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以及学习能力交相互动等诸多因素的总称。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全新的要求。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它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E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提出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其目的就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僵化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是我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作的尝试和探究。
一、早读习惯的培养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现在的孩子由于多方面的影响,从小追求的是生活享受,养成了一种好玩的习惯,很少自觉学习。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多数的父母不愿为那三两亩田地躬耕劳动了,向往城市单一的打工生活,成了中国最具有特色的城市农民工。他们舍老弃小,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庞大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对于他们的后代,给吃饱管身暖已是不错的了,哪里还能管得了孩子的学习呢?在说现在的孩子也不是很听话,回家就是玩,早把学习忘到九霄云外去了。针对这一现象,老师要求学生每天早读,朗读、背诵或预习课文。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早读习惯,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预习习惯的培养
为了不让学生盲目适从,老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预习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学有所依。如三年级的预习,主要是自学生字新词,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四年级的预习要求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及每段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圈画重点内容。五六年级的预习,除了三四年级的要求外,主要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标记精彩内容,写简单批注。预习要求明确,还要注重检查,确保预习质量。每一篇课文课前都要检查预习、了解预习情况,作好统计,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这样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
三、复习习惯的培养
人的大脑会产生间歇性遗忘,而复习是弥补遗忘最有效的方法。第一步,每天学过的知识当天一定要复习一遍;第二步,学完一个单元就要复习一遍,从字、词、句入手,想象自己想象了哪些生字新词,懂得了哪些句子句式,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怎样等等;第三步,个人做好复习小结。复习是学习过程中是不可能缺少的环节。
四、睡前问的习惯培养
《陶校长懂得演讲》每天四问,非常经典。培养学生每晚睡前一问,对巩固每天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每晚睡前一问,今天我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学生自觉地回忆当天老师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哪些知识,在脑海里再现课堂画面。这样作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提升,有效地记住每天学到的知识。
五、阅读习惯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发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整本的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言诗。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思路。一个人广泛地阅读,就会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能说出动听道德话语,讲出动听的故事来。阅读习惯包括喜欢读书,经常读书,会默读,喜欢图书,爱护图书等。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爱读书,喜欢看报等,并边做记号,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摘抄好词好句,精彩段落和相关知识,也可以写读书笔记、体会。
六、日记习惯的培养
日记就是自己每天遇到的事情中选一两件记下来,把自己的感想和生活体验融入其中,它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大多数同学们最怕的就是作文,每到作文时,都不知从何下笔,原因就是平时没有做个有心人,没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脑子里空空的,如果每天把有意义的事情记录在日记里,到写作时只要把日记里的素材进行加工,就可以成为一篇好的作文了。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平日要对身边的人、事、物多多留意,做个有心人,写成日记。写日记不要怕麻烦,坚持不懈,天天写,就能写出好日记。爱写日记的学生,总有不少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话,他们的作文也就写得长一些,内容丰富些。
七、朗读习惯的培养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教学中,适当地充分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语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件艺术的创新。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詞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习惯决定人生,习惯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好的习惯能够从许多方面影响我们,最终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决定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心学校 618100)
一、早读习惯的培养
现代著名作家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现在的孩子由于多方面的影响,从小追求的是生活享受,养成了一种好玩的习惯,很少自觉学习。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多数的父母不愿为那三两亩田地躬耕劳动了,向往城市单一的打工生活,成了中国最具有特色的城市农民工。他们舍老弃小,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庞大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对于他们的后代,给吃饱管身暖已是不错的了,哪里还能管得了孩子的学习呢?在说现在的孩子也不是很听话,回家就是玩,早把学习忘到九霄云外去了。针对这一现象,老师要求学生每天早读,朗读、背诵或预习课文。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早读习惯,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预习习惯的培养
为了不让学生盲目适从,老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预习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学有所依。如三年级的预习,主要是自学生字新词,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四年级的预习要求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及每段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圈画重点内容。五六年级的预习,除了三四年级的要求外,主要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标记精彩内容,写简单批注。预习要求明确,还要注重检查,确保预习质量。每一篇课文课前都要检查预习、了解预习情况,作好统计,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这样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
三、复习习惯的培养
人的大脑会产生间歇性遗忘,而复习是弥补遗忘最有效的方法。第一步,每天学过的知识当天一定要复习一遍;第二步,学完一个单元就要复习一遍,从字、词、句入手,想象自己想象了哪些生字新词,懂得了哪些句子句式,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怎样等等;第三步,个人做好复习小结。复习是学习过程中是不可能缺少的环节。
四、睡前问的习惯培养
《陶校长懂得演讲》每天四问,非常经典。培养学生每晚睡前一问,对巩固每天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每晚睡前一问,今天我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学生自觉地回忆当天老师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哪些知识,在脑海里再现课堂画面。这样作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提升,有效地记住每天学到的知识。
五、阅读习惯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发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整本的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言诗。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思路。一个人广泛地阅读,就会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能说出动听道德话语,讲出动听的故事来。阅读习惯包括喜欢读书,经常读书,会默读,喜欢图书,爱护图书等。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爱读书,喜欢看报等,并边做记号,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摘抄好词好句,精彩段落和相关知识,也可以写读书笔记、体会。
六、日记习惯的培养
日记就是自己每天遇到的事情中选一两件记下来,把自己的感想和生活体验融入其中,它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大多数同学们最怕的就是作文,每到作文时,都不知从何下笔,原因就是平时没有做个有心人,没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脑子里空空的,如果每天把有意义的事情记录在日记里,到写作时只要把日记里的素材进行加工,就可以成为一篇好的作文了。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平日要对身边的人、事、物多多留意,做个有心人,写成日记。写日记不要怕麻烦,坚持不懈,天天写,就能写出好日记。爱写日记的学生,总有不少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话,他们的作文也就写得长一些,内容丰富些。
七、朗读习惯的培养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教学中,适当地充分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语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件艺术的创新。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詞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
习惯决定人生,习惯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好的习惯能够从许多方面影响我们,最终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决定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心学校 6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