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世界各地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考察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澳大利亚法律体制完善,对企业发展有一定保障,这要好于非洲大部分地区”
光头、牛仔帽、说话声音洪亮、直言不讳,金伯利农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CEO尹建中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并不像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更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澳洲农民。
“他们都叫我Aussie,澳洲棒子。”他在达尔文会议中心一层的接待室对《财经》记者表示。11月8日-10日,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投资论坛在这里召开。
对于当地人的这一称呼,他显然是得意的,这意味着在西澳洲开发近三年以来他融入了当地社会。
金伯利公司隶属上海中福集团,母公司在国内主要经营房地产业。2013年,中福在西澳州与北领地交界的金伯利以租赁和购买的方式总共获得了约1.5万公顷土地的经营权,成为中国企业当时在北澳地区最大的一项土地收购项目,也让中福成为开发北澳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
尹建中刚到金伯利的时候,那里是一片原始丛林,他们需要把所有的树挖掉,把土地清理出来,修建道路和灌溉工程,而所有的这些工程和手续都得靠自己。
或许正是由于拓荒的艰辛和对当地经济所做的贡献,尹建中并不避讳在场的澳洲政府官员,表达自己对一些审批程序过于拖沓的不满,他也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公司高层对北澳投资存在不确定性的担忧。
他向《财经》记者详细盘算了一下他的生意经,他们正在投资的农作物产量不算大,但是利润可观。“仅上海市场就足够我们销售了。”他说。在他看来,这种对高利润作物的挑选正是他们用来抵御投资风险的杀手锏。
《财经》:作为一家中资企业,你们为什么会选择澳大利亚,又为什么从公司在国内擅长的房地产转向农业?
尹建中:大约在八年前,我们判断今后房地产行业会出现一个低谷期,我们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会经历瓶颈,企业以后该往哪儿走?我们在世界各地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考察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澳大利亚法律体制完善,对企业发展有一定保障,这要好于非洲大部分地区。
对于具体行业的选择,16年前我们到西澳洲考察时也考虑过矿业,但是我们不具有这种能力,因为我们没有定价权;纯粹做贸易,也不是我们的专长,例如现在火热的进口澳大利亚牛肉,竞争者过多没有利润空间。
剩下的一个考虑就是农业。农业产业需要企业长期持有,但是我们判断农业是中国社会未来需求的一个发展方向。人类对植物蛋白的需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安全、放心的食品是中国需要的。
在澳大利亚取得土地以后,种什么的决定权都在我们手里,只要我们按时交税,按时发工资就可以,理论上是这样的。我们对为中国百姓提供绿色安全的食品会更感兴趣一点。
《财经》:具体什么样的绿色安全食品适合在澳洲栽种?
尹建中:我们正在开发的农业项目和澳大利亚大部分地方的农业是不一样的。澳大利亚大部分地方的农业依靠机械化进行大面积耕作,但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气候条件。我们希望能旱涝保收,因此土地开发的价格会昂贵很多,例如西澳洲南部的土地开发价格大概是1100澳元-1200澳元/每公顷,我们的土地至少1万澳元-1.1万澳元每公顷,相差近9倍到10倍。
农业开发需要有三个基础条件:土壤、水和气候。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在我们经营的那块土地上游是澳大利亚容量第三、储量第一的水库阿盖尔湖(编者注:Lake Argyle,澳大利亚第二大人工淡水湖),通过奥得河(ord river)与我们连接,阿盖尔湖的储量大概接近中国的千岛湖。奥得河沿岸的一期开发由澳大利亚人完成,用50年开发和经营了1.5万公顷的土地;奥得河二期也是1.5万公顷,由我们来开发。
我们目前进行了两年半,大概已开发7000公顷左右,接下来准备再用2年-3年全部进行开发,把实际可以耕种的1.3万公顷用于农业,边缘的土地用来养殖林业牧业等。这块区域农业条件好,但是由于偏僻无人问津。
我们开始本来打算做糖,但是可能50年都赚不回成本,我们现在种的是奇亚籽(编者注:Chia,又名鼠尾草)。它是一种类似于芝麻的健康食品,Omega-3含量丰富,附加值高。
奇亚籽在奥得河谷已经有十几年的耕种历史,主要原因是奇亚籽所需要的苛刻生长条件只有这里能够满足。
《财经》:你们的主要客户在哪里?
尹建中:理论上说我的客户在全世界,寻求最高价者。现在欧洲对奇亚籽的需求较大,但考虑到销售到那里的成本高,也缺乏销售渠道,我们的主要客户还在中国。与房地产相比,它的周期更短,但是盈利率非常好,况且现在全世界对奇亚籽的认识还在一个上升期。我们今年生产了350吨,仅上海市场就供不应求了。
《财经》:北澳的交通基础设施欠佳,这对你们的运输成本有何影响?
尹建中:运输方式上当然选择海运。由于奇亚籽的附加值很高,基本不需要考虑运输成本。
《财经》:即使是在一个大水库的下游,是否也需要自己投资一些灌溉的基础建设?
尹建中:在澳大利亚农业开发成本很高,主要原因是一个工人要管理1500亩-1800亩土地,所以需要非常精确,我们用激光平地机平地,1×3公里一块地的误差必须在10厘米之内,才能保证水从一头灌入,从另一头流出。政府负责大水渠,中水渠和小水渠要由开发者自己开发。
《财经》:澳大利亚奉行严格的环保标准,会给你们的经营成本带来哪些影响?
尹建中:我理解他们的环保要求,但是这里的问题是,并不是因为环保标准严格而限制了我们——我欣赏澳大利亚那些对发展有强烈愿望的政治家,但是澳大利亚有些公务员缺乏效率,环评经常拖沓。
《财经》:现在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力开发北部,您是否还有别的计划?
尹建中:农业是要长期持有的,在澳大利亚进行开发,可以给国内提供安全的食品,给当地提供就业,给公司创造盈利,是一个各方多赢的局面,这样才能够长久,因此我有经营的意愿。
现在开发北部的具体游戏规则还没有出来,大概还需几个月时间,细则公布后我们会评估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如符合就会积极争取。我们在澳大利亚注册,现在就是一家澳大利亚企业,政府不会额外优待,也不会有歧视。
《财经》:来到澳洲开发,中国人的面孔有没有给你们带来一些困扰?
尹建中:上世纪60年代时,奥得河一期由美国人开发,开发失败后撤走了。因此我们刚来的时候当地民众有所怀疑,一家中国的房地产公司是否具备开发能力,是否会带来很多中国人造成当地失业,但之后疑虑就消失了。
主要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融入社区,你对社区是什么态度,老百姓就会回以何种态度。
作者为本刊记者,本刊实习生马越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