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性别角色是基于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态度,它通过观察模仿习得,在当代,电子媒介传播的有关性别角色的信息成为个体性别角色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大学生群体是其最主要的受众。因此,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在电子媒介参与塑造的信息环境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
关键词:性别角色;电子媒介;电子媒介环境
一、绪论
性别角色实在自身生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社会所公认的某种性别应有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态度。性别指学习得来的,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态度。
大学生是电子媒介的受众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可以说是在电子媒介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然而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之强是其他任何群体都无法相比的。因而电子媒介所传递出来的性别角色有关信息时时包围着大学生,并且为其吸收,因而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在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性别角色是个体社会角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也不例外,它对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大学生性别角色在电子媒介环境中的变化
电子媒介在个人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传媒的描述中对男女价值观的取向截然不同,比如男性总是和权利才能财富地位等有关,而女性总是和外貌身材等有关。男权社会中传媒对于这种等级制度社会权利社会角色的种种偏差往往容易造成了大众在性别角色和性别认识上的误区。媒体对女性形象的描述和女性问题的反映出现了较大的系统性偏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意识的缺失。现代传媒中的性别意识偏差给社会及女性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再如中国实施“春蕾计划”的扶贫项目提出的宣传口号是:“今天的女童,明天的母亲。”传递出来的信息似乎是受了教育的女童只是为了将来当一位母亲,而忽略了女性作为一个纯粹个体的发展诉求。当这类带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内容呈现在个体眼前的时候,个体开始自发或自觉的模仿,并且逐渐的内化为个体自身的性别角色认知的一部分,这就必然会加深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然而,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电子媒介传播—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强化这样一个看似循环的模式是有缺口的,它的缺口就在于后工业社会男女性别差异在劳动实践中逐渐淡化,表现在女权主义的兴起。女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精英的一个潜在组成,她们将凭借自己的知识与才能,在平等自由的当代社会,从电子媒介所呈现的内容开始寻找突破刻板印象的出口,因而我们能在电子媒体中看到各种独立、果敢、热情、干练的女性形象,也可以看到温柔、细腻、顾家的男性形象,这些同样是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信息来源,这类的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或者弱化了人们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三、大学生性别角色变化的利弊分析
职业倾向是一个人的职业愿望,是对职业的一种自我概念,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逐步形成比较清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国内外对职业倾向的测量多采用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霍兰德认为职业倾向主要包括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来看,有关何种性别角色类型最为理想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大致是支持双性化假设和男性化假设的,培养男性化和双性化特质是有益的。因此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的趋势是有利于大学生的职业道路的。
四、总结
在电子媒介环境的参与作用下,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出现了嬗变,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在强化与弱化的矛盾中发展,根据全文分析来看,笔者倾向于大学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总体趋势是弱化的。
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明显,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化进程是有利的。有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形成和多方向的职业道路选择。双性化是大学生四种性别角色中比较理想的一类。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学生性别取向的均衡培养,通过教育逐渐培养大学生向双性化类型靠近,鼓励学生多向异性学习,通过自然的接触和交流,取长补短,使每个大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特质。
电子媒介的非线性传播方式使得拥有非线性思维的女性得到重视,这就推动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明慧.大众传媒报道中的性别意识偏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21-123.
[2]约书亚.梅罗维茨[J].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2002,182.
[3]秦启文.角色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陈涛.大众传媒构建下的性别角色.[J]西南大学学报.2012.
[5]刘清泉.社会性别差异与大众传媒刍论.[J]西南大学学报.2012.
[6]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田友谊,邱月.媒介环境及其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5):35-38.
[8]刘电芝,徐振华,刘金光,等.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9,12:41-46.
[9]田中初.电子媒介如何影响社会行为——梅罗维茨传播理论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108-112.
[10]高原.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2011(7):166-166.
[11]黄会欣,余新年,席斌,等.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5):40-44.
[12]李霞.大学生性别倒错成因浅探[J].考试周刊,2010(4):201-202.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关键词:性别角色;电子媒介;电子媒介环境
一、绪论
性别角色实在自身生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社会所公认的某种性别应有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态度。性别指学习得来的,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态度。
大学生是电子媒介的受众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可以说是在电子媒介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然而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之强是其他任何群体都无法相比的。因而电子媒介所传递出来的性别角色有关信息时时包围着大学生,并且为其吸收,因而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在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性别角色是个体社会角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也不例外,它对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大学生性别角色在电子媒介环境中的变化
电子媒介在个人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传媒的描述中对男女价值观的取向截然不同,比如男性总是和权利才能财富地位等有关,而女性总是和外貌身材等有关。男权社会中传媒对于这种等级制度社会权利社会角色的种种偏差往往容易造成了大众在性别角色和性别认识上的误区。媒体对女性形象的描述和女性问题的反映出现了较大的系统性偏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意识的缺失。现代传媒中的性别意识偏差给社会及女性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再如中国实施“春蕾计划”的扶贫项目提出的宣传口号是:“今天的女童,明天的母亲。”传递出来的信息似乎是受了教育的女童只是为了将来当一位母亲,而忽略了女性作为一个纯粹个体的发展诉求。当这类带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内容呈现在个体眼前的时候,个体开始自发或自觉的模仿,并且逐渐的内化为个体自身的性别角色认知的一部分,这就必然会加深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然而,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电子媒介传播—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强化这样一个看似循环的模式是有缺口的,它的缺口就在于后工业社会男女性别差异在劳动实践中逐渐淡化,表现在女权主义的兴起。女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精英的一个潜在组成,她们将凭借自己的知识与才能,在平等自由的当代社会,从电子媒介所呈现的内容开始寻找突破刻板印象的出口,因而我们能在电子媒体中看到各种独立、果敢、热情、干练的女性形象,也可以看到温柔、细腻、顾家的男性形象,这些同样是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信息来源,这类的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或者弱化了人们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三、大学生性别角色变化的利弊分析
职业倾向是一个人的职业愿望,是对职业的一种自我概念,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逐步形成比较清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国内外对职业倾向的测量多采用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霍兰德认为职业倾向主要包括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从职业生涯发展角度来看,有关何种性别角色类型最为理想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大致是支持双性化假设和男性化假设的,培养男性化和双性化特质是有益的。因此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的趋势是有利于大学生的职业道路的。
四、总结
在电子媒介环境的参与作用下,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出现了嬗变,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在强化与弱化的矛盾中发展,根据全文分析来看,笔者倾向于大学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总体趋势是弱化的。
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明显,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化进程是有利的。有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形成和多方向的职业道路选择。双性化是大学生四种性别角色中比较理想的一类。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学生性别取向的均衡培养,通过教育逐渐培养大学生向双性化类型靠近,鼓励学生多向异性学习,通过自然的接触和交流,取长补短,使每个大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特质。
电子媒介的非线性传播方式使得拥有非线性思维的女性得到重视,这就推动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明慧.大众传媒报道中的性别意识偏差[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121-123.
[2]约书亚.梅罗维茨[J].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2002,182.
[3]秦启文.角色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陈涛.大众传媒构建下的性别角色.[J]西南大学学报.2012.
[5]刘清泉.社会性别差异与大众传媒刍论.[J]西南大学学报.2012.
[6]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田友谊,邱月.媒介环境及其对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5):35-38.
[8]刘电芝,徐振华,刘金光,等.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9,12:41-46.
[9]田中初.电子媒介如何影响社会行为——梅罗维茨传播理论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108-112.
[10]高原.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2011(7):166-166.
[11]黄会欣,余新年,席斌,等.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5):40-44.
[12]李霞.大学生性别倒错成因浅探[J].考试周刊,2010(4):201-202.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