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掌握知识并发展其技能。
【关键词】激活;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是为了明天的事业,适应21世纪的学生必须主动发展,学有所长。学校今天的教育,必须让学生具有发展的意识,发展的基础,发展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下面浅谈一下个人的几点做法:
1 创设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
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学生兴趣等因素构成的。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就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1.1 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为了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促进参与,我在学生座们编排上,不局限于两人一桌,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做法。经常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四人或二人围座,甚至坐成圆圈的形式,这样便于展开小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空间。
1.2 在课堂人际关系方面。教师应创设一种和谐的平等人际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谐可亲,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民主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用商量 的口语与学生展开探讨,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六一”儿童节学校要我们五(1)班和五(2)班同学叠180朵花,你们想一想,按怎样的比例分配呢,两班各应叠多少朵花?这时有多数同学想到的是平均分,师问如果是平均分,两班所叠朵数的比是几比几呢?生答:“1∶1”。还有别的分配方法呢,有一部分学生是想出按两班人数的比来分配:师给予肯定。也有少数同学说,按4:3、5:4……来分配,因为自己班的同学手巧,叠得快,可多叠一些,师说:“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种分配方法,那么就请你们按自己的分配方法,分别计算出两个班各应叠的朵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主动。
1.3 在学习兴趣方面。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浓厚的兴趣可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按以下要求教学,课前我先让学生每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学具,并标上它底和高,教学时先让学生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已学过的面积计算的图形,再把它们拿下一个,经过多次的“拼与分”,学生清楚地看到图的转化过程为一个三角形面积是所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拼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学生掌握了三角形与平形四边形的转化方法后,就容易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然后要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底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在转折处提示事物的本质关系?最后让学生用语言把实际操作中得到的感知用教学语言概括出来,逐渐形成理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摆摆、看看、想想、议议,尝到自己发现规律的乐趣,学得积极主动。
2 创设主动探索的材料
自己探索的材料,首先,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才能达到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促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同时在多向参与的过程中,寻求知识掌握规律。
2.1 学生在探索材料的选择上要自由。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烽笔算的加减法”时,为变枯燥计算为学生有兴趣的主动学习,我给学生提供以下材料供学生计算探索,李店乡2000年收小麦8843万千克,2001年收小麦8135万千克,2004年收小麦9021万千克,2003年收小麦8135万千克,2004年收小麦8956万千克,请你任意选出两年的小麦产量,计算出这两年收小麦产量和,再算出这两年的产量差,先完第一组还可再先第二组,然后让学生把典型竖式抄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齐矫正,从中掌握万以内数笔加减法则。在这种自列竖式自己探索法则中,学生感到进学习是自己的事,学得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2.2 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也要自由,如在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我给学生出示好材料,五(1)班男生石灰6人,女生24人,请学生编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学生答出:①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③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④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⑤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⑥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出个别问题列式计算(多少不限),以上编题复习,使学生在主动发展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了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3 要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练习题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练习精心设计,使练习题具有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主动发展。
3.1 选题不唯一。所谓选题不唯一,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兴趣,选择合适自己做的或自己喜欢的题目,改变以往教师在给学生练习时数量或对象上划一的做法,例子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老师可设计这样一组练习题,让学生选择练习:
①1/2=( )/16=14/( )②( )/45=9/( )=3/5=6/( )③1/4=( )=4/( )=( )/( )
这样三层练习题就较好地照应了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练习有所得主动发展。
3.2 解决不唯一。利民小学有师生产成本00人,其中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比是8:1。求师生各有多少人?学生解答此,展开不同的思维,可用多种知识解答,如用比例知识解答,也可用方程解答,算术法解得出多种解答方法。
3.3 解题方案不唯一。所谓解题方案不唯一,就是解答问题的方案有多种可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得到发展。例如第一册学生学了“元、角、分”这一知识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文具盒3元,一把尺子1元,一支自动铅笔5角,一块像皮肉角,用5元钱去买以上商品,你打算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在解答这一实际问题时,学生的选购方案不唯一,所以解题方案也就不唯一。这样设计练习既熟练了学生对此题的解法,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答案不唯一。
①同一道题适合的答案不止一个,例如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3□67,使其成为3的倍数。②条件不同,如应用题中补条件,使其成为三步计算应用题:“黑兔20只,白兔和黑兔共多少只?”此类题补法很多,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不同条件再解答。
③问题不同。如:一辆汽车,上午运沙8车,每车4吨,下午运6车,每车运3吨。让学生补上不同的问题再解答,如学生可补上午比下午多运多少吨?一天共运多少吨?上午运的是下午的几倍?等。
总之,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主动发展进而掌握知识,增强技能。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标准》
[2] 《中学小教学》
[3] 《小学数学教师》
【关键词】激活;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是为了明天的事业,适应21世纪的学生必须主动发展,学有所长。学校今天的教育,必须让学生具有发展的意识,发展的基础,发展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下面浅谈一下个人的几点做法:
1 创设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
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学生兴趣等因素构成的。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就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1.1 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为了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促进参与,我在学生座们编排上,不局限于两人一桌,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做法。经常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四人或二人围座,甚至坐成圆圈的形式,这样便于展开小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空间。
1.2 在课堂人际关系方面。教师应创设一种和谐的平等人际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谐可亲,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民主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用商量 的口语与学生展开探讨,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六一”儿童节学校要我们五(1)班和五(2)班同学叠180朵花,你们想一想,按怎样的比例分配呢,两班各应叠多少朵花?这时有多数同学想到的是平均分,师问如果是平均分,两班所叠朵数的比是几比几呢?生答:“1∶1”。还有别的分配方法呢,有一部分学生是想出按两班人数的比来分配:师给予肯定。也有少数同学说,按4:3、5:4……来分配,因为自己班的同学手巧,叠得快,可多叠一些,师说:“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种分配方法,那么就请你们按自己的分配方法,分别计算出两个班各应叠的朵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主动。
1.3 在学习兴趣方面。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浓厚的兴趣可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按以下要求教学,课前我先让学生每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学具,并标上它底和高,教学时先让学生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已学过的面积计算的图形,再把它们拿下一个,经过多次的“拼与分”,学生清楚地看到图的转化过程为一个三角形面积是所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拼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学生掌握了三角形与平形四边形的转化方法后,就容易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然后要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底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在转折处提示事物的本质关系?最后让学生用语言把实际操作中得到的感知用教学语言概括出来,逐渐形成理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摆摆、看看、想想、议议,尝到自己发现规律的乐趣,学得积极主动。
2 创设主动探索的材料
自己探索的材料,首先,应遵循的一条原则是: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才能达到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促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同时在多向参与的过程中,寻求知识掌握规律。
2.1 学生在探索材料的选择上要自由。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烽笔算的加减法”时,为变枯燥计算为学生有兴趣的主动学习,我给学生提供以下材料供学生计算探索,李店乡2000年收小麦8843万千克,2001年收小麦8135万千克,2004年收小麦9021万千克,2003年收小麦8135万千克,2004年收小麦8956万千克,请你任意选出两年的小麦产量,计算出这两年收小麦产量和,再算出这两年的产量差,先完第一组还可再先第二组,然后让学生把典型竖式抄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齐矫正,从中掌握万以内数笔加减法则。在这种自列竖式自己探索法则中,学生感到进学习是自己的事,学得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2.2 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也要自由,如在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我给学生出示好材料,五(1)班男生石灰6人,女生24人,请学生编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学生答出:①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③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④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⑤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⑥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出个别问题列式计算(多少不限),以上编题复习,使学生在主动发展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了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3 要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练习题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练习精心设计,使练习题具有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主动发展。
3.1 选题不唯一。所谓选题不唯一,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兴趣,选择合适自己做的或自己喜欢的题目,改变以往教师在给学生练习时数量或对象上划一的做法,例子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老师可设计这样一组练习题,让学生选择练习:
①1/2=( )/16=14/( )②( )/45=9/( )=3/5=6/( )③1/4=( )=4/( )=( )/( )
这样三层练习题就较好地照应了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练习有所得主动发展。
3.2 解决不唯一。利民小学有师生产成本00人,其中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比是8:1。求师生各有多少人?学生解答此,展开不同的思维,可用多种知识解答,如用比例知识解答,也可用方程解答,算术法解得出多种解答方法。
3.3 解题方案不唯一。所谓解题方案不唯一,就是解答问题的方案有多种可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得到发展。例如第一册学生学了“元、角、分”这一知识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文具盒3元,一把尺子1元,一支自动铅笔5角,一块像皮肉角,用5元钱去买以上商品,你打算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在解答这一实际问题时,学生的选购方案不唯一,所以解题方案也就不唯一。这样设计练习既熟练了学生对此题的解法,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答案不唯一。
①同一道题适合的答案不止一个,例如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3□67,使其成为3的倍数。②条件不同,如应用题中补条件,使其成为三步计算应用题:“黑兔20只,白兔和黑兔共多少只?”此类题补法很多,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不同条件再解答。
③问题不同。如:一辆汽车,上午运沙8车,每车4吨,下午运6车,每车运3吨。让学生补上不同的问题再解答,如学生可补上午比下午多运多少吨?一天共运多少吨?上午运的是下午的几倍?等。
总之,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主动发展进而掌握知识,增强技能。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标准》
[2] 《中学小教学》
[3] 《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