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骄人成绩: 2011年,中宣部将乳山道德建设“4+1”工程确定为公民道德建设典型,在全国予以推广。2010年至2016年,我市连续三年作为全省道德建设示范市参加了中国公民道德论坛。2017年,乳山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8个学雷锋重大典型之一,并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测评中名列96个县(市、区)首位。
一、做加法,钉钉子,接力推进
我市历任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准了全民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抓住了全民道德教育的牛鼻子,并结合传统文化精髓,全力打造“厚德乳山”,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使思想道德建设由近及远、由虚到实,真正成为全民工程、民心工程。
“根深”方能“叶茂”。多年来,我市历届领导班子对确定的目标和认准的事情扭住不放,一件接着一件办、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了一抓到底的劲头。自2006年以来,道德建设工程历经四届班子却不曾间断,并且内容不断丰富、机制不断创新,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建设高度衔接,推动道德文化深入民心、生根发芽。近几年,为进一步深化道德建设“4+1”工程,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我市又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社会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学雷锋活动实现常态化、机制化、全民化。
二、建载体,接地气,虚功实做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社会宣传,组织编写《身边的好人》、《德润乳山》等地方教材和德育读物,创作并普及了《三德歌》,开设了《美德赞》等电视栏目;每年举办“道德的力量”、“永远跟党走”等文化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集体宣誓;1200支群众性道德文化宣传队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自编自导道德教育节目300多个。开展公益宣传,在电台、电视台、《今日乳山》、政务网站等市内重点媒体,制作刊播了一批具有乳山特色、体现道德建设成果的公益广告。
二是强化实践活动。“孝德”方面,分层面开展为父母献孝心“四个一”工程;“诚德”方面,开展创建诚信品牌等活动,开通“乳山诚信网”,定期公布环保、纳税等信息,曝光不诚信行为;“爱德”方面,全力开展十大爱心行动;“仁德”方面,开展市民形象提升、人际关系和谐、干事创业回馈三大行动。在“心灵工程”实施过程中,成立34个青少年教育基地、5个市级心理服务站,举办感恩教育、劳动实践、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是倡树道德典型。分市、镇、村三个层面,建起了4.5万人的典型库,每年评选“现代二十四孝贤”、“诚德百面旗帜”、“十佳爱心人物”、“阳光少年”等,培育和倡树了一批“接地气”的典型,累计表彰乳山市“道德之星”1012名,涌现出全国“双百”人物李登海、“中国好人”李秋霞等重大典型。同时,配套建立典型宣传推广、关爱资助等制度,通过送荣誉上门、张贴照片和事迹等形式,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在干部选拔、企业准入、融資贷款等方面建立典型优先机制,配套形成奖励基金、走访慰问、医疗服务等制度,让道德模范在政治上受重视、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
四是打造道德文化讲堂。从2012年起,成立乳山市道德文化讲堂,并逐步构建起市镇村三级工作网络,重点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和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并从村居、社区、机关、企业、学校5个层面,打造全市道德建设示范点。通过开展巡讲活动,将“道德文化讲堂”打造成为传承道德、传播文明的基础阵地,不断提升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截至目前,全市已高标准建成道德讲堂389个,市镇两级每年举办道德宣讲80余次、“道德模范进基层巡讲”报告会30余场,道德讲堂逐步实现“全覆盖”。
五是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我市将道德工程建设作为“乡村文明行动”的切入点,着力抓好乡村道德、城乡环卫、文化惠民、平安村庄“四大重点”,有力推动了城乡文明一体化建设。乡村要文明,美化环境应当先行。我市投资1.56亿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建设2处市级垃圾处理场,建成运行11处镇街垃圾压缩式中转站,为村庄发放小推车、垃圾桶,配备保洁员,建立起市镇村三级环卫网络,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深化文明示范片工程,实施连片开发、集中整治,重点打造34个生态文明片区,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市17处镇街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每年举办广场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夏令广场文化活动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和“全省百个农村特色文化品牌”。
三、严机制,硬考核,深化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活力在“机制”。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评价体系,作为中心工作来认识和推进,使各项任务目标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检查考核,做到工作上真安排、財力上真投入、制度上真坚持,持之以恒抓紧、抓实。围绕推进道德建设“4+1”工程,我市先后建立了公共财政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年度为群众办实事公开承诺等制度,社会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使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效凝聚了干部群众内心深处至善至美的道德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精神文明建设不仅重视“建”,更要突出“考”。在精神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我市既注重制度建设,更注重对制度建设成效的检查、考核和评价,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公认的、量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充分引入公平竞争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将“软指标”转化为“硬考核”。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签署“孝德”责任状——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群体制定有约束性的自律守则和道德规范,组织干部群众签署、公示,并成立道德评论委员会负责监督执行,年终组织考核评议。据统计,在农村推广“孝德榜”的当年,全市赡养费增加8000多万元,户均提高600多元,家庭赡养纠纷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8.7%,践行“孝德”已在全市蔚然成风,成为城乡百姓的道德自觉。
八年的探索和实践带给我们几点启示:一是精神文明建设贵在坚持、重在积累,不能抓抓停停、“雨过地皮湿”,必须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积小胜为大胜;二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接地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形成一批务实、可行、管用、长效的规章制度,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巩固、扩大创建成果;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由党委政府主导,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大格局。
一、做加法,钉钉子,接力推进
我市历任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准了全民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抓住了全民道德教育的牛鼻子,并结合传统文化精髓,全力打造“厚德乳山”,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使思想道德建设由近及远、由虚到实,真正成为全民工程、民心工程。
“根深”方能“叶茂”。多年来,我市历届领导班子对确定的目标和认准的事情扭住不放,一件接着一件办、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了一抓到底的劲头。自2006年以来,道德建设工程历经四届班子却不曾间断,并且内容不断丰富、机制不断创新,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建设高度衔接,推动道德文化深入民心、生根发芽。近几年,为进一步深化道德建设“4+1”工程,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我市又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社会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学雷锋活动实现常态化、机制化、全民化。
二、建载体,接地气,虚功实做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社会宣传,组织编写《身边的好人》、《德润乳山》等地方教材和德育读物,创作并普及了《三德歌》,开设了《美德赞》等电视栏目;每年举办“道德的力量”、“永远跟党走”等文化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集体宣誓;1200支群众性道德文化宣传队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自编自导道德教育节目300多个。开展公益宣传,在电台、电视台、《今日乳山》、政务网站等市内重点媒体,制作刊播了一批具有乳山特色、体现道德建设成果的公益广告。
二是强化实践活动。“孝德”方面,分层面开展为父母献孝心“四个一”工程;“诚德”方面,开展创建诚信品牌等活动,开通“乳山诚信网”,定期公布环保、纳税等信息,曝光不诚信行为;“爱德”方面,全力开展十大爱心行动;“仁德”方面,开展市民形象提升、人际关系和谐、干事创业回馈三大行动。在“心灵工程”实施过程中,成立34个青少年教育基地、5个市级心理服务站,举办感恩教育、劳动实践、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是倡树道德典型。分市、镇、村三个层面,建起了4.5万人的典型库,每年评选“现代二十四孝贤”、“诚德百面旗帜”、“十佳爱心人物”、“阳光少年”等,培育和倡树了一批“接地气”的典型,累计表彰乳山市“道德之星”1012名,涌现出全国“双百”人物李登海、“中国好人”李秋霞等重大典型。同时,配套建立典型宣传推广、关爱资助等制度,通过送荣誉上门、张贴照片和事迹等形式,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在干部选拔、企业准入、融資贷款等方面建立典型优先机制,配套形成奖励基金、走访慰问、医疗服务等制度,让道德模范在政治上受重视、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
四是打造道德文化讲堂。从2012年起,成立乳山市道德文化讲堂,并逐步构建起市镇村三级工作网络,重点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和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并从村居、社区、机关、企业、学校5个层面,打造全市道德建设示范点。通过开展巡讲活动,将“道德文化讲堂”打造成为传承道德、传播文明的基础阵地,不断提升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截至目前,全市已高标准建成道德讲堂389个,市镇两级每年举办道德宣讲80余次、“道德模范进基层巡讲”报告会30余场,道德讲堂逐步实现“全覆盖”。
五是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我市将道德工程建设作为“乡村文明行动”的切入点,着力抓好乡村道德、城乡环卫、文化惠民、平安村庄“四大重点”,有力推动了城乡文明一体化建设。乡村要文明,美化环境应当先行。我市投资1.56亿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建设2处市级垃圾处理场,建成运行11处镇街垃圾压缩式中转站,为村庄发放小推车、垃圾桶,配备保洁员,建立起市镇村三级环卫网络,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深化文明示范片工程,实施连片开发、集中整治,重点打造34个生态文明片区,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市17处镇街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每年举办广场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夏令广场文化活动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和“全省百个农村特色文化品牌”。
三、严机制,硬考核,深化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活力在“机制”。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评价体系,作为中心工作来认识和推进,使各项任务目标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检查考核,做到工作上真安排、財力上真投入、制度上真坚持,持之以恒抓紧、抓实。围绕推进道德建设“4+1”工程,我市先后建立了公共财政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年度为群众办实事公开承诺等制度,社会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使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效凝聚了干部群众内心深处至善至美的道德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精神文明建设不仅重视“建”,更要突出“考”。在精神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我市既注重制度建设,更注重对制度建设成效的检查、考核和评价,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公认的、量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充分引入公平竞争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将“软指标”转化为“硬考核”。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签署“孝德”责任状——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群体制定有约束性的自律守则和道德规范,组织干部群众签署、公示,并成立道德评论委员会负责监督执行,年终组织考核评议。据统计,在农村推广“孝德榜”的当年,全市赡养费增加8000多万元,户均提高600多元,家庭赡养纠纷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8.7%,践行“孝德”已在全市蔚然成风,成为城乡百姓的道德自觉。
八年的探索和实践带给我们几点启示:一是精神文明建设贵在坚持、重在积累,不能抓抓停停、“雨过地皮湿”,必须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积小胜为大胜;二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接地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形成一批务实、可行、管用、长效的规章制度,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巩固、扩大创建成果;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由党委政府主导,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