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捧读这期刊物的时候,正好是一个美国人辞世25周年的忌日。这个美国人叫卡尔·门林格尔(1893.7.22- 1990.7.18),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领域自成一家。在《生之挣扎》一书中,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破坏冲动”总要竭力寻求宣泄,如果这种“破坏冲动”不能施之于外界,其必然结果就是转而施之于自己。
门林格尔写作本书的年代,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交。战争风云的笼罩,不能不使人考虑到人的破坏本能和自毁倾向。他发现:求死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死亡本能不仅可以向外转化为攻击性、施虐倾向,也可以向内表现为自我惩罚、受虐倾向。但在这两种极端表现之间,还有无数程度不等的中间状态,如自我谴责、自愿殉道、自愿开刀、故意生病、故意受罚、有意无意地寻找和制造所谓“意外事故”等等,它们是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达成的妥协。
我无意指出本书中的牵强偏颇之处,我只想说说我理解的一些有益的“破坏冲动”。台湾吴念真有一部电影《新年头老日子》,剧中的老人一生都活在听命于人的生活中,几乎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破坏冲动”过,直到参加一位老同学的葬礼,才顿悟他自己所剩的日子其实也不多了, “退休的男人像一个巨大的标本,难看又占空间。”妻子赤裸裸的揭穿直刺心底。老人反思:“像这样的一生,最后给自己的结论会是什么?”
其实,一年前还有一部畅销书《一个人的朝圣》,也在讲述一个“破坏冲动”的故事。哈罗德是一个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后默默退休的老人,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夫妻疏离,日复一日。直到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奎妮患了癌症,写信和他告别。在震惊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信的路上,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了整个英格兰。
前者是因为一场好友的葬礼,后者是因为一封老友的告别信,两个老人在出走中回照自己,认清自己。其实,我们这个时代暗藏动荡,你会发现,你最早想做的那些事,慢慢地必须对生活妥协不能去做了——这种哀苦每个人都会有吧。因此,我们才需要这样的“破坏冲动”。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里,有很多可以躲开的事,也有很多躲不开的事,我们在面对躲不开的事情时,往往都能处理得挺好,但人和人的区别、性格与成就,恰恰在于面对可以躲开的事时,是怎么样的态度。而很少有人告诉你,如果你向着可以躲开的事迎头而上,会怎么样。 想要躲开,理由太多:我很累我很忙,我身体不好,我心情低落;而不躲开,只有一个理由:我想去做,我有“破坏冲动”。
读过一篇哈金的故事,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得国家图书奖的华人作家,当哈金刚用英文写作出了第一本书时,美国著名诗人厄普代克讽刺他:你太笨拙了!而哈金就一本本写,用英文写中国,用他乡写故乡,直到被所有人看见。他说,“在我看来,所谓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都能做,而是你可以不去做却依然做了。”
我们的选择总是太多。于是,我们就理直气壮地躲掉。《北平无战事》里,梁经纶有一句台词,“我选择了不能再选择”。而如果能把曾经每一件因为种种原因放弃的事,都当成“不能再选择”,我们的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
如果你愿意,不如也对自己来一次“破坏冲动”,看看最后,你能走到哪儿。
门林格尔写作本书的年代,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交。战争风云的笼罩,不能不使人考虑到人的破坏本能和自毁倾向。他发现:求死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死亡本能不仅可以向外转化为攻击性、施虐倾向,也可以向内表现为自我惩罚、受虐倾向。但在这两种极端表现之间,还有无数程度不等的中间状态,如自我谴责、自愿殉道、自愿开刀、故意生病、故意受罚、有意无意地寻找和制造所谓“意外事故”等等,它们是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达成的妥协。
我无意指出本书中的牵强偏颇之处,我只想说说我理解的一些有益的“破坏冲动”。台湾吴念真有一部电影《新年头老日子》,剧中的老人一生都活在听命于人的生活中,几乎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破坏冲动”过,直到参加一位老同学的葬礼,才顿悟他自己所剩的日子其实也不多了, “退休的男人像一个巨大的标本,难看又占空间。”妻子赤裸裸的揭穿直刺心底。老人反思:“像这样的一生,最后给自己的结论会是什么?”
其实,一年前还有一部畅销书《一个人的朝圣》,也在讲述一个“破坏冲动”的故事。哈罗德是一个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后默默退休的老人,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夫妻疏离,日复一日。直到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奎妮患了癌症,写信和他告别。在震惊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信的路上,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了整个英格兰。
前者是因为一场好友的葬礼,后者是因为一封老友的告别信,两个老人在出走中回照自己,认清自己。其实,我们这个时代暗藏动荡,你会发现,你最早想做的那些事,慢慢地必须对生活妥协不能去做了——这种哀苦每个人都会有吧。因此,我们才需要这样的“破坏冲动”。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里,有很多可以躲开的事,也有很多躲不开的事,我们在面对躲不开的事情时,往往都能处理得挺好,但人和人的区别、性格与成就,恰恰在于面对可以躲开的事时,是怎么样的态度。而很少有人告诉你,如果你向着可以躲开的事迎头而上,会怎么样。 想要躲开,理由太多:我很累我很忙,我身体不好,我心情低落;而不躲开,只有一个理由:我想去做,我有“破坏冲动”。
读过一篇哈金的故事,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得国家图书奖的华人作家,当哈金刚用英文写作出了第一本书时,美国著名诗人厄普代克讽刺他:你太笨拙了!而哈金就一本本写,用英文写中国,用他乡写故乡,直到被所有人看见。他说,“在我看来,所谓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都能做,而是你可以不去做却依然做了。”
我们的选择总是太多。于是,我们就理直气壮地躲掉。《北平无战事》里,梁经纶有一句台词,“我选择了不能再选择”。而如果能把曾经每一件因为种种原因放弃的事,都当成“不能再选择”,我们的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
如果你愿意,不如也对自己来一次“破坏冲动”,看看最后,你能走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