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境界的体现,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所以要认真备好课。备课要淡化教案抄写意识,强化教学准备意识;淡化教案经典意识,强化教案生成意识;教案撰写要突出“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突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全面估测”,突出“对教学流程的动态设计”。同时,要做好教学反思,每课撰写教后小记,每月一个教学反思。
为切实使教师从备课抄教案的苦海中解脱出来,从教学的需要、实际和质量出发抓好备课管理,本学年开始,我校语文学科实施电子备课,并实行年级组单元式或主题式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的备课方式,使校内资源共享,教师之间互相促进,加强和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和教材分析中培训教师,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业务水平。
1 组织建构
为保证备课工作能有效开展,学校成立备课小组,即由学校教学副校长主抓,教导处负责,各教研组组长负责管理本学科组,各备课组负责领导协助教研组长组织开展。
备课组负责领导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本组的老师制定备课计划、召开备课会议,教研组长制定本学科组教研计划与开展专题研究(如:实验课、研究课、展示课,组织案例分析等等),并及时向教导处反应备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 操作流程:
2.1 “分”:教研组长召集本学科组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按年级协商划定每人所承担的主备部分。
2.2 “钻”:个人承担的备课内容必须进行深入钻研,在此基础上首先要形成书面的详尽的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本单元或本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知识前后的联系和逻辑体系、教材编排的体系(例题和习题安排的体系)等等;其次要形成本单元的详尽的教案。
2.3 “议”:承担本科任务的教师应在实施本内容教学活动至少一周前,将教学设计上传在共享文件夹中,其他教师,特别是同科教师看后可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主备教师及时做好研讨内容,便于及时修改教案与资料收集整理备查。
2.4 “改”:主备人员在听取大家意见后及时对教案相应地方进行修改上传。
2.5 “调”:每位成员在使用上传的共享教案时一定要根据本班和本人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个性化调整。
3 备课要求:
3.1 备课除语文、数学学科以外的学科采用手写的形式, 语文、数学两学科采用电子备课,无论哪门学科备课时都不能照搬照抄。
3.2 总体要求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各备课组集体讨论备教学目标、备教学活动、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设计意图。年级组都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3.3 备课要坚持“十字诀”,阅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探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意图和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重点难点)——理路(理清作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落实(从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法,组织教学结构)。
3.4 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 :
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应当包含以下四块内容:
3.4.1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班级状况等,分析利弊,作出预设,研究对策。
3.4.2 教材分析。在认真研究课标、明确课程性质、目标,理解课程基本理念,通读全册教材和配套教师用书,参加上级和学校教研组组织的教材备课会的基础上,对本册教材内容体系及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分析,把握体系,明析目标。
3.4.3 教学策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学期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措施。
3.4.4 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进度表,写出教学课时数,包括复习、检测、实践活动等时间安排,一般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4 单元教学计划要求
4.1 单元整体内容分析。在通读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单元教学内容,读懂单元编排体系,理清课文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单元内容的结构特点。
4.2 制订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全册教学目标、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三维目标。
4.3 列出教学需要的学具和教具,明确不足或缺少的学具和教具,以及解决办法。
单元教学计划应在单元教学前制定好。兼课老师不作硬性要求,但是对整单元内容要作全面分析研究。
5 课时教学方案设计要求
课时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5.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①认知目标,即知识技能的发展目标;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即使学生认真、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探索与解决、动手操作、与人交流等学习活动;③情感目标:即兴趣、学习习惯、较强的求知欲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个别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5.2 教学重难点: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5.3 教学准备: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5.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导学案)的核心部分。青年教师教学过程务必详尽,不要求程式化,教材不同,预设的教学内容也不同,同时要充分体现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各种教学材料的整合使用。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①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②善于创设教与学情境,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既有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又有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③注意“预设”与“生成”相结合,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
④要有主要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预设。
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体现在教学环节之中。
⑥练习设计:每课时的作业设计要具体,注意形式多样化,要有层次,具有思维性,创新性。
⑦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英语、科学、劳动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每课都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
⑧教后反思: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质量。
⑨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超前量一周。
5.5 作文:每学期根据每组课文的训练要求,写好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的教案。大作文训练数量与单元数相同,要有“指导”和“讲评”备课。作文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水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小作文每学期教师班级学生实情酌情定量训练,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文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教师要特别注重口头作文的训练。
为切实使教师从备课抄教案的苦海中解脱出来,从教学的需要、实际和质量出发抓好备课管理,本学年开始,我校语文学科实施电子备课,并实行年级组单元式或主题式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的备课方式,使校内资源共享,教师之间互相促进,加强和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和教材分析中培训教师,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业务水平。
1 组织建构
为保证备课工作能有效开展,学校成立备课小组,即由学校教学副校长主抓,教导处负责,各教研组组长负责管理本学科组,各备课组负责领导协助教研组长组织开展。
备课组负责领导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本组的老师制定备课计划、召开备课会议,教研组长制定本学科组教研计划与开展专题研究(如:实验课、研究课、展示课,组织案例分析等等),并及时向教导处反应备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 操作流程:
2.1 “分”:教研组长召集本学科组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按年级协商划定每人所承担的主备部分。
2.2 “钻”:个人承担的备课内容必须进行深入钻研,在此基础上首先要形成书面的详尽的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本单元或本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知识前后的联系和逻辑体系、教材编排的体系(例题和习题安排的体系)等等;其次要形成本单元的详尽的教案。
2.3 “议”:承担本科任务的教师应在实施本内容教学活动至少一周前,将教学设计上传在共享文件夹中,其他教师,特别是同科教师看后可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主备教师及时做好研讨内容,便于及时修改教案与资料收集整理备查。
2.4 “改”:主备人员在听取大家意见后及时对教案相应地方进行修改上传。
2.5 “调”:每位成员在使用上传的共享教案时一定要根据本班和本人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个性化调整。
3 备课要求:
3.1 备课除语文、数学学科以外的学科采用手写的形式, 语文、数学两学科采用电子备课,无论哪门学科备课时都不能照搬照抄。
3.2 总体要求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各备课组集体讨论备教学目标、备教学活动、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设计意图。年级组都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3.3 备课要坚持“十字诀”,阅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探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意图和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重点难点)——理路(理清作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落实(从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法,组织教学结构)。
3.4 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 :
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应当包含以下四块内容:
3.4.1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探究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及班级状况等,分析利弊,作出预设,研究对策。
3.4.2 教材分析。在认真研究课标、明确课程性质、目标,理解课程基本理念,通读全册教材和配套教师用书,参加上级和学校教研组组织的教材备课会的基础上,对本册教材内容体系及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分析,把握体系,明析目标。
3.4.3 教学策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学期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措施。
3.4.4 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进度表,写出教学课时数,包括复习、检测、实践活动等时间安排,一般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4 单元教学计划要求
4.1 单元整体内容分析。在通读单元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单元教学内容,读懂单元编排体系,理清课文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单元内容的结构特点。
4.2 制订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全册教学目标、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三维目标。
4.3 列出教学需要的学具和教具,明确不足或缺少的学具和教具,以及解决办法。
单元教学计划应在单元教学前制定好。兼课老师不作硬性要求,但是对整单元内容要作全面分析研究。
5 课时教学方案设计要求
课时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
5.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①认知目标,即知识技能的发展目标;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即使学生认真、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探索与解决、动手操作、与人交流等学习活动;③情感目标:即兴趣、学习习惯、较强的求知欲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个别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5.2 教学重难点: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5.3 教学准备: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5.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导学案)的核心部分。青年教师教学过程务必详尽,不要求程式化,教材不同,预设的教学内容也不同,同时要充分体现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各种教学材料的整合使用。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①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②善于创设教与学情境,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既有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又有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③注意“预设”与“生成”相结合,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
④要有主要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预设。
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体现在教学环节之中。
⑥练习设计:每课时的作业设计要具体,注意形式多样化,要有层次,具有思维性,创新性。
⑦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英语、科学、劳动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每课都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
⑧教后反思: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质量。
⑨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超前量一周。
5.5 作文:每学期根据每组课文的训练要求,写好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的教案。大作文训练数量与单元数相同,要有“指导”和“讲评”备课。作文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水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小作文每学期教师班级学生实情酌情定量训练,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文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教师要特别注重口头作文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