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回忆一个夏天,必然有它——夏季的主角西瓜。在人们口渴燥热之际,一车车从乡村田野奔波而来的西瓜救赎了这个夏天。也许是瓜丰伤农的缘故吧,为了推销它们,卖瓜人常常要弓着腰板把它们背到一栋栋高度不等的楼上。
为了省去拎瓜之苦,我也常常一次性买上两三只瓜,借口瓜沉,由卖瓜人服务至楼上。意识里早已把这种做法视为规则。但那天我从外面回来,走到小区门口,眼前的一幕却让我(1)
了好久。
我看见一个卖瓜妇女奔跑的背影。她应该还算年轻,不然背不动编织袋里三只圆滚滚的西瓜。她对旁边那个骑自行车穿白T恤戴眼镜的男人说,你在前面走,我跟着你。她弓着腰,背着沉沉的瓜,在自行车人的后边亦步亦趋。刚开始,她还能跟上,后来,车子速度越来越快,她尾随的步履就须加快,穿着拖鞋的她几乎要小跑着才能追上。后来,追也追不上了,她只得边跑边盯着那辆车远去的方向。
由于她的跑动,背在背上的瓜也跟着跑动起来了。她穿的是一双拖鞋,跑得不是很利索,身子(2) ,给人要扑倒的感觉。我在她的后面,因为那跑动的瓜的遮挡,甚至看不清她衣服的颜色。
此刻,我的心灵忽然受到了鞭笞,仿佛在代那个男人受过。他买的瓜自个儿为什么不带走呢?这个30岁左右的男人,车的前后都是空空的,放几个瓜还是可以的。或者,送瓜的女人坐上他的车也行啊。奔跑的瓜穿过我家的这栋楼,又奔向另一栋楼。
奔跑,奔跑,沉沉的果实压迫着她单薄的肩头。我想象她背着瓜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楼,上了一楼,上二楼,直到五楼,或是六楼。我有意识地停下,等待卖瓜女人从我楼前穿过,我迫切地想问她:“为什么不让那个骑车男人带着他的瓜?那样,你不轻松些吗?”我还想问——
最终我发现,问什么都是多余的、幼稚的,因为她好想好想赶快卖完她的瓜。单方面的同情并不能解决什么。况且我不能当面去(3)那个男人。我只是觉得他那空空的车筐对人力有点捉弄的意味。
看见她了,她挥着瘪瘪的塑料编织袋趔趄着往回小跑,来不及喘息一下,下一宗生意还在等着她呢。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山区植树模范的报告,别人问他你挑水时(准备浇树苗),两只水桶那么沉,又是长长的崎岖山路,压在肩头一定不舒服,脚下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呢?他说:“压得慌啊!”观众都笑了。他不是诙谐,却意外地起到了诙谐的效果。我却笑不出来,这重量何止是水桶的,还有全家老少的生活。我明白了,身为种瓜人的她,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在乎”,生活需要她撒开脚丫,弓着身子,将背上的瓜尽快地送出去。
向上,向上,送到每一个开着空调的房间里。
无论如何,经历了夏日阳光下长长的奔跑,西瓜总算安顿下来。这也是它主人的愿望。
(摘自2009年7月11日《人民公安报》)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救赎( ) 鞭笞( )单薄( )趔趄( )诙( )谐
2.为文中三处画线的地方选择合适的词语。()()()
(1)A.伫立 B.呆立 C.凝立 D.站立
(2)A.跌跌撞撞 B.歪歪斜斜 C.摇摇晃晃 D.扭扭捏捏
(3)A.呵斥 B.斥责 C.指责 D.责备
3.文中作者说“我还想问——”你认为作者还想问什么?请写出两种来。(不超过30个字)
4.文中写“植树模范作报告”运用了怎样的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面选项对原文分析正确的是( )。
A.文中山区植树模范作报告时说“压得慌啊”,是指水桶很重。
B.本文的中心是鞭笞了社会上像“我”、“骑自行车男人”一类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缺乏同情心。
C.文中对卖瓜妇女主要采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D.最后一段,“西瓜总算安顿下来。这也是它主人的愿望”是说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卖瓜妇女”卖掉了西瓜,生活有了着落,“我”的心里总算得到了一些安慰。
(刘健平设计)
为了省去拎瓜之苦,我也常常一次性买上两三只瓜,借口瓜沉,由卖瓜人服务至楼上。意识里早已把这种做法视为规则。但那天我从外面回来,走到小区门口,眼前的一幕却让我(1)
了好久。
我看见一个卖瓜妇女奔跑的背影。她应该还算年轻,不然背不动编织袋里三只圆滚滚的西瓜。她对旁边那个骑自行车穿白T恤戴眼镜的男人说,你在前面走,我跟着你。她弓着腰,背着沉沉的瓜,在自行车人的后边亦步亦趋。刚开始,她还能跟上,后来,车子速度越来越快,她尾随的步履就须加快,穿着拖鞋的她几乎要小跑着才能追上。后来,追也追不上了,她只得边跑边盯着那辆车远去的方向。
由于她的跑动,背在背上的瓜也跟着跑动起来了。她穿的是一双拖鞋,跑得不是很利索,身子(2) ,给人要扑倒的感觉。我在她的后面,因为那跑动的瓜的遮挡,甚至看不清她衣服的颜色。
此刻,我的心灵忽然受到了鞭笞,仿佛在代那个男人受过。他买的瓜自个儿为什么不带走呢?这个30岁左右的男人,车的前后都是空空的,放几个瓜还是可以的。或者,送瓜的女人坐上他的车也行啊。奔跑的瓜穿过我家的这栋楼,又奔向另一栋楼。
奔跑,奔跑,沉沉的果实压迫着她单薄的肩头。我想象她背着瓜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楼,上了一楼,上二楼,直到五楼,或是六楼。我有意识地停下,等待卖瓜女人从我楼前穿过,我迫切地想问她:“为什么不让那个骑车男人带着他的瓜?那样,你不轻松些吗?”我还想问——
最终我发现,问什么都是多余的、幼稚的,因为她好想好想赶快卖完她的瓜。单方面的同情并不能解决什么。况且我不能当面去(3)那个男人。我只是觉得他那空空的车筐对人力有点捉弄的意味。
看见她了,她挥着瘪瘪的塑料编织袋趔趄着往回小跑,来不及喘息一下,下一宗生意还在等着她呢。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山区植树模范的报告,别人问他你挑水时(准备浇树苗),两只水桶那么沉,又是长长的崎岖山路,压在肩头一定不舒服,脚下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呢?他说:“压得慌啊!”观众都笑了。他不是诙谐,却意外地起到了诙谐的效果。我却笑不出来,这重量何止是水桶的,还有全家老少的生活。我明白了,身为种瓜人的她,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在乎”,生活需要她撒开脚丫,弓着身子,将背上的瓜尽快地送出去。
向上,向上,送到每一个开着空调的房间里。
无论如何,经历了夏日阳光下长长的奔跑,西瓜总算安顿下来。这也是它主人的愿望。
(摘自2009年7月11日《人民公安报》)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救赎( ) 鞭笞( )单薄( )趔趄( )诙( )谐
2.为文中三处画线的地方选择合适的词语。()()()
(1)A.伫立 B.呆立 C.凝立 D.站立
(2)A.跌跌撞撞 B.歪歪斜斜 C.摇摇晃晃 D.扭扭捏捏
(3)A.呵斥 B.斥责 C.指责 D.责备
3.文中作者说“我还想问——”你认为作者还想问什么?请写出两种来。(不超过30个字)
4.文中写“植树模范作报告”运用了怎样的记叙方法?有什么作用?
5.下面选项对原文分析正确的是( )。
A.文中山区植树模范作报告时说“压得慌啊”,是指水桶很重。
B.本文的中心是鞭笞了社会上像“我”、“骑自行车男人”一类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缺乏同情心。
C.文中对卖瓜妇女主要采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D.最后一段,“西瓜总算安顿下来。这也是它主人的愿望”是说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卖瓜妇女”卖掉了西瓜,生活有了着落,“我”的心里总算得到了一些安慰。
(刘健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