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优化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提升农村经济效益的重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但农村污染物排放量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生活及工矿污染、农村农事污染物排放等造成的农村生态破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就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扭转农村环境污染的趋势,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稳定发展。
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及工矿产业造成的水污染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尤以水污染较为突出。首先,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很多城市的工业企业、采矿企业转移到农村,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然而这类企业大多不注意工业废水的处理,若农村没有有效的排污系统,这些被排入沟渠的废水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逐年递增,废水和污水若渗入地下,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最后,很多建设在农村的工厂企业没有注意节约用水,导致地表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
2.2 农村化学残留污染危害土壤质量
现阶段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我国是农药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较高,利用率却比较低,不能被土壤吸收的化肥中含有氮、磷等元素,若渗透到土壤中,不仅会造成土壤的板结,还可能引起水土流失。除了化学肥料,强效农药在农村种植业中也被过度使用,给农作物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此外,目前我国农村农作物地膜的使用量高居不下,虽然农产品的收益有所提高,但农田中残留的塑料地膜没有及时清理,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2.3 农村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燃烧造成空气污染
农村的空气污染近年来愈加严重,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首先,为了加快农作物的收割,我国农业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越来越高,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的使用率却大大减少,农民没有对这些畜禽粪便进行合理地处理,导致粪便堆积对农村的空气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其次,农作物收割之后的秸秆回收和储存工作都比较困难,大部分农民直接采取就地焚烧的方式消除秸秆,其产生的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最后,很多城市的工业企业、采矿企业转移到农村,没有对工厂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的监管与处理,使农村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地方政府和农村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淡薄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和农民没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农业生产政绩,促使当地农民过分追求利益,忽视了环境问题。首先,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做好环境污染的检测和保护工作,在颁布各项农业措施时没有考虑环境的治理。其次,部分农民的教育水平不高,环境保护意识更为薄弱,导致农民在进行耕种时过度使用化肥、强效农药以及地膜,胡乱处理生活垃圾、焚烧秸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1]。
3.2 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治理模式有局限性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但环境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要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就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部门,但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越来越快,政府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大力发展经济,减少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很多农村缺乏科学的治理设施,或治理设施建成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运行和维护,导致大部分治理设施成为摆设,发挥不出效果。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模式也存在着局限性,农村居民大部分没有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没有与政府联合起来共同保护环境。
3.3 农村经济建设规划不合理,环境保护机构建设不完善
部分农村经济建设在规划初期,就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过分追求经济建设区域的规模与使用效益,盲目占用农村土地,开发新城区,不仅造成农村自然资源的浪费,还直接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平衡。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小且多,并广泛分布在农村的各个地方,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治理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执行,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我国政府早就开始在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机构,但真正愿意在农村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并不多,虽然政府采取了很多优待政策鼓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但专业人员仍然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保护机制仍不健全[2]。
4 如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进行生态保护
4.1 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发展循环生态经济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首先就要加强对环境的监督,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生态经济。政府是发展经济和进行环境保护的主体,必须在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政府需组建环境保护部门,建立符合农村环境现状的日常工作机制,构建健全的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农村要利用本地的优势和特点,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的循环生态经济,引进先进的农业科研人员,研发新型有机农产品,例如绿色蔬菜、无公害稻米等,逐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增加农村收入,填补政府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缺口。
4.2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农村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还要治理,那么就必須投入足够的资金,这是环境保护措施能够落实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环境保护和治理设备、建设重点防污染工程以及它们的运行与维护,例如建立引进新型污水处理设施、构建垃圾处理站、农村厕所改造以及维护排污设备等等。政府还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例如出台一系列有利政策吸引环境治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到基层工作,或者为农村居民配备一些能够自行处理污水废物的简单设施,优化农村资源配置。
4.3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政府在对环境进行了有效保护和治理的同时,还需要农村居民来维护。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发放宣传单、组织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农村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让农村居民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农户在进行农事的时候注意环境卫生,养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习惯,甚至可以采取一些奖惩手段来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5 结束语
总之,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并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秀英.基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03):331+341.
[2]张成君.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6,36(22):7.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西县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但农村污染物排放量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生活及工矿污染、农村农事污染物排放等造成的农村生态破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就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扭转农村环境污染的趋势,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稳定发展。
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及工矿产业造成的水污染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尤以水污染较为突出。首先,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很多城市的工业企业、采矿企业转移到农村,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然而这类企业大多不注意工业废水的处理,若农村没有有效的排污系统,这些被排入沟渠的废水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逐年递增,废水和污水若渗入地下,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最后,很多建设在农村的工厂企业没有注意节约用水,导致地表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
2.2 农村化学残留污染危害土壤质量
现阶段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我国是农药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较高,利用率却比较低,不能被土壤吸收的化肥中含有氮、磷等元素,若渗透到土壤中,不仅会造成土壤的板结,还可能引起水土流失。除了化学肥料,强效农药在农村种植业中也被过度使用,给农作物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此外,目前我国农村农作物地膜的使用量高居不下,虽然农产品的收益有所提高,但农田中残留的塑料地膜没有及时清理,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2.3 农村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燃烧造成空气污染
农村的空气污染近年来愈加严重,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首先,为了加快农作物的收割,我国农业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越来越高,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的使用率却大大减少,农民没有对这些畜禽粪便进行合理地处理,导致粪便堆积对农村的空气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其次,农作物收割之后的秸秆回收和储存工作都比较困难,大部分农民直接采取就地焚烧的方式消除秸秆,其产生的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最后,很多城市的工业企业、采矿企业转移到农村,没有对工厂产生的废气进行有效的监管与处理,使农村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地方政府和农村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淡薄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和农民没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农业生产政绩,促使当地农民过分追求利益,忽视了环境问题。首先,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做好环境污染的检测和保护工作,在颁布各项农业措施时没有考虑环境的治理。其次,部分农民的教育水平不高,环境保护意识更为薄弱,导致农民在进行耕种时过度使用化肥、强效农药以及地膜,胡乱处理生活垃圾、焚烧秸秆,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1]。
3.2 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治理模式有局限性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但环境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要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就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部门,但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越来越快,政府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大力发展经济,减少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很多农村缺乏科学的治理设施,或治理设施建成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运行和维护,导致大部分治理设施成为摆设,发挥不出效果。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模式也存在着局限性,农村居民大部分没有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没有与政府联合起来共同保护环境。
3.3 农村经济建设规划不合理,环境保护机构建设不完善
部分农村经济建设在规划初期,就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过分追求经济建设区域的规模与使用效益,盲目占用农村土地,开发新城区,不仅造成农村自然资源的浪费,还直接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平衡。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小且多,并广泛分布在农村的各个地方,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治理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执行,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我国政府早就开始在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机构,但真正愿意在农村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并不多,虽然政府采取了很多优待政策鼓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但专业人员仍然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保护机制仍不健全[2]。
4 如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进行生态保护
4.1 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发展循环生态经济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首先就要加强对环境的监督,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生态经济。政府是发展经济和进行环境保护的主体,必须在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政府需组建环境保护部门,建立符合农村环境现状的日常工作机制,构建健全的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农村要利用本地的优势和特点,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的循环生态经济,引进先进的农业科研人员,研发新型有机农产品,例如绿色蔬菜、无公害稻米等,逐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链,增加农村收入,填补政府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缺口。
4.2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农村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还要治理,那么就必須投入足够的资金,这是环境保护措施能够落实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环境保护和治理设备、建设重点防污染工程以及它们的运行与维护,例如建立引进新型污水处理设施、构建垃圾处理站、农村厕所改造以及维护排污设备等等。政府还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例如出台一系列有利政策吸引环境治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到基层工作,或者为农村居民配备一些能够自行处理污水废物的简单设施,优化农村资源配置。
4.3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环保习惯
政府在对环境进行了有效保护和治理的同时,还需要农村居民来维护。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发放宣传单、组织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农村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让农村居民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农户在进行农事的时候注意环境卫生,养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习惯,甚至可以采取一些奖惩手段来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5 结束语
总之,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并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秀英.基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03):331+341.
[2]张成君.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6,36(22):7.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西县环境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