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职毕业生就业后频繁“跳槽”,甚至“弃槽”的现象,我们应该对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职业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就业指导 职业指导 就业质量
“以出口带进口”是中职学校的生存之道,我所在的学校也一直遵循着。我校的专业大多属第三产业,以服务行业为主,加上把校企联合做到了实处,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很好,每年都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90%以上。然而近几年,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的结果却很不尽人意,毕业生就业的稳定率很低,就业一年后还能保留在原有岗位上的基本只有50%左右,而且呈逐年减少之势。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对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职业指导,是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
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
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以往我们的职业指导课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一般性介绍上,照本宣科,内容狭窄;缺乏对学生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缺乏对职业判断和选择观念的培养,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导致学生就业中问题多多。
第一,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想象脱离实际。学生在就业前,总是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想象的非常美好,没有充分估计到就业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面对,从而导致就业不稳定。
第二,依赖心理严重。现在很多学生平时养尊处优,在家不做家务,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不能吃苦,也不愿吃苦,依赖父母、家庭的心理严重。
第三,内心浮躁。由于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优势,因此许多学生入职不久就急功近利,虚荣攀比,眼高手低,工作不专心,就业心态不稳定。
第四,对工作的满意度低。学生初涉职场,时常感到不适应,这是因为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时,还是按学生时期养成的固定模式进行,遇到挫折和困难以及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正确处理,不懂职场的做事方法,最终导致工作不愉快。
另外,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多人自信心容易暴涨,认为一切不过如此,止步不前,不愿意再虚心学习,会产生担当重任或提高待遇的想法,一旦愿望不能实现,离职的现象就出现了。
针对上诉问题,中职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重点,以育人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下,应把职业指导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培养其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自觉性。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
第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前瞻意识,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多,建立合理的技能型人才薪酬标准,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从入学第一天起,中职生就应该给自己准确定位,即中职生是技能型人才而非高学历人才。中职生要改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以此形成良好的技术人才培养氛围。
第二,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促成全员参与的局面。在学校内部提倡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加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联系与沟通,在学校内部形成全员参与职业指导的状态。把职业指导工作融入到班级日常学习和管理中,增强职业指导的时效性。
第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多一些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用人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状况,帮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找准职业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专业、特长及能力,知彼知己,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家庭条件,对个人今后的发展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
在学生对专业与职业发展情况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巩固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和进取精神,使他们能自觉地按未来职业的目标去塑造自己。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丰富就业知识,帮助学生快速度过对职业的幻想阶段,对已有的职业生涯计划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确定更明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使学生能认识到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做好就业前的储备。
第四,指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现在的企业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学习和接受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品行,特别是服务行业,做事认真负责,有礼貌,善于与人沟通……这些能使学生较快适应职业生活。
第五,帮助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娇宠、任性,心理及其脆弱,所以学校的职业指导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吃苦教育,诚信教育,以及具有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
第六,职业指导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我们首先做到熟悉每个毕业生的情况,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了解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为毕业生提供毕业信息。就业推荐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供良好的毕业推荐环境。
我们尽力做好毕业跟踪,这样有利于掌握学生在就业初期感到的种种不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调整,以帮助学生更快成长和成熟。逐渐完善优秀毕业生人才库和优秀就业基地资料库;树立就业、创业典型,以作报告或建立校内外信息网的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就业指导。
校企联合、专业技能的过硬,已经使中职学校的就业率稳步提高,特别是像我校以服务行业为主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岗位竞争力差,影响我们就业的唯有学生的从业意识和心理素质方面。以专业认知为导向,以就业为目地,以职业设计为核心,以德育教育为重点的职业指导,能帮助学生修炼内功,对选择的职业脚踏实地,从而提高就业的质量。这无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还是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就业指导 职业指导 就业质量
“以出口带进口”是中职学校的生存之道,我所在的学校也一直遵循着。我校的专业大多属第三产业,以服务行业为主,加上把校企联合做到了实处,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很好,每年都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90%以上。然而近几年,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的结果却很不尽人意,毕业生就业的稳定率很低,就业一年后还能保留在原有岗位上的基本只有50%左右,而且呈逐年减少之势。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对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职业指导,是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方法。
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
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以往我们的职业指导课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一般性介绍上,照本宣科,内容狭窄;缺乏对学生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缺乏对职业判断和选择观念的培养,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导致学生就业中问题多多。
第一,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想象脱离实际。学生在就业前,总是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想象的非常美好,没有充分估计到就业后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面对,从而导致就业不稳定。
第二,依赖心理严重。现在很多学生平时养尊处优,在家不做家务,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不能吃苦,也不愿吃苦,依赖父母、家庭的心理严重。
第三,内心浮躁。由于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优势,因此许多学生入职不久就急功近利,虚荣攀比,眼高手低,工作不专心,就业心态不稳定。
第四,对工作的满意度低。学生初涉职场,时常感到不适应,这是因为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时,还是按学生时期养成的固定模式进行,遇到挫折和困难以及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正确处理,不懂职场的做事方法,最终导致工作不愉快。
另外,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多人自信心容易暴涨,认为一切不过如此,止步不前,不愿意再虚心学习,会产生担当重任或提高待遇的想法,一旦愿望不能实现,离职的现象就出现了。
针对上诉问题,中职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重点,以育人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下,应把职业指导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培养其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自觉性。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
第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和家长建立前瞻意识,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多,建立合理的技能型人才薪酬标准,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从入学第一天起,中职生就应该给自己准确定位,即中职生是技能型人才而非高学历人才。中职生要改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以此形成良好的技术人才培养氛围。
第二,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促成全员参与的局面。在学校内部提倡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加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联系与沟通,在学校内部形成全员参与职业指导的状态。把职业指导工作融入到班级日常学习和管理中,增强职业指导的时效性。
第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多一些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用人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状况,帮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找准职业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专业、特长及能力,知彼知己,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家庭条件,对个人今后的发展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
在学生对专业与职业发展情况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巩固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和进取精神,使他们能自觉地按未来职业的目标去塑造自己。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丰富就业知识,帮助学生快速度过对职业的幻想阶段,对已有的职业生涯计划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确定更明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使学生能认识到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做好就业前的储备。
第四,指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现在的企业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学习和接受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品行,特别是服务行业,做事认真负责,有礼貌,善于与人沟通……这些能使学生较快适应职业生活。
第五,帮助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娇宠、任性,心理及其脆弱,所以学校的职业指导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疏导,积极开展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吃苦教育,诚信教育,以及具有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
第六,职业指导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我们首先做到熟悉每个毕业生的情况,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了解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为毕业生提供毕业信息。就业推荐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供良好的毕业推荐环境。
我们尽力做好毕业跟踪,这样有利于掌握学生在就业初期感到的种种不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调整,以帮助学生更快成长和成熟。逐渐完善优秀毕业生人才库和优秀就业基地资料库;树立就业、创业典型,以作报告或建立校内外信息网的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就业指导。
校企联合、专业技能的过硬,已经使中职学校的就业率稳步提高,特别是像我校以服务行业为主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岗位竞争力差,影响我们就业的唯有学生的从业意识和心理素质方面。以专业认知为导向,以就业为目地,以职业设计为核心,以德育教育为重点的职业指导,能帮助学生修炼内功,对选择的职业脚踏实地,从而提高就业的质量。这无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还是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