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世纪对于学生的教育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美术情意教学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成为主要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培养真正符合新世纪需求的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美术情意教学;综合素质
在人类前进的脚步踏入新世纪,在各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也日渐清晰。一个在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基于这一现状,教学重点也发生了相应地转移,并且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近些年的探索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了美术情意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美术情意教学,是一种需要教师、学生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一种可以从课堂上,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而且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发掘学生的潜力。总的来说,美术情意教学是一种提高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美术情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教师不但要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渊博深厚的学识,同时还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举止得体、气质儒雅。只有在学术、气质、举止、语言等各方面都堪称人范,才能成为学生良好的典范,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美术情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不仅要提高个人的人文修养,发挥人格魅力;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在美术情意教学中,教师更应注意自身的人格魅力的发挥。教师在构建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他的言行举止都将成为学生的楷模。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有意识地深化自身的人格魅力、精神面貌、思想修养,然后再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接受到了正确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在生活中真正的有所体会。
所以,教师在美术情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学识渊博、道德品质均堪为典范的形象,才能使课堂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说教,还成为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过程。
二、教师应该如何运用美术情意教学
1.拓宽作者背景,形成知识储备。在进行教学活动中,首要的就是对作者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于该作者的特殊情况进行概括性的讲解。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知识和精神上的准备,而且,在进行以下环节的讲解时,学生可以根据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理解。所以,拓宽作者背景,使学生形成知识储备,这一部分在美术情意教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2.围绕主题,合理创设意境。在完成作者基本情况的介绍之后,教师应围绕课程的主题,积极地进行意境的合理创设。美术情意教学是一种学科结合的过程。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任何学科都可以为这一教学目标服务。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首先正确地理解主题,选择正确的意境创设方向;然后,努力营造一种和谐、优美宜人的教学氛围,使课程内容可以生动地在学生的头脑中浮现出来;随后,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意境。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听觉与视觉的结合,采用幻灯片展示,或者是播放音乐、影音资料。教师要尽最大程度地创设符合主题的意境,在这个前提下,学生就可以进行自由地展联想,并对主题进行理解和感悟。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与在这种意境下产生的体验进行比较和对比,并且产生一种新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立体化地理解教师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和形象。
3.发挥学生主动性,感受境界。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感受作品的境界。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铺垫,可以使学生能够转换角色,走进作者的内心,揣摩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作者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同时,教师更要努力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根据作者的经历,进行合理的体验和感受。也就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倾向,并通过主动的探索和求知,从而形成爱好,使学生根据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主动地运用和实践。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发挥潜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4.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专注于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意境。在课堂教学中,最容易做到但是也是对教师素质要求最高的教学手段就是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不但要做到准确地传达教学信息,同时也要具有鼓舞性,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积极的创作和想象。
三、社会生活中的美术情意教学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美术情意教学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会、多揣摩,在平凡事物中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并且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一定的知识要求之外,还往往把道德品质、思想修养等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标准。而达到这一标准的手段之一,就是美术情意教学。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学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这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艺术、价值与自然》(美)萨缪尔.亚历山大著,华夏出版社.
[2]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8.
【关键词】美术情意教学;综合素质
在人类前进的脚步踏入新世纪,在各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也日渐清晰。一个在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基于这一现状,教学重点也发生了相应地转移,并且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近些年的探索中,我们逐渐意识到了美术情意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在日常教学中应用。美术情意教学,是一种需要教师、学生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一种可以从课堂上,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而且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发掘学生的潜力。总的来说,美术情意教学是一种提高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美术情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教师不但要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渊博深厚的学识,同时还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举止得体、气质儒雅。只有在学术、气质、举止、语言等各方面都堪称人范,才能成为学生良好的典范,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因此,美术情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不仅要提高个人的人文修养,发挥人格魅力;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在美术情意教学中,教师更应注意自身的人格魅力的发挥。教师在构建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他的言行举止都将成为学生的楷模。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有意识地深化自身的人格魅力、精神面貌、思想修养,然后再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接受到了正确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在生活中真正的有所体会。
所以,教师在美术情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学识渊博、道德品质均堪为典范的形象,才能使课堂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说教,还成为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过程。
二、教师应该如何运用美术情意教学
1.拓宽作者背景,形成知识储备。在进行教学活动中,首要的就是对作者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于该作者的特殊情况进行概括性的讲解。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知识和精神上的准备,而且,在进行以下环节的讲解时,学生可以根据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理解。所以,拓宽作者背景,使学生形成知识储备,这一部分在美术情意教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2.围绕主题,合理创设意境。在完成作者基本情况的介绍之后,教师应围绕课程的主题,积极地进行意境的合理创设。美术情意教学是一种学科结合的过程。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任何学科都可以为这一教学目标服务。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首先正确地理解主题,选择正确的意境创设方向;然后,努力营造一种和谐、优美宜人的教学氛围,使课程内容可以生动地在学生的头脑中浮现出来;随后,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意境。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听觉与视觉的结合,采用幻灯片展示,或者是播放音乐、影音资料。教师要尽最大程度地创设符合主题的意境,在这个前提下,学生就可以进行自由地展联想,并对主题进行理解和感悟。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与在这种意境下产生的体验进行比较和对比,并且产生一种新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立体化地理解教师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和形象。
3.发挥学生主动性,感受境界。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感受作品的境界。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铺垫,可以使学生能够转换角色,走进作者的内心,揣摩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作者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同时,教师更要努力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根据作者的经历,进行合理的体验和感受。也就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逐渐形成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倾向,并通过主动的探索和求知,从而形成爱好,使学生根据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主动地运用和实践。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发挥潜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4.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专注于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意境。在课堂教学中,最容易做到但是也是对教师素质要求最高的教学手段就是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不但要做到准确地传达教学信息,同时也要具有鼓舞性,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积极的创作和想象。
三、社会生活中的美术情意教学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美术情意教学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会、多揣摩,在平凡事物中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并且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一定的知识要求之外,还往往把道德品质、思想修养等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标准。而达到这一标准的手段之一,就是美术情意教学。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学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这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艺术、价值与自然》(美)萨缪尔.亚历山大著,华夏出版社.
[2]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