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以专题组织单元,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是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内容,同时它又是与口语交际,习作整合在一起,为说、写创造了条件。本文围绕综合性学习如何有助于写景状物、叙事写人这两方面作文教学的展开进行阐述,例举了“综合性学习”为写作创造情境、提供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作文与生活的联系的有关教学经历,旨在呼唤老师们不要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花瓶摆设,切切实实、因地制宜地开展起来,发挥其应有的成效!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作文教学 观察 形象 思维 语言情感体验
  
  实践活动是作文的生命,新教材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作前准备”了。“作前的准备”,指动笔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教师创设情境中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使丰富多彩的生活,转化成为学生的作文材料。“作前准备”在新教材中着重体现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统一。的确,作文教学中如果作前无所动作,教与写的心理活动是不可能统一的,写作不可能是对生活的表达与提炼。试问,当教师在黑板上写作文要求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全班学生脑海中能否有材料可现,能否有材料可写?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几分钟的启发选材,调整教学手段,开拓学生思路,注重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有意识地思考综合实践活动。不断的实践体验将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有利于他们写出笔触细腻、血肉丰满的文章。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感悟生活入手,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找寻生活的本真,使学生的作文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以此达到“真实地写,写真实生活”的目的。
  
  一、综合实践活动为写景作文提供了源泉
  
  写景从观察开始,以大自然为活动的场所,引导儿童观察,在美丽的景色中加深体验,学生写出来的必然是从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开始,感到其“趣”和“易”,有利于词与形象的结合,有利于思维与语言的发展。进而在情境中逐步引导学生获取作文题材,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例如:金色的秋天,我带孩子来到斑驳的山林。“抬头远望,看到什么?”“树叶黄了!”“涂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层林尽染!”“染了头发,哈哈!”“色彩斑斓”……“好,把你感受到的写在‘远看()’。”刚刚踏入林间小路,鸟鸣声和秋虫的呢喃声便不绝于耳。“那是什么鸟?”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问。“山雀,怎么样的山雀呢?”“欢跳着的”“唱着歌”“叽叽喳喳”。“‘哇哇——’的是什么鸟叫,老师?”“寒鸦吧!”突然野蜂像敌人的战斗机一样在我们头顶盘旋,我们惊恐万分,我大惊失色地喊:“抱头别动,别动!”警报解除,我说:“赶紧把刚才所听到的,所遇到的记一记。”学生们在深呼吸的同时,写下了当时的情景。接着我们脚踩着绵绵的落叶,取景于枯黄的茅草,俯身于成熟的薯地,听秋风呼呼,看黄叶飞舞……“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让词语带着形象,伴随充满个性的体验,流动着生命的气息走进孩子们的意识中。当孩子再次进入课堂的时候,那种丰富的感受,深刻的记忆,使孩子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从分段口述到全篇口述,从部分修补到谋篇布局,都显得得心应手。
  
  二、综合实践活动为叙事写人渲染了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文就是要让学生注意体验生活,能在生活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领悟生活。缺乏了生活体验,作文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虽然学生天天有生活经历,可往往就发现不了作文的材料。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对生活体验与品味,缺乏对生活现实的观察,缺乏观察生活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也就缺乏了观察生活的敏感性。“人的生活史便是教育史,生命是一切,是教育的一切,一切的教育,又都是为了健全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成长”,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作文教学就是要学生用生活中的生命之美来撼动学生的灵魂,唤起学生生命内在的对美的追求与冲动,用笔抒写人间的真、善、美!三年级第二单元安排了“写身边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我压着作文题一个多月不做,开展了以“爸爸、妈妈”为主题的阅读实践活动和以“走近父母,走进父母”德育主题队会。活动铺开,关于父爱的童话书、故事书就在班级里传阅,关于父爱母爱的诗、歌就在耳边吟唱,关于父爱母爱的话题就在班级谈论。第二阶段“走近父母,走进父母”的主题队会,通过观察父母的“手”、“脚”、“脸”等外貌特征,以及蕴藏在这一些特征里的故事的挖掘与回忆,转入对父母生活起居、辛苦工作的调查记录,最后以座谈的形式汇报整理。从中,不仅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不同人的成长的不同经历中,却沐浴着相同的父母的爱,父母亲的爱都是在一针一线、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件小事之中点点滴滴流淌着。更可贵的是让我们看到,情感蕴酿的同时,也是作文积累素材的过程,既丰富了作文的表达形式,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富有个性色彩的作文世界。
  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规律或发现问题。在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的技能都是认知层次的操作技能,培养这种技能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并用。这样,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听得明白,有东西可写。总之,把综合实践课认认真真上好,教师的作文教学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的确,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作文课已远远超出“作文”的局限,课堂里有口语交际,有思想教育,有心理辅导,学生抓住的不仅是好的习作内容,更多的是对真善美的理解,对爱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实现了课堂与生活的统一,实现了对可能健全的人的成全,这永远是教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周一贯.语文教学方法论(第三编第六章).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第275页.
  [2]黄瑞夷.作文教学的趣味与境界(第一辑).福建教育出版社,第15—21页.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第十二讲).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2页.
其他文献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应运而生的就是网络语言。据媒体报道,网络语言已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上的人际交流,而是被大量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生也开始用网络语言写作文。网络语言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冲击着传统的语言教学。    一、网络语言,你怎么看    网络语言借助谐音、数字、字母等为网民所钟爱,在QQ、聊天室、BBS、论坛等上面,网迷们对菜鸟、大虾、
摘 要: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成功的翻译,除了要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以《红楼梦》的不同英译本中对涉及文化问题的不同处理从五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 差异 翻译    一、 引言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在素质教育普遍走进课堂的今天,我国的外语教学由“重知识,轻能力”转向了“重能力,轻知识”的极端,即三维目标之一——“知识与技能”的倒置。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其实不然,由于知识严重不足,无系统性可言,导致各项“能力”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特别是新教材的使用,交际教学的推广,教语法被认为是落后、保守的方法,语法教学研究也被看作老话题。由于知识和能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的教育者怎样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以为,当前的语文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列为重中之重。下面我就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场景再现与身临其境能力    创新必须经过以下三个步骤:再现——探索——创新。再现是创新的第一个步,场景的再现是进行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针对胸膜肺炎放线
莫拉氏菌(morax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有抗褪色倾向,归属于莫拉氏菌科。该菌多寄生于人或其它温血动物的黏膜上,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莫拉氏菌通常为杆状或球杆状。杆菌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颁布后,全国上下立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消防法》、宣传《消防法》的热潮。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每一座屋檐一下,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
作文是什么?为什么要作文?对此,《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进行了集中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课标》的表述确立了新的作文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是为了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这是写作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需要,通过写
对话,这个人文关键词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生命力的课堂景观。这样的语文课堂,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同学、语文教材的对话。可以说,语文课堂因对话而精彩了,学生的学习则因对话而真正鲜活了。一段时间,在“对话教育”方面,我努力思考与实践着,下面结合工作的实践,跟大家交流一些肤浅的做法。    一、引发学生与教师对话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