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林伯伯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央音乐学院五年的学业,前三年半被我自己荒废了。入学时正值开始逆反的年纪,一下子远离父母获得了自由,根本不想好好练琴,不是经常窜琴房找与我一样不用功的同学聊天,就是借来图书馆的小说一本本尽兴地阅读。记得曾因没练琴,还不出课,活生生地气走过三个主科老师。直到成了林耀基老师的学生,才开始用心练琴。他就像如来佛,管住了悟空,把我拉到正途。
  说起林老师,众人对他无比敬畏。我倒不完全是被林老师的严厉吓住,才变成个用功的学生,而是因为他的幽默风趣多于威严,关键是每次上课,他绝对让我心服口服。他有一语命中、一针见血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激发学生潜力的本事,能举出极其生动的比喻。除了口才,他还会以肢体语言的表演形式,让学生一目领悟他的意图。他可以不惜自己的尊贵形象,摆出各类Pose,甚至连唱带跳,让你把他的话语和动作都记得牢牢的。那句模仿当年家喻户晓的李铁梅的台词“奶奶,你听我——说!”就是他最有名的精彩比喻之一。
  我们在校时,林老师的学生还不太多,于是他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关心我们每一个人。那时林老师上课的时间并不固定,这也许是他特有的策略。他就住在校园,随时可能出现,特别是你在边练琴边走神时,会听到窗外院子里传来林老师不满的吼叫声,或者随着哗啦被推开的琴房门,故作怒目圆睁的林老师走进来。
  林老师除了随时会来琴房突袭,还有聚集力。特别是在晚自习的时间,他在某个学生的琴房里讲课兴致高了,会把我们一个个都叫去,有时让我们轮番拉琴,有时他会拿着我们的琴连讲带拉,天南海北地即兴发挥,妙语连珠。这种时刻,我们都感觉尤其轻松开心,会笑痛肚子,也会留下很多深思。


林耀基老师(右五)与学生们,约摄于1977年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虽然不幸地每学期都要被送到农村工厂部队去劳动洗脑,但又很有幸地能与老师们一起走出校园,共同生活劳动一段日子,那可是后来的学生们绝对不可能有的经历。
  记得有一年我们去北京郊外的炼油厂,林老师也扛着铺盖与我们一起来到厂区,睡在男生大通间。为了给工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演出,我们除了演奏乐器以外,女生们还搞了一个小合唱。排练时,林老师听到了,毛遂自荐地来给我们当指导,他的原话让我们捧腹:“我对女生小合唱发生了极大的兴趣。”站在我们面前,他时而挥臂,时而以丰富的脸部表情来启发我们的演唱。看到林老师如此投入,我们自然就十二分地卖力,合唱效果奇佳。
  林老师学琴很晚,听林老师的爱人胡老师说,他当学生时并不是最用功刻苦的典型。当年他们谈恋爱,校方还告知胡老师,与这个调皮捣蛋的男生来往要小心,不要为他而失去了乖学生的名声。林老师起步不早,又不是头悬梁锥刺股,却能得到马思聪和苏联专家的赏识,可见他是个奇才。林老师没有给人以孜孜不倦地捧着书本,或埋头苦苦挥笔的形象,可奇就奇在不通过常人所走的途径,他照样能够装进一肚子的学问。他一向凭着超凡的悟性和超人的记性,对很多事无师自通。他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或与人交谈中,悟出很多独到的见解。他总结的很多顺口溜,是小提琴演奏法的精粹。最忘不了的是他经常对我大叫:“陈音来,你给我沉住气,别光会手指跑得快!记住,沉不住气是你的致命缺点!”现在回想,这不仅是针对拉琴,也是对我人生的忠告。
  生活中,林老师时刻都能发现与小提琴、与音乐有关的现象,举一反三是他的一大本事。有段日子,他每天早上与教语文的方老师一起在喝早茶时谈诗论经,不用专门去死记硬背,他就能把那些经典词句很恰当地运用在生活和教学中,为学生们展示绝好的意境。林老师可谓是活学活用、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陈音来与林耀基老师在比利时列日乐团大厅前的合影,约摄于1996年

  我和丈夫都是林老师的学生,我们有幸在国外的家中两次接待过他,与他愉快地尽情畅聊。自然,林老师三句话离不开小提琴和音乐,我们看到了一个虽享有盛名却仍然在艺术领域不断追求新境界的林老师,也看到了生活中善解人意、平易近人的林老师。记得那次我们开车一起去波恩参观贝多芬故居,归途迷路,林老师不断安慰我们:“没事,我喜欢坐车兜风,走错路可以多看点风景。”国外招待中国客人的条件有限,林老师对吃剩饭从无怨言,还开玩笑说:“我就爱吃剩饭剩菜。”甚至在动身离开的那天,为了不再让我下厨,他主动要求吃方便面。我忐忑不安:“如果传出去林老师在我家吃方便面,大家一定把我骂得狗血喷头。”林老师边吸溜面条边回答:“哪里,我特爱吃方便面,很好吃,平时还没这个机会呢。”
  我们进校时,林老师还年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师生们除了上课,常常必须在一起参加很多活动,由此,我们这一代学生与林老师的亲密无间,是历届其他学生难以超越的。林老师既是我们的师长,又像我们的朋友,常常在课后与我们相处得无拘无束,他天性的顽皮幽默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给我们安上了辈分混淆的称呼,把自己的学生称为大姐、大叔、姑妈,他又自称是我们的林伯伯,其实他的年纪比我们父母小多了。
  不过,一声林伯伯,叫着真的好亲切。
其他文献
争妍斗艳、多元风格的融合及矢志不懈,代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作曲家的性格。这些作曲家们受到扎实、严格的欧洲作曲技巧训练,同时把自己浸淫于欧洲伟大作曲家作品的斑斓溪涧中。可以说,当时的美国音乐几乎全盘欧化,创作的作品与欧洲作曲家作品有着异曲同工的韵味。直到二十世纪初,世界大战冰消瓦解,美国本土音乐才渐渐崭露头角。弗雷德里克·谢波德·康沃斯(Frederick Shepherd Converse)正
期刊
一个过分滞后的话题  在国内,这是一本我们等了太久的书——或者应该这么说,一个过分滞后的话题。格伦·古尔德,一个深入民心的名字,时间一长,传奇就带有点传说的味道,人人都愿意为这个符号增添一些有益或无益的猜想。来说几件真实发生的事情:1999年,加拿大邮局发行了一枚古尔德邮票,之后加拿大政府甚至考虑在新版纸币发行中以古尔德为人物肖像,后因多数民众反映古尔德的形象实在太过于神经质而作罢。1977年秋,
期刊
2016年4月2日,青年古典吉他演奏家范晔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举行了一场名为“二十封信·愚爱”的情景音乐会。在音乐会前的采访中,范晔表示自己对“愚”这个词有着独特的理解。“我并不觉得‘愚’是一个贬义词,不能说我‘愚’就是笨的、蠢的。其实,愚可以是一种义无反顾向前的感觉,就像两个人在爱情中,明知道有各种困难,还是要想尽办法在一起。‘愚爱’是一种排除万难后的爱情。”  身临瑞士小镇,“谈弹”爱情  《
期刊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  作者:列昂·普兰廷加  译者:刘丹霓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是美国诺顿出版公司于二十世纪后期策划的一套音乐史系列丛书,六部专著分别由各个断代史领域的著名学者执笔,反映了当今音乐研究的新成果,堪称西方音乐断代史论的优秀文本。  《浪漫音乐》是一部典型的“风格史”。在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音乐史学方法论转向的总体潮流
期刊
2016年5月14日晚上6点,我有幸观摩、聆听了本年度上海的又一音乐文化盛事——“经典947钜献,2016纯净·如实——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的系列之一“好莱坞电影之夜”。此次音乐节的宣传和介绍已经让我充满了期待,而且我留美学习十余年,原本就是此类露天音乐会的忠实拥趸。那天我早早就来到辰山植物园两个大暖棚南边的大草坪,在暖风吹拂的傍晚,满怀期待地静坐于充满青草芳香的坐椅上。傍晚的空气出奇的好,晚霞、
期刊
在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中,西班牙小提琴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无疑是极具风采的一位,他因演奏家以及作曲家的双重身份,成为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小提琴乐坛风靡一时的人物。作为一名演奏家,萨拉萨蒂充满了乐观和朝气蓬勃的生命力,纯净柔美的音色蕴含着璀璨的演奏技巧。可以说,萨氏继承了前辈帕格尼尼的长处并有着真正的建树,他将帕格尼尼技巧上的精巧流利与西班牙音乐的善变多姿结合起来,形
期刊
《光:钢琴家里赫特传记》  Svetik:A Family Portrait of Sviatoslav Richter  作者:莫斯卡留(Walter Moskalew),阿什肯纳齐作序  英国Toccata Press出版社,2015年出版  对于许多人来说,里赫特的晚年就好似一个谜团。1947至1994年间,他百分之八十的录音都来自现场,演奏速度任性,且要求环境“只留一盏灯”。他一向不愿意谈
期刊
我,弗兰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于1732年3月31日出生在奥地利的罗劳(Rohrau),爸爸是一位车匠兼镇长,妈妈是公爵府上的厨娘。我们的家庭热爱音乐,经常聚在一起唱歌。虽然没人识谱,但妈妈的歌声像夜莺,爸爸自学了竖琴。父母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儿子将被后世誉为“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我家的远亲,海恩堡的校长、教会合唱指挥弗兰克发现了我天使般的嗓音
期刊
与许多国家颂歌式的国歌不同,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在抗战的烽火年月诞生的,是战斗的号角,具有永久的现实意义。这曲警钟式的歌曲,我们对于它的来历、本体,虽有记载或介绍,但长期以来缺少详实深入的研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八十周年之际,这个缺憾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我们的国歌》一书弥补了。著者紫茵真名陈志音,曾担任《音乐周报》副总编,
期刊
聆听巴赫的《受难曲》  (Hearing Bach’s Passions)  作者:梅兰姆德(Daniel R. Melamed)  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分社,2016年出版  J.S.巴赫的两首受难曲始终是百演不衰的巴洛克核心声乐曲目。不过今天上演巴赫的受难曲存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的情景距离现代社会挺远,起码与十八世纪的莱比锡差别甚大。学者梅兰姆德可能料想到了这一点,在书中并未采取一个个乐段依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