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也应生活化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语文教育单纯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延续课堂上填鸭式的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轨,忽视了对小学生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缺少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机会,感受不到语文无处不在的美丽,缺乏语文兴趣。此外,大部分教师也只是简单的根据教参进行教学,不能充分恰当的把生活中的情景和语文教育联系起来,因此语文教育形成了一种枯燥乏味的现象,也就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对以后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语文教育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必须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人手,积极的发现有趣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这才符合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小学生语文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1 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问题要解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问题,就必须从生活入手
  生活是语文的根。语文学习的兴趣归根到底来源于生活的兴趣。因此,必须立足于生活,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推动人去主动自觉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内驱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必须使语文学习走出知识化的牢笼,把生活本身作为语文教育与教学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2 开展小学生语文教育的方法途径要生活化
  开设各项生活化的小活动。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生活中的语文教育无处不在,此外在关注生活的同时要设计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各项活动,从各项活动中,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发现和思考生活中有趣的语文现象,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很好的了解语文和生活的关系,领悟语文的奥秘。如下雪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雪后的景象,并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把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当做一种教育资源,让小学生在观察,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的运用。这样的方式小学生比较有兴趣参与,还能进行思考。比平时的图示讲解或者让小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生动的多,另外还锻炼了小学生的理解力和扩展了他们的接受力。重视现实环境中渗透语文教育。把语文知识渗透在实际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只要多思考,研究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他们的兴趣,能充分的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和生活中巧妙地运用语文知识,把语文知识融合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比如,小孩子喜欢逛超市,带小学生去超市时,要利用好超市这个大环境,在其中调动你的积极思维,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超市中创设语文环境,使小学生们自然地融入进去,参与实际的语言表达。如描述需要买的物品,首先让小学生自己尝试看物品的颜色大小,并说出其形状,若表达正确,应给与鼓励的语言。若看错了,应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小学生描述出他所想要的东西,他会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在生活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引导小学生建构具体事物的语文概念,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其实建构语文概念的过程也就是小学生用一种新的角度来观察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会积极主动的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语文概念联系起来,比如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某个场景后会自然地去描述一下。在描述的过程中,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有了更新的含义,因而他们也会不断的迁移,从语文含义的角度去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在他们的思想中有了语文的概念,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很乐意很快乐的去发现有语文存在的事物。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
  3 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参与社会公共话题的评论,为改造社会尽一份公民的责任
  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所感的交通、市场、环境、治安状况等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对象,使学生虽然身处校园却始终保持着热爱生活、关注人生、思考社会的好习惯。通过这类社会参与和语文实践相统一的活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会获得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学生的语文能力及其背后所蕴涵的现代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景可看,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叙,在生活中能够充分感受语文的乐趣,体悟语文的魅力,使语文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内在环节。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在自主的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生活化的语文实践中发展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总之,自从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起,我们便开始学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听了很多老师的课,我深深感受到,要让孩子们通过生活迸发力量,教师首先要懂教育,懂生活,热爱教育,热爱生活。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日日反思,潜心学习,在不断的积累中实现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执教二十多年的老师,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对于班级管理,我还是有很多困惑的地方,并会因很多问题处理得不够理想而焦急、沮丧。因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讲究的是师道尊严。在教学生的时候,我们多是采用命令式的语言,例如“不准、不许、不能……”诸如此类的字眼,而学生是在“权威”、“尊严”之下被动地接受一些他们并不乐意接受的东西。当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期刊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这其中有苦也有甜,没什么经验可谈,或许这只是自己对班主任实践工作的几点感悟,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  1 把赞美还给学生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
期刊
什么是教育?教育家叶圣陶说:“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习惯。”有人说:“习惯造就人的性格。”也有人说:“习惯是成功的秘诀。”我们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健康发展和人生成功的基础。这正如华人首富李嘉诚所说:“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可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多么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是青少年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
期刊
全国中小学生惨剧不断,教训十分深刻,说明学校安全管理还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隐患。这些花季少年的夭亡再次警示我们,中小学生安全隐患令人震惊,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防范刻不容缓。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每年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天职。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为了以后更好的教学这门语言,我特从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  1 课前——热身体验  小学
期刊
人们常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说:蜡烛的光太弱,照得也不够远。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懂得如何营造阳光,将融融春日散布到学生的心里。教师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爱是学生心灵成长的甘露,爱是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创造激情,让所有学生都抬头走路,以此造就学生完美的个性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
期刊
我们正处在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面临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德育教育越来越至关重要,对班主任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而班主任又是教育的主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这一点呢?下
期刊
【摘要】当代教育,特别是当代高等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力求使学生形成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连的体系。生物科学属于偏重人文的学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实现生物科学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教育非常淡化。该文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探索教材的社会功能,创造实践情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期刊
为什么要让历史贴近学生的生活呢?这是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它们从时间到空间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的历史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将历史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相结合,就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7年级下册《科
期刊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民间传统花样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理解其寓意。能够临摹或仿照民间传统刺绣画样的特点表现花样;②情感态度。感受中国民间服饰纹样的魅力,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民间艺术;③教学难点。设计一个花样;④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上网查一些有关民间刺绣的信息。搜集一些民间物品:鞋垫、肚兜、枕巾等。  1 激趣导入  教师: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民间手工作品。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美丽花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