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01—1911年清末新政期间,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也顺应形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教育方面的改革影响深远。本文就清末新政前期甘肃在教育方面的准备工作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清末新政;甘肃;教育;准备
甘肃在顺应国家形势,正式开始清末新政之前,首先在教育方面从学制,管理,经费,教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和改革工作,以适应新式教育的需要。
首先,在学制规定方面。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壬寅学制”,将《钦定学堂章程》分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几个部分,次年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除了学堂系统外,还规定了学校管理办法,教授法以及学校置办法等,即为“癸卯学制”,这些学制尤其是“癸卯学制”,在甘肃省教育改革中基本得到了实施。
其次,在管理方面,也进行了较大改革。全省教育管理分为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两大系统。业务管理主管专门教育,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社会教育[1],视学督导等;行政管理系统则负责经费预算[2],对本省教育行政人员进行考核,选拔和任免,文档机关文书处理等事务。1906年,清政府学部设立视导官,命令各省设省视学,各县劝学所下面设县视学。次年,甘肃省提学使司成立,设省视学6人,将全省设为东西南北四路学区,由省视学分别视察。各州县劝学所建立的县视学,由县劝学所长兼任视学工作[3],至1909年全省共计劝学所75所,劝学员381人[4]。各州县大部分为私学,行政机构多按照省令劝学。
第三,经费和设施准备。甘肃法政学堂每年白银经费12200两,由统捐局拨发,讲堂2间,监学、教生休息室6间,阅报、图书室2间,教员学生宿舍35间;矿务学堂和农林学堂经费年18069两,由统捐局拨发,讲堂共25间,宿舍100间,食堂、操场、礼堂、仪器室等共用;甘肃省高等学堂,白银月5000两,常年经费活支,随时由藩库具领,令拨存本银9000两,发商生息,作学生津贴;优等师范学堂年11474两,司库拨发,占地63亩,操场1亩,共76间房屋;初等师范学堂年13560两,藩库拨发,占地面积45000方尺,操场1100方尺[5]。
除了以上由政府拨款,拨地的收入,“各类学堂都大都从旧学继承了数额不等的学田,其每年的收入用于办学经费。”还可以“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6]。而且学生的津贴方面,甘肃法政学堂每月津贴,官班学生4两,客班3两,绅班2两。“优等师范学堂的学生每月津贴二两四钱白银,每年发单,棉制服各一套,草帽一顶,羽绫靴一双,并供给全部书籍文具,每到期终,大考成绩好的发给奖银(八钱到四两)”[7]。速成师范学堂学生每月津贴8两白银,1908年改为初级师范学堂后每月津贴4两,一般公务文书人员月薪4-6两,当时每百斤面粉约八钱[8],可见学生们的待遇还是比较优厚的。
第四,在聘请教员方面。按照清政府于1903年颁布的《奏定任用教员章程》规定初等学堂教员由师范传习生充任,高等小学堂教员由简易师范生充任,普通高中教员以优等师范毕业生,游学外洋高等师范毕业优中等生充任。但是甘肃省地处偏僻,教师资源匮乏,实际执行起来只能取舍变通。在改革之初,“当时中学师资甚感缺乏,师资都取材于速成师范学堂毕业之举贡,兼有一二西籍教员。”[9] 1907年,甘肃省各个中学堂共92名教员,平均每校5.4人,初高等小学堂共有教员865人,平均每校1人。经过逐渐发展, 1909年甘肃省各府,直隶州10所中学堂25名教员,多为各类学堂毕业,少数为进士举人,兰州市某一中学堂有5名教员,国文,修身,經学教师为一名举人,英文为北洋水师学堂肄业生,历史为师范学堂毕业举人,地理为武昌师范学堂附贡生,算学,体育为初等师范学堂毕业生,较之前有了较大改观。
综上所述,甘肃省在清末新政正式开始之前,首先在学制的规定、全省的教育管理、教育经费和教学设施以及教员的聘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为即将到来的清末新政奠定了基础,为甘肃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注释:
[1]即民众教育,对普通民众进行识字,文化补习教育,建立图书馆,通俗演讲所等。
[2]包括计划标准,审计,会计,出纳等。
[3]《甘肃省志·教育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60页。
[4]傅九大主编《甘肃教育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79页。
[5]《甘肃解放前四十年教育史要》,第17页。
[6]李清凌《清代甘宁青民族地区的教育》,《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4月第2期第5页。
[7]《甘肃文史资料选辑》,1980年8月第1版第8辑第94页。
[8]《甘肃文史资料选辑》,1980年8月第1版第8辑第94页。
[9]《甘肃近三十年教育史要》,转引于《甘肃省志·教育志》第453页。
【关键词】:清末新政;甘肃;教育;准备
甘肃在顺应国家形势,正式开始清末新政之前,首先在教育方面从学制,管理,经费,教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和改革工作,以适应新式教育的需要。
首先,在学制规定方面。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壬寅学制”,将《钦定学堂章程》分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几个部分,次年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除了学堂系统外,还规定了学校管理办法,教授法以及学校置办法等,即为“癸卯学制”,这些学制尤其是“癸卯学制”,在甘肃省教育改革中基本得到了实施。
其次,在管理方面,也进行了较大改革。全省教育管理分为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两大系统。业务管理主管专门教育,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社会教育[1],视学督导等;行政管理系统则负责经费预算[2],对本省教育行政人员进行考核,选拔和任免,文档机关文书处理等事务。1906年,清政府学部设立视导官,命令各省设省视学,各县劝学所下面设县视学。次年,甘肃省提学使司成立,设省视学6人,将全省设为东西南北四路学区,由省视学分别视察。各州县劝学所建立的县视学,由县劝学所长兼任视学工作[3],至1909年全省共计劝学所75所,劝学员381人[4]。各州县大部分为私学,行政机构多按照省令劝学。
第三,经费和设施准备。甘肃法政学堂每年白银经费12200两,由统捐局拨发,讲堂2间,监学、教生休息室6间,阅报、图书室2间,教员学生宿舍35间;矿务学堂和农林学堂经费年18069两,由统捐局拨发,讲堂共25间,宿舍100间,食堂、操场、礼堂、仪器室等共用;甘肃省高等学堂,白银月5000两,常年经费活支,随时由藩库具领,令拨存本银9000两,发商生息,作学生津贴;优等师范学堂年11474两,司库拨发,占地63亩,操场1亩,共76间房屋;初等师范学堂年13560两,藩库拨发,占地面积45000方尺,操场1100方尺[5]。
除了以上由政府拨款,拨地的收入,“各类学堂都大都从旧学继承了数额不等的学田,其每年的收入用于办学经费。”还可以“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6]。而且学生的津贴方面,甘肃法政学堂每月津贴,官班学生4两,客班3两,绅班2两。“优等师范学堂的学生每月津贴二两四钱白银,每年发单,棉制服各一套,草帽一顶,羽绫靴一双,并供给全部书籍文具,每到期终,大考成绩好的发给奖银(八钱到四两)”[7]。速成师范学堂学生每月津贴8两白银,1908年改为初级师范学堂后每月津贴4两,一般公务文书人员月薪4-6两,当时每百斤面粉约八钱[8],可见学生们的待遇还是比较优厚的。
第四,在聘请教员方面。按照清政府于1903年颁布的《奏定任用教员章程》规定初等学堂教员由师范传习生充任,高等小学堂教员由简易师范生充任,普通高中教员以优等师范毕业生,游学外洋高等师范毕业优中等生充任。但是甘肃省地处偏僻,教师资源匮乏,实际执行起来只能取舍变通。在改革之初,“当时中学师资甚感缺乏,师资都取材于速成师范学堂毕业之举贡,兼有一二西籍教员。”[9] 1907年,甘肃省各个中学堂共92名教员,平均每校5.4人,初高等小学堂共有教员865人,平均每校1人。经过逐渐发展, 1909年甘肃省各府,直隶州10所中学堂25名教员,多为各类学堂毕业,少数为进士举人,兰州市某一中学堂有5名教员,国文,修身,經学教师为一名举人,英文为北洋水师学堂肄业生,历史为师范学堂毕业举人,地理为武昌师范学堂附贡生,算学,体育为初等师范学堂毕业生,较之前有了较大改观。
综上所述,甘肃省在清末新政正式开始之前,首先在学制的规定、全省的教育管理、教育经费和教学设施以及教员的聘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为即将到来的清末新政奠定了基础,为甘肃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注释:
[1]即民众教育,对普通民众进行识字,文化补习教育,建立图书馆,通俗演讲所等。
[2]包括计划标准,审计,会计,出纳等。
[3]《甘肃省志·教育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60页。
[4]傅九大主编《甘肃教育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79页。
[5]《甘肃解放前四十年教育史要》,第17页。
[6]李清凌《清代甘宁青民族地区的教育》,《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4月第2期第5页。
[7]《甘肃文史资料选辑》,1980年8月第1版第8辑第94页。
[8]《甘肃文史资料选辑》,1980年8月第1版第8辑第94页。
[9]《甘肃近三十年教育史要》,转引于《甘肃省志·教育志》第4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