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行知先生的创新教学论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u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育观念和教育方针的创新
  传统教育奉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是升官、发财的途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适国内外之势,提出受教育者应达这样的目标:“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这五个方面用现在的话可以概括为“体、劳、智、美、德”。总结以后的诸多论述,可把他的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大众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人们做自己的主人,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谐调发展,具有自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这充分体现了陶先生“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
  二、教育内容的创新
  教育内容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载体。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内容的创新应根据新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实际情况来确定。
  1.智育。陶行知先生极注重科学教育。他主张要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前沿性的、技能职业性的科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他正是这么做的,南京高师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他就给他们开设有介绍科学常识的课,既有遗传学,又有达尔文的进化论,一直说到孟得尔的杂交实验。另外还为学生开设了科学史、心理学等课程,并强调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德育。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先生认为,封建教育只重视念书做文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气节品行教育丝毫不讲究。因此,他主张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由此,他进一步指出,德育主要之点就在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他提倡讲求“公德”和“私德”,强调良好公德能使集体、国家兴旺发达,不顾公德的结果是“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这个集体的基础必然动摇,并且一定要衰败下去”。“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因为“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要求学生必然有一种高贵的品德成绩表现出来,既要讲“公德”又要讲“私德”。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是针对封建教育只重视“学而优则仕”和以“文章定功名”的强烈抨击和讽刺,是对旧教育的德育进行的一种全新创造。
  3.体育。陶行知先生对此极为关注,在注重德育、智育的同时,把体育提高到等同于德智二育的基础地位。指出只有身体好,才有德智的存在。否则,虽具有良好学识道德而无健全之身躯,则这种学识道德,不能用以树不世之业,为人类创造莫大之幸福。在他看来,体育是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显然陶行知先生始终把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此,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对体育进行革新,早在南京高师任教务主任时,就重视学校的早操,并在学校设置了体操、兵操、拳术等课程。在创办晓庄师范后,陶行知先生把体育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还请人来校传授体育技能。在育才学校期间,更是重视体育,而且体育课比前期更为规范,开展了以田径、球类、游戏等自然活动为主的“自然体育”,取代了以前以刀枪棍棒为主要内容的“兵式体育”。同时还强调把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也列为体育课内容,扩大了学校体育课程的范围。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旧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主要表现是教学领域中存在“重教太过”“教学分离”等主观主义痼疾。
  陶行知先生明确阐明“教学做合一”法的含义,在撰写《教学做合一》一文时,指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定。后来又进一步阐述“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做”的环节,认为“做”是首位的,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否则,“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陶行知先生还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动精神,反对灌输的教学方法。他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强调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他明确指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教师要在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上更进一步,使学生不得不愤,不得不悱。”
  创新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灵魂。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背景下,总结并借鉴他成功的教育理论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主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梳理相关法规要求,深入分析滚装处所甲板层高与典型车型适装特点,结合固定式水基灭火系统的工作条件,指出目前可能存在的匹配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对船舶设计和法规的改
本文介绍了一种设计低比转数泵的新方法--加大流量设计法,通过试验和实例表明,该方法能使设计的低比转数泵效率提高,性能优良。
【摘 要】 在现阶段对初中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很多学校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自我意识的提高,这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初中生自主管理的实施,就是为了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不断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诉求,从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自主;积极;学习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如何让祖国的花朵在时代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尽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税收征管模式的转换,纳税人权利意识的觉醒,税收征管工作思路的拓宽,为纳税人服务开始成为税务机关积极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
“培训是给干部最大的福利”这一观点在一些税务机关时常被引用。应当说,这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完全将其看成是福利,用福利的观念替代培训,却会给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摘 要】 传统的复习课枯燥、单调、乏味,教师教得无激情,学生学得无热情,往往好时费力而效率低下,成为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给复习课增加一些“味道”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加主动味,让学生自己“导演”复习,增设趣味性,让学生乐在其中,增添和谐味,让学生学的轻松,增强应用味,让学生享受成功。  【关键词】 复习课;有味;有效  “上复习课难啊!学生一点热情也没有,拨一下动一下。”——经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