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有关思想,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本文阐明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并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地理的实践活动来经历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课程标准;转换角色;素质教育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将能力培养、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国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政治观,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要深入了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和持续发展问题,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教育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它那种以“知识就是力量”为价值取向的原始性和局限性,必然导致重复训练、死记硬背的地理课堂。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地理教学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促进地理教学的创新,开发地理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要求地理教师迅速转换角色。
一、从灌输型教学转换为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普遍上是把知识告诉学生,让他们背得滚瓜烂熟就可以了。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则主要是讲述、板书、念课文,学生则主要是好好听讲、好好记笔记。教师转换角色后要让学生在课上体会学习的过程并掌握地理学习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学地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我努力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学地理,具体做法就是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小案例,讲一些名胜古迹,从而孩子们对地理有了强烈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地理也一样适用的。当他们有了兴趣,上课就会配合你的,就不会说话呀等等干和课堂无关的事情了。学生产生兴趣后就想学地理就乐于学地理了。这时候教师再抓住适合的时机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实践,那样在课下他们就会收集各种资料,从各种途径获取地理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好处还有能使学生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知识举一反三,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地理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个人特长,展示个人魅力,把学生带到学习知识的前沿,使学生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体会地理的价值,明确学习地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机械的传递知识转化为地理教学的创新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地理教材有了选择权。可以对所讲授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填充和缩减。在课堂可以改变教师就是真理的老观念,列出一些地理方面的材料和探究性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自学情境。同时,由于信息的开放,学生的认识领域不断拓展,汲取地理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单纯的教授未必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多为学生开设讨论课、谈话课、研究课,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就是对于身边的有关地理的现象给学生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解释,有些自然现象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课下寻找答案,寻求答案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认为这种方法在教学还是很适用的。
三、从孤军奋战转换为集体作战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习惯自己教自己的,同行之间很少交流对教学的看法。地理课本有很多知识点是和历史等学科联系的,新的课本有很多讨论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合作精神,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一些问题。同行之间切磋合作、相互启发、共享资源。新的课本我想也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吧!转变自己的观念、转变自己的旧的做法等等,这可以说也是对教师这个行业的一种挑战。正如歌里所唱的众人划桨开大船,所以教师要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取长补短,精益求精。
四、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角色的转换
新的教学结构是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师生在教学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交流、对话、感染成了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趋平等、宽容、和和谐,教师不再是至高的权威,而是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感染学生,建立教师自己的威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关系。我想这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有关,十五六岁的学生逆反心理最强,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有的家长也曾经反映他的孩子越长越不听话了,以前在小学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就不行了就喜欢和你反着干,很气人,打就离家出走给你看看。通过家长的话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阶段的学生不好管也不好教,教师如果光是训斥和惩罚效果不会太好的,万一产生了那位家长说的那种情况,再挽回就太难了。所以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尽量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那样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会让你得心应手的。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尽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地理素养,利用地理学科的优势,充分展示教师个人特长;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把地理学科变成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轻松的学科。
【关键词】课程标准;转换角色;素质教育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将能力培养、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国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政治观,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要深入了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和持续发展问题,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教育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它那种以“知识就是力量”为价值取向的原始性和局限性,必然导致重复训练、死记硬背的地理课堂。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地理教学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促进地理教学的创新,开发地理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要求地理教师迅速转换角色。
一、从灌输型教学转换为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普遍上是把知识告诉学生,让他们背得滚瓜烂熟就可以了。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则主要是讲述、板书、念课文,学生则主要是好好听讲、好好记笔记。教师转换角色后要让学生在课上体会学习的过程并掌握地理学习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学地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我努力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学地理,具体做法就是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小案例,讲一些名胜古迹,从而孩子们对地理有了强烈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地理也一样适用的。当他们有了兴趣,上课就会配合你的,就不会说话呀等等干和课堂无关的事情了。学生产生兴趣后就想学地理就乐于学地理了。这时候教师再抓住适合的时机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且能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实践,那样在课下他们就会收集各种资料,从各种途径获取地理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好处还有能使学生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使知识举一反三,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地理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个人特长,展示个人魅力,把学生带到学习知识的前沿,使学生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体会地理的价值,明确学习地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机械的传递知识转化为地理教学的创新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地理教材有了选择权。可以对所讲授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填充和缩减。在课堂可以改变教师就是真理的老观念,列出一些地理方面的材料和探究性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自学情境。同时,由于信息的开放,学生的认识领域不断拓展,汲取地理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单纯的教授未必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多为学生开设讨论课、谈话课、研究课,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就是对于身边的有关地理的现象给学生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解释,有些自然现象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课下寻找答案,寻求答案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我认为这种方法在教学还是很适用的。
三、从孤军奋战转换为集体作战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习惯自己教自己的,同行之间很少交流对教学的看法。地理课本有很多知识点是和历史等学科联系的,新的课本有很多讨论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合作精神,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一些问题。同行之间切磋合作、相互启发、共享资源。新的课本我想也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吧!转变自己的观念、转变自己的旧的做法等等,这可以说也是对教师这个行业的一种挑战。正如歌里所唱的众人划桨开大船,所以教师要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取长补短,精益求精。
四、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角色的转换
新的教学结构是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师生在教学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交流、对话、感染成了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趋平等、宽容、和和谐,教师不再是至高的权威,而是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感染学生,建立教师自己的威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关系。我想这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有关,十五六岁的学生逆反心理最强,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有的家长也曾经反映他的孩子越长越不听话了,以前在小学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就不行了就喜欢和你反着干,很气人,打就离家出走给你看看。通过家长的话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阶段的学生不好管也不好教,教师如果光是训斥和惩罚效果不会太好的,万一产生了那位家长说的那种情况,再挽回就太难了。所以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良师益友型的师生关系,尽量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那样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会让你得心应手的。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尽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地理素养,利用地理学科的优势,充分展示教师个人特长;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把地理学科变成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轻松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