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班建构游戏点滴尝试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在搭建“我的幼儿园”主题中,教师尝试引导孩子选择感兴趣的建构主题,并提供充足适宜的材料,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搭建基本技能,学会分工合作,明确搭建任务。孩子在一次次搭建中实现了自己的需求及愿望,体验到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
  关键词:中班建构;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让我们为之惊叹!而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因为幼儿对种类繁多、质地多样、可随意变换、反复创建的积木、积塑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建构材料爱不释手。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搭建(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体验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本学期,在搭建“我的幼儿园”主题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建构主题,让建构目的更明确
  主题选择要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建构主题如果是幼儿自主发现的,孩子们肯定会有一定的兴趣来建构,他们也一定会乐于参与建构游戏。在以往的建构过程中,我们要么没有主题,让孩子在建构区自由的操作、随意的拼搭,幼儿的建构没有目的性,不能专注的完成活动,要么老师确定了主题,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便“机械”地分成几堆,搬抬选择玩具,熟练地按一贯的搭建方法去造,教师包办代替孩子选择搭建内容、代替孩子设计。整个搭建中孩子只是在机械的模仿。可大家反思过没有,这样的建构主题是幼儿感兴趣的吗?是幼儿乐于建构的吗?于是我班在选择建构主题时,我和孩子商量讨论后,决定以孩子最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环境“我的幼儿园”为主题。
  二、有目的的观察,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感性认识
  幼儿建构内容是在认知基础上对周围环境、物体的再现和创造,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物体和建筑有较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有丰富而深刻的印象,是开展结构游戏的基础。在进行“我的幼儿园“主题搭建时,我带幼儿在幼儿园进行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观察“幼儿园”楼房的色彩、形状,观察房子的门和窗户的位置关系、观察大楼的位置关系,观察幼儿园的楼房和大门、沙池、风雨操场、玩具摆放等环境的布局。在第一次的“我的幼儿园”主题建构活动中,幼儿搭建房子的形状、结构没有突破以前的模式,搭建的楼房还是几块方块积木直直的垒上去,孩子不知怎样去搭建沙池、升旗台,在对幼儿园环境布局时,孩子们似乎无从下手。于是在第二次建构游戏时,我利用散步活动让幼儿再次观察,使对幼儿园环境布局有丰富而深刻的印象,同时我对幼儿园的每个环境都进行拍照记录,并将照片展示在结构区,在此基础上,我和幼儿共同利用照片设计“我的幼儿园”主体建构布局图。以弥补直接观察的不足,使他们能掌握物体的特点,有目的的进行创造性建构游戏。
  三、提供充足适宜的材料,满足游戏需要
  结构游戏的材料是幼儿进行结构游戏的物质基础。在投放材料时,除考虑种类多样、新颖,数量要充足外,更重要的要考虑材料的提供是否适合本次活动的建构。同时还要为幼儿准备各种类型辅助材料,如:卷纸筒、橡皮泥、易拉罐、吸管等辅助材料以及周围可以利用的其它材料做替代品。
  在第一次搭建我的幼儿园时,结构区的小龙选择了易拉罐和软体积木搭建幼儿园的楼房,由于易拉罐不易衔接、垒高,孩子每次用易拉罐达到5到6个时,罐子就倒了。孩子连续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孩子放弃搭建,将易拉罐摆成一排当打击乐器使用。在那一边哼着小调,一边用长形积木敲打乐器。此次建构时,由于材料的提供不适合,使孩子放弃游戏进行创造,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于是孩子根据材料去想象创造其它玩法,让孩子偏离了本次建构主题。在第二次建构尝试中,我在结构区投放了以乐高材料为主的建构材料,乐高易于衔接、垒高、拼搭。于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索搭建了园厅、大门、沙池、玩具等等。孩子在整个搭建过程中没有谁去放弃游戏,都在围绕主题全神贯注的搭建。在第三次活动中,灵儿搭建好升旗台后,发现没有旗杆,于是找来吸管当旗杆、用科学区的旗子绑在旗杆上,做好后不停的在那欣赏鼓掌。孩子们还使用辅助材料制作了路灯、幼儿园的小树等。孩子在一次次创建中“幼儿园的主题“一次比一次丰富”。孩子从中体验到了搭建的快乐。从幼儿确立主题、选择材料、寻找替代品的过程中看到了他们自主游戏、想象创造的能力,更看到了幼儿依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游戏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创造性再现出来,方法和技能是结构游戏的支柱,需要老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获得。
  对于中班孩子来说,主要引导孩子运用组合、拼插、垒高、围合等结构技能及平衡、配色等结构知识进行建构,在搭建“我的幼儿园”时,我先让孩子想想如何搭建,房子、滑滑梯、沙池、升旗台等是什么样子的,需要哪几种材料,怎样组合等,然后才建构。幼儿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讲解、示范材料的插长、围合、加高、连接等技巧。幼儿在学习基本的拼插技能同时,我又做一些比较形象、较精致的范例摆放在结构区醒目处,引导幼儿欣赏,从中起到兴趣的激发、结构技能的暗示、创造思路的诱发等,从而发挥环境刺激的作用,帮助他们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
  五、幼儿分工合作,明确搭建任务
  结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为了完成共同的结构游戏目标,幼儿开始学习协商、分工、合作。在游戏开始之前,在幼儿按意愿自主选择分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运用竞聘、轮流、猜拳等方法分组及协商分配搭建任务。在第一次搭建我的幼儿园时,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分工意识不强,自己拿着积木都在搭大楼,于是我先引导孩子分工,自由选择一个内容(大门、园厅、风雨操场、玩具、楼房、升旗台、大楼)搭建。这样孩子的分工明确以后,孩子、搭建的目的性更强了。通过第一次的尝试,在后面的搭建活动中孩子逐渐学会自由组合、分工任务进行建构。知道在搭建时事先协商游戏的主题和目标、所使用的材料等,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也会在大家共同的讨论中得到解决。开始游戏以后,幼儿就按按照分工的内容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结构作品。在结构区,涵涵很快完成了自己搭建的沙池,于是主动去问旁边正在搭建大楼的晨晨,“你的搭完了吗?要不要我帮你。”在这过程想中,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学会主动去帮助别人,与人合作。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幼儿必须学习如何解决矛盾,互相协商解决的方法。结构区,小熊和淞淞为了争做大楼发生矛盾,谁都不想让步,最后两人选择共同搭建,搭建中还商量一人负责当参谋、递材料,一人负责搭建。两人学会了解决矛盾,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合作搭建,合作成为了游戏成功的“阶梯”。   六、启发指导,保证幼儿的建构活动顺利进行
  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有限,建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了解幼儿各自的水平和需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像“我的幼儿园”建构活动,芊芊和灵儿小朋友用齿轮积木围成沙池以后,就无所事事了。于是,我走到她旁边,一边表扬一边启发“你们搭建的沙池很美观,但沙池里面好像缺了点什么?”两个看了一会儿图片忽有所悟:“噢!里面好像还有玩具!”我连忙说:“那你们能再建一些东西进去吗?建好以后肯定有很多小朋友去玩”还没等我话说完,灵儿连忙说:“老师,我们还可以在里面做一个滑滑梯,在里面放一些工具玩沙”于是她就去找来同伴一起用了乐高建了一个简单而形象的滑滑梯。用美工区的工具做了一些玩沙的工具,并在里面放了几个小朋友。完成后激动的向我介绍:“老师,可以在沙池里玩了”可见,教师有目的的诱导启发,能极大地激发幼儿联想,不断创建出新的内容。
  七、建立常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进行建构游戏时,经常会为争夺同一材料而发生争吵,或将材料乱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他们自觉建立并遵守基本游戏常规。如懂得谦让,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有顺序地取放,用完放回原处等。每次活动前幼儿自选自取游戏材料,活动后自己收拾整理。慢慢的良好习惯就逐步形成,变“老师要我这样做”为“我应该这样做”。
  八、作品欣赏评价,为再次建构寻找新的亮点
  幼儿创造的成果,需要得到夸奖、认可,并希望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我们更应注重同伴之间的评价,同时,老师在观察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在评价时有重点的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孩子思考,找出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为下次再进行创作做铺垫。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建构中体验到了成功感、自豪感。
  通过一学期建构游戏的尝试,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了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2]朱家雄.上海学前教师参考用书.试验本.生活活动.2~3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法,2002.
  [3]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五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鉴于目前工学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严重不足,本文初步尝试了将批判性思维“融合”于专业课教学中的教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专业课教学;创新  在信息时代,人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批判性学习能力上。目前,高校工学类专业几乎没有开
期刊
摘 要:CDN技术的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交流机制研究有着广泛的研究意义,通过提出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的过程模型,分析了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的优势,指出了思政教育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点,接着对CDN技术下新媒体思政教育过程模型进行概述,对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过程模型概述分解分析。最后对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平台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CDN;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型  一、研究意义  CDN
期刊
摘 要:2015年10月,河南X市中德机电职业学校正式揭牌,这为该市培育现代工人打造了一个新平台,也标志着该市职业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探寻研究X市中德机电职业学校成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对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具有典型案例的推动意义,尤其是在国家推进“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该中德职业学校的成立标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方向,这也是基层职业教育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期刊
摘 要:全球化时代凸显文化传承、文化发展和文化输出之于一个国家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文化翻译思维是当前推进河北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翻译思维。同时,在文化传播翻译实践中应该在归化和异化策略并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异化策略的作用。  关键词:河北文化输出;文化翻译思维;异化策略  一、前言  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对国家或区域文化传承、发展以及文化输出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然而,文化翻译思维的欠缺以及在翻译实践中对
期刊
摘 要:我们的中学生现今正面临着三观教育的关键年年龄,三观教育将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同时面临着三大问题三观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它不强调教育,更多的在于引导。任何事物都可能会对学生的三观造成影响,一草一木,一言一语都有可能造成蝴蝶效应般的作用:对于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思想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五爱”教育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存在依赖于合理定位和目标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的合理性和特色性体现于独具特色和切实可行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能否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构建学生完备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在国家倡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探索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国家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状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期刊
摘 要:古典诗歌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夏完淳是明末诗坛一颗闪亮的巨星,通过对夏完淳诗歌的学习,既能够使学生从年纪相仿的夏完淳身上学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能品味其诗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语文课;诗歌教学;夏完淳诗歌  我国是诗的王国,诗歌几千年来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而,对于诗歌的教学是语
期刊
摘 要:本论文基于两个课例分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与脱节现象,从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上提出笔者个人观点:中小学六七教师必须要同时明确语文六、七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整合,最终才能实现有效衔接,让学生平稳过渡。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效衔接  当前语文教学有一个怪圈,幼儿园教小学的,小学教初中的,初中教高中的,高中教大学的,但到头来谁都没教明白。究其根本原
期刊
摘 要:历史教育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与掌握,是高中历史课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通过学习,可以在读懂历史的基础上,获得鉴往知来的锻炼,以培养学生全面地、客观的、辩证地、发展地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基于这个主题,本文选择高中教材中的“九一八”事件的探析以表述自己对抗战时期的思考。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透过历史;思考  一、“九一八”事变概述  1930年,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价值浸润的责任,而语文课堂中所使用的教科书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学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建构。本文对现在使用较为广泛的人教版和苏教版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版本的教材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1)成年人物形象多于少年儿童人物形象,具有成人化倾向;(2)男性形象比女性形象明显更丰富,重男性,轻女性;(3)人物形象的国别倾向于国内;(4)人物形象的职业倾向于科学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