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我国所坚持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应该新天地,原本的社会矛盾也已发生改变,通过对新矛盾的表现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主要措施,有利于统筹解决矛盾,实现国家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在新时代正确地谈论社会主义的伟大主题,如何正确看待矛盾的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促进学科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个党校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鉴于此,笔者探讨新时期给公共管理学带来的挑战,同时提出创新之举。
关键词: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挑战
一、公共管理学优势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公共管理学在行政、管理、执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使之解体,创新举措。既涉及顶层创新的设计体系,也涉及具体规章领域的创新,国家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和体系对公共管理学来说是很大的发展机遇。首先,动员公众参与治理。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议程的制定,公民听证会是提高政府议程制定效率的一种手段,如今网络的发展创造出虚拟化空间,使公众舆论正确地转向减轻对政府施加的社会压力的政策和举措。其次,扩大或转移治理空间。网络实现了速度和效率的提升,但政府在监督方面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虚拟空间的管理对政府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政府需要改变其管理思维和方向。例如,从陆地空间向海洋空间的过渡。陆地管辖权对海洋管辖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海洋管辖权与陆地权的差别在于属性过多。把海洋当作陆地领土进行管理显而是不可能的,陆地治理思想应该转向海洋治理思想。第三,必须设计适合当地条件的精准扶贫路线。帮扶能否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并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取得具体成果,将证明治理貧困的斗争是否已经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与贫困作斗争不是人的管理,而是法治,只有在法治的基础上判断脱贫效果并加以维护,才能保证不会再次出现贫困现象,更好的实现现代化建设。
(二)教学方式多元化
公共管理学科的内容注重实践,在行政制度改革和改进的整个过程中,它的发展持续存在着。与单一的教学方法脱钩,并利用模拟、实验、辩论等手段,在公共行政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传达人们希望传达的核心思想。我们没有用于直接进行实验的硬件模拟设备,但可以通过智能设计获得一些软件进行。目前的教学方式侧重于个案研究,主要是在集体事件管理等相关课程方面。在个案研究的框架内开设了一门管理与法律结合课程,将海洋司法案件转化为教育成果。第一次尝试模拟实验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是下一阶段教育部与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合作的良好基础。
二、新时期党校公共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一)党校公共管理学边界模糊
管理即是一种实践,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无法称之为科学。管理人员采用的方法极具灵活性,管理过程中的因素很多。管理学所研究的内容是管理经验抽象、归纳和总结而来的共同之处,并非具体化。党中央学校的实践是让教授传递理论知识,而管理人员讲述实践。管理学基本理论根据学术界对管理的理解、思考和抽象概括能力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一点通过阅读有关的文学著作便可明显发觉,有的内容处于浅层状态,而有的则深刻化。公共管理学科能够坚持探究政府如何维持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特别是为了在合理利用资源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善政。只有通过回答这个不能被其他学科所取代的问题,公共管理学才能更加强大,并在党校的学科舞台上成功立足。由于我国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状态,未来将进入信息化时代,同时对于政府来说,各个相关工作都会遭受到挑战。信息化正在对社会的各个角落产生改变,创新思想意识,把握信息技术优势,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学的健全十分有必要。
(二)党校的公共管理学处于边缘化
公共管理学科在党校之中应是优势学科的地位。紧急情况管理中心是由前教育和公共管理研究部建立的,是行政学院的一大特色之处。对公共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和相关部门重要职位的公务员进行行政培训的能力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培训中心不仅提高了领导能力和紧急情况管理能力,而且促进了教育新形式的出现。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导致了国家行政学院和党校实现合并。党中央学校的重点是党的理论教育和党的特性教育,根据需要,这两种教育分别占主教课程的70%和20%,从这一方面来看,公共管理学科在党校中是出于边缘化地位的。2019年7月党中央学校公共行政教师培训的大多数参与者对公共管理学科边缘化表示关切,很少有积极性的人认为,所谓的公共管理学的边缘化是误解和执行不当的原因。
公共管理学科之所以被边缘化,是因为这些学科没有充分理解党中央的核心要求,而且难以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党校的教授必须以党校的规定为基础明确界定主要科目,但不应区分该党学校的主要科目和次要科目,更不能出现边缘化科目。加强党的理论和教育的地位,最好的措施在于在思想上巩固党的阵地。新时期的新颖性不能用单一的学科来解释,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体系,必须得到全面的概括和全面的安排。这反映在分论与概理论的结合,以及学科之间的相配合。这样,各个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协同增效作用将更好地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的系统发展中。
三、新时期党校公共管理学发展路径
(一)聚焦治理重点
中央党校公共管理部门和地方党校彼此相互分享经验时,应将重点放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治疗方式和体系方面。找到研究的重点之处,层层分析,将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部明确,最后从主观角度出发满足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发展规划方面提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的治理现代化。政治治理本质上是对国体、政体等的研究,其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时也包括党和国家机构的调整与改革,公共管理学必然能够找到精准地位。
(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
在教育方面,应促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成果。放弃没有科学内容的突击式教学方式,创建一个标准的关于社会治理与民生专题的集体备课模式。在改进实地教学、个案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的同时,特别是要时刻跟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定领域的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更具吸引力的个案,将个案教学用作测试其自身职业理论积累的基石。还应努力通过讨论填补辩论式教育方面的空白,开展全景式研究,以便在西部、省内外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找出职业领域的不同观点,并将其转化为个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蕾,高文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管理观察,2020(22):113-115.
[2]李萌.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体现与功能定位[J].中国集体经济,2020(21):31-32.
[3]彭顺绪.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管理学科转型发展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07):21-23+40.
[4]翁星,魏毅,蔡海生.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基于个体特征变量的探索调查[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3):81-93.
[5]陈世香,靳亮.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建构的现状与走向:一个文献计量分析的视角[J].理论探讨,2019(02):150-158.
[6]行政学政治学青年论坛,罗梁波.公共治理青年论坛述评与青年行政学研究走向[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06):42-60+126.
关键词:新时代;党校;公共管理学科;挑战
一、公共管理学优势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公共管理学在行政、管理、执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使之解体,创新举措。既涉及顶层创新的设计体系,也涉及具体规章领域的创新,国家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和体系对公共管理学来说是很大的发展机遇。首先,动员公众参与治理。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议程的制定,公民听证会是提高政府议程制定效率的一种手段,如今网络的发展创造出虚拟化空间,使公众舆论正确地转向减轻对政府施加的社会压力的政策和举措。其次,扩大或转移治理空间。网络实现了速度和效率的提升,但政府在监督方面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虚拟空间的管理对政府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政府需要改变其管理思维和方向。例如,从陆地空间向海洋空间的过渡。陆地管辖权对海洋管辖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海洋管辖权与陆地权的差别在于属性过多。把海洋当作陆地领土进行管理显而是不可能的,陆地治理思想应该转向海洋治理思想。第三,必须设计适合当地条件的精准扶贫路线。帮扶能否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并考虑到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取得具体成果,将证明治理貧困的斗争是否已经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与贫困作斗争不是人的管理,而是法治,只有在法治的基础上判断脱贫效果并加以维护,才能保证不会再次出现贫困现象,更好的实现现代化建设。
(二)教学方式多元化
公共管理学科的内容注重实践,在行政制度改革和改进的整个过程中,它的发展持续存在着。与单一的教学方法脱钩,并利用模拟、实验、辩论等手段,在公共行政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传达人们希望传达的核心思想。我们没有用于直接进行实验的硬件模拟设备,但可以通过智能设计获得一些软件进行。目前的教学方式侧重于个案研究,主要是在集体事件管理等相关课程方面。在个案研究的框架内开设了一门管理与法律结合课程,将海洋司法案件转化为教育成果。第一次尝试模拟实验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是下一阶段教育部与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合作的良好基础。
二、新时期党校公共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一)党校公共管理学边界模糊
管理即是一种实践,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无法称之为科学。管理人员采用的方法极具灵活性,管理过程中的因素很多。管理学所研究的内容是管理经验抽象、归纳和总结而来的共同之处,并非具体化。党中央学校的实践是让教授传递理论知识,而管理人员讲述实践。管理学基本理论根据学术界对管理的理解、思考和抽象概括能力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一点通过阅读有关的文学著作便可明显发觉,有的内容处于浅层状态,而有的则深刻化。公共管理学科能够坚持探究政府如何维持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特别是为了在合理利用资源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善政。只有通过回答这个不能被其他学科所取代的问题,公共管理学才能更加强大,并在党校的学科舞台上成功立足。由于我国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状态,未来将进入信息化时代,同时对于政府来说,各个相关工作都会遭受到挑战。信息化正在对社会的各个角落产生改变,创新思想意识,把握信息技术优势,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学的健全十分有必要。
(二)党校的公共管理学处于边缘化
公共管理学科在党校之中应是优势学科的地位。紧急情况管理中心是由前教育和公共管理研究部建立的,是行政学院的一大特色之处。对公共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和相关部门重要职位的公务员进行行政培训的能力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培训中心不仅提高了领导能力和紧急情况管理能力,而且促进了教育新形式的出现。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导致了国家行政学院和党校实现合并。党中央学校的重点是党的理论教育和党的特性教育,根据需要,这两种教育分别占主教课程的70%和20%,从这一方面来看,公共管理学科在党校中是出于边缘化地位的。2019年7月党中央学校公共行政教师培训的大多数参与者对公共管理学科边缘化表示关切,很少有积极性的人认为,所谓的公共管理学的边缘化是误解和执行不当的原因。
公共管理学科之所以被边缘化,是因为这些学科没有充分理解党中央的核心要求,而且难以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党校的教授必须以党校的规定为基础明确界定主要科目,但不应区分该党学校的主要科目和次要科目,更不能出现边缘化科目。加强党的理论和教育的地位,最好的措施在于在思想上巩固党的阵地。新时期的新颖性不能用单一的学科来解释,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体系,必须得到全面的概括和全面的安排。这反映在分论与概理论的结合,以及学科之间的相配合。这样,各个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和协同增效作用将更好地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的系统发展中。
三、新时期党校公共管理学发展路径
(一)聚焦治理重点
中央党校公共管理部门和地方党校彼此相互分享经验时,应将重点放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治疗方式和体系方面。找到研究的重点之处,层层分析,将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部明确,最后从主观角度出发满足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发展规划方面提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一体的治理现代化。政治治理本质上是对国体、政体等的研究,其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时也包括党和国家机构的调整与改革,公共管理学必然能够找到精准地位。
(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
在教育方面,应促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成果。放弃没有科学内容的突击式教学方式,创建一个标准的关于社会治理与民生专题的集体备课模式。在改进实地教学、个案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的同时,特别是要时刻跟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定领域的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更具吸引力的个案,将个案教学用作测试其自身职业理论积累的基石。还应努力通过讨论填补辩论式教育方面的空白,开展全景式研究,以便在西部、省内外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找出职业领域的不同观点,并将其转化为个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蕾,高文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管理观察,2020(22):113-115.
[2]李萌.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体现与功能定位[J].中国集体经济,2020(21):31-32.
[3]彭顺绪.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管理学科转型发展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07):21-23+40.
[4]翁星,魏毅,蔡海生.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基于个体特征变量的探索调查[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3):81-93.
[5]陈世香,靳亮.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建构的现状与走向:一个文献计量分析的视角[J].理论探讨,2019(02):150-158.
[6]行政学政治学青年论坛,罗梁波.公共治理青年论坛述评与青年行政学研究走向[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06):42-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