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品牌效应开始凸现,产业发展环境不断趋好。本文在分析广西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西;健康产业;投资环境
一、广西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现状
首先,财政投入加大,养老事业发展加速。2017年以来,广西区本级整合部门资源,加大对健康养老事业建设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养老事业的发展。各市也同时加大了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形势较好的地区。南宁市政府下达《2017年南宁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2017年南宁市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供补助资金900万元、城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提供资金1800万元。
其次,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促进项目投资落地。重点项目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效应,能有力地带动、促进整体产业的发展。广西各级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养老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意义,强化协作,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力地推动了项目投资的落地。
最后,招商引资加强,引进项目投资有成效。现阶段,广西健康养老产业一定程度上走的是依赖外来资源的外源型发展道路,招商引资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几年,广西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走出去主动推荐的方式,组织开展健康产业系列专题招商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企业到广西投资健康产业。
二、广西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尽管广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制订了各种扶持政策、采取了各种得力手段,努力去构建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存在的薄弱之处,使得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一是土地和用房供应不足,健康养老产业用地紧张。健康养老项目具有占地广、用量大的特点,但近年来随着中央对地方建设用地指标的审批趋紧,建设用地指标有限,使得广西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土地供应较少,供地不足情况较为严重。同时,鉴于大多数养老服务仍主要是政府投资,民间资本参与较少,已经供给的土地也大多是以划拨方式提供,且大多是在原存量建设用地上开工建设。并且,由于现阶段广西各地国土部门将健康养老产业归为房地产行业,而房地产开发属于中央政府限制的范围,导致养老机构购买土地并未按照国家政策享受优惠。由于养老机构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无形之中这增加了健康养老产业的初始投入成本。此外,现阶段广西还存在养老机构新建、扩建土地审批手续漫长问题,给投资积极性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二是医养结合政策支持不够。广西仍缺乏推进医养结合的具体措施指引与政策支持,由此产生的问题,一方面是在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标准、审批规范等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申办养老机构的审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无法把握或不好审批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医养结合,主要依靠养老机构基于自身需要去自行联系医院推动,而大部分医院却动力不足,即使存在资源的闲置也不愿意主动介入医养结合。这大大增加了养老机构在人员和资金上的投入,广西的医养结合仍未找到一个双赢的契合点,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推进这项系统性工程。
(二)投资与运营成本较高
一是健康养老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广西现有的有关健康养老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成体系,多是以国家或广西各部门的通知、意见、暂行条例、补充说明等形式出现,这些政策文件颁布时间不一、界限不够分明,导致出现有效日期不连贯、使用范围不清晰、政策不能很好衔接等情况,不利于形成系统的税收优惠体系和实现有效的协调和配合,从而影响到健康养老产业税收政策的导向性。
二是健康养老产业税收优惠对象偏向性定位。调研中发现,广西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多的是针对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而具有营利性质的民办养老机构往往得不到更多的税收优惠。因此,能否被民政部门定性为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成为能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关键。但是,目前民政部门对民营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认定,还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这种偏向公立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政策倾向,不利于利用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不利于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也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
(三)企业外部支持条件不足
一是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较低。养老从业人员技能不足,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养老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直接或间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途径,成为吸纳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目前在广西健康养老产业从业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大多数属于“半路出家”人员,未受过系统的技能培训,业务水平普遍较低。许多民办养老机构聘请退休企业人员和农民工从事护理员工作,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是信息化程度较低。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现阶段广西对健康养老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没能运用互联网构建医养网络平台,利用养老大数据十分缺乏。此外,对从事健康养老产业信息化相关业务的企业的扶持力度,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发达地区健康养老产业的信息化程度已較高,养老行业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也丰富多样,但相当一部分产品由于政策、价格、性能等原因,在广西的推广受阻,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四)民营养老企业融资困难
一是所有制身份问题。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小股份制银行等,都存在事实上的所有制准入门槛,国有、国有控股企业更容易满足授信贷款条件,而民营企业却需要接受高标准严要求的授信贷款审批,导致民营企业很难进入授信体系。例如2015年保增长的国家专项建设债券,即使健康养老产业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在实际资金落实中也要求民营企业必须被国有企业控股,资金通过国有企业发放、审核使用。 二是缺乏贷款抵押担保。由于健康养老产业的盈利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金融机构在抵押物等保证条款上对其要求比较严格,不仅要求有项目实物抵押、股权质押,还要求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发布支持健康养老产业的会议纪要、文件,签订购买养老服务业的合同,或者政府出承诺函、保证函作为批准授信、放款的前提条件。根据国家政策,党委政府及财政部门不得擅自担保出保证函,因此大部分健康养老民营企业由于没有政府背景,或由政府平台公司提供担保,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三、广西优化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环境对策建议
(一)补齐政策短板,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保障产业用地用房。切实保障社区养老建设用房。制定社区养老建设用房保障机制,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1000户配套建筑面积不低于200㎡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大于3000户另行配套建筑面积不低于750㎡的托老所的标准,设置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制定针对医养结合的扶持政策和规划,对新建居住(小)区和社区按规定保障医养结合相关设施配套。在居住(小)区建设工程验收环节,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强制性配送政策,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用房验收监督,严禁将养老设施建设用地、用房调整用途、改变容积率开发房地产。
二是破除医养结合的体制障碍。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鼓励广西的养老机构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与邻近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建立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和就诊绿色通道,定期为入住老人提供保健咨询、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预约就诊等医疗卫生服务。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和完善“医养联合体”,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在医联体框架内,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二)减轻养老结构负担,降低运营成本
一是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各级财政应继续把健康养老产业作为财政支持发展的重点,落实好国家现行的支持健康养老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拓宽财政政策支持范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各项政府补贴支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财政扶持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力争三年内,全区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5张以上,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养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拥有一批养老产业知名品牌,将桂林、柳州、南宁打造成为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城市。
二是制定健全的养老机构税费优惠政策。构建多环节、广覆盖、全方位的税收政策体系,增强健康养老产业税收政策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依法按规定免征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养老服务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非营利性医疗、养老机构的建设,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符合条件的提供基本养老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人才队伍建设、专科建设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三)完善市场建设,为养老机构提供配套资源
一是强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薪酬等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促进人才流动。做好职称评定、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制度衔接,同等对待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医务人员,提升健康养老行业就业吸引力。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渠道,提高健康养老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推进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计划,将老年护理、医学、康复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其中。建立健康养老机构人员进修轮训机制,鼓励将员工送到高等院校开展各类业务培训。组织专家到深入到广西各地市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养老服务人员业务水平,培养基层养老服务技术骨干。
二是构建健康养老信息平台。加强健康养老信息平台建设。统筹整合广西全区健康养老信息和医疗信息,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区的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具备服务呼叫、服务推荐、服务提供等功能的服务平台,为医养精准服务和便民精准服务的探索提供系统支撑。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以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发挥健康养老信息平台的作用,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全区各地市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养老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养老机构、社区与家庭的有效衔接,提高健康养老行业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社会投资动力与活力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养老金融业务。加大对健康养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养老领域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养老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积极开发差异化金融产品。鼓励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业,支持保险机构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养老年金保险、养老机构责任险、老年人意外险等保险产品。
二是建立养老投融资平台与企业孵化器。尽快建立养老投融资平台和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利用平台的融资功能和基金的杠杆效应,为产业重点领域和项目提供支持。由自治区民政厅牵头,广西养老服务业协会带动整合各方力量,组建股份制养老服务产业化孵化器平台公司,构建“政府(扶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工具)+PPP+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多主体合作联营方式,为平台内企业提供融资、发展便利,促进企业成长壮大。
基金项目:感谢广西财经学院海上丝绸之路与广西区域发展研究院课题:《广西14个地市健康产业发展调查》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閆希军.大健康产业导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2]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等编.深圳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6[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3]侯韵,李国平.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6(6).
作者简介:
温雪(1987—),女,汉族,四川巴中人,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龚三乐(1972-),男,汉族,湖南双峰人,广西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作者单位:1.广西财经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2.广西财经学院 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广西;健康产业;投资环境
一、广西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现状
首先,财政投入加大,养老事业发展加速。2017年以来,广西区本级整合部门资源,加大对健康养老事业建设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养老事业的发展。各市也同时加大了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形势较好的地区。南宁市政府下达《2017年南宁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2017年南宁市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供补助资金900万元、城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提供资金1800万元。
其次,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促进项目投资落地。重点项目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效应,能有力地带动、促进整体产业的发展。广西各级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养老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意义,强化协作,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力地推动了项目投资的落地。
最后,招商引资加强,引进项目投资有成效。现阶段,广西健康养老产业一定程度上走的是依赖外来资源的外源型发展道路,招商引资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几年,广西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走出去主动推荐的方式,组织开展健康产业系列专题招商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成功吸引了一批国内外企业到广西投资健康产业。
二、广西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尽管广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制订了各种扶持政策、采取了各种得力手段,努力去构建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存在的薄弱之处,使得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一是土地和用房供应不足,健康养老产业用地紧张。健康养老项目具有占地广、用量大的特点,但近年来随着中央对地方建设用地指标的审批趋紧,建设用地指标有限,使得广西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土地供应较少,供地不足情况较为严重。同时,鉴于大多数养老服务仍主要是政府投资,民间资本参与较少,已经供给的土地也大多是以划拨方式提供,且大多是在原存量建设用地上开工建设。并且,由于现阶段广西各地国土部门将健康养老产业归为房地产行业,而房地产开发属于中央政府限制的范围,导致养老机构购买土地并未按照国家政策享受优惠。由于养老机构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无形之中这增加了健康养老产业的初始投入成本。此外,现阶段广西还存在养老机构新建、扩建土地审批手续漫长问题,给投资积极性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二是医养结合政策支持不够。广西仍缺乏推进医养结合的具体措施指引与政策支持,由此产生的问题,一方面是在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标准、审批规范等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申办养老机构的审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无法把握或不好审批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医养结合,主要依靠养老机构基于自身需要去自行联系医院推动,而大部分医院却动力不足,即使存在资源的闲置也不愿意主动介入医养结合。这大大增加了养老机构在人员和资金上的投入,广西的医养结合仍未找到一个双赢的契合点,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推进这项系统性工程。
(二)投资与运营成本较高
一是健康养老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广西现有的有关健康养老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成体系,多是以国家或广西各部门的通知、意见、暂行条例、补充说明等形式出现,这些政策文件颁布时间不一、界限不够分明,导致出现有效日期不连贯、使用范围不清晰、政策不能很好衔接等情况,不利于形成系统的税收优惠体系和实现有效的协调和配合,从而影响到健康养老产业税收政策的导向性。
二是健康养老产业税收优惠对象偏向性定位。调研中发现,广西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多的是针对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而具有营利性质的民办养老机构往往得不到更多的税收优惠。因此,能否被民政部门定性为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成为能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关键。但是,目前民政部门对民营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认定,还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这种偏向公立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政策倾向,不利于利用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不利于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也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
(三)企业外部支持条件不足
一是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较低。养老从业人员技能不足,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养老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直接或间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途径,成为吸纳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目前在广西健康养老产业从业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大多数属于“半路出家”人员,未受过系统的技能培训,业务水平普遍较低。许多民办养老机构聘请退休企业人员和农民工从事护理员工作,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是信息化程度较低。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现阶段广西对健康养老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没能运用互联网构建医养网络平台,利用养老大数据十分缺乏。此外,对从事健康养老产业信息化相关业务的企业的扶持力度,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发达地区健康养老产业的信息化程度已較高,养老行业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也丰富多样,但相当一部分产品由于政策、价格、性能等原因,在广西的推广受阻,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四)民营养老企业融资困难
一是所有制身份问题。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小股份制银行等,都存在事实上的所有制准入门槛,国有、国有控股企业更容易满足授信贷款条件,而民营企业却需要接受高标准严要求的授信贷款审批,导致民营企业很难进入授信体系。例如2015年保增长的国家专项建设债券,即使健康养老产业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在实际资金落实中也要求民营企业必须被国有企业控股,资金通过国有企业发放、审核使用。 二是缺乏贷款抵押担保。由于健康养老产业的盈利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金融机构在抵押物等保证条款上对其要求比较严格,不仅要求有项目实物抵押、股权质押,还要求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发布支持健康养老产业的会议纪要、文件,签订购买养老服务业的合同,或者政府出承诺函、保证函作为批准授信、放款的前提条件。根据国家政策,党委政府及财政部门不得擅自担保出保证函,因此大部分健康养老民营企业由于没有政府背景,或由政府平台公司提供担保,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三、广西优化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环境对策建议
(一)补齐政策短板,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保障产业用地用房。切实保障社区养老建设用房。制定社区养老建设用房保障机制,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1000户配套建筑面积不低于200㎡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大于3000户另行配套建筑面积不低于750㎡的托老所的标准,设置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制定针对医养结合的扶持政策和规划,对新建居住(小)区和社区按规定保障医养结合相关设施配套。在居住(小)区建设工程验收环节,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强制性配送政策,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用房验收监督,严禁将养老设施建设用地、用房调整用途、改变容积率开发房地产。
二是破除医养结合的体制障碍。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鼓励广西的养老机构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与邻近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建立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和就诊绿色通道,定期为入住老人提供保健咨询、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预约就诊等医疗卫生服务。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和完善“医养联合体”,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在医联体框架内,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二)减轻养老结构负担,降低运营成本
一是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各级财政应继续把健康养老产业作为财政支持发展的重点,落实好国家现行的支持健康养老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拓宽财政政策支持范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各项政府补贴支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财政扶持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力争三年内,全区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5张以上,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养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拥有一批养老产业知名品牌,将桂林、柳州、南宁打造成为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城市。
二是制定健全的养老机构税费优惠政策。构建多环节、广覆盖、全方位的税收政策体系,增强健康养老产业税收政策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依法按规定免征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养老服务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非营利性医疗、养老机构的建设,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符合条件的提供基本养老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人才队伍建设、专科建设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三)完善市场建设,为养老机构提供配套资源
一是强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薪酬等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促进人才流动。做好职称评定、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制度衔接,同等对待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医务人员,提升健康养老行业就业吸引力。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渠道,提高健康养老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推进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计划,将老年护理、医学、康复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其中。建立健康养老机构人员进修轮训机制,鼓励将员工送到高等院校开展各类业务培训。组织专家到深入到广西各地市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养老服务人员业务水平,培养基层养老服务技术骨干。
二是构建健康养老信息平台。加强健康养老信息平台建设。统筹整合广西全区健康养老信息和医疗信息,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区的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具备服务呼叫、服务推荐、服务提供等功能的服务平台,为医养精准服务和便民精准服务的探索提供系统支撑。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以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发挥健康养老信息平台的作用,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全区各地市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养老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养老机构、社区与家庭的有效衔接,提高健康养老行业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社会投资动力与活力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养老金融业务。加大对健康养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养老领域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养老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积极开发差异化金融产品。鼓励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业,支持保险机构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养老年金保险、养老机构责任险、老年人意外险等保险产品。
二是建立养老投融资平台与企业孵化器。尽快建立养老投融资平台和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利用平台的融资功能和基金的杠杆效应,为产业重点领域和项目提供支持。由自治区民政厅牵头,广西养老服务业协会带动整合各方力量,组建股份制养老服务产业化孵化器平台公司,构建“政府(扶持资金)+金融机构(金融工具)+PPP+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多主体合作联营方式,为平台内企业提供融资、发展便利,促进企业成长壮大。
基金项目:感谢广西财经学院海上丝绸之路与广西区域发展研究院课题:《广西14个地市健康产业发展调查》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閆希军.大健康产业导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2]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等编.深圳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6[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3]侯韵,李国平.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6(6).
作者简介:
温雪(1987—),女,汉族,四川巴中人,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龚三乐(1972-),男,汉族,湖南双峰人,广西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作者单位:1.广西财经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2.广西财经学院 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