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的结构力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就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结构力学 教学改革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3;TB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46-02
结构力学是高职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与另外几门力学如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相比,更注重于概念和技巧,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讲授基本的知识外,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巧,如此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形式的改革
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传统的核心位置,学生多数时候属于被动的接受,此种方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对于结构力学这门技巧性较强的科目来说,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对于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1.提问式教学
怎样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首先就要注重问题的提出,在授课之前,提出与讲授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在听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会更清楚的明白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自然就会对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
课堂上,老师也要经常提问、提示,以此种方法来不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望,使其对所学内容始终保持兴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对于问题要敢于质疑,这点更重要,这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往往通过质疑之后的学习,才能把一些力学概念理解得透彻。
2.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和提问式教学相辅相成的,首先有了问题的提出,然后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讨论,通过集体讨论交流,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其思维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很直接告诉学生最终答案,或是在学生有不同看法时急于否定学生,老师经常提问和提示是正确的,这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终通过讨论使学生有效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掌握了知识,并且通过这样的实践,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前课后的结合
1.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前面说到,提问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重要性,要有问题,要进行讨论,首先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应先进行预习,并且是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学生在老师讲授新的内容之前对内容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同时其中必定有很多暂不能解决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学习自然就有目的性,学习过程中自然就可以提出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对新内容进行预习是按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进行,这和被动的听老师讲有很大的不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很可能和老师讲授的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这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对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更有利于将前后所学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起来。因此,课前预习,是进行提问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重要部分,不可或缺。
2.课后练习的必要性
课后练习涉及到了学生课后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结构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巧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掌握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练习,技巧性强代表了题型的灵活多变,因此,常常是概念很简单,但落实到具体的题目上,却有多种变化,这也是力学类课程的特点,只有多做练习,多看多想才能熟练掌握。同时老师对于习题的选择也要注意具有代表性,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习题,老师应在习题课上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并加以重点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对重要方程及参数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同时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分辨和修正错误的认识。
3.自学的引导
结构力学课程的学时是有限的,然而其教学内容和可延伸的部分很丰富,要想所有内容都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讲授是不可能同时也是不必要的,因此课堂上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授,而部分章节如一些主干内容的延伸和补充的部分可让学生在课下自学,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还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具体表现在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自学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对于一些较难较深或是涉及面较广的内容还可适当的给学生指定一些参考书籍。在自学的效果检查上可通过课堂提问,或是让学生上讲台讲解,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最后老师总结的方法来完成。这种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效的完成了更多的教学内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我们学院采用的考核方式一般是期中和期末考试,有固定的结构力学试题库,里面包含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各个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是考核标准简单统一,同时也公平公正,但对于学生真正掌握结构力学这门课程的内容来说,稍有不利。众所周知,结构力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力学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结构当中,如何将实际的结构简化为简单明了的力学模型,怎样将书上的理论模型与实际的结构衔接起来,是学完这门课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举个简单的例子,结构力学中梁体有固结有铰接,那么实际的结构中边界条件也各不相同,在将实际结构简化为力学模型的时候,怎么正确的考虑和选取边界条件,关系到能否对整个结构进行正确的计算;而我们目前的考试更侧重于理论和标准化试题的考核,在与实际结合方面有所欠缺。我们学院的其他一些课程如房屋钢结构等都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结构力学也可借鉴这种方法,可布置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并将课程设计的分数纳入最终考核。短期来看,有利于学生在做设计时会将所学内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和掌握各种力学概念,也为不久后的毕业设计中的结构计算分析打下基础,长期来看,这样的设计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
[1]程健,翟清翠,刘运生.结構力学教学应用归纳对比法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7(03)
[2]李国华,罗健,董军,戚承志.结构力学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7(01)
[3]邹万杰.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路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18)
【关键词】结构力学 教学改革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3;TB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046-02
结构力学是高职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与另外几门力学如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相比,更注重于概念和技巧,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讲授基本的知识外,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巧,如此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形式的改革
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传统的核心位置,学生多数时候属于被动的接受,此种方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对于结构力学这门技巧性较强的科目来说,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对于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1.提问式教学
怎样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首先就要注重问题的提出,在授课之前,提出与讲授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在听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会更清楚的明白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自然就会对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
课堂上,老师也要经常提问、提示,以此种方法来不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望,使其对所学内容始终保持兴趣。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对于问题要敢于质疑,这点更重要,这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往往通过质疑之后的学习,才能把一些力学概念理解得透彻。
2.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和提问式教学相辅相成的,首先有了问题的提出,然后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讨论,通过集体讨论交流,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其思维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很直接告诉学生最终答案,或是在学生有不同看法时急于否定学生,老师经常提问和提示是正确的,这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其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终通过讨论使学生有效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掌握了知识,并且通过这样的实践,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前课后的结合
1.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前面说到,提问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重要性,要有问题,要进行讨论,首先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应先进行预习,并且是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学生在老师讲授新的内容之前对内容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同时其中必定有很多暂不能解决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去学习,学习自然就有目的性,学习过程中自然就可以提出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对新内容进行预习是按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进行,这和被动的听老师讲有很大的不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很可能和老师讲授的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这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对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更有利于将前后所学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起来。因此,课前预习,是进行提问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重要部分,不可或缺。
2.课后练习的必要性
课后练习涉及到了学生课后对于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结构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巧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掌握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练习,技巧性强代表了题型的灵活多变,因此,常常是概念很简单,但落实到具体的题目上,却有多种变化,这也是力学类课程的特点,只有多做练习,多看多想才能熟练掌握。同时老师对于习题的选择也要注意具有代表性,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习题,老师应在习题课上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并加以重点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对重要方程及参数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同时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分辨和修正错误的认识。
3.自学的引导
结构力学课程的学时是有限的,然而其教学内容和可延伸的部分很丰富,要想所有内容都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讲授是不可能同时也是不必要的,因此课堂上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授,而部分章节如一些主干内容的延伸和补充的部分可让学生在课下自学,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还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具体表现在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自学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对于一些较难较深或是涉及面较广的内容还可适当的给学生指定一些参考书籍。在自学的效果检查上可通过课堂提问,或是让学生上讲台讲解,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最后老师总结的方法来完成。这种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效的完成了更多的教学内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我们学院采用的考核方式一般是期中和期末考试,有固定的结构力学试题库,里面包含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各个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是考核标准简单统一,同时也公平公正,但对于学生真正掌握结构力学这门课程的内容来说,稍有不利。众所周知,结构力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力学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结构当中,如何将实际的结构简化为简单明了的力学模型,怎样将书上的理论模型与实际的结构衔接起来,是学完这门课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举个简单的例子,结构力学中梁体有固结有铰接,那么实际的结构中边界条件也各不相同,在将实际结构简化为力学模型的时候,怎么正确的考虑和选取边界条件,关系到能否对整个结构进行正确的计算;而我们目前的考试更侧重于理论和标准化试题的考核,在与实际结合方面有所欠缺。我们学院的其他一些课程如房屋钢结构等都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结构力学也可借鉴这种方法,可布置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计,并将课程设计的分数纳入最终考核。短期来看,有利于学生在做设计时会将所学内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和掌握各种力学概念,也为不久后的毕业设计中的结构计算分析打下基础,长期来看,这样的设计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
[1]程健,翟清翠,刘运生.结構力学教学应用归纳对比法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7(03)
[2]李国华,罗健,董军,戚承志.结构力学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7(01)
[3]邹万杰.结构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路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