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键经验”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流行词”,就是幼儿正在做的事情。结合本园和本班实际,自选区域活动是我们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部分,对于幼儿的自选区域活动,教师可以为幼儿“搭建支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创设中主题与游戏并蒂开花,玩美融合。作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我们更应该教游相融,师幼同行。把握关键经验,为幼儿构建区域活动“实习场”。
【关键词】关键经验;区域活动;自主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107-01
在把握关键经验的基础上,老师要学会观察,注重幼儿的活动过程,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行为、情绪等变化,从而对幼儿的认知、智慧和个性进行更有效的分析。我们能将关键经验作为观察、描述幼儿行为的工具,更好地理解某阶段幼儿正在做的事,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并以关键经验来指导对幼儿的教育,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
一、舞台王者,我为你“搭建支点”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① 用心观察幼儿在区域中的活动情况,根据关键经验及时调整材料、环境等,以满足幼儿的活动发展需要。
(一)丰富材料,创设情境
材料作为区域游戏的操作载体,丰富了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同时也能很好地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也促进了幼儿间的交往。“音乐PK台”中,孩子们喜欢乐器,但各种声音混在一起显得很混乱嘈杂。在此观察的基础上,我又增添了一些表演道具:服饰、丝带、头饰、挂饰......,在几次区域活动游戏中,很多孩子驻足观赏,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观众席应运而生,这样,表演的孩子们游戏兴致便会增加,同时观赏的孩子也可以为他们投票,丰富了游戏的环节。
(二)增强区域联动
区域之间往往是一“墙”之隔,缺乏联动。
在构建“实习场”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美工区的孩子做出来的食物只是让它们展示出来么,还是可以增强区域联动,比如说,美工区的幼儿做好的糖葫芦、点心、蛋糕之类,可以放到隔壁的饮料店进行售卖。那么美工区的孩子所创造的内容会越加丰富,而饮料店的老板也能更好地增加材料,而顾客也会增强购买的兴致。增强了区域联动,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孩子们的兴致也会越来越高,社会性也不断增强,让整个“实习场”流动起来,互动性增强。
二、主题与游戏并蒂开花,玩美融合
区域游戏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育主题来创设情境、提供材料,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操控性太强,而幼儿的主体地位却不被重视,自主性缺乏。那么在区域游戏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构建区域活动“实习场”呢?
(一)我做我玩,体现自主
作为中班下学期的幼儿,他们知道要遵守游戏的一些规则,但时常也会打破规则。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区域的规则,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可以尝试着让幼儿们自己将规则画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认知,个别孩子也很好地将规则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做到了玩美融合的第一步。
(二)整合家长资源,家园共育
在“大树与小花”这一主题中,我们丰富了益智区中“旋转的莲花”这一益智游戏。本来,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单一的碎乒乓球条。但通过孩子们两个月的尝试玩,他们开始对单一的一片、两片叠加已经不满足,有些孩子为了在硬板上让莲花旋转的更多,增加了朵数。在此基础上,我请幼儿看看别的幼儿园中如何花样玩转乒乓球,孩子们很受启发,各抒己见。我们也开展了一次亲子作品比拼,发挥家长资源,增强亲子互动,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出属于自己家庭的独特的“旋转的莲花”,做到了玩美融合的关键一步。
玩中激趣,玩中启智,锦上添花,玩美融合,让主题与游戏迸发出更美的火花,也擦出了很多智慧的火花。
三、教游相融,你我同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親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那么,在把握关键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如何更好地指导幼儿区域活动呢?
(一)把游戏权利还给幼儿,做个民主型的老师
在教育上,我们更多地提倡“跳一跳”教学,民主型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良性的,这类教师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幼儿自由讨论,自由交谈,与幼儿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和规则,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成为幼儿群体中的一员。
(二)提供充足的时间、高效的空间和多样的材料
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展开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游戏中的自主性、能动性;高效的空间布局,为幼儿游戏活动“锦上添花”,也有效增强了区域联动;多样的材料则让幼儿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得以提高。例如,投放低结构材料,能够引发幼儿思考;简单、多变、可替代的材料,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他们会不停地摆弄,主动地探究学习。
(三)多观察,因材施教,满足幼儿需求
幼儿的游戏行为是教师了解游戏中幼儿的兴趣、能力以及需求的最直接呈现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多观察幼儿,了解其兴趣、需要及活动的水平。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能力,每个幼儿的兴趣也是不相同的,在游戏行为与语言中,我们可以更直接的观察到幼儿,这时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及现有的活动水平等因材施教。
在幼儿自主性区域活动中,我们始终要紧跟幼儿步伐,“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我们要运用指南精神,将其“自主”融汇贯通与其中,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为孩子的区域活动“锦上添花”,构建属于他们的“实习场”。
注释:
①周晓华.区域活动--幼儿自主活动的重要形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1).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姜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科教导刊,2015,(59).
[3]范萍萍.做“轻松”的幼儿教师———《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游戏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53).
【关键词】关键经验;区域活动;自主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107-01
在把握关键经验的基础上,老师要学会观察,注重幼儿的活动过程,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行为、情绪等变化,从而对幼儿的认知、智慧和个性进行更有效的分析。我们能将关键经验作为观察、描述幼儿行为的工具,更好地理解某阶段幼儿正在做的事,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并以关键经验来指导对幼儿的教育,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
一、舞台王者,我为你“搭建支点”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① 用心观察幼儿在区域中的活动情况,根据关键经验及时调整材料、环境等,以满足幼儿的活动发展需要。
(一)丰富材料,创设情境
材料作为区域游戏的操作载体,丰富了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同时也能很好地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也促进了幼儿间的交往。“音乐PK台”中,孩子们喜欢乐器,但各种声音混在一起显得很混乱嘈杂。在此观察的基础上,我又增添了一些表演道具:服饰、丝带、头饰、挂饰......,在几次区域活动游戏中,很多孩子驻足观赏,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观众席应运而生,这样,表演的孩子们游戏兴致便会增加,同时观赏的孩子也可以为他们投票,丰富了游戏的环节。
(二)增强区域联动
区域之间往往是一“墙”之隔,缺乏联动。
在构建“实习场”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美工区的孩子做出来的食物只是让它们展示出来么,还是可以增强区域联动,比如说,美工区的幼儿做好的糖葫芦、点心、蛋糕之类,可以放到隔壁的饮料店进行售卖。那么美工区的孩子所创造的内容会越加丰富,而饮料店的老板也能更好地增加材料,而顾客也会增强购买的兴致。增强了区域联动,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孩子们的兴致也会越来越高,社会性也不断增强,让整个“实习场”流动起来,互动性增强。
二、主题与游戏并蒂开花,玩美融合
区域游戏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育主题来创设情境、提供材料,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操控性太强,而幼儿的主体地位却不被重视,自主性缺乏。那么在区域游戏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构建区域活动“实习场”呢?
(一)我做我玩,体现自主
作为中班下学期的幼儿,他们知道要遵守游戏的一些规则,但时常也会打破规则。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区域的规则,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可以尝试着让幼儿们自己将规则画下来,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认知,个别孩子也很好地将规则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做到了玩美融合的第一步。
(二)整合家长资源,家园共育
在“大树与小花”这一主题中,我们丰富了益智区中“旋转的莲花”这一益智游戏。本来,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单一的碎乒乓球条。但通过孩子们两个月的尝试玩,他们开始对单一的一片、两片叠加已经不满足,有些孩子为了在硬板上让莲花旋转的更多,增加了朵数。在此基础上,我请幼儿看看别的幼儿园中如何花样玩转乒乓球,孩子们很受启发,各抒己见。我们也开展了一次亲子作品比拼,发挥家长资源,增强亲子互动,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出属于自己家庭的独特的“旋转的莲花”,做到了玩美融合的关键一步。
玩中激趣,玩中启智,锦上添花,玩美融合,让主题与游戏迸发出更美的火花,也擦出了很多智慧的火花。
三、教游相融,你我同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親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那么,在把握关键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如何更好地指导幼儿区域活动呢?
(一)把游戏权利还给幼儿,做个民主型的老师
在教育上,我们更多地提倡“跳一跳”教学,民主型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良性的,这类教师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幼儿自由讨论,自由交谈,与幼儿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和规则,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成为幼儿群体中的一员。
(二)提供充足的时间、高效的空间和多样的材料
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展开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游戏中的自主性、能动性;高效的空间布局,为幼儿游戏活动“锦上添花”,也有效增强了区域联动;多样的材料则让幼儿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得以提高。例如,投放低结构材料,能够引发幼儿思考;简单、多变、可替代的材料,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他们会不停地摆弄,主动地探究学习。
(三)多观察,因材施教,满足幼儿需求
幼儿的游戏行为是教师了解游戏中幼儿的兴趣、能力以及需求的最直接呈现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多观察幼儿,了解其兴趣、需要及活动的水平。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能力,每个幼儿的兴趣也是不相同的,在游戏行为与语言中,我们可以更直接的观察到幼儿,这时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及现有的活动水平等因材施教。
在幼儿自主性区域活动中,我们始终要紧跟幼儿步伐,“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我们要运用指南精神,将其“自主”融汇贯通与其中,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为孩子的区域活动“锦上添花”,构建属于他们的“实习场”。
注释:
①周晓华.区域活动--幼儿自主活动的重要形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1).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姜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科教导刊,2015,(59).
[3]范萍萍.做“轻松”的幼儿教师———《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游戏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