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砚以石质润滑细腻,雕工浑然天成而驰名于世,在中国四大名砚中位居榜首,不少文人求之不得。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的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水气久久不干,可以说一方端砚背后所凝聚的文化内涵不下千年。手抚墨堂,在无声四溢的墨香中,又有多少故事在流传。
端石一斤,价值千金
端砚起源于唐代初期,产于广东省肇庆地区(古称端州)。肇庆周边山峦跌宕,就在这些沟壑间的岩洞里,孕育出了端砚的原石。从唐代开始,匠人们便不断地开采砚材,以至于如今的砚材越来越稀少。最著名的开采地有老坑、坑仔、麻子坑、梅花坑、朝天岩、宋坑等。端砚不但自古就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而愈发贵重,近年来不少名坑更是封坑养息,尤其是老坑,已封坑多年。
端砚的砚材石料主要由云母类粘土组成,其中还会掺杂着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经过长时间与云母类粘土一起浸泡,风化后融为一体,形成了端砚独一无二的特征。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在砚体上称为火捺。端砚上的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天青、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等,这些都是极为罕见的砚纹。有不少收藏端砚的爱好者更是在同等级砚台中,通过这些物质在砚体上的位置与数量来判别一方砚台的价值,所以砚材的开采尤为重要。
砚石坚硬易碎,开采至今仍需手工作业,不能以机械代替。在开采砚石时,如果看不准石脉,就会浪费好砚材,所以一名成熟的开采匠往往要跟在师傅身后十余年,才能练出隔石看脉的本领。因为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要求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的说法。
在岩坑里,有时可能整块石壁都不成材,匠人们就得将它一块块地凿下来,再根据石脉的走向寻找石源。石脉的走向一般是斜向下方延伸的,有时也会曲折蛇行,甚至要挖到深层才能找到。因此采石匠人必须掌握砚石生长的规律,顺其自然,从接缝处下凿,尽量保住砚材的完整。一般的石坑都很狭窄,采石匠人往往只能蹲着、坐着或斜躺着开采,有的地方匠人们需要赤身裸体才能进入,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而在采集下来的砚材中,能够用来做砚台的只有一两成,能做成高等级砚台的砚材则更少。
精雕细刻方成品
端砚在唐代初期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并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中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后来到了唐朝中叶,各种复杂华美的图案花纹才出现在端砚上,这也让端砚从实用品演变为工艺品。
现代端砚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工序繁多。端砚的雕刻是端砚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要使一块天然朴实的砚石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必须因材施艺,因石构图,还要根据砚材的石质,去粗存精,并将那些象征着品级的火捺、石眼巧妙地融会到雕刻的主题中。这个过程处理得当是锦上添花,处理不当就会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
在雕刻创作中,匠人们会根据砚材形状、题材来选用不同的雕刻技法和刀法。如要表现刚健豪放的风格,多采取以深刀雕刻为主,适当穿插浅刀雕刻和细刻;要表现精致古朴、细腻含蓄的风格,则以浅刀雕刻、细刻为主,线条细腻流畅,繁简得当。
当雕刻工序完成后,还需要为砚台配上砚盒。砚盒起着防尘和保护砚石的作用,同时砚盒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砚盒一般采用名贵的木料,比如紫檀、酸枝、楠木等。砚盒的造型一般按砚石形状而定。自端砚问世以来,其盒底部都有四脚,杂形和天然砚盒的脚称豹脚,长方形砚盒的四脚则要与盒形的四角线条相吻合,成为直角形。砚盒的脚除了起装饰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从实用角度考虑,使移动端砚或洗涤时方便拿握。在凿刻砚盒的时候,工匠会按照木料的干湿度、软硬度特点预留一定的间隙,砚盒本身比砚石四周稍微要宽一些,以便于砚石取出洗涤。
砚体磨光的工序一般放在配盒之后。工匠们首先用油石加幼河砂来进行粗磨,磨去雕刻时留下的凿口、刀路,然后再用滑石和水磨砂纸反复打磨,使砚台手感光滑如镜。砚石磨光工序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砚石的品质和使用效果。
炙手可热的收藏品
一直以来,很多文人都以拥有一方上好的端砚为荣,人们对古砚的痴迷如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割舍不断。近年来,受日本、韩国等国家端砚爱好者的追捧,端砚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更是炙手可热。
随着端砚现代雕刻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良,端砚的艺术价值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尽管现代端砚变化繁多,样式也更加引人入胜,但对于端砚的收藏和投资而言,砚材、砚坑仍是挑选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不同坑洞出产的砚材有不同的石质与石品,端砚的名坑中以老坑出产的为最佳,它的石质细腻、坚实,被誉为砚中至宝。
解放前的名坑端砚,现在已经是珍贵的古董文物了,其价格在数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以上。而早年囤积有名坑砚材的商家犹如皇帝女儿不愁嫁,手中的砚材按重量估价,价格年年上涨。
在2010年肇庆举办的中国端砚精品拍卖会上,1999年雕制的作品“中华九龙宝砚”(长51厘米、宽71厘米、高7厘米,采用当地坑仔岩)因为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受到爱好者的关注和争抢,最终以两百万元成交,是起拍价的八倍。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端石一斤,价值千金
端砚起源于唐代初期,产于广东省肇庆地区(古称端州)。肇庆周边山峦跌宕,就在这些沟壑间的岩洞里,孕育出了端砚的原石。从唐代开始,匠人们便不断地开采砚材,以至于如今的砚材越来越稀少。最著名的开采地有老坑、坑仔、麻子坑、梅花坑、朝天岩、宋坑等。端砚不但自古就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而愈发贵重,近年来不少名坑更是封坑养息,尤其是老坑,已封坑多年。
端砚的砚材石料主要由云母类粘土组成,其中还会掺杂着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经过长时间与云母类粘土一起浸泡,风化后融为一体,形成了端砚独一无二的特征。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在砚体上称为火捺。端砚上的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天青、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等,这些都是极为罕见的砚纹。有不少收藏端砚的爱好者更是在同等级砚台中,通过这些物质在砚体上的位置与数量来判别一方砚台的价值,所以砚材的开采尤为重要。
砚石坚硬易碎,开采至今仍需手工作业,不能以机械代替。在开采砚石时,如果看不准石脉,就会浪费好砚材,所以一名成熟的开采匠往往要跟在师傅身后十余年,才能练出隔石看脉的本领。因为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要求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的说法。
在岩坑里,有时可能整块石壁都不成材,匠人们就得将它一块块地凿下来,再根据石脉的走向寻找石源。石脉的走向一般是斜向下方延伸的,有时也会曲折蛇行,甚至要挖到深层才能找到。因此采石匠人必须掌握砚石生长的规律,顺其自然,从接缝处下凿,尽量保住砚材的完整。一般的石坑都很狭窄,采石匠人往往只能蹲着、坐着或斜躺着开采,有的地方匠人们需要赤身裸体才能进入,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而在采集下来的砚材中,能够用来做砚台的只有一两成,能做成高等级砚台的砚材则更少。
精雕细刻方成品
端砚在唐代初期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并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中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后来到了唐朝中叶,各种复杂华美的图案花纹才出现在端砚上,这也让端砚从实用品演变为工艺品。
现代端砚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工序繁多。端砚的雕刻是端砚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要使一块天然朴实的砚石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必须因材施艺,因石构图,还要根据砚材的石质,去粗存精,并将那些象征着品级的火捺、石眼巧妙地融会到雕刻的主题中。这个过程处理得当是锦上添花,处理不当就会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
在雕刻创作中,匠人们会根据砚材形状、题材来选用不同的雕刻技法和刀法。如要表现刚健豪放的风格,多采取以深刀雕刻为主,适当穿插浅刀雕刻和细刻;要表现精致古朴、细腻含蓄的风格,则以浅刀雕刻、细刻为主,线条细腻流畅,繁简得当。
当雕刻工序完成后,还需要为砚台配上砚盒。砚盒起着防尘和保护砚石的作用,同时砚盒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砚盒一般采用名贵的木料,比如紫檀、酸枝、楠木等。砚盒的造型一般按砚石形状而定。自端砚问世以来,其盒底部都有四脚,杂形和天然砚盒的脚称豹脚,长方形砚盒的四脚则要与盒形的四角线条相吻合,成为直角形。砚盒的脚除了起装饰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从实用角度考虑,使移动端砚或洗涤时方便拿握。在凿刻砚盒的时候,工匠会按照木料的干湿度、软硬度特点预留一定的间隙,砚盒本身比砚石四周稍微要宽一些,以便于砚石取出洗涤。
砚体磨光的工序一般放在配盒之后。工匠们首先用油石加幼河砂来进行粗磨,磨去雕刻时留下的凿口、刀路,然后再用滑石和水磨砂纸反复打磨,使砚台手感光滑如镜。砚石磨光工序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砚石的品质和使用效果。
炙手可热的收藏品
一直以来,很多文人都以拥有一方上好的端砚为荣,人们对古砚的痴迷如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割舍不断。近年来,受日本、韩国等国家端砚爱好者的追捧,端砚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更是炙手可热。
随着端砚现代雕刻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良,端砚的艺术价值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尽管现代端砚变化繁多,样式也更加引人入胜,但对于端砚的收藏和投资而言,砚材、砚坑仍是挑选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不同坑洞出产的砚材有不同的石质与石品,端砚的名坑中以老坑出产的为最佳,它的石质细腻、坚实,被誉为砚中至宝。
解放前的名坑端砚,现在已经是珍贵的古董文物了,其价格在数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以上。而早年囤积有名坑砚材的商家犹如皇帝女儿不愁嫁,手中的砚材按重量估价,价格年年上涨。
在2010年肇庆举办的中国端砚精品拍卖会上,1999年雕制的作品“中华九龙宝砚”(长51厘米、宽71厘米、高7厘米,采用当地坑仔岩)因为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受到爱好者的关注和争抢,最终以两百万元成交,是起拍价的八倍。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