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癌症”治愈者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刘参谋长之前,我就已经做了一些案头工作,知道他是治理砒砂岩地貌的专家,但对于砒砂岩地貌和所处的环境我没什么概念,直到我的脚踩到这片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贫瘠土地,亲身感受了夏天依然呼啸的北风,我才深刻体会到这5年来他风餐露宿,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与不易。
  [人物名片]刘亚发,1965年2月出生,1983年入伍,现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武部部长。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北京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年种,二年黄,三年进灶膛
  “哪个是这次的主角?”听到两个同行在那里窃窃私语,“我猜是那个最黑最瘦的。”我也凑了过去。没错,就是他,对面的一排人中,最显眼的就是他,和其他人相比,他皮肤的色度深了不止一两度,坐在那里明显也比旁边的人“娇小”许多。“都是干活干的,一年到头埋在地里,想增肥美白都不容易。”刘亚发调侃着。刘亚发所说的“地里”,是位于鄂尔多斯市的砒砂岩地貌。砒砂岩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流域地区,其危害犹如砒霜,故称其为“砒砂岩”。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砒砂岩面积 1430平方公里,被中外专家称之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地球癌症”。位于东胜区罕台镇西南的“九秃梁”属于典型的砒砂岩地质,植树难度很大,当地有句谚语,叫“一年种,二年黄,三年进灶膛”。
  在干旱少雨的硬梁上挖树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10多厘米的地表土层下面,是坚硬的砒砂岩,一锹下去一道白印,一镐下去一个白点,刘亚发他们用钎凿,用锤砸,有时还要爆破,一个壮劳力每天最好的成绩是15个树坑,几天下来,大家满手血泡、虎口震裂,进展缓慢。
  刘亚发打听到包头有家机械厂生产打坑机,他就想买,但人武部账上没有钱,他就集合干部职工开会,说:“希望同志们支持一把,先筹资把机械买回来,由我代表人武部打欠条,等有了钱连本带息还给大家。”大家被刘亚发这种真诚感动了,就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了。
  带着干部、职工集资的70万元钱,刘亚发从包头买回1台挖掘机、2台拖拉机、3台运水车和4台钻坑机。使用钻坑机,极大地提高了挖坑速度,也坚定了干部职工的信心。可是,厂家配套的钻头硬度不够,机械臂稳定性差,一般的砂石地还能应付,遇到岩石层钻头空钻不进尺。
  刘亚发和技术专家研究改进钻头,他们将钻头换成更加坚硬的黑金钢,加装齿状的扩孔叶轮,改进力臂提高钻具的稳定性。随着技术性能不断提高,钻坑机的 “胃口”大增,土石砂岩通吃,速度成倍提高,1台机器平均一天能钻500个树坑。
  刘亚发的“六件宝”
  “被褥、胶鞋和小锹,雨衣、手电、作业包”,说起刘亚发的“六件宝”,从“国防林”初步规划那天起便和刘亚发随身相伴、形影不离。2011年7月,为了实地得到检验“蓄水工程”效果的第一手材料,刘亚发带着他的司机老陈住在了山上,他的“六件宝”可是发挥了大作用。
  一天后半夜,天空雷声轰鸣。毫无睡意的刘亚发带着老陈打着手电、穿上雨衣、拿着小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国防林”奔去。
  路上,倾盆大雨瞬间下了起来,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刘亚发加快了步伐,老陈在后面紧追不舍。但由于山路泥泞,刘亚发一不小心滑倒了,左脚严重扭伤。看此情形,老陈劝他先回去看看脚伤,但不管怎么劝说,刘亚发愣是一瘸一拐地来到“蓄水工程”现场。他左手拿锹、右手拿着手电筒,认真地查看着每一节导水渠、每一个过滤池,哪里导水渠铺设浅了、哪里弯度设置大了、哪里的过滤池水往外溢了……他抽出随身携带的“作业包”中的小本子一一记录下来。
  高原的雨随风而至,打在脸上生疼,然而雨中忙得不亦乐乎的刘亚发却浑然不觉……一连几天下了七八场大雨,山上整整1万多米的导水渠、20多个过滤池他都在雨中一一“造访”,实地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记录了满满一本子。下山那天他高兴地说:“老陈,这几天咱可没白辛苦,回去以后可以‘有的放矢’改建工程了!真值啊!”
  水不下山,土不出川
  “2009年,又栽下数十万棵树后,我才真正体验到那种生了孩子,给不起饭吃的痛苦。”刘亚发说。为此,刘亚发专门请教林业专家,选择最适合当地生长的针叶树种,针对砒砂岩地含土量少、营养成分低,他们先后探索了五种科学可行的办法,使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
  自然风化法,解决砒砂岩土质硬的问题。刘亚发将挖好的树坑放置半年,利用风蚀日晒雨浇,软化砒砂岩,提高土质的养分,为树木成活创造了条件。
  提前注水法,解决树苗扎根难问题。刘亚发根据砒砂岩遇水成泥的特性,在挖好的树坑中提前放水,经过3天浸泡,待砒砂岩泡成泥后种植树木,有利于树苗根系生长。他们还在树坑底部添加胶状的营养剂与保湿剂,增加了树坑里的养分和湿度,将每年浇树的次数由5次降为2次。
  根部换土法,解决土壤改良问题。在挖坑前将地表有机土收拢在一起,种树前将有机土回填坑内,为树苗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地膜覆盖法,解决水分蒸发快问题。树苗栽好浇完水后,在树坑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压上薄土,防止水分大量蒸发,揭开地膜,浇水后用薄土重新覆盖。
  天然蓄水法,解决浇水难的问题。砒砂岩地区取水浇树成本高、难度大。刘亚发采取“蓄住天上水、拦截地表水、保护地下水、减少排放水”的办法,实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川”,植树用水得到彻底解决。
  鄂尔多斯市的專家考察论证后一致认为:“刘亚发探索的砒砂岩地区植树经验是个创举,虽然方法简单,但科学可行,便于推广。”目前他们的经验已经在东胜区进行了全面推广,全区砒砂岩植树面积达到30余万亩。
  有关专家指出,东胜区人武部探索的砒砂岩地区植树经验如能在我国黄河流域推广,不仅能够解决砒砂岩地区的绿化问题,而且还能有效减少排入黄河的泥沙量,对根治黄河泥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人心痛的一笔账   在以砒砂岩为主的鄂尔多斯高原植树,最大的挑战就是苗木的成活率。刘亚发算了一笔账:按每棵树0.1吨年用水量,一年需近15万吨水,年灌溉成本就100万元。
  更让刘亚发揪心的是,鄂爾多斯属水资源匮乏地区,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城市生活用水主要依赖引入的黄河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大饼越摊越大,工业项目相继上马,人口骤增,人民生活、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等多行业、多项目 “九龙争水”,严重影响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绝不能与驻地的建设发展、生产生活争水!”善于思索的刘亚发,开始寻找突破缺水地区用水“瓶颈”的对策。
  一天中午,干燥的 “九秃梁”上空终于响起几声闷雷,紧接着乌云密布,一场 “喜雨”随风而至。高原雨来得急去得快,正在组织浇树的刘亚发来不及找到合适的地方避雨,就见哗哗的雨水顺着山坡涌向雨裂沟流走了,他茅塞顿开:“这不正是天然的可用水资源嘛!”
  刘亚发在互联网上搜索节水的信息,目光定格在全国妇联发起的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上。他专程到甘肃、宁夏等地考察节水设施,请教了当地多位节水专家。回到东胜后,他一连几天都在 “九秃梁”上转悠,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脑海形成:蓄住天上水,拦截地表水,保护地下水,减少排放水。
  2010年春天,他们采取“随坡就势、遇梁开沟、遇沟架桥、点线连片”的方法,在丘陵沟壑纵横的地带,沿等高线挖掘闭合的深度适宜的导水渠,经过柴草、泥沙二级过滤后,经暗管引入全封闭式储水窖,取名“聚源蓄水工程”。首期选择面积为500亩3座山头进行试验,挖掘导水渠1.5万多米,修建存储量为4000立方米的储水窖一个,集储雨水的实验取得成功,为大面积修建此项工程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刘亚发发明的“聚源蓄水工程”,不仅为植树造林蓄积了雨水,而且还避免了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减轻了黄河的泥沙量,为东胜区乃至整个水资源匮乏地区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鄂尔多斯军分区政委王中强,在担任杭锦旗人武部部长期间,带领干部职工数年不辍,在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库布齐沙漠中建起近10万亩绿洲,为沙漠绿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实地考察后评价说:“刘亚发不仅在荒漠丘陵种活了树,又防止了水土流失,照这个思路,全国绝大多数水土严重流失的高原丘陵地区都能找到有效的办法。”
  “我当初只想着能把树种活,从没想过还要修水渠,建工地。”“想过失败吗?”“没有想过,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我就挨个解决,总觉得问题解决完了,我的树就种活了。”现在回想起当初种树,刘亚发自己也没想到他的一步一个脚印到最后解决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其他文献
大家都叫他老牛,不是资历老,而是他有一手的修车绝技。他干了13年维修,排除故障千余起,带出的20多名徒弟个个成骨干,还编写了20多万字的修车“秘笈”,牛吧!为了练就“金刚钻”,还是新兵蛋子时,面对乱如麻的电气线路,老牛整天拿着机械图摸管路结构,熟悉技术参数,积累了3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到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要翻看。凭着学习时爱钻研、工作时爱琢磨的好习惯,老牛用大量的时间,总结出一套“望、聞、
期刊
【这样的我】  我來自全国最大的边防城市丹东,性格活泼开朗,处事大方得体。毕业于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护理专业,我希望能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尽心尽力为官兵服务。  【魅力评语】  在各项文化活动中,你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处处主动作为。在卫勤业务考核中你的成绩次次优秀,因工作成绩突出,获优秀士兵1次,优秀团员1次。  【战友团】  沈阳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卫生班全体战士
期刊
【这样的我】  小時候,我爱红装,长大后,我更喜欢戎装。无悔从军路,走到哪里我都会给战友们带来欢笑。希望我的歌声和舞蹈能给绿色军营多增加一抹靓丽色彩。  【魅力评语】  你曾被评为昆明市旅游和环保形象大使,时尚与军营对接,今天,你带着理想走进军营,用热情和智慧让女兵斑斓的军旅梦想增添了使命、责任与忠诚的内涵。  【战友团】  第二炮兵96425部队三营全体官兵
期刊
【这样的我】  我來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喜欢唱歌,像一只“百灵鸟”,欢快鸣唱在部队建设的枝头。我还喜欢轻按快门,捕捉战友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精彩瞬间。  【魅力评语】  你热情、乐观,无论是在采访,还是在撰写稿件时,常常不自觉地翘起嘴角露出微笑,在生活中,你会用你阳光般的热情温暖每一位战友。  【战友团】  武警吉林边防总队延边边防支队全体官兵
期刊
走进“海空雄鹰团”荣誉室,一个个精彩的战斗故事,不禁让人热血沸腾。在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中,他们先后击落、击伤敌机31架,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八个第一”,涌现出王昆、舒积成、王鸿喜、高翔等一大批著名战斗英雄和王牌飞行员。1965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他们“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由此,8个空战史上的奇迹,化作敢打必胜的海空雄鹰精神激励着新一代蓝天骄子。  飞行80个小时击落击伤
期刊
4月18日是个平凡的日子,但对李郁来说却是个极不平凡的日子。  一年前的这一天,李郁烈火中的舍身一推,挽救了战友的生命,自己却被烧成重伤;  一年后的这一天,全面展现英雄情怀、反映李郁先进事迹的《在烈火中闪光》结集出版,成为山东省军区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传统”的鲜活教材。  李郁是何许人也?山东某预备役师师长刘峰、政委王廷建告诉记者,他就是某预备役团政治处主任,一个“平时过
期刊
我们的军队不乏英雄。英雄的种子一旦植入官兵心中,便成为一种基因、一种血脉汩汩流淌、绵延不绝。在纪念董存瑞牺牲65周年前夕,记者走进某炮兵旅、这个孕育英雄的部队。所见所闻,强烈感受到,能打仗打胜仗的时代命题在这里汇成了官兵们直面现代战场的铿锵足印。  1来到营门口,“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九个醒目刚劲的大字,让过往行人频频注目,这些石刻的字像一把刻刀,在官兵们心中留下印记——我是英雄的传人,董存瑞精神
期刊
【焦点提示】体能训练不仅锻炼身体,提高心肺抗压的能力,保证官兵完成体力消耗大、连续高强度作战训练任务,而且更能通过一些对抗性强的训练课目,培养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体能训练在每天操课时间最后1小时进行,是大纲规定的内容。然而,当前不少单位却过多地强调军事训练任务重、机关工作节奏快、基层日常事情多等原因,让落实打了折扣。南京军区某旅通过在方法手段上创新,在组织施训中求实效,把最后1小时体能训练变成
期刊
真心融化孤独,关爱改变人生。军嫂刘抗美与爱人尹士国以高尚的情操、父母的情怀,7年来,先后精心助养7名孤残儿童,让他们在刚刚起航的人生开端,一样拥有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爱。  刘抗美家住四楼,知道我们要来拜访,早早打开了房门,走到三楼半时,一个鸟鸣般好听的声音从门口传来:“阿姨好!阿姨好!”跨进房门,那只欢快的“小鸟”马上提来两双拖鞋,摆放在我们脚下。  “小鸟”叫俊沐,今年4周岁,来自当地福利院
期刊
做作的表现——  当排长第一个月,就遇到团长来站里检查,支部带领大家做好充分迎检准备,我个人也提前模拟好多套“方案”,想在团长面前好好表现。  没想到,当面对团长时,我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手心满是汗,生怕说错话办错事,团长说的话我一点也没听进去,只顾着看团长杯里的水啥时候喝完——我必须抢在前头给团长倒水。  杯里的水刚到一半,我就抢先拿起水壶倒水。听长辈们说,倒酒要倒满,这代表感情满满的;倒水要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