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展了一项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前后历时十年。儒家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一直是晏先生从事平教工作的强大精神支柱,但先生在他的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将其精华与糟粕全盘接收,而是通过理性思考对儒家教育思想有扬有弃。本文以“弃”为立足点,就先生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三方面加以阐述,并对当前的农村教育做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晏阳初 儒家教育思想 农村教育 民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6-006-03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晏阳初全集》(序言)中写道:“在中国有两位著名的教育家深广地影响于海外,并被誉为世界伟大名人,这就是两千四百年前的孔老夫子和今朝的晏阳初先生。”另外,在《晏阳初文集》中《九十自述》当中有这样一些文字:“我读的古书,虽然有限,但它们都悄悄地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了一粒微妙的火种,要经过一二十年,我才发现它的存在和意义,那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天下一家的观念。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不论在中国,或是在海外,都是民本思想的实践。”[1]晏阳初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并接受了严格的传统家教,儒家文化的精髓可以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并在他一生的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彰显。虽然,晏先生常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2],来自远古的儒家民本思想一直是先生奋斗终身的强大精神支柱,但是在先生的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并不是将儒家学派教育思想的精华与糟粕全盘接收,而是在做出一种理性思考后,对儒家教育思想有扬有弃。目前,关于晏阳初先生对儒家文化的发扬的著述颇丰,本文就以“弃”为立足点,就晏先生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三个方面作相关阐述,并谈谈几点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
二、晏阳初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
(1)教育内容——从《四书》《五经》到农民的生活需要
以今天的学科划分来看,传统教育大致包括了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论理学、教育学等内容,通过《四书》、《五经》这样的儒学经典把所有的内容都融合在一起。而算学、工艺、医理、农桑学是被看作“技艺”,不被看作真正的“学问”,这些技艺的传授是属于有关匠人行会的事,朝廷重视的“学校”系统是不把其纳入讲授和考试范围之中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给当时教育界以巨大的启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一扫儒家闭门读书,坐而论道,鄙视劳动的陈腐气息,给当时的平民教育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晏先生坚持“教育不能单着眼于单个的人”,而要“着眼于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处的社会”。1926年4月,他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一文中指出。我们“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要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公民教育,非有实地的,彻底的研究不可。”[3]这种教育不是原有的“中国式古董教育”,也不是“西洋式的舶来教育”,所以,他回国后和同仁们积极进行社会调查,游历19个省,调查中国平民教育现状,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探讨,晏阳初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尤其是农村情况的“平民教育”计划和方案。首先,根据中国平民的需要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编写教材,选用最常用的1300个汉字编为四册《平民千字课》,以便农民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限量的词汇”,引起平民的读书兴趣,以便能够接受平民的“继续教育”。在此基础上晏阳初根据他所总结出的中国农民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对症下药施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具体为:1、文艺教育是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性情,使他们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能够真正融入现代生活;2、生计教育向农民传授、普及农业科学和技术,通过对农民生计训练、合作组织的培训和动植物生产改进,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3、卫生教育旨在普及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重视疾病预防,提倡生育节制,保护妇婴,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使人人成为强健的国民;4、公民教育在于养成农民的公民道德和合作精神,从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活和团体生长,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将平民逐步培养成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四力兼具’的现代公民。”晏阳初在进行了详尽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农民的生存、发展需要,制定出一套系统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教育内容,在一定时期里为推动该地区农村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教育目标——从“愚民”到做“新民”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儒家“仁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派的先贤们也都认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对大众来说教育是让他们知道如何做人,统治者在政治上主张“举贤”,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贤才”为目标,提倡“学而优则仕”。然而,这些举措都是封建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出发实行的自上而下“保民”、“安民”、“养民”乃至“愚民”政策,这些貌似温情的政策实质上是企图通过教育培养笼络一批胸有点墨、脑无主见、本分守己,严守三纲五常,对统治者无比愚忠之人。这样的统治者有着较为开明的文教政策,但将受教育这样一种本是与生俱有的权利变成了统治者对下的施舍和恩赐。晏阳初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乡村改造工作人员九项守则》中提到:“不是救济,而是发扬。……最重要的需要,不是救济,而是让农民劳工有发扬的机会;发扬他们潜伏的智慧力量、生产力量、身体力量、组织力量。”[4]因此,晏先生采用由“人”及社会两者并促进发展的改造方法,躬亲实践,开展了以“除文盲,作新民”为主旨的平民教育运动来开发民众的“脑矿”,从“人”的潜力、素质上着手,协助人民先成为“四力”兼备的“新民”,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和增强民众的批判力、正义感,使受过平民教育的人皆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以改造社会,实现“民族再造”。同时,晏阳初提出“除文盲,作新民”教育宗旨,承认每个人的价值,将对个体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传统民本思想以崭新的意义。
(3)教育方法——从课堂灌输到躬行实践
我国古代不论官学还是私学,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诵习儒家经典,考试只须将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再现,即使是做一些策论,也是引经据典,纸上谈兵,并且在学习中不能质疑经典的权威。这样的教育方法造就了一大批满腹经纶却无思想无主见无改造社会之能力的“长袍先生”。正如晏阳初先生在《农村运动的使命及其实施的方法与步骤》中所说的:“这并非愤激之谈,因为农村青年,未入学校之前,尚能帮助他的父母,拾柴捡粪,看牛耕田,不失为一个生产者,可是一旦入了学校,受了一些都市文明的教育,他简直变成一个在乡村不安,到城市无能,不文不武的无业游民。”[5]因此,晏阳初先生在《“误教”与“无教”》一文中说道:“从前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读书人自作聪明,所以演成了现在的状况。‘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空计划绝对不可靠。”[6]在他的《九十自述》中也说到:“我们是躬行实践的人,不是坐而谈,起而不行;我们是坐而谈,起而行,言必信,行必果。”晏阳初在平民教育运动中即知即行,从实践出发,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进行社会改造,概括为:调查——研究——实验——表证——推广五大步骤,体现了平教运动以实践为特征的文化形态。结合“四大教育”对应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三大方式”。具体为:1、学校式教育主要以青年学生为对象,通过开办不同的平民学校来进行,除采用普通的讲授方法外,为了方便识字,还使用了挂图、幻灯等工具。在学校教育中,还采用了导生制的方法,通过学生传授学生,最经济、最迅速地普及教育,弥补教师不足的缺憾;2、社会式教育以成人为主,根据成人的特点多采用讲演、戏剧、展览、电影等直观教育方法,让更多的农民产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3、家庭式教育主要通过家庭会进行,用横向联系的方法把不同地位的家庭成员组织起来进行教育,目的是使“家庭社会化”,充分发掘家庭教育的功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这些充满智慧、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方法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既能教农民识字,也能帮他们提高生产技能水平;既能帮助农民改变农村的物质状况,也能帮其改善自身的精神世界,为农村的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有所作为的骨干分子。
三、晏阳初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般而言,农村教育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农村社会经济的大环境。具体地说,政府、经济发展状况、就业机制、历史传统、地域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等构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动态环境,即农村教育生态。晏老先生在二十世纪二三是年代进行的平教运动无疑是成功的,他全面考虑了农村的特点,站在社会学的高度,提出了教育改造农村的系统方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1、提高文化素质与农业技能水平同举
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体系在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一般文化素质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农村学校的升学率非常低,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农村务农或外出务工。当前农村普通教育与城市普通教育实施的是相同模式,农村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学过农业知识技术,造成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困境。因此,农村教育要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农业技能培训在内完善的教育体制。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是扭转农村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突破口,也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佳途径。农村成教和技能培训要改变过去层次低、时间零碎、管理不成体系、缺乏规划的局面,以政府办学为主渠道,坚持技能培训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的教学原则,形成有层级,有系统,有规模,有组织的农村教育体系。
2、培养知识人才与新型农民相结合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培养的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累计达到247万人,但由于城乡差别大,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大部分留在城市或者改行,从事农业的技术人员仅为76.8万人。[7]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一种“离农”教育,农家子弟都以争取升学作为“跳农门”的捷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振兴农村经济依赖学校教育培养的知识人才是收效甚微的。因此,农村教育一方面要重视非农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以适应农村人口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需要,为城镇化以及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同时要改造大多数农村留守居民。即在坚持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与技术教育,以培养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3、 加强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并行
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加上农民思想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技术,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仍然凭经验办事,固守传统方式,造成了农业生产率低下。因此,在农村中小学校校本课程中应开发劳动技能教育课,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思想,了解农业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实践技术。另外,加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帮学”联系。由农校派专家带领学生定期“送科技下乡”,开设农业理论讲座,到田地传授新技术,同时也学习农民的好经验,加以改造提炼以便推广。这样的活动不能是一时兴起的轰轰烈烈的运动,而应成为农业高校作为社会实践的制度,扎扎实实,坚持不懈。
四、小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力资源的主体在农村,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根本手段在教育。农村教育只有立足于“本土”经济的需要,合理定位,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科学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才能真正发挥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振兴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晏阳初著,詹一之编.九十自述〔A〕,晏阳初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81.
[2]同上,295.
[3]《晏阳初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65.
[4]晏阳初著,詹一之编.乡村改造工作人员九项守则〔A〕,晏阳初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77.
[5]晏阳初著,詹一之编.农村运动的使命及其实施的方法与步骤〔A〕晏阳初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183.
[6]宋恩荣编.“误教”与“无教”〔A〕,晏阳初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72.
[7]杨会良,刘永瑞.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对策.2005.(3).17.
关键词:晏阳初 儒家教育思想 农村教育 民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6-006-03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晏阳初全集》(序言)中写道:“在中国有两位著名的教育家深广地影响于海外,并被誉为世界伟大名人,这就是两千四百年前的孔老夫子和今朝的晏阳初先生。”另外,在《晏阳初文集》中《九十自述》当中有这样一些文字:“我读的古书,虽然有限,但它们都悄悄地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了一粒微妙的火种,要经过一二十年,我才发现它的存在和意义,那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天下一家的观念。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不论在中国,或是在海外,都是民本思想的实践。”[1]晏阳初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并接受了严格的传统家教,儒家文化的精髓可以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并在他一生的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彰显。虽然,晏先生常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2],来自远古的儒家民本思想一直是先生奋斗终身的强大精神支柱,但是在先生的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并不是将儒家学派教育思想的精华与糟粕全盘接收,而是在做出一种理性思考后,对儒家教育思想有扬有弃。目前,关于晏阳初先生对儒家文化的发扬的著述颇丰,本文就以“弃”为立足点,就晏先生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三个方面作相关阐述,并谈谈几点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
二、晏阳初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
(1)教育内容——从《四书》《五经》到农民的生活需要
以今天的学科划分来看,传统教育大致包括了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论理学、教育学等内容,通过《四书》、《五经》这样的儒学经典把所有的内容都融合在一起。而算学、工艺、医理、农桑学是被看作“技艺”,不被看作真正的“学问”,这些技艺的传授是属于有关匠人行会的事,朝廷重视的“学校”系统是不把其纳入讲授和考试范围之中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给当时教育界以巨大的启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一扫儒家闭门读书,坐而论道,鄙视劳动的陈腐气息,给当时的平民教育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晏先生坚持“教育不能单着眼于单个的人”,而要“着眼于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处的社会”。1926年4月,他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一文中指出。我们“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要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公民教育,非有实地的,彻底的研究不可。”[3]这种教育不是原有的“中国式古董教育”,也不是“西洋式的舶来教育”,所以,他回国后和同仁们积极进行社会调查,游历19个省,调查中国平民教育现状,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探讨,晏阳初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尤其是农村情况的“平民教育”计划和方案。首先,根据中国平民的需要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编写教材,选用最常用的1300个汉字编为四册《平民千字课》,以便农民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限量的词汇”,引起平民的读书兴趣,以便能够接受平民的“继续教育”。在此基础上晏阳初根据他所总结出的中国农民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对症下药施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具体为:1、文艺教育是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性情,使他们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能够真正融入现代生活;2、生计教育向农民传授、普及农业科学和技术,通过对农民生计训练、合作组织的培训和动植物生产改进,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3、卫生教育旨在普及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重视疾病预防,提倡生育节制,保护妇婴,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使人人成为强健的国民;4、公民教育在于养成农民的公民道德和合作精神,从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活和团体生长,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将平民逐步培养成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四力兼具’的现代公民。”晏阳初在进行了详尽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农民的生存、发展需要,制定出一套系统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教育内容,在一定时期里为推动该地区农村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教育目标——从“愚民”到做“新民”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儒家“仁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派的先贤们也都认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对大众来说教育是让他们知道如何做人,统治者在政治上主张“举贤”,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贤才”为目标,提倡“学而优则仕”。然而,这些举措都是封建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出发实行的自上而下“保民”、“安民”、“养民”乃至“愚民”政策,这些貌似温情的政策实质上是企图通过教育培养笼络一批胸有点墨、脑无主见、本分守己,严守三纲五常,对统治者无比愚忠之人。这样的统治者有着较为开明的文教政策,但将受教育这样一种本是与生俱有的权利变成了统治者对下的施舍和恩赐。晏阳初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乡村改造工作人员九项守则》中提到:“不是救济,而是发扬。……最重要的需要,不是救济,而是让农民劳工有发扬的机会;发扬他们潜伏的智慧力量、生产力量、身体力量、组织力量。”[4]因此,晏先生采用由“人”及社会两者并促进发展的改造方法,躬亲实践,开展了以“除文盲,作新民”为主旨的平民教育运动来开发民众的“脑矿”,从“人”的潜力、素质上着手,协助人民先成为“四力”兼备的“新民”,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和增强民众的批判力、正义感,使受过平民教育的人皆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以改造社会,实现“民族再造”。同时,晏阳初提出“除文盲,作新民”教育宗旨,承认每个人的价值,将对个体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传统民本思想以崭新的意义。
(3)教育方法——从课堂灌输到躬行实践
我国古代不论官学还是私学,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诵习儒家经典,考试只须将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再现,即使是做一些策论,也是引经据典,纸上谈兵,并且在学习中不能质疑经典的权威。这样的教育方法造就了一大批满腹经纶却无思想无主见无改造社会之能力的“长袍先生”。正如晏阳初先生在《农村运动的使命及其实施的方法与步骤》中所说的:“这并非愤激之谈,因为农村青年,未入学校之前,尚能帮助他的父母,拾柴捡粪,看牛耕田,不失为一个生产者,可是一旦入了学校,受了一些都市文明的教育,他简直变成一个在乡村不安,到城市无能,不文不武的无业游民。”[5]因此,晏阳初先生在《“误教”与“无教”》一文中说道:“从前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读书人自作聪明,所以演成了现在的状况。‘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空计划绝对不可靠。”[6]在他的《九十自述》中也说到:“我们是躬行实践的人,不是坐而谈,起而不行;我们是坐而谈,起而行,言必信,行必果。”晏阳初在平民教育运动中即知即行,从实践出发,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进行社会改造,概括为:调查——研究——实验——表证——推广五大步骤,体现了平教运动以实践为特征的文化形态。结合“四大教育”对应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三大方式”。具体为:1、学校式教育主要以青年学生为对象,通过开办不同的平民学校来进行,除采用普通的讲授方法外,为了方便识字,还使用了挂图、幻灯等工具。在学校教育中,还采用了导生制的方法,通过学生传授学生,最经济、最迅速地普及教育,弥补教师不足的缺憾;2、社会式教育以成人为主,根据成人的特点多采用讲演、戏剧、展览、电影等直观教育方法,让更多的农民产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3、家庭式教育主要通过家庭会进行,用横向联系的方法把不同地位的家庭成员组织起来进行教育,目的是使“家庭社会化”,充分发掘家庭教育的功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这些充满智慧、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方法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既能教农民识字,也能帮他们提高生产技能水平;既能帮助农民改变农村的物质状况,也能帮其改善自身的精神世界,为农村的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有所作为的骨干分子。
三、晏阳初教育思想对农村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般而言,农村教育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农村社会经济的大环境。具体地说,政府、经济发展状况、就业机制、历史传统、地域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等构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动态环境,即农村教育生态。晏老先生在二十世纪二三是年代进行的平教运动无疑是成功的,他全面考虑了农村的特点,站在社会学的高度,提出了教育改造农村的系统方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1、提高文化素质与农业技能水平同举
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体系在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一般文化素质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农村学校的升学率非常低,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农村务农或外出务工。当前农村普通教育与城市普通教育实施的是相同模式,农村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学过农业知识技术,造成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困境。因此,农村教育要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农业技能培训在内完善的教育体制。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技能培训是扭转农村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突破口,也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佳途径。农村成教和技能培训要改变过去层次低、时间零碎、管理不成体系、缺乏规划的局面,以政府办学为主渠道,坚持技能培训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的教学原则,形成有层级,有系统,有规模,有组织的农村教育体系。
2、培养知识人才与新型农民相结合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培养的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累计达到247万人,但由于城乡差别大,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大部分留在城市或者改行,从事农业的技术人员仅为76.8万人。[7]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一种“离农”教育,农家子弟都以争取升学作为“跳农门”的捷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振兴农村经济依赖学校教育培养的知识人才是收效甚微的。因此,农村教育一方面要重视非农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以适应农村人口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需要,为城镇化以及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同时要改造大多数农村留守居民。即在坚持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与技术教育,以培养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3、 加强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并行
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加上农民思想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技术,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仍然凭经验办事,固守传统方式,造成了农业生产率低下。因此,在农村中小学校校本课程中应开发劳动技能教育课,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思想,了解农业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实践技术。另外,加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帮学”联系。由农校派专家带领学生定期“送科技下乡”,开设农业理论讲座,到田地传授新技术,同时也学习农民的好经验,加以改造提炼以便推广。这样的活动不能是一时兴起的轰轰烈烈的运动,而应成为农业高校作为社会实践的制度,扎扎实实,坚持不懈。
四、小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力资源的主体在农村,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根本手段在教育。农村教育只有立足于“本土”经济的需要,合理定位,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科学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才能真正发挥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振兴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晏阳初著,詹一之编.九十自述〔A〕,晏阳初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81.
[2]同上,295.
[3]《晏阳初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65.
[4]晏阳初著,詹一之编.乡村改造工作人员九项守则〔A〕,晏阳初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77.
[5]晏阳初著,詹一之编.农村运动的使命及其实施的方法与步骤〔A〕晏阳初文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183.
[6]宋恩荣编.“误教”与“无教”〔A〕,晏阳初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172.
[7]杨会良,刘永瑞.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对策.200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