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之我见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是对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教学设计进行的研究。此书不仅对了解美国教学设计和教学设计改革很有帮助,而且对我校的教学设计和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价值。我就本校及个人教学设计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借鉴此书中的教学设计方案,改进教学设计,以优化与提升教学设计方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读本书,我认为有三处值得研究、学习与借鉴。
  1.单元教学设计。
  本书中所讲单元是指学习单元,是课程中相对独立的学习模块,用时通常需要几天或几周。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全盘考虑教学目标,通盘安排教学计划,要准确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将之有机分解到各个课时,细分到以天和周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
  以往的教学设计通常以课时为单位,所谓的单元教学与该书所谓的学习模块有所区别,通常是碎片化的教学设计,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
  2.逆向教学设计。
  我们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正向性的,而本书的教学设计包括三个重要阶段:确定预期结果阶段,即先确定教学目标,再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先次序;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即证实学生预期学习是否完成的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包括对教学方法、内容和资源等进行预期结果的评估。本书中的教学设计是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以解决问题和完成目标为根本,更有利于教学设计,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
  3.理解教学设计。
  本书中的“理解”一词与中国人所讲的“理解”是有所差异的用语,是包含了中国“理解”之义更为广义的词语。本书中的“理解”是指教学设计的总目标和根本目的。本书中要达成“理解”的方式有六种,分别是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这六种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解释、阐明是第一层次,是认知与叙述的层次;应用、洞察是第二层次,是实用与深入的层次;神入、自知是第三层次,是反思与发展的层次。“理解”不仅是表层的,更是深入的,即不仅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还包括“知其所以移”。
  二、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所推崇的观点与洋思中学所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之“洋思教学模式”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优越之处,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自身长短,以取长补短。
  1.发挥长处,坚持最优教学设计。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和“洋思教学模式”有四点相近的理念,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应该继续堅持。
  第一点,两者都强调了学习目标制定的重要性。《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逆向设计的第一点就是“此设计将达到什么目标(例如:内容标准、课程或项目目标、学习结果)?”。这一要求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走向。“洋思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确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必须以“课标”为根据,以教材为依托,以学情为原则。
  第二点,两者都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哪些学习体验和教学能够使学生达到预期的结果?设计将如何?”,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洋思教学模式”中无论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哪一个环节,其主体都是学生,即教学的全过程都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和个体认识。
  第三点,两者都强调围绕目标进行主要问题的设计。《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提出“质疑意味着摊开、公开。只有质疑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好的问题是那些引起思维困惑的或是引起不一样的观点的问题”。“洋思教学模式”过去强调教师的提问,现在强调学生提问的重要性,在三个教学环节中均增加了三个子环节,问学、问教、问用,问的问题要具有质量,具备开放性、反思性和批判性。
  第四点,两者都强调抓住教学时机的重要性。《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时机就是一切”——什么时候做某件事情?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不讲?什么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体验和反思?什么时候教师应该提问,什么时候应该回答?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思考的,也是要求教师思考的。“洋思教学模式”三个主要环节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要求教师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随机应变,以变应变”。
  2.取长补短,优化教学设计。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我们学习、借鉴《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充实、丰富或改进“洋思教学模式”的重要方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当堂训练”可调整为“当堂应用”。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设计有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对目标达成的评估阶段。而这一阶段完全是在开展具体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之前。这是将评估前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将评估与学习目标统一起来,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评估。
  “洋思教学模式”也有评估环节,是放在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当堂训练”来进行的。这里的“训练”既是学习体验,也是评估。但为了完成评估的应有之义,应该调整为“当堂应用”。
  第二点:“单课设计”调整为“单元设计”。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以单元设计为主,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教学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教学设计以整体进行规划与调整,机动性更强,效果更好。
  “洋思教学模式”以课时为设计单元,目标更具体,但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碎片化,系统性不强。所以,“洋思教学模式”可以将单元设计的理念融入,在一个大单元中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第三点:教“小问题”调整为教“大概念”。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强调大概念(核心概念)的设计与理解、运用。以大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为抓手来确定学习目标,目的就是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洋思教学模式”在确定“学习目标”之时虽然考虑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大概念”的意味,但在具体实施设计时,通常是以小题目来实现“学习目标”,完成了“小概念”的理解,而“大概念”被忽视,即“变化”“变通”“变式”“变形”不够。科学处理“小概念”与“大概念”之关系,是“洋思教学模式”下一个阶段要正确面对、科学处理的重要问题。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可学的内容很多,我们基于自身的教学设计情况,有所借鉴和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相信将会使“洋思教学模式”更富有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实现语篇生成者视域下的文本细读,就要紧扣“言他说己”、关联词连用、副词运用、独词成句四个关键处.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这四个关键处感受语篇独
江苏省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通过“月考核”手段,将“抓实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作为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石,把促进全校师生的发展作为核心工作,进行了多方面评价改革实践的有益尝试。  一、确保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地位  学校把师德师风评价放在首要位置,每位教师都签订了“师德师风公约”。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考核领导小组,制订了《后六中学师德考核细则》,为师德师风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注重过程性评价,每月一考
期刊
摘要  “活动·探究”单元的教与学的问题是初中语文教育研究界的热点话题之一。2017年至2020年,语文教育研究界从理论上探讨了“活动·探究”单元的内涵和教学价值,反思了“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误区和教学困境,探索了“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策略,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典型案例。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和研究提供了相关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活动·探究”单元 研究综述  从201
多媒体在语文生动鲜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重新构造学习方式、陶冶学生情操、破解教
针对写作教学中的“不作为”现象,以七、八年级写景教学为例,整合开发写景单元,将写作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同时,设立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开展层次丰富的梯度教学,
对于动画创作过程而言,动画角色的形象塑造是关键环节,为了有效提升性格、形象等元素塑造的鲜明效果,就要利用不同的艺术加工和处理方法,其中,夸张表现手法比较常见,能在优化艺术性
统编语文教材全面推行以来,“阅读”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阅读的益处毋庸置疑,但是学生精力有限,教材内容又很多,教师用于指导学生课外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就很难保证。  想要授人以渔,教师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学习语文前辈和名家的阅读经验、阅读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另外,还要坚持同步阅读语文专业杂志,学习当前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乐于实践。  我带领学生进行了各种阅读实践,并大胆整合教材内容,教学生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对名著导读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资源与评价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以“工程思维”有计划地推进名著阅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普遍存在“以考促读”、过程指导缺位、精神滋养疏离等问题。基于此,笔者带领工作室成员倡导阅读关怀理念,为提升广大初中生的阅读生活质量提供方案,全力构建学校阅读育人的新生态。  一、回归阅读育人价值取向  雅斯贝
期刊
在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是传承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需要.受时代和社会的影响,现在很多初中生热衷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但一些流行音
期刊
摘要  针对写作教学“无标化”、写作指导“无效化”、训练形式“无序化”的问题,教师应结合“已有经验”“习作欠缺”“课程目标”来明确定位教学目标;加强写作思维、写作技巧、写作习惯的方法指导;落实大作文的定标训练、小作文的定时训练、片段性写作的串联。  关键词  目标定位 方法指导 写作训练  写作教学,没有一个教师敢不重视、敢掉以轻心。因为它不仅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读”“写”一体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