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企业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越来越重视的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手段。而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是在借助信息科技力量的基础上,使企业的预算管理更加合理化、高效化、清晰化,从而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本文针对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信息化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预算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这条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智慧结晶,同样适用于当今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现状。对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高效预算管理的实施不仅可以避免企业因盲目发展遭受不必要的经营风险,还可以避免因急于求进造成的财务风险。而如何实现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这一战略目标,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都是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必经环节。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
1、预算管理模式老化
企业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企业预算管理趋于形式化。企业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刻,导致对预算的编制主要依靠历史数据及经验判断,预算的分解过程更多的体现在经营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等大项目方面,没有细化到具体的成本和费用等。而且各部门在为财务预算管理提供相关数据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会出现高估企业成本和费用的现象,导致数据缺乏一定的可信度,这种落后的预算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预算管理发挥其与生产业务结合、合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功能。虽然某些企业对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是却没有按照改革后的模式严格执行,从而失去改革的意义,预算管理失去发挥其功能的机会,企业也就失去了提升自身预算管理实力的机会。
2、缺乏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预算管理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一是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实时的流程监控和预警机制,无法做到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造成预算数据调整的弹性较大,预算目标无法起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二是未建立预算分析考核体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实时对数据进行反馈,及时分析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差异的原因,数据缺乏时效性;三是未健全预算动态调整管理体系,在年度环境发生变化时,没有对预算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是无法保证动态调整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从而无法保证预算目标在各个不同期间的合理性。
3、缺乏统一集成的预算管理数据平台
企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不能形成完整的预算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实时的整理,从而无法提供动态的报表分析。特别是在预算的执行控制、动态调整和实时分析过程中,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使用EXCEL等办公软件形成一套表格,数据对比分析工作都依靠表间转换来完成,会使预算管理人员被繁琐的表格数据、公式链接所困扰,不仅需要应对大量日常性的数据汇总分析,还要在预算出现偏差和动态调整后对数据的影响进行更新追踪,并对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进行实时地财务分析,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造成工作效率降低,信息披露滞后。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对于预算的审核采用纸质单据审批的方式,甚至出现事后补签的情况,导致企业预算管理的审批流程后置化,预算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二、信息化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加强部门合作,重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要解决预算模式老化的问题,首先必须纠正企业管理者、财务部门、预算部门等企业各个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错误认识。企业要加强预算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思想上根除对企业预算管理不重视的弊病,让企业的员工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是每个企业员工共同的职责,只有全体员工在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全员参与、自上而下分解预算,将预算落实到位的目的。同时要充分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建设。信息技术对预算管理这一工作量大、耗时长、过程复杂、要求严格的工作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助力。在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今天,只有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加强企业预算的信息化发展,才能在促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实现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组织,并对企业发展实现规划性的调控。
2、及时发布信息,健全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要建立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首先要实现预算执行控制信息化,将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ERP系统和资金计划系统相对接,做到预算执行的事前控制,并做好预算管理的预警工作,一是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预算目标发生改变时进行预警,以便及时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或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达到事前设定的标准时进行预警提示,以提醒相关人员关注业务事项的进展。其次要建立预算分析考核体系,事前对重要信息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甄别工作,完善预算指标的分解,定期将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核对,强化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差异分析,做到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考核,实现对相关业务环节的优化配置,同时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推进企业预算的执行。
3、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
预算管理从流程上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分析等环节。预算编制涉及预算申报、审批、汇总、调整、最后发布等一系列工作;预算执行涉及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执行情况的跟踪及数据发布;预算调整涉及对未包含在预算中的项目进行调增和对已包含在预算中的项目进行修正;预算分析涉及对预算执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进行预算考核。每个环节都涉及大量的财务数据,必须依靠信息化对这些数据进行自动录入和分析处理。因此,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构建动态的财务预算系统,使得企业针对未来发展规划制定的预算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
在信息化预算平台的操作上,同类型业务需要上年度实际发生金额作为参考,预算审核需要设置对应的审批流程,预算发布时将年度公司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与某一预算项目相对应;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按照年度公司预算,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条件进行严格控制和非严格控制,拥有审批权限的人员不仅能看到经办部门申请的业务信息,还能查看对应业务预算的余额等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同意申请或驳回申请的判断。如对成本和费用的控制,当系统判断出实际发生额大于预算额度时,自动在输入环节显示超预算并提示审批人员终止实际业务的发生,对不影响利润预算事项的控制,当系统判断出实际发生额大于预算额度时,仅向审批人员发出警告信息,由审批人员决定该实际业务的发生与否;在预算调整的过程中,区分调整和调增预算的审批流权限设置。对于部门内项目调整、部门间项目调整而不增加公司预算的,对于直接调增公司预算的,应分别设置对应的审批权限,审批流完成后才能进行预算执行;在预算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系统进行设置,与原有财务系统进行对接,快速完成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实现数据的横向和纵向的自动对比,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后续进行滚动预算提供数据支持。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充分重视、激励与监督相结合的建设性工作。实现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载体,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搭建预算管理信息平台,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有利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高效执行和发展规划的合理实施,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法久.浅谈信息化在油气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为例[J].会计师,2015(09).
【关键词】信息化;预算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这条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智慧结晶,同样适用于当今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现状。对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高效预算管理的实施不仅可以避免企业因盲目发展遭受不必要的经营风险,还可以避免因急于求进造成的财务风险。而如何实现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这一战略目标,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都是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必经环节。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
1、预算管理模式老化
企业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企业预算管理趋于形式化。企业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刻,导致对预算的编制主要依靠历史数据及经验判断,预算的分解过程更多的体现在经营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等大项目方面,没有细化到具体的成本和费用等。而且各部门在为财务预算管理提供相关数据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会出现高估企业成本和费用的现象,导致数据缺乏一定的可信度,这种落后的预算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预算管理发挥其与生产业务结合、合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功能。虽然某些企业对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是却没有按照改革后的模式严格执行,从而失去改革的意义,预算管理失去发挥其功能的机会,企业也就失去了提升自身预算管理实力的机会。
2、缺乏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预算管理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一是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实时的流程监控和预警机制,无法做到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造成预算数据调整的弹性较大,预算目标无法起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二是未建立预算分析考核体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实时对数据进行反馈,及时分析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差异的原因,数据缺乏时效性;三是未健全预算动态调整管理体系,在年度环境发生变化时,没有对预算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是无法保证动态调整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从而无法保证预算目标在各个不同期间的合理性。
3、缺乏统一集成的预算管理数据平台
企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不能形成完整的预算信息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实时的整理,从而无法提供动态的报表分析。特别是在预算的执行控制、动态调整和实时分析过程中,面对庞大的信息量,使用EXCEL等办公软件形成一套表格,数据对比分析工作都依靠表间转换来完成,会使预算管理人员被繁琐的表格数据、公式链接所困扰,不仅需要应对大量日常性的数据汇总分析,还要在预算出现偏差和动态调整后对数据的影响进行更新追踪,并对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进行实时地财务分析,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造成工作效率降低,信息披露滞后。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对于预算的审核采用纸质单据审批的方式,甚至出现事后补签的情况,导致企业预算管理的审批流程后置化,预算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二、信息化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加强部门合作,重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要解决预算模式老化的问题,首先必须纠正企业管理者、财务部门、预算部门等企业各个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错误认识。企业要加强预算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思想上根除对企业预算管理不重视的弊病,让企业的员工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是每个企业员工共同的职责,只有全体员工在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全员参与、自上而下分解预算,将预算落实到位的目的。同时要充分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建设。信息技术对预算管理这一工作量大、耗时长、过程复杂、要求严格的工作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助力。在信息技术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今天,只有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加强企业预算的信息化发展,才能在促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实现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组织,并对企业发展实现规划性的调控。
2、及时发布信息,健全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要建立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首先要实现预算执行控制信息化,将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ERP系统和资金计划系统相对接,做到预算执行的事前控制,并做好预算管理的预警工作,一是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预算目标发生改变时进行预警,以便及时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或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达到事前设定的标准时进行预警提示,以提醒相关人员关注业务事项的进展。其次要建立预算分析考核体系,事前对重要信息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甄别工作,完善预算指标的分解,定期将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核对,强化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差异分析,做到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考核,实现对相关业务环节的优化配置,同时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推进企业预算的执行。
3、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
预算管理从流程上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分析等环节。预算编制涉及预算申报、审批、汇总、调整、最后发布等一系列工作;预算执行涉及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执行情况的跟踪及数据发布;预算调整涉及对未包含在预算中的项目进行调增和对已包含在预算中的项目进行修正;预算分析涉及对预算执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进行预算考核。每个环节都涉及大量的财务数据,必须依靠信息化对这些数据进行自动录入和分析处理。因此,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构建动态的财务预算系统,使得企业针对未来发展规划制定的预算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
在信息化预算平台的操作上,同类型业务需要上年度实际发生金额作为参考,预算审核需要设置对应的审批流程,预算发布时将年度公司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与某一预算项目相对应;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按照年度公司预算,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条件进行严格控制和非严格控制,拥有审批权限的人员不仅能看到经办部门申请的业务信息,还能查看对应业务预算的余额等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同意申请或驳回申请的判断。如对成本和费用的控制,当系统判断出实际发生额大于预算额度时,自动在输入环节显示超预算并提示审批人员终止实际业务的发生,对不影响利润预算事项的控制,当系统判断出实际发生额大于预算额度时,仅向审批人员发出警告信息,由审批人员决定该实际业务的发生与否;在预算调整的过程中,区分调整和调增预算的审批流权限设置。对于部门内项目调整、部门间项目调整而不增加公司预算的,对于直接调增公司预算的,应分别设置对应的审批权限,审批流完成后才能进行预算执行;在预算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系统进行设置,与原有财务系统进行对接,快速完成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实现数据的横向和纵向的自动对比,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后续进行滚动预算提供数据支持。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充分重视、激励与监督相结合的建设性工作。实现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载体,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搭建预算管理信息平台,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有利于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高效执行和发展规划的合理实施,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法久.浅谈信息化在油气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为例[J].会计师,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