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人才,北京奥运的“短板?

来源 :中国物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4月18日,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对外宣布: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将全面开工,2007年将完成绝大部分场馆的建设。而在此前,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早早展开,比如地铁4号线、5号线、10号线等轨道交通的建设,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的建设等。笔者担忧的是,虽然在硬件和规模方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望超越2000年的悉尼和2004年的雅典,但在奥运物流方面却仍“水波不兴”,如果处理不当,物流将很可能给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造成极大阻力。
  近半年来,政府、企业、媒体等各个方面都表示物流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招聘等方面仍然未见有太大动作。按照管理学理论,一支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笔者认为,目前物流人才的紧缺已迫在眉睫,如果仍不能对其提高重视程度,这一问题将可能成为钳制整个奥运会的“短板”。如果物流人才这一“短板”不能得以增强,2008年奥运会将可能充满隐患。
  据科技部的《电子商务在奥运中应用模式的研究》课题组推测,2008年,与奥运直接相关的物流需求量为417.2亿元。其中奥运会预算占7.7亿元,北京市投入为409.5亿元。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商品物流需求量为4.91亿元,其中旅游业为1.41亿元.零售与餐饮业为3.5亿元。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废弃物物流需求量为10.8亿元.其中奥运会将直接产生1.2亿元,观众和游客将产生9.6亿元。据估算,与奥运会相关的物流需求总量约为432.91亿元。其中发生在赛前的为402.5亿元,赛中的为28.21亿元,赛后的为2.2亿元。
  相对于如此高昂的物流需求量,对于未来物流人才需求的预测则是多种多样。有观点指出,目前,北京存在着20万以上的物流人才缺口;另一种观点则指出,这一缺口可能达到40万甚至更多。对于以上数字,笔者认为未必有太大的参考性,目前国内对“物流人才”这一概念尚未有很明确的界定,尽管已有多种认证、职业标准出台,但其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却仍未经过较长时间的验证。以下,笔者便从几个方面阐述一下在物流人才这一问题上的几点思考。
  
  人才重在经验十足
  
  目前,全社会已经认识到国内物流人才紧缺这一现状,不仅各个高校纷纷上马物流专业,劳动部、物流采购联合会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物流师标准及认证。美国、英国的相关物流教育机构在国内的认证推广工作也一直在陆续展开,应当说,目前国内的物流教育市场是非常火爆的。笔者曾与很多海外学子交流,他们对国内目前的物流前景非常看好,也确有很大一部分人学习了物流专业,以待回国后一层身手。
  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仅仅通过这些学习、认证以及培训,便可以打造出能够应对奥运物流需求的物流人才呢?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从目前各种高校、培训机构的宣传来看,大都将自身标榜成为物流教育的资深机构,“只要能够在我们这里学习,便能够成为社会所紧缺的物流人才”。但事实上,物流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着非常强的操作性。笔者认为,一个没有任何操作经验的物流专业本科生在整个物流环节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也许还比不上一个熟练的司机。
  有调查指出,奥运物流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只能确定40%的物流活动将会发生,而其余60%的均为未知事件。据研究,一般奥运会举行期间,40%的仓库空间用来储存所有的比赛器材,余下的60%的空间用来储存未知的物品。由于需求不确定性,物流管理者必须不断重新设计仓库物品的摆放以适应新的存储需求。同时,奥运赛前物流需求并不非常紧张,但在赛程中各个环节的物流需求往往会非常紧迫,有时称之为“爆发”也不为过。这种情况下,如果物流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应对经验,其后果将会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目前的物流学习、认证以及培训确实是必要的,但在短期内,这些人才还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从时间上来看,即使经过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这些人员恐怕仍需要2-3年的物流实践才可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2005~2006年将成为北京补充物流人才的最后期限,在这个时限之后才仅仅完成理论学习的人员,其实际操作能力恐怕很难应对奥运物流的需求。事实上,目前在各个物流企业中,还是有很多实践能力很强的物流人员,这些人员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管理经验,只要加以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应当会成为2008年奥运物流的中流砥柱。
  
  “隐性物流”呼唤物流人才
  
  从科技部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上提出的仅仅为与奥运“直接”相关的物流费用,而间接相关的则并未统计在内。据此,相对于显性表示的奥运物流,笔者提出“隐性物流”这一概念。奥运会的“隐性物流”,其中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居民消费增加所造成的物流增量、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物流增量等。
  这一部分物流与显性的奥运物流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他们往往是在奥运会之前便开始逐渐增长,在奥运会的过程中达到最高峰,尽管这一过程的爆发性并不很明显,增幅也比较缓慢,但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看,其增量还是不能忽视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隐性物流”即使是脱离了奥运会也是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类物流需求本身便是会逐渐增加的,只不过因为奥运会的举办加快了其增长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隐性物流”将对企业中的原有物流人员造成很大的挑战。但因为其增幅比较缓慢,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比较容易被忽视,但和居民的生活却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如果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物流项目中,而忽视了这些隐性的东西,将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直接影响北京的整个物流环境。
  因此,相关部门、企业应当对此高度注意,毕竟奥运会的过程只有短短的1个月,但其影响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而这些长期的影响将更多的作用于“隐性物流”中。此外,“隐性物流”是具有持续吸收物流人才的能力的,这对于奥运会结束后的物流人员安置也有很大意义。
  
  物流人才何须“本地化”
  
  考虑到奥运物流的“爆发性”和“不确定性”,其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呈现出类似性质:短期内对物流人员的需求量会突然增大、对各类专业人员均产生需求等。但奥运结束后.这些人才中将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失去用武之地。对此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解决方式:
  1.人才培养应有规划性,眼光要放长远。未来的中国物流,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循序渐进成长的”通用”物流人才,而非短期速成的“奥运”物流人才。
  2.不要希望物流人才缺口完全由北京本地解决,一旦奥运会结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很可能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如果后续措施处理不当,将可能会有一部分物流人才面临工作动荡。笔者认为,很多基础的物流操作可以在国内进行外包,而专业程度比较高的物流操作则可以外包给国外有经验的专业物流企业来运作。
  3.政府相关部门需考虑奥运会结束后短期之内物流人才的安置情况,毕竟随着未来经济的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如果这部分人才能够顺利由“奥运物流”转入更广泛的物流概念,对于未来北京市的整体物流建设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好处。从这个角度而言,笔者上文提到的“隐性物流”也应当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面对奥运物流的挑战,如何制定物流人才战略已成为政府、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不仅可能影响奥运会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对北京市未来的物流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希望相关人士在这一问题上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勿令物流人才成为北京奥运的“短板”。
其他文献
物流先锋    快递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应一些客户的要求,逐渐把仓储和配送业务开展起来,这就是快递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实际上,快递公司也是开展配送和第三方物流最早的公司,原因是快递公司最有条件开展这项业务。  1.物流最重要就是快和准.而快和准恰恰是快递公司的最基本特长。  2.快递公司是运输行业中最尽善尽美的应用通讯技术,IT技术的公司,这是搞物流的最基本条件。  3.要想快,国际物流公司就
期刊
实施物流标准化运作,获得最佳流通秩序和社会效益,推进现代物流沿着规范的轨道向前发展是当前中国物流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5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发布后,物流业界的专家学者、物流企业以及新闻媒体反响强烈。带着各方的关注,本刊特采访了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孟国强秘书长。  记者
期刊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已有一定的基础。当中国物流市场即将全面开放之际,外资物流企业频频动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物流地产、物流信息、物流保险等等相关的领域,也都可以看到外资的踪迹,一个全方位的开放时期已经来到。    增加投资快速发展    大多数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以后.都有较快的发展,许多企业在2004年得到高增长、高回报。美国联合包裹运送公司(UPS)中国出口业务保持强劲增
期刊
由于行业残酷的价格竞争,边际利润正在萎缩,而物流成本的降低就成为获得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国内,仅仅28%的运输商计算过物流成本,而这些运输商基本都是国内的跨国公司。国内的运输商花更多精力在直达运输和仓储成本上,管理成本和库存成本则没有被很好的跟踪,并且排除了其他所有的物流成本。    家电物流成本高企    中国家电业成为全球家电业的制造中心。相比之下,中国家电企业虽然在制造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
期刊
李忠海(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标准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  物流业涉及到商务、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包装、信息技术等多个部门和行业,是为全社会各个产业部门和公共部门提供物流服务的。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的今天,物流业也是跨地区、跨国界提供服务的,所以,只有通过高度统筹与协调,才能获得全社会最佳的物流效果与效益。订的标准,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  许之敏(国家发改委经济运
期刊
顺应时势 横空出世    安得走到今天的位置,是几年来执著探索的结果。2000年1月,美的集团将物流业务剥离,成立了安得物流有限公司,为美的产品提供物流服务,同时也向外发展业务。  为了实现最初“制造企业销售物流集成服务商”的定位,安得将目光逐渐从美的身上转向其他的制造企业。由于安得出身“美的”,往往被其他家电制造企业拒之门外,万不得已,安得尝试拓展新型建材和快速消费品等领域的物流需求。  与此
期刊
广州安泰达物流有限公司是以第三方物流机构为中心,由家电行业中的多家企业投资入股构建的,安泰达在家电生产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之间构建了家电物流平台。同一行业的家电企业存在相似的物流需求,有利于第三方物流机构集中社会分散的物流获得规模经济,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社会物流资源的浪费。两大家电企业科龙集团和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是其创建之时的初始股东,2005年5月长虹和美菱八股安泰达。安泰达因此有了大量的业务来源,
期刊
难题迭出    机电产品的交易与其他的消费品有所不同,其交易活动大多集中在机电交易市场或机电交易一条街进行。在运输环节上,机电生产企业习惯自己利用运输车队进行短距离的机电产品供应业务.对长距离的运输则一般选择外部运输企业。因此机电企业对采购物流。厂区物流活动可以很好的控制,但对于销售物流活动控制力很差。这就导致了机电物流很难进行一体化的链接。  从经销商处调查取得的资料来看,机电物流成本占销售物流
期刊
前言    近年来,物流行业被称为“第三方利润源泉”,在中国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国家和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扶持,老牌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迅速转型,各类新兴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  物流企业面临的企业外部威胁与行业发展机会并存。一方面,物流行业标准与政策尚未完善,运作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国内竞争对手林立,外资企业也在虎视眈眈地随时准备分食中国物流市场的蛋糕;另一方面,来自物流企业内部的危机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的提高,商贸循环周期越来越短,速度已经成为各种货物运输服务中的更加重要的关键环节,而集装箱快运货物正在逐步取代普通货物。    快运配送提高标准    迄今绝大部分快运集装箱货物都是掌握在24小时内或者第二天送达,其配送管理要求的基本点就是速度要快和物流必须具有可靠性。托运人、货运代理、物流供应商和运输经营户现在都认识到高度可靠性物流、持续性的检测机制和富有市场竞争力的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