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检测中的比重很大;离不开教师指导;指导学生逐步主动掌握通往作文殿堂的钥匙。
【关键词】作文;指导;导学
作文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检测中的比重很大,其位置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极为重要,但是提起作文,多数学生都感到头疼,不少教师也感到难教,年复一年而做成了一锅夹生饭,大部分高中生作文“奶味”十足,作文不过关的大有人在。
学生作文,能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也反映出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虽然离不开教师的“教”,但归根到底要靠学生自己去学、去练、去写。因此,对于我们作文课的作文指导任务,有必要把“教”学变成“导”学。
1.思想情感的“导”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将成为新世纪的人才,他们将来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个岗位上大显身手。要让学生写出观点正确、立场鲜明的文章,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做到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我批改许多学生的作文,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作文,要么对生活过于偏激而理解不透,要么是无米之炊的空洞呻吟,不能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事物作出正确判断,不懂的用正确的观点去统率材料,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导学,要使学生明白:思想健康、感情丰富,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内容充分,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要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在练笔的过程中锻炼人,这就要求学生懂得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美”的情感,没有对“丑”、 “恶”的批判与摒弃,也就不可能有对“美”的鉴赏与追求。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辨别美丑的方法,通过对“丑”的批判,强化对“美”的追求,进一步增强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感。
2.写作兴趣的“导”
兴趣的“导”,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化被动为主动的主要措施,也是作文指导的关键。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来自于“不得”不写的作文要求与“并不想写”的被动状态的矛盾,久而久之,就索然无味,学生头脑中的作文就成了总分总的“三段论”的“八股遗风”这些观念。其实,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他们需要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宣泄,他们的喜悦和忧伤、自信和迷惘都需要向他人倾诉。因此,我们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享受写作、思考与创作的乐趣,因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衡量作文指导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不是看学生“写得如何”,而是看学生“是否爱写”,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也许这就是作文指导的真谛。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2.1 实行“投稿”作文机制,培养作文兴趣。要求学生每两周向老师投一篇稿,然后推举班级学生评选人员(一般是作文水平比较好的学生)组成五人评审组。对本次“投稿”作文进行一审并写明退稿理由, (我发现这个环节“评审组”成员非常认真,点评非常到位),从中选出10篇以上送交老师,进行二审,半学期后由老师组稿。要么办一期班刊,要么编成一本《学生优秀习作》。但是,对于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不能过高,我有时从他们上交的作文本里面,选出一些精彩的句子,哪怕是一句,凑成一堆,就是一个版面,名曰“精美摘录”,这样,让大多数学生参与了写作,引导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
实践证明,这个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也给一些惧怕作文的学生一个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2.2 组织语文活动,增强作文活力。适时组织一些有关语文活动的比赛,比如学习议论文单元后可以举行辩论赛,还有童话戏剧单元的课本剧本比赛等导学,提高他们学习语文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写作兴趣。
2.3 及时展示,提高学生参与度。展示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在写作完成后鼓励学生进行展示,将会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展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写作前就提出展示的要求,因为要展示,学生在一开始写作时,就有了强烈的动力,写作时也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因为读者意识或对象意识是一个人写出好作文的秘诀之一;二是展示要及时,最好在学生刚刚完成后就立即进行展示,这样才能增强展示的实效。
3.批改评语的“导”
我们常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学生写了作文,通常是由教师改后再进行讲评,这也是非常必要的。批改作文的评语是学生作文最直接、最重要的反馈信息,从评语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写作状况,因而批语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在开始时不能要求太高,只要能调动学生动笔就是一大进步;在他们的作文中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少提缺点,当然也不是光唱赞歌,评语的语言要心平气和,以鼓励性评语为主,不能带讽刺挖苦的味道,以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因此,我也在作文评讲上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首先,我常在作文课上拿学生的范文或班里学生得奖文章来念。曾记得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念过我的优秀习作使我至今难忘,也使我从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我有时会把一些作文水平不高但内容真实可感的学生习作拿来改成范文,让这些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文章也有闪光之处,精心修改后也可成为范文,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
总之,我们要在进行写作指导实践中,在“教学情境”与“实际应用”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指导学生逐步主动掌握通往作文殿堂的钥匙。
收稿日期:2013-04-02
【关键词】作文;指导;导学
作文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检测中的比重很大,其位置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极为重要,但是提起作文,多数学生都感到头疼,不少教师也感到难教,年复一年而做成了一锅夹生饭,大部分高中生作文“奶味”十足,作文不过关的大有人在。
学生作文,能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也反映出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虽然离不开教师的“教”,但归根到底要靠学生自己去学、去练、去写。因此,对于我们作文课的作文指导任务,有必要把“教”学变成“导”学。
1.思想情感的“导”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将成为新世纪的人才,他们将来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个岗位上大显身手。要让学生写出观点正确、立场鲜明的文章,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做到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我批改许多学生的作文,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作文,要么对生活过于偏激而理解不透,要么是无米之炊的空洞呻吟,不能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事物作出正确判断,不懂的用正确的观点去统率材料,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导学,要使学生明白:思想健康、感情丰富,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内容充分,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明确的目的,要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在练笔的过程中锻炼人,这就要求学生懂得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美”的情感,没有对“丑”、 “恶”的批判与摒弃,也就不可能有对“美”的鉴赏与追求。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辨别美丑的方法,通过对“丑”的批判,强化对“美”的追求,进一步增强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感。
2.写作兴趣的“导”
兴趣的“导”,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化被动为主动的主要措施,也是作文指导的关键。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来自于“不得”不写的作文要求与“并不想写”的被动状态的矛盾,久而久之,就索然无味,学生头脑中的作文就成了总分总的“三段论”的“八股遗风”这些观念。其实,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他们需要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宣泄,他们的喜悦和忧伤、自信和迷惘都需要向他人倾诉。因此,我们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享受写作、思考与创作的乐趣,因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衡量作文指导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不是看学生“写得如何”,而是看学生“是否爱写”,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也许这就是作文指导的真谛。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2.1 实行“投稿”作文机制,培养作文兴趣。要求学生每两周向老师投一篇稿,然后推举班级学生评选人员(一般是作文水平比较好的学生)组成五人评审组。对本次“投稿”作文进行一审并写明退稿理由, (我发现这个环节“评审组”成员非常认真,点评非常到位),从中选出10篇以上送交老师,进行二审,半学期后由老师组稿。要么办一期班刊,要么编成一本《学生优秀习作》。但是,对于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不能过高,我有时从他们上交的作文本里面,选出一些精彩的句子,哪怕是一句,凑成一堆,就是一个版面,名曰“精美摘录”,这样,让大多数学生参与了写作,引导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
实践证明,这个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也给一些惧怕作文的学生一个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2.2 组织语文活动,增强作文活力。适时组织一些有关语文活动的比赛,比如学习议论文单元后可以举行辩论赛,还有童话戏剧单元的课本剧本比赛等导学,提高他们学习语文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写作兴趣。
2.3 及时展示,提高学生参与度。展示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在写作完成后鼓励学生进行展示,将会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展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写作前就提出展示的要求,因为要展示,学生在一开始写作时,就有了强烈的动力,写作时也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因为读者意识或对象意识是一个人写出好作文的秘诀之一;二是展示要及时,最好在学生刚刚完成后就立即进行展示,这样才能增强展示的实效。
3.批改评语的“导”
我们常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学生写了作文,通常是由教师改后再进行讲评,这也是非常必要的。批改作文的评语是学生作文最直接、最重要的反馈信息,从评语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写作状况,因而批语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在开始时不能要求太高,只要能调动学生动笔就是一大进步;在他们的作文中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少提缺点,当然也不是光唱赞歌,评语的语言要心平气和,以鼓励性评语为主,不能带讽刺挖苦的味道,以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因此,我也在作文评讲上摸索出一些成功经验:首先,我常在作文课上拿学生的范文或班里学生得奖文章来念。曾记得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念过我的优秀习作使我至今难忘,也使我从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次,我有时会把一些作文水平不高但内容真实可感的学生习作拿来改成范文,让这些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的文章也有闪光之处,精心修改后也可成为范文,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
总之,我们要在进行写作指导实践中,在“教学情境”与“实际应用”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指导学生逐步主动掌握通往作文殿堂的钥匙。
收稿日期:201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