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的一本小册子

来源 :江河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chen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对我影响较大或者说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就是《培根随笔选》。这本小册子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青年译丛之一,由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书大约是“五角丛书”(相当于现在的口袋书)那样巴掌大小,杏黄色封面。译者何新是个非凡的人物,大学肄业却受聘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任教,1980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981年成为著名历史学家黎澍先生的助手。他以卓越的才华和独到的眼光奠定了在中国学术界的特殊地位。而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被马克思称赞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随笔选》所选译43篇随笔。这些随笔以哲学家的深邃眼光,看透世界,从而对人生历史哲学伦理爱情家庭嫉妒事业等多方面做出深刻的阐述和诠释。全书虽小巧单薄,却处处闪耀着哲学家思想的光芒,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启迪,仿佛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比如《论学习》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比如,在《论子女》中,培根说“子女会增加父母对生活的忧虑,但也会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比如“谣言是一个社会动乱的前兆”;还有那句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原文出现在《论求知》中,原文为“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其它如《论真理》《论美》《论善》《论健康》《论爱情》《论婚姻》、《论友谊》《论幸运》《论财产》《论法律》《论吹牛》《论嫉妒》《论野心》等等,几乎涵盖了人生社会的所有方面,这对涉世不深和充满困惑的我以及广大读者来说,真如指路明灯一般。特别是在人们失恋之后,看到培根在《论爱情》中说的“高贵的心灵和伟大的事业均可抵御这种愚蠢的激情”,你自然就会释然了。
  说实在的,何新先生所译的《培根随笔选》,只有83000字,定价0.85元,小32开,但1985年12月第一版就印了94000册。岁月如梭,掐指算起来,这本小册子伴随我35年了,我也从青年渐入老境,但这本小册子却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它是我枕头底下十几本书中永远不更换的书。可喜的是,近年来,很多出版社纷纷出版了《培根随笔选》。
  由于喜欢培根随笔,我自己就搜集了多个版本的培根随笔选。比如,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蒲隆翻译的《培根随笔全集》精装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由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會译的《培根散文集》中英文对照全译本;由著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柳鸣九先生主编的《世界散文八大家·培根散文精选》,此书由海天出版社(中国·深圳)出版;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石磊编译世界大师思想精粹系列丛书之一的《培根谈人生成就》和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由作家肖复兴主编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培根随笔》,并附有名师1+1导读方案,等等。一本小册子书,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十年来一版再版,不仅了影响了我同时代的读者,毫无疑问也影响了世界其他地方的很多读者。
  培根在《谈诤谏》一文中写道:“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对提出的诤谏的信任。因为在别的信任中,人们把生活的一部分委托予人,如田地、产业、子女、信贷、某件事情,然而对那些被选为谏臣诤友的人,人们则把生活全部委托给他们了。由此可见,诤谏者更应当忠诚正直。明君且不可认为听从诤谏就会减损他们的伟大,贬低他们的能力。上帝本人也离不开诤谏,因此把“策士”定为圣子的一个尊号。所罗门也说“诤谏中有安定”。事情要再三掂掇,如果不在争议中点播,就要在运气的浪头上翻腾,而且一波三折,成败不定,恰如一个醉汉踉跄行路一样。”……培根接着分析:“现在让我们谈谈诤谏的必变和治病的良药。人们已经主义到求谏和纳谏时有三大弊病:一,暴露事由,难以保密;二,有损君王权威,仿佛他们不能完全做主似的;三,有听信谗言的危险,对进谏者利大,于纳谏者利小。”……我在阅读中发现,培根在写谈诤时,1612年作,1625年补充。说明他的思考也是在不断完善,不断充实。这告诉我们,书也不是圣人,都要在不断地学习中,逐渐走向完美。
  显而易见,《培根随笔选》的另一个特色就是知识非常丰厚、深刻驳杂。在每一篇随笔之后都附有内容渊博的注解,光看这些注解就非常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甚至给人感觉在看培根随笔的同时,你还在阅读很多种学问的书籍。这主要是培根本身就是集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于一身的大学问家,知识丰富是必然的。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培根随笔中有的观点中错讹、谬误在所难免。但瑕不掩瑜,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历经四百多年时间的大浪淘沙般的筛选,这本书越来越珍贵。《培根随笔选》作为警句式散文的集大成者,永远矗立在世界优秀图书行列永不逊色。
  最后,我想说,多读书比多看电视、多看手机是有很多好处的。起码对我们的眼睛来说,电视荧屏和手机屏幕对眼睛的伤害太大了。每天晚上,我临睡觉之前,都看看枕头下的小册子,仿佛脑之更清静一些,入眠也更快一些。即使我一度失眠,看一会这些小册子,很快就进入梦乡了。
  责任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唐代社会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格局使得唐代社会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大气象,尤其在诗歌创作上出现了井喷式的繁荣,诗人和诗歌都充满了“胡气”的审美倾向。这种粗犷与精细、雄浑与小巧、豪放与婉约的熔铸,对诗人气质、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盛唐诗人正是在这样的心态和情怀下,构建了自己的文化品性。  一、盛唐诗中的“胡气”及文化价值  1.“胡气”的具体体现  鲁迅先生说“唐室多胡
期刊
产自南京的雨花石,因质、形、纹、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备,被称为“石中皇后”。它作为六朝古都的一朵奇葩,绽放在世界各地。  传说梁代云光法师讲诵《涅盘经》时感动了上天,落花如雨,花雨落地为石。成语“天花乱坠”由此传说而来。一场五彩天雨留给人间无尽的诗情画意。  雨花石中藏有山川云彩、人物神仙、花鸟虫鱼,凝天地之灵气,孕万物之风采,方寸之地,让人们看到大千世界的美轮美奂,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  
期刊
算来大约是18年前吧,我在报社负责一个关于母亲节的有奖征文活动,遵领导旨意找一些在南阳的文坛大腕约稿,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报纸的品位,当然还有这个征文活动自身的品位。  我自小就喜欢文学,崇拜作家,乐颠颠地领命后,很快就登门拜访了周同宾、秦俊、廖华歌等著名作家。大家们无一例外地谦虚低调,没有一点架子就答应了我。可是这时,我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没有完成,那就是南阳作家群里最大的腕——二月河,我既没有
期刊
我在阅读中有一个异于常人的习惯,就是在经典文学、纯文学和流行文学的选择上,我偏向于对前者的痴爱。中国古典文学自不必说,传统文化如一颗颗流光溢彩的明珠。外国文学,无论其作品还是作者本身,都让世人敬仰,他们给读者带来审美的愉悦,赋予人精神上的享受,使人的灵魂得以浸润。因而,我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品读是具有选择性的。近年来,书的海洋很深很广,出版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进入人的视野,有突破,并大放异彩的作品
期刊
近读陈德民长篇小说《红杉树下》的时光,是我自庚子年初回湘探望父亲,因新冠疫情一直滞留在长沙客栈的日子里。捧着装祯精美,纸质竟有点丝滑的这部刚上架的新书,跟着作者铺就的美丽的文字,闻着阵阵书香,我被吸引在书里故事的情节之中。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南京知青郑东杰、文澜两人的愛情为主线,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那群特殊身份人群的生活情境、思想情感以及他们留给历史的印记与思考。非常耐读,环
期刊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诗歌生态下,不论是对当代诗歌进行宏观描述的客观要求,还是加强海峡两岸诗歌创作与研究的感性认同,亦或是消解大陆诗坛“运动情结”和破除“学术山头”的现实需要,“中生代”诗歌研究理应提上日程。在此现实下,刘波先生的著作《“中生代”诗歌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无疑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针对性。这部研究中国大陆“中生代”诗歌的专著,上编是“中生代”诗歌的整体图景,下编为“中生
期刊
摘要:社会养老制度是依靠什么力量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此,有很多不同的回答进而形成了五种理论观点。本文对此作了归纳和分析,并以几个国家的经验为依据,分别检验了这些理论观点(包括工业发展理论、社会民主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多元化理论、国家中心理论)的效度。笔者认为,单个理论的效度犹如彩虹的不同颜色一样,只有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不同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而英国的案例很好地诠
期刊
零时光  卷起或折叠,眼神里析出的清澈  让时光歇足一秒钟,观察  皱纹的泥泞,以及春日里蹦跶的小蚂蚱  搭上一小节列车寻找适宜的潮湿  在我和爱人之间保留沼泽之地  大过书里的迦南,淌奶流蜜之所  在谈话里剔除留声机里广告的部分  我会爱上零,在世界还没有开始之前  旧房子  候鸟蹲下来,它午睡的时间  被琐碎的事情惊扰  它是爷爷弹奏的二胡  每天的水分都吸进奶奶干燥的帕子  灰尘暧昧的缠绕衰
期刊
读朱自清的散文,每次都有不同的艺术享受。他的语言清新隽秀,笔触细腻传神,文字精准奇妙,使作品充满了画面感和意象美。让每位读者都会从字里行间领略到画风各异的悦读审美。或令人心旷神怡,或让人回味无穷。  他早期的作品《匆匆》,是一篇感叹岁月与时间匆匆而过的经典之作,通过细腻刻画时光流逝一去不返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虚度年华的无奈,揭示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大变革时期年轻人觉醒又茫然的复杂心情。其中
期刊
去年12月,在连云港市朱自清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中山文学院院长、南京远东书局总编辑、作家陈德民先生送我一本《大家教育》周刊,上面刊载有他的长篇古风体抒情诗《印象南京》,读罢全诗,尽管几天时间过去了,但那铿锵的诗句,澎湃的激情,像一曲天籁之音,在耳畔不时回响。不仅为作者数年磨一剑的沉潜精神和坚定的毅力所感动!  认识德民先生还是我在东海县委工作期间,算起来已有30多年的光阴,知道他就更早了。198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