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 敏 1968年生,湖南临湘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韩日书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第八届青联委员,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德艺双馨”书法家。在工作之余,研习书法,其书法作品及书法理论文章频见全国多种报刊杂志,多次在全国有影响的书法比赛中获奖。出版的书法专著有《少儿书法教程》《孙过庭书谱技法》,书法技巧实用丛书《颜楷多宝塔技法》《魏碑始平公造像记技法》《米芾行书技法》《汉隶曹全碑技法》等。
当代书坛创作,流派纷呈,可谓令人眼花缭乱。传统书法一路中据说就有经典技法派、新古典派、新文人派、形式构成派、俗书法派等;现代书法一路中又有学院派、书法主义派等。
经典技法派的突出特点是对古代经典碑帖的直接继承弘扬和传统技法的精纯度强调。窃以为,省书协副主席张敏可归入这一类门下。
习书三十余载,在走传统方面,张敏可说是一个毫不动摇的成功者。
张敏幼承家学,从小就在当教师的父亲的要求下,与书法结了缘。
从欧阳询的《九成宫》练起,接着是《颜勤礼碑》;到长沙读书后,又习《石门颂》《乙瑛碑》《曹全碑》《张玄墓志》,习王铎、邓石如。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兰亭序》,光《兰亭序》就练了几百遍,可见对“二王”之酷爱。
在学习中,他把习书与出版结合起来,先后出版有《汉隶曹全碑技法》《魏碑始平公造像技法》《颜楷多宝塔技法》《米芾行书技法》《孙过庭书谱技法》等书法技巧实用丛书,还出版了历代书法大家行书技法要诀丛书:《王羲之兰亭序技法要诀》《王献之行书技法要诀》《颜真卿祭侄稿技法要诀》《苏轼行书技法要诀》《赵孟頫行书技法要诀》《文徵明行书技法要诀》《王铎行书技法要诀》等。且这些书销得非常好,一版再版,仅《王羲之兰亭序技法要诀》就已销了40多万册。只要看看这些书,就知道他在传统书法上下了多少工夫。在这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自己不钻研透,又怎能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编出好书去辅导别人?因此,他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并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确乎是勤奋所得,研究有得,实至名归。
现在不少“书法家”文墨不通,平日不读书,连抄古人几首诗词也抄错,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书法家,充其量,一书匠而已。
在传统书学的路上,张敏广取博收,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基础是扎实的,主攻方向是明确的,加之以勤奋,他的进步确乎令人刮目相看。
曾见他给一位朋友写的《道德经》,洋洋五千字,俊朗清秀。从整体章法上看,顾盼生姿,行气贯通;从笔法上看,提按顿挫,有板有眼。尽管七八年过去,那位 朋友还颇喜欢这幅字,一直将它挂在办公室正面大墙,几乎每一个到办公室来的人,都要在这幅书法面前看上十几分钟。
使张敏名声大振的也许是那次《东方新报》征报头。他的题字从几千幅来稿中被相中,奖金五千元,真正的一字千金。在当时,还真是一件新闻,也殊为不易。因为投稿者有不少名家高手,但评委们还是一致看中了他的那四个字。后来印在报纸上,效果也是相当的好,既爽朗飞扬,又沉着遒劲,颇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
从长沙市人大机关调到雨花区后来又调市财政局,张敏的工作越来越忙,好在他年轻,好在他素来是“敏于事”,他仍是那么注重文化学习,跑书店,钻经济,背诗词,攻历史,听讲坛,找朋友借书,听学者讲湖湘文化。自然,书法仍在晚上练,常常从书店买回大量的字帖观摩临写。
日复一日,他的字也更为沉着飞扬。
如乙酉春日他写的“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用笔以中锋为主,从章法上看,“家”字与“乡”字下面都有大量的留白,计白留黑,颇得留白之妙。“海为”“世界”“云是”“鹤家”两字一连,颇有节奏感,笔画一点也不飘浮,自然如行云流水,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他的“万佛殿”三字则沉着厚重,然而仍是生机勃勃,一点也不板滞。
其所书“忠义智廉”,更讲究提按顿挫,讲究字的“精气神”。
他的八条屏《岳阳楼记》,一气呵成,整体效果极好,很少有飘浮粗率的地方,笔笔到位,十分耐看。其用笔较之过去更为丰满,顿挫也更分明。
其隶书作品我看得较少,见过一条幅,写的是“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颇有《石门颂》的气息。《石门颂》飞动宏肆,《曹全碑》静谧秀丽,《乙瑛碑》相对中性,看来几种碑他都习过。从张敏的隶书可看出,他师的不只是这一家,还有《张迁碑》的一些成分。他的这幅隶书,中锋为主,波磔分明,骨肉匀适,结字随意安排,章法疏朗而优美,看得出在隶书方面,张敏也是下过一番工夫的。
值得一提的是,张敏年轻,又是领导,可一点也不自大气盛。见了年纪大点的书法家,人前人后都是以“老师”相称;谈到书法界同仁,从来都是“到处逢人说项斯”,只说人长,从不道人短。他的书斋名“三省斋”,可见他律己之严。现在的书法界不少人忽视文化内涵的充实。对这一点,张敏一直很清醒。他特别注重文史方面的“充电”,中央台的“百家讲坛”几乎是每期必看。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则有功”,在书坛浮躁之气甚嚣尘上之时,张敏始终笃行孔子这些名言,习帖不已,不肯一日闲过,八小时之外的安排井井有条。基础已打牢,若能在用笔的夸张与结构的错落上作些尝试,再放开些,张敏当有更大的收获。
当代书坛创作,流派纷呈,可谓令人眼花缭乱。传统书法一路中据说就有经典技法派、新古典派、新文人派、形式构成派、俗书法派等;现代书法一路中又有学院派、书法主义派等。
经典技法派的突出特点是对古代经典碑帖的直接继承弘扬和传统技法的精纯度强调。窃以为,省书协副主席张敏可归入这一类门下。
习书三十余载,在走传统方面,张敏可说是一个毫不动摇的成功者。
张敏幼承家学,从小就在当教师的父亲的要求下,与书法结了缘。
从欧阳询的《九成宫》练起,接着是《颜勤礼碑》;到长沙读书后,又习《石门颂》《乙瑛碑》《曹全碑》《张玄墓志》,习王铎、邓石如。当然,他最喜欢的还是《兰亭序》,光《兰亭序》就练了几百遍,可见对“二王”之酷爱。
在学习中,他把习书与出版结合起来,先后出版有《汉隶曹全碑技法》《魏碑始平公造像技法》《颜楷多宝塔技法》《米芾行书技法》《孙过庭书谱技法》等书法技巧实用丛书,还出版了历代书法大家行书技法要诀丛书:《王羲之兰亭序技法要诀》《王献之行书技法要诀》《颜真卿祭侄稿技法要诀》《苏轼行书技法要诀》《赵孟頫行书技法要诀》《文徵明行书技法要诀》《王铎行书技法要诀》等。且这些书销得非常好,一版再版,仅《王羲之兰亭序技法要诀》就已销了40多万册。只要看看这些书,就知道他在传统书法上下了多少工夫。在这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自己不钻研透,又怎能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编出好书去辅导别人?因此,他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并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确乎是勤奋所得,研究有得,实至名归。
现在不少“书法家”文墨不通,平日不读书,连抄古人几首诗词也抄错,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书法家,充其量,一书匠而已。
在传统书学的路上,张敏广取博收,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基础是扎实的,主攻方向是明确的,加之以勤奋,他的进步确乎令人刮目相看。
曾见他给一位朋友写的《道德经》,洋洋五千字,俊朗清秀。从整体章法上看,顾盼生姿,行气贯通;从笔法上看,提按顿挫,有板有眼。尽管七八年过去,那位 朋友还颇喜欢这幅字,一直将它挂在办公室正面大墙,几乎每一个到办公室来的人,都要在这幅书法面前看上十几分钟。
使张敏名声大振的也许是那次《东方新报》征报头。他的题字从几千幅来稿中被相中,奖金五千元,真正的一字千金。在当时,还真是一件新闻,也殊为不易。因为投稿者有不少名家高手,但评委们还是一致看中了他的那四个字。后来印在报纸上,效果也是相当的好,既爽朗飞扬,又沉着遒劲,颇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
从长沙市人大机关调到雨花区后来又调市财政局,张敏的工作越来越忙,好在他年轻,好在他素来是“敏于事”,他仍是那么注重文化学习,跑书店,钻经济,背诗词,攻历史,听讲坛,找朋友借书,听学者讲湖湘文化。自然,书法仍在晚上练,常常从书店买回大量的字帖观摩临写。
日复一日,他的字也更为沉着飞扬。
如乙酉春日他写的“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用笔以中锋为主,从章法上看,“家”字与“乡”字下面都有大量的留白,计白留黑,颇得留白之妙。“海为”“世界”“云是”“鹤家”两字一连,颇有节奏感,笔画一点也不飘浮,自然如行云流水,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他的“万佛殿”三字则沉着厚重,然而仍是生机勃勃,一点也不板滞。
其所书“忠义智廉”,更讲究提按顿挫,讲究字的“精气神”。
他的八条屏《岳阳楼记》,一气呵成,整体效果极好,很少有飘浮粗率的地方,笔笔到位,十分耐看。其用笔较之过去更为丰满,顿挫也更分明。
其隶书作品我看得较少,见过一条幅,写的是“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颇有《石门颂》的气息。《石门颂》飞动宏肆,《曹全碑》静谧秀丽,《乙瑛碑》相对中性,看来几种碑他都习过。从张敏的隶书可看出,他师的不只是这一家,还有《张迁碑》的一些成分。他的这幅隶书,中锋为主,波磔分明,骨肉匀适,结字随意安排,章法疏朗而优美,看得出在隶书方面,张敏也是下过一番工夫的。
值得一提的是,张敏年轻,又是领导,可一点也不自大气盛。见了年纪大点的书法家,人前人后都是以“老师”相称;谈到书法界同仁,从来都是“到处逢人说项斯”,只说人长,从不道人短。他的书斋名“三省斋”,可见他律己之严。现在的书法界不少人忽视文化内涵的充实。对这一点,张敏一直很清醒。他特别注重文史方面的“充电”,中央台的“百家讲坛”几乎是每期必看。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则有功”,在书坛浮躁之气甚嚣尘上之时,张敏始终笃行孔子这些名言,习帖不已,不肯一日闲过,八小时之外的安排井井有条。基础已打牢,若能在用笔的夸张与结构的错落上作些尝试,再放开些,张敏当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