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记是生活的剪影,是思想和心灵的纪录。它不仅具有自我教育的意义,还为作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魏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自己从小就坚持写日记,语文成绩一直很好”。虽然“多练笔”(坚持写日记)也是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但要让学生从开始就喜欢写,再到会写爱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努力让日记成为学生倾吐心声的天地。
1 上好第一课
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我都特意准备这节指导课。在这节课上,我一般通过:学习名人写日记的心得、交流写日记的好处、揭示写日记的秘诀、拓宽写日记的内容、明确写日记的格式等环节来达到让学生不怕写的目的。
2 “朋友”常相见
学期伊始,我在班内发动开展了“日记——我的朋友”的活动。我组织班内学生讨论,决定每逢双周写日记,每天记下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做到“朋友”常相见。于是,日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拉开了活动之帷幕。
3 交流拓思路
万事开头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写作,能下笔如有神。而没什么可写、不知怎样写、因而怕写的学生倒不少。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良好的开端呢?
学生前一天晚上的日记,无论多忙,我都争取在中午前批改完。给用得好的句子画上一面小红旗、点出他们日记的得失、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回答他们那些刁难的问题、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评价他们得意的图画等等。真心换真情,批改他们的日记就像心与心的交流。然后找出有进步的、有特色的、文辞精彩的文章在全班朗读。这样做,我高兴改,他们喜欢写。连每天发日记本的时间,大家或喜或忧,教室里也是最热闹的时候。
4 采蜜需勤奋
鲁迅先生曾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里的采蜜就是指不断地积累。只有积累相当的素材、丰富的词汇,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写出好日记来。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启发,对生活就多了一个心眼,开始关注身边事物,记录生活片断。我常听到类似的谈话:“今天放学后我们去步行街看花,怎么样?”“好哇!今天的日记就写这个。”再如:“今天可写的内容太多了,你准备写什么?”等等。
有的同学还能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放学路上,两辆自行车相撞,由于车主很有礼貌,避免了一场争吵。作者不由地想起书上的一句话:“礼貌,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并且进一步联想到,如果每个泰兴市民都能以礼待人,不就能争创到全国文明城市了吗?这样的日记就很有思想意义。
文章要写得通顺流畅、精彩得当,准备一个语言资料库对学生是颇为受益的。我要求学生准备了这样的摘录本,题为《采蜜》。“采蜜”时间为单周,每日必“采”,内容主要是阅读书本上的妙词佳句或片断,自己喜欢的幽默片断也行。同学们很喜欢自己的《采蜜》本,有些心灵手巧的同学还给它加以美化,看上去赏心悦目,一时便在班上流行起来。“小蜜蜂”们你追我赶,越采越带劲。如此积累了一段时间,学生日记中的词汇开始丰富起来,有的时候还会冒出一些似曾相识的句式。
5 激励促提高
风筝上青云,离不开风力的推送;学生的奋进,需要教师的激励。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在黑板报的一侧,我开辟了一个新的栏目--今天的好日记,专门表扬日记写得好或有进步的同学,同学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阅读、评议。
过了一段时间,我有按学号顺序轮流展出学生的日记本,其他同学可以在展出的日记下面作简短评价。于是在日记本上出现了“你写得真有趣!”、“没想到你进步这么大!”、“用‘恍然大悟’这个词更合适、更简洁,你觉得怎样?”诸如此类的评价。
6 家校一心
由于写日记一般是在家完成的,所以我很注重赢得家长的帮助。在跟家长们的联系中,家长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来,比如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能急于求成;激发孩子倾诉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体验成功;必要的监督;父母热心参与等等。
7 推荐发表,激发兴趣
当发现有价值的文章时,我会让他先自己改,然后再共同改,最后让他抄下来,参加学校的比赛。以后我准备把好的文章通过网络发出去,让他们体会更大的收获和成功的喜悦,这会激发他们的热情,更好的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长期以来,学生在交流中拓展了思路,在“采蜜”中补充了营养,在激励中树立了自信,他们在写日记中找到了感觉,找到了乐趣!作文也不再令人皱眉,班内部分写作上的后进生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日记,已经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学生的朋友。
1 上好第一课
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我都特意准备这节指导课。在这节课上,我一般通过:学习名人写日记的心得、交流写日记的好处、揭示写日记的秘诀、拓宽写日记的内容、明确写日记的格式等环节来达到让学生不怕写的目的。
2 “朋友”常相见
学期伊始,我在班内发动开展了“日记——我的朋友”的活动。我组织班内学生讨论,决定每逢双周写日记,每天记下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做到“朋友”常相见。于是,日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拉开了活动之帷幕。
3 交流拓思路
万事开头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写作,能下笔如有神。而没什么可写、不知怎样写、因而怕写的学生倒不少。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良好的开端呢?
学生前一天晚上的日记,无论多忙,我都争取在中午前批改完。给用得好的句子画上一面小红旗、点出他们日记的得失、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回答他们那些刁难的问题、安慰他们受伤的心灵、评价他们得意的图画等等。真心换真情,批改他们的日记就像心与心的交流。然后找出有进步的、有特色的、文辞精彩的文章在全班朗读。这样做,我高兴改,他们喜欢写。连每天发日记本的时间,大家或喜或忧,教室里也是最热闹的时候。
4 采蜜需勤奋
鲁迅先生曾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里的采蜜就是指不断地积累。只有积累相当的素材、丰富的词汇,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写出好日记来。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启发,对生活就多了一个心眼,开始关注身边事物,记录生活片断。我常听到类似的谈话:“今天放学后我们去步行街看花,怎么样?”“好哇!今天的日记就写这个。”再如:“今天可写的内容太多了,你准备写什么?”等等。
有的同学还能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放学路上,两辆自行车相撞,由于车主很有礼貌,避免了一场争吵。作者不由地想起书上的一句话:“礼貌,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并且进一步联想到,如果每个泰兴市民都能以礼待人,不就能争创到全国文明城市了吗?这样的日记就很有思想意义。
文章要写得通顺流畅、精彩得当,准备一个语言资料库对学生是颇为受益的。我要求学生准备了这样的摘录本,题为《采蜜》。“采蜜”时间为单周,每日必“采”,内容主要是阅读书本上的妙词佳句或片断,自己喜欢的幽默片断也行。同学们很喜欢自己的《采蜜》本,有些心灵手巧的同学还给它加以美化,看上去赏心悦目,一时便在班上流行起来。“小蜜蜂”们你追我赶,越采越带劲。如此积累了一段时间,学生日记中的词汇开始丰富起来,有的时候还会冒出一些似曾相识的句式。
5 激励促提高
风筝上青云,离不开风力的推送;学生的奋进,需要教师的激励。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在黑板报的一侧,我开辟了一个新的栏目--今天的好日记,专门表扬日记写得好或有进步的同学,同学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阅读、评议。
过了一段时间,我有按学号顺序轮流展出学生的日记本,其他同学可以在展出的日记下面作简短评价。于是在日记本上出现了“你写得真有趣!”、“没想到你进步这么大!”、“用‘恍然大悟’这个词更合适、更简洁,你觉得怎样?”诸如此类的评价。
6 家校一心
由于写日记一般是在家完成的,所以我很注重赢得家长的帮助。在跟家长们的联系中,家长们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来,比如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能急于求成;激发孩子倾诉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体验成功;必要的监督;父母热心参与等等。
7 推荐发表,激发兴趣
当发现有价值的文章时,我会让他先自己改,然后再共同改,最后让他抄下来,参加学校的比赛。以后我准备把好的文章通过网络发出去,让他们体会更大的收获和成功的喜悦,这会激发他们的热情,更好的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长期以来,学生在交流中拓展了思路,在“采蜜”中补充了营养,在激励中树立了自信,他们在写日记中找到了感觉,找到了乐趣!作文也不再令人皱眉,班内部分写作上的后进生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日记,已经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学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