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邻,阅读才可能发生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王佐良的《上图书馆》和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之前,我要求学生周末选择一天去图书馆或新华书店看书。
  老实说,对这样的安排我没抱过高的期望,不过是想让学生知道,闲暇时日,能到图书馆或书店逛逛、坐坐,且不说什么读书求知,就是那种群书围抱、书香弥漫的感觉也很美妙。如果恰好遇到一两本好书,挑出来用心读读,实在比上几次培训班、刷几道题好得多。
  之后的分享中,问及学生们那一天读了哪些书,他们提到最多的是东野圭吾的,其次是林清玄的,还有就是语文课上提到的那些书。令我高兴的是,还有人提到了里尔克、川端康成的书,以及《娱乐至死》《思考,快与慢》《云边有个小卖部》《一个人的村庄》《像唐诗一样生活》等。差不多每个学生都或买或借了一两本书回家。应该说,这样的结果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对图书馆和书店有好感,是因为在求学的过程中,很多经历都与书有关。读大学时,对那些喜欢聊阅读的老师情有独钟,每每他们在课上提到什么新书或奇书,下课后我都会直奔图书馆或书店,一睹为快。求学的那几年,我踏遍了合肥市的大小书店和地下书摊。这些年出差,最喜欢去的也是与书有关的地方。读《上图书馆》,看王佐良先生深情回忆他在世界各地去图书馆的经历,那种温馨与喜悦,总让我悠然神会。
  不少学生说,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泡”图书馆和书店,感觉真的很美好。我不指望从此改变他们的阅读心性,但至少让他们知道了,在闲暇或悲伤的时候,还有一个好去处可供他们稍作停靠,排解情愁。
  黑塞说自己的阅读是从祖父的大藏书室开始的。最初,他对大部分图书都没有兴趣,甚至对巴尔扎克这样的大家也无感。但在里面待久了,就慢慢发掘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开启他阅读之旅的,是《鲁滨逊漂流记》和《一千零一夜》。在世界文学经典中,这两本书甚至排不上号,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他所说:“阅读之路有千万条。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我想起老一辈的读书人,周作人、胡适、朱光潜、张中行、周振甫等,他们年少痴迷的《三侠五义》《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施公案》之类的通俗读物,不也一样把他们的阅读引向了深邃和辽阔吗?
  我从县城中学来到南京,发现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可是学生和家长谈及家庭藏书时,却没有多少自信。成人不买书、不读书是家庭教育的短板和软肋。西方人常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那些在各个领域称得上大师的人物,如陈寅恪、梁思成、钱钟书、邓稼先等,同样不是从天而降,更多还是幾代人积累所致。黑塞后来能在诗歌领域取得那些非凡成就,想想看,如果没有祖父的大图书室,没有家庭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可能性一定会大打折扣。
  博尔赫斯说:“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籍。其他工具都是人体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音的延伸;我们又有犁和剑,它们是手臂的延伸。但书籍是另一回事: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在一个家庭的建设中,书籍不可或缺,因为只有有了书,阅读才有可能发生。一个孩子若能与书籍朝夕厮磨,长此以往,虽不能保证他一定有怎样广阔的视野,但至少会在知识面前懂得谦卑,不至于懈怠和堕落。我常告诉学生:如果我们的父母是爱书之人,那是我们的幸运;如果不是,那我们就从为自己买一本书开始,养成购书、阅读和藏书的习惯。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书籍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我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对于一个家族而言,我们可能做了不朽的事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刘洁
其他文献
2021年4月下旬,记者来到广州市增城一中采访。刚到大门口,就看到校长胡首双已在那里迎接。此事虽小,却能看出他对人的尊重和真诚。胡首双属于“暖水瓶式”的校长,热言热语不多,但做人做事相当实诚。采访时,他打开接待室的大屏幕,逐条解读他提出的“本原教育”,洋洋洒洒,头头是道,就像教师在给学生讲课一样。  交谈中得知,胡首双原是一名数学教师,徒手画圆的功夫了得,不用圆规,画出的圆几乎没有多少误差。圆字如
期刊
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广东培养基地,坚持系统设计、高端培养、创新模式、整体推进的培养思路,聚焦育人主题,创新学校实践,担当时代责任,形成了“一人一案”“一校一案”的新时代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模式。  聚焦育人主题,催生研究问题,形成“一人一案”  服务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党和国家要求以及区域教育发展诉求,是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社会价值体现。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聚焦育人主题是时代对当代校
期刊
学校在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校情,以此确立学校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策略。校情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来说包括教师情况、学生情况、办学声誉、优良传统、办学历史、社会资源等,但另外一个与学校办学息息相关的客观因素——学生的“家情”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家情是校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越来越强调家校共育的时代,了解家庭的情况对于办好一所学校越来越重要。  所谓家情,简单理解就是学生的家庭情况,主要是指与学生发
期刊
杭州市下沙中学位于下沙金沙湖中央区块,创建于1965年。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顽强生长,实现了从茅屋草棚到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的华丽转身。  文化育人,立德显善美  学校以“至善”作为学校精神,源于兴趣、追求完美、止于善良。并以此架构学校“以善启智、以善怡情、以善益德”的办学理念,坚持“励行求真、至善至美”的校训。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学善、思善、行善、乐善、礼善的时代新人。  特色鲜明,体艺扬个性  在
期刊
近年来,特殊儿童是否应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始终争议不断。这些有不同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包括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情况。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的数据,我国有特殊教育在校生79.46万人,其中,附设特教班在校生3845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0.48%;随班就读在校生39.05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49.15%。这意味着,我国有将近一半的
期刊
“我很焦虑,很无助,很无力。”提及儿子,汤先生欲言又止,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不知道我们去世了以后,崽崽怎么办。”  崽崽是汤先生儿子的乳名,今年8岁。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已经在小学与同学们享受着天真烂漫的校园生活。崽崽的“学校”却是长沙的一所康复训练机构,他的“同学”都和他一样——患有不同程度自闭症的孩子。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报告》显示,中国0-14岁自闭症儿童患者超过200万人,发病率以每年
期刊
作为学前教育的基石,园长是办好学前教育的关键,其思想引领力、宏观决策力、管理协调力,决定着幼儿园的发展方向。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牢固确立园长培养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由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光明日报基础教育智库委员会主办,新东方Kids+、科教传媒协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支持的2021年“寻找榜样园长”公益活动,于5月28日正式启动。活动致
期刊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融合教育作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以随班就读的方式在我国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其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融合教育师资。  融合教育师资之殇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79.46万人,在附设特教班和普校随班就读的分别占0.48%和49.15%,即一半以上的特殊儿童是以融合教育的方式接受教育服务的。各学校是否有足够且合适的师资支撑融合教育
期刊
游戏课程化是将幼儿游戏纳入教育的背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育目标,帮助、支持和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恒大幼儿园坚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走游戏课程化发展之路。科学的游戏课程化可以推动幼儿深度学习、吸收经验,而这离不开教师的规划和布局。  细化园本课程,发现需求  利用幼儿园场地宽阔的优势,我们开发了14个户外游戏区,启动自主游戏。同
期刊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推进融合教育,办好特殊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也是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题中要义。近年来,我国融合教育规模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不断健全融合教育政策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模式,对于全面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人文关怀到赋权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