的同时,积极探索和运用新型颜料、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进行创新。目前,他的探索还在继续,不仅仅在风景绘画上,也许,未来还有更多的属于他的期待。
这里我还想进一步說一下廖磊绘画中的“线条特征”。2015年,我曾经与著名的连环画家欧治渝先生到廖磊工作室看画。欧治渝先生对线条非常敏感,他说,廖磊的线条画得不错,不飘、扎得住。他还说,以这种方式画油画,自然,不生硬,味也足。总体看,廖磊绘画中的线条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他的线条是画家内在东方精神的自然生发,是他灵性的表达,亦是中西绘画元素在他观念意识与艺术实践中共生共长共融的自然呈现。他的某些线条,由心随意,虽不能说就是金蛇狂舞,但我看来却有金蛇狂舞之意趣和状态。其二,他的线条与绘画材料、绘画方法密切相关。近几年,他找到了最适合他绘画的颜料,即贝碧欧幻彩系列(由石脑油制成)。为什么我说最适合?首先他绘画喜欢运用具有中国意味的线条,某种意义上说,线条对于廖磊的绘画是灵魂式的东西,而使用贝碧欧幻彩系列颜料,在需要快速地拉动时不会产生停滞状况。廖磊的创作,并不在画布上勾线打底稿然后上色,他是运思于心,由心而手,手到线出,线随意走,感觉线即是色,色即是线。这也使他绘画的书写性充满了表现意味。再说,由于贝碧欧幻彩系列材料的特性,虽以色分类,但“下笔”时看上去基本无色,如黑色,挤在白纸上只约呈水状的灰黑,那么最后是通过堆积、叠加以及干后而逐渐形成稳定的色彩及色彩关系。且廖磊使用的工具大多就是颜料管,将颜料管尾端剪破后直接在画布上涂写,因此,颜色流淌多少,干湿、厚薄如何,堆积、叠加等都具有随机性,其形成变化及结果亦很诡异。这种即兴创作我以为与摇滚乐中的黑人即兴说唱神似。
2016年廖磊在四川省北川所画《北川禹人山》是值得关注的作品。这幅画作来源于神话传说在画家心中的沉淀和喷发。北川白草河一带,是古之羌人聚居地,传说大禹的母亲怀上大禹几年不生,一天她在白草河边洗衣,忽然听见大禹的父亲在呼唤,欢喜之中迅疾奔去,大禹顿时落下,血迹染红了白草河(现在河里还有带血色的方介石)。这幅画,结构和色彩上,下部为血色的河流,中部为笔架型的山,黑紫色支撑起紫红色的山巅,上部则为蘑菇状的云彩。红黑紫黄白,玫瑰红是主旋律,是盘旋升腾的意脉。这幅画,可以说充满宇宙洪荒之感并涵有历史、地理、人文及时间的隐喻与想象,但跟那些看图说话的作品没有半点关系。在技法上,可以看出廖磊完全舍弃了这样那样的技巧,笔由心生,浑厚、朴拙甚至狂野的笔触画出了混沌初开、生命诞生一般的神秘。它是心拂尘埃、毫无羁锁、自由奔放的神性之作。
我以为,廖磊油画创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东方艺术精神与西方绘画观念相融共生的自然主张,其中包含着中国艺术“母语”的张扬。他通过中国文字历史所形成的独特的线条、意象和韵味强调了油画特质的东方表达,以象形、会意之书写与表现,重构了自我的和地域性的绘画特征(地域性非狭隘的中国某地概念);他通过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的方法,注重“我”之心理透视和精神透视,解构与重建对象,达到画面之中的“有我”之境;他不再固守一般绘画中的“真细美”那样的逼真呈现(他觉得,有“数码式”照相机就够了),抛开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基础理论,而是强调色彩互补效应,以色造型,通过补色造型,强调色彩的构成关系,强调整体节奏和韵律,以解决人对画面的由色至情至意的视觉感知,同时追求具有个性的精神性表达(但他仍然看重西方油画传统中色彩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和独特的表现力);他重视当代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带来的挑战,在充分尊重前人的绘画理论与继承历史绘画工具的同时,积极探索和运用新型颜料、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进行创新。目前,他的探索还在继续,不仅仅在风景绘画上,也许,未来还有更多的属于他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