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脐带作为胎儿在母体中吸取母体营养以及排泄自身废物的重要通道,但是当婴儿从母体中诞生之后它就失去了自身的存在意义,所以脐带救护慢慢地自动脱落。脐带的截断面成为了细菌病原体等有害物质进入新生儿体内的主要途径,这会造成新生儿患有脐炎,重者常常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探讨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和护理是十分必要。
【关键词】 脐带结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46-01当前临床新生儿的脐带护理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区是表现在新生儿出生时结扎断脐的方式和后期护理方式不同。当胎儿从母体诞生之后,脐带就失去了自身的存在意义成为了废弃物,此时新生儿的脐部就成为了病原体微生物入侵的地方。新生儿的抵抗力及低,如果脐部处理不当就十分容易发生局部感染,使新生儿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新生儿发热、拒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新生儿黄疸甚至患有败血症。所以做好新生儿脐带结扎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 脐带的生理结构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带状器官,一端连接于胎儿腹壁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胎儿面,羊膜覆盖的灰白色带内有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血管周围有华通胶保护。胎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物质代谢。若脐带受压致使血流受阻时,缺氧可致胎儿窘迫,甚至危及胎儿生命。新生儿出生后结扎脐带利于新生儿循环系统的建立,防止新生儿脐部出血,良好的护理防止新生儿脐部感染,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尤其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脐带结扎和脐部护理更为重要。
2 脐带结扎方法
2.1棉线结扎法
此法为最传统的结扎方法,为经典式。先用75%乙醇擦洗脐根周围,然后在距脐根0. 5 cm处用棉线结扎第1道,再在距脐根部1 cm处结扎第2道,在第2次结扎外0. 5 cm处剪断脐带。用2. 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用脐带卷包扎。鄢红琴选用此法对100例新生儿行脐带结扎时发生了7例残端出血,脐带脱落时间为15 d左右,感染7例。提示传统棉线结扎法用力不易控制,并且当脐带水肿、脐带过粗时,在脐带组织干燥缩小的过程中,棉线结扎变松,甚至脱落,失去了结扎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已很少用到,仅在临床研究中作为对照进行使用。
2. 2脐带夹结扎法
新生儿出生断脐后,在距新生儿脐轮2cm处使用脐带夹,然后在距脐带夹外约0. 5 cm处修正脐带,挤尽脐带断端残留血液,将残端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次日沐浴时取下敷料暴露残端。鄢红琴选用脐带夹断脐法为100例新生儿断脐时出现35例脐带夹松脱, 6例残端出血,在更换脐带夹时增加了出血及感染的机会,其中6例在使用后脐带夹弹落,致断端血管再度开放。而另一研究者李勇进的试验当中,对128例新生儿采用脐带夹结扎脐带后发现,脐带夹结扎脱脐时间明显短于气门芯组,有脐炎发生率低、无再次出血等优点。
2.3气门芯结扎法
用75%乙醇擦脐根部周围,在距脐根110 cm处夹上套有气门芯的血管钳,气门芯套扎脐带,在距气门芯1 cm处剪断脐带后用2. 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松开血管钳,用脐带卷包扎。鄢红琴[7]选用气门芯法将100例新生儿纳入研究,无残端出血及感染现象。吴景梅[11]选择新生儿214例,将气门芯下缘套在紧贴脐轮皮肤处,借助气门芯弹力回缩结扎, 28~33 h大多数新生儿脐带干燥后剪断剩余部分。有一些研究者对气门芯联合其他方法结扎进行研究,崔茜选择200例新生儿采用2次结扎快速断脐法处理脐带,即在新生儿出生时,在距脐根1 cm处用气门芯结扎1次,在距结扎圈2 cm处断脐,12 h后在紧贴脐轮处用消毒棉线再结扎1次,第2次结扎后12 h沿脐根部剪断脐带残段。孙梅红对800例新生儿在采用常规气门芯套脐基础上再使用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包扎,早期剪除脐带残端,这种结合效果不一。另一些研究也发现气门芯结扎存在问题。
3 脐带护理
3. 1消毒脐带及脐周皮肤
用于脐带的消毒剂多种多样,包括安尔碘、乙醇、药膏、清水及WHO提倡的自然干燥法。我国经典的护理方式是每日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脐带残端及脐周皮肤,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如有分泌物可涂1%甲紫溶液。脐带自然脱落时间为5~15 d,可更长。在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脐带开始干燥,并变黑,出现白细胞浸润,称为坏疽,暴露于空气中可加速这一过程。脐带残端在新生儿出生后2~3 d会变硬,此时容易摩擦皮肤造成损伤。
3. 2自然脱落和二次断脐(剪脐)法
国内有较多关于二次断脐的研究。具体操作方法:新生儿出生48 h左右,用有齿镊夹住脐带残端,用75%乙醇棉签消毒脐带残端直至脐根部、脐窝及周围皮肤,然后将剪刀头平脐圈处或脐根处剪下残端(剪刀口不可张开太大)。用75%乙醇再次涂擦脐窝1周消毒,用明胶海棉压迫脐窝。用无菌纱布和脐带卷略加压缠绕于腹部以保护脐部并起到止血作用。剪脐后30 min、1 h及以后每4h 1次,观察5次并记录脐部有无出血。若48 h后剪脐,难度加大,出血多,脐部愈合时间长,脐带过干,局部变硬易残留坏死组织。但对于脐带过于粗大者,应以局部是否干燥为标准。
3.3WHO提倡的护理方法
WHO关于脐部护理方式的最新临床指导原则是/自然干燥法。提倡在新生儿出生后严格无菌断脐,然后等待脐带自然干燥脱落。护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分娩过程严格执行无菌原则。o断脐时应用无菌器械。保持脐带及周围清洁干燥直至脱落,日常护理用清水擦干,不涂消毒剂。?在护理每个婴儿前后洗手。?脐部暴露于空气中,或遮盖清洁、宽松的衣服。?尿布要低于脐部。如有尿粪污染,用清水清洁,或不做处理让其自然干燥。观察感染征象,如脐周红肿、脓性分泌物、发热等。
4结语
对新生儿的脐带结扎以及护理研究对新生儿的健康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低感染率和高自然脱落率是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目标。断脐时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防止脐带感染的主要措施。我们需进一步探索一种更好的结扎方法,制定操作步骤、流程及严格的护理常规,以改善新生儿脐部护理,将不良反应降到最少。
参考文献
[1] 陆照娣.新生儿脐带残端结扎修剪方法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4(15): 879 -880.
[2] 赵芝音. 171例新生儿脐部细菌培养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1996, 8(2): 36.
【关键词】 脐带结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46-01当前临床新生儿的脐带护理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区是表现在新生儿出生时结扎断脐的方式和后期护理方式不同。当胎儿从母体诞生之后,脐带就失去了自身的存在意义成为了废弃物,此时新生儿的脐部就成为了病原体微生物入侵的地方。新生儿的抵抗力及低,如果脐部处理不当就十分容易发生局部感染,使新生儿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新生儿发热、拒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新生儿黄疸甚至患有败血症。所以做好新生儿脐带结扎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 脐带的生理结构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带状器官,一端连接于胎儿腹壁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胎儿面,羊膜覆盖的灰白色带内有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血管周围有华通胶保护。胎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物质代谢。若脐带受压致使血流受阻时,缺氧可致胎儿窘迫,甚至危及胎儿生命。新生儿出生后结扎脐带利于新生儿循环系统的建立,防止新生儿脐部出血,良好的护理防止新生儿脐部感染,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尤其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脐带结扎和脐部护理更为重要。
2 脐带结扎方法
2.1棉线结扎法
此法为最传统的结扎方法,为经典式。先用75%乙醇擦洗脐根周围,然后在距脐根0. 5 cm处用棉线结扎第1道,再在距脐根部1 cm处结扎第2道,在第2次结扎外0. 5 cm处剪断脐带。用2. 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用脐带卷包扎。鄢红琴选用此法对100例新生儿行脐带结扎时发生了7例残端出血,脐带脱落时间为15 d左右,感染7例。提示传统棉线结扎法用力不易控制,并且当脐带水肿、脐带过粗时,在脐带组织干燥缩小的过程中,棉线结扎变松,甚至脱落,失去了结扎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已很少用到,仅在临床研究中作为对照进行使用。
2. 2脐带夹结扎法
新生儿出生断脐后,在距新生儿脐轮2cm处使用脐带夹,然后在距脐带夹外约0. 5 cm处修正脐带,挤尽脐带断端残留血液,将残端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次日沐浴时取下敷料暴露残端。鄢红琴选用脐带夹断脐法为100例新生儿断脐时出现35例脐带夹松脱, 6例残端出血,在更换脐带夹时增加了出血及感染的机会,其中6例在使用后脐带夹弹落,致断端血管再度开放。而另一研究者李勇进的试验当中,对128例新生儿采用脐带夹结扎脐带后发现,脐带夹结扎脱脐时间明显短于气门芯组,有脐炎发生率低、无再次出血等优点。
2.3气门芯结扎法
用75%乙醇擦脐根部周围,在距脐根110 cm处夹上套有气门芯的血管钳,气门芯套扎脐带,在距气门芯1 cm处剪断脐带后用2. 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松开血管钳,用脐带卷包扎。鄢红琴[7]选用气门芯法将100例新生儿纳入研究,无残端出血及感染现象。吴景梅[11]选择新生儿214例,将气门芯下缘套在紧贴脐轮皮肤处,借助气门芯弹力回缩结扎, 28~33 h大多数新生儿脐带干燥后剪断剩余部分。有一些研究者对气门芯联合其他方法结扎进行研究,崔茜选择200例新生儿采用2次结扎快速断脐法处理脐带,即在新生儿出生时,在距脐根1 cm处用气门芯结扎1次,在距结扎圈2 cm处断脐,12 h后在紧贴脐轮处用消毒棉线再结扎1次,第2次结扎后12 h沿脐根部剪断脐带残段。孙梅红对800例新生儿在采用常规气门芯套脐基础上再使用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包扎,早期剪除脐带残端,这种结合效果不一。另一些研究也发现气门芯结扎存在问题。
3 脐带护理
3. 1消毒脐带及脐周皮肤
用于脐带的消毒剂多种多样,包括安尔碘、乙醇、药膏、清水及WHO提倡的自然干燥法。我国经典的护理方式是每日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脐带残端及脐周皮肤,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如有分泌物可涂1%甲紫溶液。脐带自然脱落时间为5~15 d,可更长。在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脐带开始干燥,并变黑,出现白细胞浸润,称为坏疽,暴露于空气中可加速这一过程。脐带残端在新生儿出生后2~3 d会变硬,此时容易摩擦皮肤造成损伤。
3. 2自然脱落和二次断脐(剪脐)法
国内有较多关于二次断脐的研究。具体操作方法:新生儿出生48 h左右,用有齿镊夹住脐带残端,用75%乙醇棉签消毒脐带残端直至脐根部、脐窝及周围皮肤,然后将剪刀头平脐圈处或脐根处剪下残端(剪刀口不可张开太大)。用75%乙醇再次涂擦脐窝1周消毒,用明胶海棉压迫脐窝。用无菌纱布和脐带卷略加压缠绕于腹部以保护脐部并起到止血作用。剪脐后30 min、1 h及以后每4h 1次,观察5次并记录脐部有无出血。若48 h后剪脐,难度加大,出血多,脐部愈合时间长,脐带过干,局部变硬易残留坏死组织。但对于脐带过于粗大者,应以局部是否干燥为标准。
3.3WHO提倡的护理方法
WHO关于脐部护理方式的最新临床指导原则是/自然干燥法。提倡在新生儿出生后严格无菌断脐,然后等待脐带自然干燥脱落。护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分娩过程严格执行无菌原则。o断脐时应用无菌器械。保持脐带及周围清洁干燥直至脱落,日常护理用清水擦干,不涂消毒剂。?在护理每个婴儿前后洗手。?脐部暴露于空气中,或遮盖清洁、宽松的衣服。?尿布要低于脐部。如有尿粪污染,用清水清洁,或不做处理让其自然干燥。观察感染征象,如脐周红肿、脓性分泌物、发热等。
4结语
对新生儿的脐带结扎以及护理研究对新生儿的健康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低感染率和高自然脱落率是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目标。断脐时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防止脐带感染的主要措施。我们需进一步探索一种更好的结扎方法,制定操作步骤、流程及严格的护理常规,以改善新生儿脐部护理,将不良反应降到最少。
参考文献
[1] 陆照娣.新生儿脐带残端结扎修剪方法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4(15): 879 -880.
[2] 赵芝音. 171例新生儿脐部细菌培养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1996, 8(2):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