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医学的温度》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916720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务印书馆近期出版的《医学的温度》一书,是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教授韩启德院士反思医学本质、践行人文精神、匡正俗解谬说、倡导价值医疗的力作,也是2020年一部重要的医学人文著作,探讨了深刻的医学命题。该书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上市以来已经累计8个印次,共6.6万册,入选“中版好书”年度榜、商务印书馆年度人文社科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2020年度影响力图书、2020中国医界好书等。《医学的温度》还入选央视“2020中国好书”,并获得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等。
  新书出版后,在北京大学召开了《医学的温度》新书发布会,北京大学郝平校长及王辰等多位院士共同出席研讨,一时全国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央视《读书》栏目制作了专题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该书以“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为主题,集中体现了韩先生近些年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史、叙事医学、精准医学等的人文思考,对癌症、传染病、死亡等的独特看法,对人们习以为常又似是而非的一些观点的不同主张,对全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技术及其发展方向的重新审视。他提出医学应回归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不能忘记医学的来路和归途,倡导发扬医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提出医学应始终为最广大的普通百姓的生命和健康服务。这对人们重新认识现代医学乃至重新认识自我都极具启发意义。
  关于医学的本质
  韩启德先生在《医学的温度》这本书里探讨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医学是什么?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医学技术插上了科学的翅膀进入全新的昌盛时期,影像学、外科学、药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进展迅速。今天到医院看病,几乎所有用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都是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比如X线、CT、磁共振成像、PET、基因检测,等等。但是,现代医学距离完全了解人体还很遥远,对很多疾病仍还束手无策。与此同时,技术至上、见病不见人、过度医疗、资本裹挟、医疗不公等现象依然存在,医学正面临很多挑战。他认为,人们在认识医学的科学属性之外,还必须充分重视医学的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
  医学不是冰冷的仪器、深奥的理论、难懂的数据,而是温暖的关爱和温情的回应,是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至诚守护。人文精神,是医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甚至越来越重要的方面,这也越来越成为共识。著名医生特鲁多曾说,医生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近几年叙事医学发展,提出了“医学是一种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等,都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一种呼唤和践行。
  该书希望在肯定人类非凡智慧的同时,汲取自信前行的力量;在反思中寻求理性约束的尺度,清醒认识医学的本质与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突破目前医学的许多困局。
  现代医学需要反思
  韩启德先生还提出,现代医学已迫切需要反思。在现代医学之前漫长的时间里,一个人是否有病,主要取决于他的主观感受,病人拥有自己是否有病的首要发言权。因此,病人疾病的痛苦是医学介入的理由,是医学活动围绕的中心。科学产生了仪器,而仪器正在改变这个古老的医学实践景观和这个景观背后的伦理关系。在现代医学里,疾病多是根据仪器检查和化验数据而定义的身体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仪器成了现代医学里病人“病痛”的主要判官,“疾病”可以脱离“病人”的主观感覺而独立存在。
  与此同时,疾病仿佛也不再是非黑即白的事实,而成了可以人为改变的规定。我们知道,一个人血压越高,未来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但这里有一个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问题。21世纪以来,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140/90mmHg,超过这个标准就要终身服药。我国于2000年前后下调对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诊断切点,2002年和2009年我国对这“三高”的总人数做了统计,发现因为诊断标准改变,我国“三高”人数增加了3亿多。2017年,美国又把高血压诊断切点降到了130/80mmHg。如按此标准,我国将陡然新增至少1亿高血压患者。我国最新的高血压指南没有跟随美国,而是维持原来的切点不变,这是明智的决定。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疾病存在大量似是而非的灰色地带。
  疾病的灰色地带、科学与权力的关系、第三方意志的介入,为现代医学背离病人利益优先的原则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认清医学的来路和归途,认清医学的使命和边界。“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医学是人类情感和人性的表达,目的在于维系人类自身的价值和保护自身的生产能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医学的初心。”
  对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不同看法
  由于诊断仪器的进步,越来越多以前未被发现的癌症现在被发现了,能检查出来的癌症越来越多,癌症病人越来越多,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方针应运而生。但是,对这一方针,韩启德先生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临床上发现的癌症,有相当比例属于惰性癌。这类惰性癌可能长期稳定不变,甚至在病人余生都不会引发症状和病痛,更不会致死。因此,如果早发现的是这类惰性癌,反而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作用。
  韩国自1993年开始就在健康人群中普遍开展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甲状腺癌病人的数量持续急剧增加,到2011年时,总共增长了15倍,但其间韩国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却基本维持稳定。据估计,2010年一年内韩国共查出约4万例甲状腺癌,其中约400人会死于甲状腺癌。另外,再假设约400人会因癌症转移而受累,据此推算,98%的病人终身不会受到甲状腺癌的任何折磨。然而,三分之二的病人做了甲状腺全切手术,三分之一的病人做了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很多还接受了放疗和化疗。其中,一部分人发生了甲状腺功能低下、声带麻痹等,很多人终身需要替代治疗。
  可惜,惰性与非惰性也不是非白即黑的。目前,医学界对惰性癌的重视不足,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很难把二者区分开来,也难以或者精准地估计癌症的惰性程度,由此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治疗和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了损伤,要警惕过度诊断、过度治疗。
  树立豁达的疾病观和生死观
  医学是有限度的,它的任务只是保护生命的正常过程,医学再发达也不可能消灭疾病。不能把衰老当作疾病,不能把追求长生不老作为医学的目标,不能给生命无望的病人增加无谓的痛苦。此外,健康也不仅是生理上的,而且是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正常状况。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全面健康。健康不仅取决于医疗,更重要的还取决于生活方式、公共卫生、社会和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遗传基因,等等。因此,关键是要敬畏自然,天人合一,树立豁达的疾病观和生死观。
  韩启德先生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基层医院工作过11年,作为当时医院里少有的受过大学教育的医生,他依靠自己所学,在实践中摸索,自学各种技术,自建手术室,为当地老百姓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和敬重。这样的经历,也让韩先生具备一种特有的平民视角。同时,作为医学界的科研工作者、教育界的领导者,他又有一般学者不具备的宏观视野和全局眼光。《医学的温度》就传达了很多有思想、有胆略、有担当的理念,又具有高度的批判意识、反思精神、人文情怀和生命智慧。正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蔡秀军教授对该书的评价:“有温度的医学,是医学发展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商务印书馆
其他文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已经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预判,到本世纪50年代,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会达到峰值,将有5亿左右。老龄化社会是挑战也是机遇,特别是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国民健康水平在未来会有显著提升,更多健康的老年人必将发挥自身潜能参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期刊
《獻给全家人的健康小金方》是十点课堂同名书籍,曾经创造了课程上架一个月销量百万,5分好评的纪录,作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副研究员国华。在书中,作者将传承千年的古方古法,融入现代科学理念,不用贵重补品,不选稀奇珍品,巧用身边的药食同源物品,将上工治未病、润养细无声的“传古法、融新知、轻养生”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书语言通俗,深入浅出,文笔优美,配图精致,理论专业不晦涩,古法活用不繁琐,古方新调不冷僻
期刊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2月推出了刘健教授的新书《谈“心”——关于心脏的医学、健康与生活方式》。刘健教授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血管内超声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28载,为超过1000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冠脉介入治疗,擅长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他创办的科普微信公众号“健哥说心脏”,目前已发布内容400余期,总浏览量超过80万人次,参与各种
期刊
《韓冰奇经八脉辨治妇科病理论与临床》于2016年8月出版,2021年重印,这是一本外表平淡的书,封面设计简约至极,但是专业人士一眼就能从书名读出其中的亮点。  主编学贯中西,高屋建瓴  该书主编宋殿荣教授,2005年因人才引进调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工作,来到中医院后,她感慨中医学理论的博大精深和神奇疗效,一边在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津沽妇科流派代表性医家韩冰教授的言传身教下,传承师学,
期刊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仿佛是你身边的朋友,想你之所想,急你之所急,告诉你他所知道的一切。  《医生的建议——来自百余位专家的肺腑之言》,就是这样一本关乎健康的好书,汇聚了213位权威医学专家、242篇科普文章,589页的健康百科,是北医三院的42个临床、医技科室推送的科普文章的集成,一本高质量的医学科普读物,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健康智囊书。  全书有16个部分,分别
期刊
在孩提与少年时代,阅读不仅是我主要的消遣,也是打开世界的一把钥匙。阅读宣告了我的未来:我在一些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在青春的苦闷日子里,阅读拯救了我,使我免于孤独。再之后,阅读帮我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更好地理解我作为人的处境以及我作为作家写作的意义。今天,我的人生接近尾声,事业大局已定,尽管我的生活还要持续,但再也没有一本书会让我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了。然而我仍然在读书,手不释卷:早
期刊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要为我所用保健康,还要承担起把祖先留下的文明世代传承下去的责任。  传承中医药文化知识,首先要从娃娃抓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知识启蒙系列》(以下简称《系列》)就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儿童和青少年策划的看得明白、读得懂的一套启蒙读物,邀请李江山、阳玉涓、高希言、翟双庆等行业知名专家和涂末末、胡侃侃等青年先锋画家精心打造,在产品细化上分为儿童绘本和儿童读物,儿童
期刊
摘要:当今,我国国民的有声阅读率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声阅读的方式来获取知识与信息,以喜马拉雅FM为代表的在线音频分享平台因资源丰富、获取方式便捷受到用户的追捧。随着近年来“国学”升温,“国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类有声读物的平台播放量也在逐年提升。本文通过数据的挖掘与处理,对该平台国学有声读物的选题、受众以及内容质量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 有声阅读 有声读物 数
期刊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重要理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认为是“启迪了全世界女性以及改变了许多人思考方式的伟大女性”。1945年与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著作。1954年,她凭小说《名士风流》获得龚古尔文学奖。晚年出版了自传体回忆录四卷,《清算已毕》为终卷。  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
期刊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是一位享有国际盛名的作家,还曾是博尔赫斯的讲书人。他怀着对书籍和阅读的深厚情感,花费七年时间完成了《阅读史》的写作,从一个读者的阅读历史,跨步到阅读活动的历史,以散文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部西方世界的阅读发展史。  作者及其作品  作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1948年出生于阿根廷,曾经旅居意大利、法国、英国以及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大溪地,1985年以后成为加拿大公民,曾经获得法国文化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