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长会是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家长会最深的本质不是“学生成绩的公布会”,不是“告状会”,更不是“批斗会”。
【关键词】家长会;沟通
家长会是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家长会最深的本质不是“学生成绩的公布会”,不是“告状会”,更不是“批斗会”。而是教师和家长平等交流的平台,是家长和家长、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相互了解情况的好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因此,在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中,我们必须把家庭、学校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协作的局面,寻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
随着新形势的推进和新时代的人才需求,教育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知识教育,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相应的孩子需要的关心要求也在慢慢变得复杂多样。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求,还停留在最大限度满足孩子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要求,片面地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青春期孩子的内心感受,这也正是学生和家长容易产生分歧的根本所在。
高三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外界、自身压力都相对较大,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压力山大“。而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最依赖的人,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不但不能达到关心孩子,帮助孩子的目的,而且会使得其反,是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爱就意味着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而这种心灵的感受能力是来自父母而一个形式开放和主题鲜明的家长会,应该是一个家长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对家长教育孩子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
作为一个有多年教龄的老师,我往往看到的是:在大多数的学校,家长会往往在无意之间成了校方的“独角戏”,会议上,班主任老师把持着绝对的话语权,家长和学生就只有听的义务,没有说的权利。而班主任总是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班会的主题,刻意的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有针对性地向每个家长详细讲解学校和老师提供的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更谈不上深入探讨和交流每个孩子的优点、不足和需求。这种内容、枯燥的会议,只会让参会着产生反感,尤其对一些学习成绩排名比较靠后的学生,其考试成绩成了唯一的关注点,而让大家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常常是几个小时家长会结束后,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名次成了家长唯一的记忆内容。长此以往,“成绩”作为家长会内容的主旋律似乎在每一个参加者的预期之内。学习好,排名靠前的学生,孩子和家长光环围绕,恭贺不断,这些学生和家长对家长会都不会反感,甚至是心怀期待的。反过来,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每次家长会,对学生和家长都成了一种负担,心理和精神压力都很大,这些家长基本上都不太愿意参加家长会。而家长会结束后的“后遗症”,对这些学生来说影响相当严重,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家长会后,难免的要面对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家长的问责和严格管教甚至责罚,这样导致的最终后果的就是学生和家长亲子关系一度紧张,而亲子关系的紧张致使学生对家长会甚至对教师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这种形式的家长会,非常不利于学生心智和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更不符合“教育必须实现对人的尊重,必须落实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的新教育理念。
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多年,我的实际经验和教训告诉我:要开好一个家长会,我们不但要在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要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参会氛围。让每一个参会的人员能在这种良好的会议氛围中畅所欲言,高度的发挥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家互相切磋,互为“教师”,让不同的方法、观点,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整合,发挥群策群力的效用,最后容百家之所长,总结出适合大多数孩子的教育方法,然后对个别的孩子在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到会议有效性、有针对性。具体的建议如下:
第一,内容丰富,具有可选择性。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校召开家长会,次数和时间都很有限,而老师要和家长交流沟通的内容琐碎庞杂。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老师一定要做到总体内容丰富,主次分明,提点带面。在共性问题上突出重点和典型,可有可无的就坚决不要,如宣读每位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这项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让家长自己看成绩单实现。
就目前来看,老师在家长会上给出的大多数建议往往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教师的每条建议听上去似乎都合情合理,适合所有学生,然而会议结束,几乎每个家长又都不知道该怎么具体的操作。因此,分门别类,“对症下药”显得格外重要。教师首先可以提出建议,解决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然后对极少数的同学,具体问题绝提解决。这样会议不但有重点和层次,针对性强,而且家长们也能清楚自己孩子从在的问题,从而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第二,形式多样,建立和谐的三方关系。 在现实中,家长会的形式都比较单一,内容也往往比较枯燥,几个小时下来,不但学生痛苦,家长枯燥,而且是经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建议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要采用灵活多样的交流形式,也可以一人主讲,共同学习;可以轮流发言,共同探讨;可以挑典型现身说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第三、注重会后的总结落实。目前,家长会普遍存在没有会后总结反思的问题,给人以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的感觉。在会议结束之后,老师、家长、学生都最好做一下会后总结。老师,可以总结家长会召开的情况、召开的效果;家长,可以在总结的时候加强对会议内容的记忆,从典型学习和老师的建议中总结得出一套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帮助教育方法。学生,可以从会议中审视自己,学习别人,取长补短。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找寻到提高家长会有效性的好办法。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倡导民主和权利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坚信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隐私,所以我建议各位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不防在家长会之前就把每个学生的成绩告诉家长,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就不要再三强调了,这样既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也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以致排斥、反感学习和老师。新时代的教育,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孩子们学习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让他们的性格得到完满的发展和发挥,这样才能教育处符合新时代精神需求的人才。
总之,学校召开家长会,驾起了家长、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当家长、老师和学生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能够得到最大发挥。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形成合力,努力学习,我想高考的成功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关键词】家长会;沟通
家长会是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家长会最深的本质不是“学生成绩的公布会”,不是“告状会”,更不是“批斗会”。而是教师和家长平等交流的平台,是家长和家长、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相互了解情况的好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因此,在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中,我们必须把家庭、学校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协作的局面,寻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
随着新形势的推进和新时代的人才需求,教育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知识教育,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相应的孩子需要的关心要求也在慢慢变得复杂多样。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求,还停留在最大限度满足孩子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要求,片面地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青春期孩子的内心感受,这也正是学生和家长容易产生分歧的根本所在。
高三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外界、自身压力都相对较大,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压力山大“。而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最依赖的人,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不但不能达到关心孩子,帮助孩子的目的,而且会使得其反,是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爱就意味着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而这种心灵的感受能力是来自父母而一个形式开放和主题鲜明的家长会,应该是一个家长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对家长教育孩子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
作为一个有多年教龄的老师,我往往看到的是:在大多数的学校,家长会往往在无意之间成了校方的“独角戏”,会议上,班主任老师把持着绝对的话语权,家长和学生就只有听的义务,没有说的权利。而班主任总是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班会的主题,刻意的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有针对性地向每个家长详细讲解学校和老师提供的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更谈不上深入探讨和交流每个孩子的优点、不足和需求。这种内容、枯燥的会议,只会让参会着产生反感,尤其对一些学习成绩排名比较靠后的学生,其考试成绩成了唯一的关注点,而让大家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常常是几个小时家长会结束后,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名次成了家长唯一的记忆内容。长此以往,“成绩”作为家长会内容的主旋律似乎在每一个参加者的预期之内。学习好,排名靠前的学生,孩子和家长光环围绕,恭贺不断,这些学生和家长对家长会都不会反感,甚至是心怀期待的。反过来,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每次家长会,对学生和家长都成了一种负担,心理和精神压力都很大,这些家长基本上都不太愿意参加家长会。而家长会结束后的“后遗症”,对这些学生来说影响相当严重,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家长会后,难免的要面对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家长的问责和严格管教甚至责罚,这样导致的最终后果的就是学生和家长亲子关系一度紧张,而亲子关系的紧张致使学生对家长会甚至对教师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这种形式的家长会,非常不利于学生心智和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更不符合“教育必须实现对人的尊重,必须落实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的新教育理念。
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多年,我的实际经验和教训告诉我:要开好一个家长会,我们不但要在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要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参会氛围。让每一个参会的人员能在这种良好的会议氛围中畅所欲言,高度的发挥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家互相切磋,互为“教师”,让不同的方法、观点,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整合,发挥群策群力的效用,最后容百家之所长,总结出适合大多数孩子的教育方法,然后对个别的孩子在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到会议有效性、有针对性。具体的建议如下:
第一,内容丰富,具有可选择性。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校召开家长会,次数和时间都很有限,而老师要和家长交流沟通的内容琐碎庞杂。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老师一定要做到总体内容丰富,主次分明,提点带面。在共性问题上突出重点和典型,可有可无的就坚决不要,如宣读每位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这项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让家长自己看成绩单实现。
就目前来看,老师在家长会上给出的大多数建议往往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教师的每条建议听上去似乎都合情合理,适合所有学生,然而会议结束,几乎每个家长又都不知道该怎么具体的操作。因此,分门别类,“对症下药”显得格外重要。教师首先可以提出建议,解决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然后对极少数的同学,具体问题绝提解决。这样会议不但有重点和层次,针对性强,而且家长们也能清楚自己孩子从在的问题,从而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第二,形式多样,建立和谐的三方关系。 在现实中,家长会的形式都比较单一,内容也往往比较枯燥,几个小时下来,不但学生痛苦,家长枯燥,而且是经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建议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要采用灵活多样的交流形式,也可以一人主讲,共同学习;可以轮流发言,共同探讨;可以挑典型现身说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第三、注重会后的总结落实。目前,家长会普遍存在没有会后总结反思的问题,给人以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的感觉。在会议结束之后,老师、家长、学生都最好做一下会后总结。老师,可以总结家长会召开的情况、召开的效果;家长,可以在总结的时候加强对会议内容的记忆,从典型学习和老师的建议中总结得出一套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帮助教育方法。学生,可以从会议中审视自己,学习别人,取长补短。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找寻到提高家长会有效性的好办法。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倡导民主和权利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坚信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隐私,所以我建议各位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不防在家长会之前就把每个学生的成绩告诉家长,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就不要再三强调了,这样既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也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以致排斥、反感学习和老师。新时代的教育,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孩子们学习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让他们的性格得到完满的发展和发挥,这样才能教育处符合新时代精神需求的人才。
总之,学校召开家长会,驾起了家长、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当家长、老师和学生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能够得到最大发挥。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形成合力,努力学习,我想高考的成功一定是属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