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多年,教学感悟不少,尤以"益心启智总关情"为最。它让我了悟,语文的教学,就是情感的教学。语文教师的一个神圣职责就是:使学生少一分冷漠,多一分温情;少一分粗糙,多一分细腻;少一分庸俗,多一分浪漫;少一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多一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棵千般美丽,万般风情的心灵之树。这棵心灵之树,在情感教学中枝繁叶茂。
情教之一
未成曲调先有情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因此,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就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
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益心启智。
比如在讲课外阅读《家》这篇文章时,我以"家是什么?"设问引入话题,然后饱含深情的说:"家是避风的港湾,是我们可以依靠的阵地,安顿我们的身心"、"家有两种,一种安顿我们的身体,一种安顿我们的灵魂。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居住的地方,甚至有些人还有许多个,但是哪一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呢?哪里才是我们身体和灵魂的安顿之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家》这篇散文。 这样学生对家的眷恋之情被唤醒,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学习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时,我以"体会悲凉之美"作为文章及学生情感的切入点,设计了如下导语:
秋像一本耐人寻味的书,不管什么时候读,都会别有情味。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有人伤别,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苦。那么,郁达夫呢?
如此导课,讲者动容,听者动情,既能以情动人,又能以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感人;如此导语, 如一阵微风;学生心境,如一汪春水。"风乍起",便"吹绉一池春水",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益生之心启生之智,把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尽情享受文学的美妙 。
情教之二
一枝一叶总关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现在,有相当多的学生是伴随着卡通节目和电子游戏长大的,他们可能非常熟悉数字化的电脑程序,可情感世界却相当荒芜,甚至冷漠。针对这样的状况,语文教师务必在"传道、受(通假字)业、解惑"的同时,肩负起开发学生情感矿藏的责任,益其心启其智,灵魂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心灵之树郁郁葱葱。
教《雨霖铃》这篇课文光时,我在悠扬的琵琶古乐的背景音乐中,用饱含激情的诵读来演绎仕途失意,四处飘泊的柳永在暮色苍茫时,磅礴秋雨后,萧瑟秋风里,荒寂长亭处抒写的千古绝唱《雨霖铃》。学生被倾情的诵读深深触动,进而感动、沉醉,深入作品内心,悲诗人离别之愁,悲诗人遭遇坎坷之不幸,悲音乐所抒情感之苦,直悲得"无语凝噎"。接着,进入诵读后的鉴赏评析。由于有了感知与体会,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找出自己感动的以及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有声有色地朗读,并进行质疑交流。质疑交流在生与生,生与师之间进行。心与心,交会在如"千里烟波"般绵长,如"沉沉暮霭"般浓重,如"楚天阔"般无边无际的愁情里;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里;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绝唱里。
情教之三
悠悠真情笔端付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语文教学中,学生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就必须是一个有情人。很难想象,一个冷漠的,毫无激情的语文教师,他如何去完成一堂让学生心灵震颤的语文教学活动。
在一次作文课时,我让学生以"尊严"为话题进行作文,学生对这个话题感到较抽象,我就用下面一段教学语言来诠释"尊严":1840年,林则徐把英国的一箱箱鸦片倾尽石灰水中,付之一炬,这就是尊严!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毒刀,毫无畏惧,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这就是尊严!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迫使日本战犯在投降书上签字,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这就是尊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亲手把五星红旗升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就是尊严!邓小平同志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爱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就是尊严!2005年10月13日,"神六""上天,扬我国威,壮我豪情,这就是尊严!听到这里全班一片寂静---------那一次的作文很多学生写出了自己对尊严的感悟,而且,不无深度和广度。
以情感为纽带,以教师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是为其心灵之树输送营养,以益其心启其智。
情感教学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如甘霖浇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其乐无穷。我将继续在情感教学的海洋中遨游,继续探讨情感教学的真谛,走上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通讯》
情教之一
未成曲调先有情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因此,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就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
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益心启智。
比如在讲课外阅读《家》这篇文章时,我以"家是什么?"设问引入话题,然后饱含深情的说:"家是避风的港湾,是我们可以依靠的阵地,安顿我们的身心"、"家有两种,一种安顿我们的身体,一种安顿我们的灵魂。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居住的地方,甚至有些人还有许多个,但是哪一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呢?哪里才是我们身体和灵魂的安顿之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家》这篇散文。 这样学生对家的眷恋之情被唤醒,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学习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时,我以"体会悲凉之美"作为文章及学生情感的切入点,设计了如下导语:
秋像一本耐人寻味的书,不管什么时候读,都会别有情味。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有人伤别,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苦。那么,郁达夫呢?
如此导课,讲者动容,听者动情,既能以情动人,又能以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感人;如此导语, 如一阵微风;学生心境,如一汪春水。"风乍起",便"吹绉一池春水",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益生之心启生之智,把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尽情享受文学的美妙 。
情教之二
一枝一叶总关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现在,有相当多的学生是伴随着卡通节目和电子游戏长大的,他们可能非常熟悉数字化的电脑程序,可情感世界却相当荒芜,甚至冷漠。针对这样的状况,语文教师务必在"传道、受(通假字)业、解惑"的同时,肩负起开发学生情感矿藏的责任,益其心启其智,灵魂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心灵之树郁郁葱葱。
教《雨霖铃》这篇课文光时,我在悠扬的琵琶古乐的背景音乐中,用饱含激情的诵读来演绎仕途失意,四处飘泊的柳永在暮色苍茫时,磅礴秋雨后,萧瑟秋风里,荒寂长亭处抒写的千古绝唱《雨霖铃》。学生被倾情的诵读深深触动,进而感动、沉醉,深入作品内心,悲诗人离别之愁,悲诗人遭遇坎坷之不幸,悲音乐所抒情感之苦,直悲得"无语凝噎"。接着,进入诵读后的鉴赏评析。由于有了感知与体会,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找出自己感动的以及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有声有色地朗读,并进行质疑交流。质疑交流在生与生,生与师之间进行。心与心,交会在如"千里烟波"般绵长,如"沉沉暮霭"般浓重,如"楚天阔"般无边无际的愁情里;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里;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绝唱里。
情教之三
悠悠真情笔端付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语文教学中,学生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就必须是一个有情人。很难想象,一个冷漠的,毫无激情的语文教师,他如何去完成一堂让学生心灵震颤的语文教学活动。
在一次作文课时,我让学生以"尊严"为话题进行作文,学生对这个话题感到较抽象,我就用下面一段教学语言来诠释"尊严":1840年,林则徐把英国的一箱箱鸦片倾尽石灰水中,付之一炬,这就是尊严!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毒刀,毫无畏惧,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这就是尊严!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迫使日本战犯在投降书上签字,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这就是尊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亲手把五星红旗升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就是尊严!邓小平同志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爱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就是尊严!2005年10月13日,"神六""上天,扬我国威,壮我豪情,这就是尊严!听到这里全班一片寂静---------那一次的作文很多学生写出了自己对尊严的感悟,而且,不无深度和广度。
以情感为纽带,以教师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是为其心灵之树输送营养,以益其心启其智。
情感教学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如甘霖浇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其乐无穷。我将继续在情感教学的海洋中遨游,继续探讨情感教学的真谛,走上教学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