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竞技比赛中逆境应对训练模式首先将传统模式的培养与评价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改革为寻找、评价、预见比赛过程中的典型逆境,然后控制自身不合理性并充分利用对手不合理性,通过训练掌握应对逆境的策略和技能,达到成功破解挫折和不利局面,进而掌控比赛进程。
关键词:比赛逆境 应对逆境训练 挫折 策略 技能
逆境是指不利于本方的情境。许多运动员逆境中的反败为胜依靠的是应对逆境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心理技巧。比赛中的逆境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由于本方情况导致的不利,如赛前赛中伤病、技战术弱点等; 由于对方情况导致的不利,如对手实力过于强大,具有主场优势等;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利,如观众不友好、不适应气候、裁判不公正等。逆境对运动员心理状态和操作表现造成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体现在唤醒水平升高、注意力分散或不良情绪产生(如愤怒、悔恨、沮丧等)。运动情境相对于其他问题解决情景具有更多限制和矛盾,运动员实际上处于必须在资源缺乏情况下解决问题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下的决策和行动难免缺乏理性。
一、运动员比赛中应对逆境的正确态度
首先要正确认识逆境。对逆境没有正确认识和缺乏应有心理准备,遇到逆境就会惊慌失措,丧失信心,自乱章法。树立正确逆境观并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勇于面对逆境现实,敢于向逆境挑战,沉着冷静地采取对应措施,扭转不利局面;其次要确立正确归因。正确归因是应付和解决逆境问题的必要基础。把不利结果一概归因于外部因素会对逆境感到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不能对行为做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难和改变处境。但是把不利因素全部归因于个人努力不够,过多责备自己也不现实,同样不能对自己行为结果担负起合理责任,针对性处理自己行为,有效改善逆境。只有以积极态度冷静分析遭受逆境的主客观原因,积极找出失败症结所在,才能从本人实际条件出发,用切实行动促使挫折情境的改变;第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从思想上、学习上或生活上志同道合的教练、队友、家人那里获得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总结和谐人际关系对增强逆境承受力的重要作用时说,“我希望人们能听我倾诉自己的心理话,在我感到自己因无法解决问题而愤怒,或者陷入苦恼不堪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或者一时被绝望心理和认为一切都毫无价值的心情所压倒时,幸运的是在这些时候我总能找到人倾诉自己的苦衷,由此使我从精神纷乱中解脱出来,我内心的紧张就会解除,可以通过一条新的途径重新窥见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继续沿着生活之路走下去。如果有人倾听并理解你,那些可怕的情感就立刻变得可以忍受,那些似乎不可思议的因素都会变得合乎情理而易于理解。”
二、运动员应对逆境训练的策略和技能
心理学者姒刚彥(2006)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即在应对逆境过程中关键不是要将自身状态调整到“最佳”,而是如何控制自身不合理性并充分利用对手不合理性。根据上述观点,建议教练员帮助运动员认识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逆境,建立良好应对机制,首先是寻找与评价比赛中的典型逆境,然后通过训练掌握应对逆境的策略和技能,具体通过以下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确认与预见典型或关键逆境。结合以往比赛经验分析、提取、确认和预见各种典型或关键逆境,包括与运动项目有关的逆境:如战术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比赛时注意力受到干扰等;与特定比赛和对手有关的逆境:如比分被反超、受到裁判不公裁决、只要参加大型比赛就发挥不出水平、遇到实力高于自己或与自己技战术相克对手就发憷等;与个人心理和技术特点有关的逆境:如有的运动员脾气暴躁,容易在比赛中失去自控,有的运动员过于追求完美特性,只要在比赛中出现失误就不能原谅自己,始终带着懊恼情绪应付下面比赛,有的运动员在不得不使用自己的弱势技术时犹豫不决,有的运动员错失绝佳进攻机会等。第二阶段:找出合适的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应对方法中包括应对策略与应对技能。应对策略主要有四类: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调节情绪的应对策略;回避的应对策略;阿Q式(与逆境共存思想)的应对策略。应对技能是具体用于应对逆境的心理技能,实践中最常使用的有五种:唤醒水平调节;注意控制;表象;思维控制;行为程序。应对方法可以针对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如制定在落后情况下的比赛战术,也可以针对具体情绪表现,如在动作失误后情绪暴躁时利用暗示语调节自己情绪,还应提高对逆境的包容力,正视逆境,坦然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专注于当前面临的比赛。在选择应对逆境方法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合理性,主要是指控制自身的不合理与利用对手的不合理。第三阶段:实施个体化训练。在了解运动员个人情况基础上有针对性采用不同方案对于逆境应对的策略进行安排和训练,目的是强化应对意识,学习应对技能,最后形成应对习惯。在选择应对技能时应注意策略的合理性,选用包括唤醒水平调节、注意控制、表象、思维控制、行为程序等方案;在评价运动员个人应对逆境能力(对逆境的准备、承受力和控制力)情况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案。对逆境应对策略进行安排和训练目的是强化应对意识,学习应对技能,最后形成应对习惯。意识主要是指“逆境是正常的”意识;学习技能即对第二阶段中确定的应对方法进行学习与训练,这期间可能会有反复与修订;形成习惯是对确定的逆境形成了自动化反应的解决或控制问题思维与行为,对预见甚至未预见的逆境产生积极反应方式。这种习惯就与运动员已经掌握的自动化动作一样,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会即刻表现出来。第四阶段:评价和反馈训练效果。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补充和修改。训练方案实施后效果的观测和评价是必要且重要的。评价应对逆境训练效果,运动员在比赛中策略运用的合理性和比赛成绩都应当作为训练效果的重要依据加以考察。一是应把应对方法的合理性与运动员比赛中技战术使用的合理性结合起来对逆境应对效果进行评价,应对方法应该保持与技战术一致,只要不过于不合理就可以大胆尝试,这也是一种创新过程,我们的目标不是准求最合理,而是最能解决当前问题;二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进步与否也应被看作是对逆境应对训练效果检验的一项标准,对于每一项具体的逆境应对训练来说,都能够找到与之相符合的“目标比赛”。教练员在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过程中起着更为主动和重要的作用。教练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对逆境的能力越强竞技表现越理想”这一意识需要教练员在训练与比赛的实践中反复灌输给运动员;其次,赛前逆境应对方案的仔细准备、赛中逆境应对心态的调整、备用方案使用的提醒,以及赛后逆境应对能力的评价与指出下一步的训练方向等,都离不开教练员的参与与指导;最后,逆境应对的模拟训练或对逆境的预见都需要教练员的创造与智慧。
三、对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对比赛挫折的建议
挫折是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得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根据挫折发生与消除理论,为提高运动员应对挫折能力,建议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对运动员进行应对挫折训练,具体措施包括:及时提供情感支持。首先应当充分理解运动员遇到挫折時的心情,并通过各种方式如关切目光、贴心问候、解决问题提议等给运动员以及时鼓励和支持;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挫折观念。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对挫折的认识对个体产生影响远远超过挫折本身,因此采取正确认知定向是最重要的;训练中有意设置一些挫折情境。教练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挫折情境培养运动员对挫折的认知、评价、理解、积极态度以及采用合理方法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挫折承受力是培养良好意志行为的重要方面。在挫折发生后如何把负性情绪降至最低,合理应对挫折,建议运动员:倾诉和宣泄。遇到挫折后把失望焦虑等负面情绪锁在内心会凝聚成一种失控力,很可能摧毁肌体正常机能,导致体内毒素滋生。适度倾诉可以将失控力随着语言倾诉逐步转化出去。精神宣泄主要目的就是给不良情绪找一个通道和出口,把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受到挫折后心理活动往往失去平衡,常常以紧张情绪反应代替理智行为,如果把这种紧张情绪发泄出来,心理活动就可以尽快恢复到理智状态,达到心理平衡。精神宣泄有多种形式,如找亲近或容易理解自己的人倾诉、合理的身体活动等;接纳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好与不好的方面,尤其在遇挫后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全面评价,在愉快接纳自己同时避开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遇挫后去想那些比自己遇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通过挫折程序比较将自己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寻找分析自己没有受挫感的方面,即找出自己的优势点,强化优势感,从而增强挫折承受力;认真分析造成挫折的内因与外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分析已经具备的和可能具备的转变挫折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确定解决问题方法,制订新的训练比赛解决方案,设置适宜的新目标,在分析原因和设置新目标之后应当立即开始将计划付诸实施。
关键词:比赛逆境 应对逆境训练 挫折 策略 技能
逆境是指不利于本方的情境。许多运动员逆境中的反败为胜依靠的是应对逆境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心理技巧。比赛中的逆境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由于本方情况导致的不利,如赛前赛中伤病、技战术弱点等; 由于对方情况导致的不利,如对手实力过于强大,具有主场优势等;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利,如观众不友好、不适应气候、裁判不公正等。逆境对运动员心理状态和操作表现造成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体现在唤醒水平升高、注意力分散或不良情绪产生(如愤怒、悔恨、沮丧等)。运动情境相对于其他问题解决情景具有更多限制和矛盾,运动员实际上处于必须在资源缺乏情况下解决问题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下的决策和行动难免缺乏理性。
一、运动员比赛中应对逆境的正确态度
首先要正确认识逆境。对逆境没有正确认识和缺乏应有心理准备,遇到逆境就会惊慌失措,丧失信心,自乱章法。树立正确逆境观并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勇于面对逆境现实,敢于向逆境挑战,沉着冷静地采取对应措施,扭转不利局面;其次要确立正确归因。正确归因是应付和解决逆境问题的必要基础。把不利结果一概归因于外部因素会对逆境感到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不能对行为做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难和改变处境。但是把不利因素全部归因于个人努力不够,过多责备自己也不现实,同样不能对自己行为结果担负起合理责任,针对性处理自己行为,有效改善逆境。只有以积极态度冷静分析遭受逆境的主客观原因,积极找出失败症结所在,才能从本人实际条件出发,用切实行动促使挫折情境的改变;第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从思想上、学习上或生活上志同道合的教练、队友、家人那里获得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总结和谐人际关系对增强逆境承受力的重要作用时说,“我希望人们能听我倾诉自己的心理话,在我感到自己因无法解决问题而愤怒,或者陷入苦恼不堪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或者一时被绝望心理和认为一切都毫无价值的心情所压倒时,幸运的是在这些时候我总能找到人倾诉自己的苦衷,由此使我从精神纷乱中解脱出来,我内心的紧张就会解除,可以通过一条新的途径重新窥见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继续沿着生活之路走下去。如果有人倾听并理解你,那些可怕的情感就立刻变得可以忍受,那些似乎不可思议的因素都会变得合乎情理而易于理解。”
二、运动员应对逆境训练的策略和技能
心理学者姒刚彥(2006)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即在应对逆境过程中关键不是要将自身状态调整到“最佳”,而是如何控制自身不合理性并充分利用对手不合理性。根据上述观点,建议教练员帮助运动员认识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逆境,建立良好应对机制,首先是寻找与评价比赛中的典型逆境,然后通过训练掌握应对逆境的策略和技能,具体通过以下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确认与预见典型或关键逆境。结合以往比赛经验分析、提取、确认和预见各种典型或关键逆境,包括与运动项目有关的逆境:如战术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比赛时注意力受到干扰等;与特定比赛和对手有关的逆境:如比分被反超、受到裁判不公裁决、只要参加大型比赛就发挥不出水平、遇到实力高于自己或与自己技战术相克对手就发憷等;与个人心理和技术特点有关的逆境:如有的运动员脾气暴躁,容易在比赛中失去自控,有的运动员过于追求完美特性,只要在比赛中出现失误就不能原谅自己,始终带着懊恼情绪应付下面比赛,有的运动员在不得不使用自己的弱势技术时犹豫不决,有的运动员错失绝佳进攻机会等。第二阶段:找出合适的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应对方法中包括应对策略与应对技能。应对策略主要有四类: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调节情绪的应对策略;回避的应对策略;阿Q式(与逆境共存思想)的应对策略。应对技能是具体用于应对逆境的心理技能,实践中最常使用的有五种:唤醒水平调节;注意控制;表象;思维控制;行为程序。应对方法可以针对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如制定在落后情况下的比赛战术,也可以针对具体情绪表现,如在动作失误后情绪暴躁时利用暗示语调节自己情绪,还应提高对逆境的包容力,正视逆境,坦然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专注于当前面临的比赛。在选择应对逆境方法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合理性,主要是指控制自身的不合理与利用对手的不合理。第三阶段:实施个体化训练。在了解运动员个人情况基础上有针对性采用不同方案对于逆境应对的策略进行安排和训练,目的是强化应对意识,学习应对技能,最后形成应对习惯。在选择应对技能时应注意策略的合理性,选用包括唤醒水平调节、注意控制、表象、思维控制、行为程序等方案;在评价运动员个人应对逆境能力(对逆境的准备、承受力和控制力)情况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案。对逆境应对策略进行安排和训练目的是强化应对意识,学习应对技能,最后形成应对习惯。意识主要是指“逆境是正常的”意识;学习技能即对第二阶段中确定的应对方法进行学习与训练,这期间可能会有反复与修订;形成习惯是对确定的逆境形成了自动化反应的解决或控制问题思维与行为,对预见甚至未预见的逆境产生积极反应方式。这种习惯就与运动员已经掌握的自动化动作一样,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会即刻表现出来。第四阶段:评价和反馈训练效果。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补充和修改。训练方案实施后效果的观测和评价是必要且重要的。评价应对逆境训练效果,运动员在比赛中策略运用的合理性和比赛成绩都应当作为训练效果的重要依据加以考察。一是应把应对方法的合理性与运动员比赛中技战术使用的合理性结合起来对逆境应对效果进行评价,应对方法应该保持与技战术一致,只要不过于不合理就可以大胆尝试,这也是一种创新过程,我们的目标不是准求最合理,而是最能解决当前问题;二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进步与否也应被看作是对逆境应对训练效果检验的一项标准,对于每一项具体的逆境应对训练来说,都能够找到与之相符合的“目标比赛”。教练员在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过程中起着更为主动和重要的作用。教练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对逆境的能力越强竞技表现越理想”这一意识需要教练员在训练与比赛的实践中反复灌输给运动员;其次,赛前逆境应对方案的仔细准备、赛中逆境应对心态的调整、备用方案使用的提醒,以及赛后逆境应对能力的评价与指出下一步的训练方向等,都离不开教练员的参与与指导;最后,逆境应对的模拟训练或对逆境的预见都需要教练员的创造与智慧。
三、对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对比赛挫折的建议
挫折是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得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根据挫折发生与消除理论,为提高运动员应对挫折能力,建议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对运动员进行应对挫折训练,具体措施包括:及时提供情感支持。首先应当充分理解运动员遇到挫折時的心情,并通过各种方式如关切目光、贴心问候、解决问题提议等给运动员以及时鼓励和支持;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挫折观念。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对挫折的认识对个体产生影响远远超过挫折本身,因此采取正确认知定向是最重要的;训练中有意设置一些挫折情境。教练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挫折情境培养运动员对挫折的认知、评价、理解、积极态度以及采用合理方法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挫折承受力是培养良好意志行为的重要方面。在挫折发生后如何把负性情绪降至最低,合理应对挫折,建议运动员:倾诉和宣泄。遇到挫折后把失望焦虑等负面情绪锁在内心会凝聚成一种失控力,很可能摧毁肌体正常机能,导致体内毒素滋生。适度倾诉可以将失控力随着语言倾诉逐步转化出去。精神宣泄主要目的就是给不良情绪找一个通道和出口,把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受到挫折后心理活动往往失去平衡,常常以紧张情绪反应代替理智行为,如果把这种紧张情绪发泄出来,心理活动就可以尽快恢复到理智状态,达到心理平衡。精神宣泄有多种形式,如找亲近或容易理解自己的人倾诉、合理的身体活动等;接纳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好与不好的方面,尤其在遇挫后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全面评价,在愉快接纳自己同时避开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遇挫后去想那些比自己遇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通过挫折程序比较将自己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寻找分析自己没有受挫感的方面,即找出自己的优势点,强化优势感,从而增强挫折承受力;认真分析造成挫折的内因与外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可控原因和不可控原因,分析已经具备的和可能具备的转变挫折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确定解决问题方法,制订新的训练比赛解决方案,设置适宜的新目标,在分析原因和设置新目标之后应当立即开始将计划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