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的综合性课程。本人连续多年从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该课程的施教有了一些认识,现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品德与社会》课有其自身的特点
1.综合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了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2.实践性。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亦即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更是一个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要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施教中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开放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如在六年级第6单元《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中的第17课《走向世界强国》一课中关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相关章节的教学中,由于事件就发生在我市,我就近取材让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生的事情,学生顿时兴致高昂,争着发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把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二、施教《品德与社会》课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1.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如在学习六年级第1单元《诚信是做人之本》时,教材通过正面的“商鞅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和“七个背囊“的反面故事,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教学中,我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在这方面所遇到的不向情况和感受,对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和探讨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讲出来,营造一种融洽、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探究学习的潜能,形成良好的认识和态度。
3.应组织多样有效的教学活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方式应该多样而有效,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等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具体而言,代表性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种:一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通过探索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二是开展问题解决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步骤,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实事,通过提出问题、查询资料、访问调查,议论辨别,提出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的解决问题方案。三是小组学习。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平等讨论,并让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活动、交流和汇报,使小组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平等民主意识与合作交往能力的过程。
一、《品德与社会》课有其自身的特点
1.综合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了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2.实践性。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亦即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更是一个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要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施教中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3.开放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如在六年级第6单元《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中的第17课《走向世界强国》一课中关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相关章节的教学中,由于事件就发生在我市,我就近取材让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发生的事情,学生顿时兴致高昂,争着发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把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二、施教《品德与社会》课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1.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如在学习六年级第1单元《诚信是做人之本》时,教材通过正面的“商鞅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和“七个背囊“的反面故事,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教学中,我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在这方面所遇到的不向情况和感受,对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和探讨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2.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讲出来,营造一种融洽、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探究学习的潜能,形成良好的认识和态度。
3.应组织多样有效的教学活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方式应该多样而有效,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等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具体而言,代表性的教学活动有以下几种:一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通过探索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二是开展问题解决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步骤,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实事,通过提出问题、查询资料、访问调查,议论辨别,提出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的解决问题方案。三是小组学习。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社会人的主体性,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必须在集体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适应这个小集体。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平等讨论,并让每个学生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活动、交流和汇报,使小组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平等民主意识与合作交往能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