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价值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现代性的时代命题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是实现社会公共秩序良性互动的逻辑必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公共价值的研究和培育,其彼岸必然指向人类的共同生活、民族的公共生活和个人的自由生活,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公共价值 现代性 公共人 价值逻辑
现代性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天然包含了对“公共价值”的追寻,而公共价值是当今社会达成“自由理性”这一现代性目标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公共价值为目的的逻辑转向,有其历史发展的深刻必然性。
一、公共价值转向的现代性理论来源
从思想史的发展看,康德、黑格尔、韦伯、尼采、吉登斯、哈贝马斯、罗尔斯和马克思、恩格斯都在以不同方式关注着各种现代性问题。現代性之于人其根本特点是对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强调,黑格尔在 19 世纪对于现代性作出了比较完整的表达,认为它是持续发展的一条时间轨道,这种时间意识具有进化性、直线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继而,哈贝马斯理解的现代性包含着内在的矛盾与张力,认为现代性对于现代化的反思是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指出:“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而西方学者对于公共价值的探讨,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生活,古希腊的教育理念主张“公民美德”的培养,正是基于对城邦公共生活方式的思考,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政治的动物”的著名论断;后经康德、黑格尔对公共性的追寻,阿伦特对公共领域的构建,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拓展,罗尔斯对公共正义的透视,西方公共性思想才日臻成熟,相关的公共价值理论相继面世,这不仅促进了西方社会文明的发展,还影响着我国社会公共价值的建设。
虽然现阶段关于“公共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较为有限,但是国内学界已然开始关注“公共人”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而从另一侧面审视,现有的关于现代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价值的研究,要么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公共价值”问题简单等同于“公共精神”,要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价值”机械结合,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为何要关涉公共价值、如何关涉公共价值”,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将“公共人”转向为实现公共价值的路径。
二、实现公共价值转向目标的理论依据
实现公共价值转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公共价值的研究和培育,能促进大学生认同公共规则、养成公共品质,实现社会公共秩序的良性互动。
在现代性的时代命题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信度;有助于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本质,能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即必然指向人类的共同生活、民族的公共生活和个人的自由生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要求本身就天然蕴含着培养具有“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公共人”这一公共价值取向的目的。
因此,从发展向度上看,现代性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价值取向的转型上具有三个维度:价值维度上,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向;目标维度上,从“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方式维度上,从“单向封闭”向“开放互动”转变。现代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种“流变”状态中,倡导依附性的消除和个体主体性的获得。现代西方关于现代性的核心话语是“自由理性”和“个体权利”,而这正是实现“公共价值”的目标指向,基于上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其根本指向是实现作为主体的人的“公共价值”,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现代性公共价值
公共价值的内核可表述为:对“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等公共善的追求与实践。现代性所带来的多元价值的负面影响及“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错乱与行为方式的失范。而“公共价值”的精神理念、功能图式、结构机理还没有全方位的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具有“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公共人”的培养。
现代性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焦点话题之一,是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的生成,表达着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性时间观念。“现代性”既包含着“现代化”所指的时间维度,同时也蕴含着关于如何实现“公共价值”这一关系到文明发展质量范畴的互构命题。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要求,是对培养“公共人”这一公共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只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公共价值上的转向,才能促进解决人的现代性建构问题。
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逻辑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和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被广泛提及,但是何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何谓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现代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哪些问题属于现代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问题,并应通过何种路径来建构和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价值?发掘现代性问题中蕴含的挑战、规律,在人的公共价值、主体价值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导向,是必须进行多元审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境遇。
作为意识形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性进程中会自然地呈现出其具有公共性的价值取向: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张“民主”的沟通机制,强调“共在”的社会关系,张扬“责任”的伦理精神。
从内部系统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遮蔽或欠缺了公共价值所包含的“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公共人”培养思想。在外部环境上,“现代性”又催生了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公共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域范畴。 而现代化、全球化扩大了公共生活的区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价值培育提供了必要的场景域;公共领域的凸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价值转向提供了应有的空间域。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价值是与和谐社会相契合、与新媒体时代相呼应的,是与公民社会和善治的社會管理方式共生共振的。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价值旨在正确消解价值个体化与交往公共化的矛盾、个性化发展与主体性丧失的矛盾、追求理想与信仰迷茫的矛盾,从价值向度上引导大学生自觉获取包含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公共性品质,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公共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4]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胡群英,《社会共同体公共性建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6]李化巧,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2007.10.
[7]刘鑫淼.试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品质[ J ].长白学刊,2007,(4).
[8]郑杭生,郭星华.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 J].浙江学刊,1992,(4).
[9]王永益.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和差别性考察[ J ].求实,2012,(11).
[10]金林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 J ]. 思想理论教育,2012,(15).
[11]杨天平,陆国祥. 论"新公共服务"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07,( 11).
[12]罗玉洁. 新公共服务理念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 08).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困境与价值构建路径研究(CJSFZ18-16),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度科研基金辅导员专项:公共价值取向在构建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逻辑关系研究(FDYYB2017-1)课题研究成果。
关键词:公共价值 现代性 公共人 价值逻辑
现代性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天然包含了对“公共价值”的追寻,而公共价值是当今社会达成“自由理性”这一现代性目标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公共价值为目的的逻辑转向,有其历史发展的深刻必然性。
一、公共价值转向的现代性理论来源
从思想史的发展看,康德、黑格尔、韦伯、尼采、吉登斯、哈贝马斯、罗尔斯和马克思、恩格斯都在以不同方式关注着各种现代性问题。現代性之于人其根本特点是对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强调,黑格尔在 19 世纪对于现代性作出了比较完整的表达,认为它是持续发展的一条时间轨道,这种时间意识具有进化性、直线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继而,哈贝马斯理解的现代性包含着内在的矛盾与张力,认为现代性对于现代化的反思是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指出:“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而西方学者对于公共价值的探讨,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生活,古希腊的教育理念主张“公民美德”的培养,正是基于对城邦公共生活方式的思考,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政治的动物”的著名论断;后经康德、黑格尔对公共性的追寻,阿伦特对公共领域的构建,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拓展,罗尔斯对公共正义的透视,西方公共性思想才日臻成熟,相关的公共价值理论相继面世,这不仅促进了西方社会文明的发展,还影响着我国社会公共价值的建设。
虽然现阶段关于“公共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较为有限,但是国内学界已然开始关注“公共人”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而从另一侧面审视,现有的关于现代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价值的研究,要么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公共价值”问题简单等同于“公共精神”,要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价值”机械结合,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为何要关涉公共价值、如何关涉公共价值”,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将“公共人”转向为实现公共价值的路径。
二、实现公共价值转向目标的理论依据
实现公共价值转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公共价值的研究和培育,能促进大学生认同公共规则、养成公共品质,实现社会公共秩序的良性互动。
在现代性的时代命题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信度;有助于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本质,能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即必然指向人类的共同生活、民族的公共生活和个人的自由生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要求本身就天然蕴含着培养具有“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公共人”这一公共价值取向的目的。
因此,从发展向度上看,现代性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价值取向的转型上具有三个维度:价值维度上,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向;目标维度上,从“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方式维度上,从“单向封闭”向“开放互动”转变。现代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种“流变”状态中,倡导依附性的消除和个体主体性的获得。现代西方关于现代性的核心话语是“自由理性”和“个体权利”,而这正是实现“公共价值”的目标指向,基于上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其根本指向是实现作为主体的人的“公共价值”,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现代性公共价值
公共价值的内核可表述为:对“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等公共善的追求与实践。现代性所带来的多元价值的负面影响及“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错乱与行为方式的失范。而“公共价值”的精神理念、功能图式、结构机理还没有全方位的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具有“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公共人”的培养。
现代性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焦点话题之一,是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的生成,表达着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性时间观念。“现代性”既包含着“现代化”所指的时间维度,同时也蕴含着关于如何实现“公共价值”这一关系到文明发展质量范畴的互构命题。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要求,是对培养“公共人”这一公共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只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公共价值上的转向,才能促进解决人的现代性建构问题。
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逻辑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和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被广泛提及,但是何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何谓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现代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哪些问题属于现代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问题,并应通过何种路径来建构和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价值?发掘现代性问题中蕴含的挑战、规律,在人的公共价值、主体价值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导向,是必须进行多元审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境遇。
作为意识形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性进程中会自然地呈现出其具有公共性的价值取向: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张“民主”的沟通机制,强调“共在”的社会关系,张扬“责任”的伦理精神。
从内部系统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遮蔽或欠缺了公共价值所包含的“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公共人”培养思想。在外部环境上,“现代性”又催生了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公共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域范畴。 而现代化、全球化扩大了公共生活的区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价值培育提供了必要的场景域;公共领域的凸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价值转向提供了应有的空间域。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价值是与和谐社会相契合、与新媒体时代相呼应的,是与公民社会和善治的社會管理方式共生共振的。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价值旨在正确消解价值个体化与交往公共化的矛盾、个性化发展与主体性丧失的矛盾、追求理想与信仰迷茫的矛盾,从价值向度上引导大学生自觉获取包含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公共性品质,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公共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4]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胡群英,《社会共同体公共性建构》[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6]李化巧,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2007.10.
[7]刘鑫淼.试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品质[ J ].长白学刊,2007,(4).
[8]郑杭生,郭星华.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 J].浙江学刊,1992,(4).
[9]王永益.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和差别性考察[ J ].求实,2012,(11).
[10]金林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 J ]. 思想理论教育,2012,(15).
[11]杨天平,陆国祥. 论"新公共服务"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2007,( 11).
[12]罗玉洁. 新公共服务理念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 08).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困境与价值构建路径研究(CJSFZ18-16),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度科研基金辅导员专项:公共价值取向在构建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逻辑关系研究(FDYYB2017-1)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