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本条件。国内外在制定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的质量评价体系相对欠缺,显得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针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实际,从政府部门宏观层面、用人单位中观层面和毕业生微观层面的三维视角,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本着尽可能量化与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得出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及其相应权重的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经过案例验证,结果显示:该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可以藉此用来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评价和验证。
关键词: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大学毕业生;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G645;G40-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7)01-0073-14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Take Univers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Lia, ZHU Mingzhenb, HONGYunb
(a. CPC Party Committee; b.The Career Centr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Abstract:It isa fundamental condition to formulat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measure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Rich researc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formulating university graduate employment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bu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s concerning different regions, industries, professions and genders are relativelyincomplete,which appear to be more homogenous than distinctive. Through analyzingthe employment reality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Yunnan provincefrom the three-dimensional views of the macro level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medium level of employers and micro level of graduates,this paperaims at constructing a university graduate employment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quantitative and maneuverability by using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es 4 first-level indicators, 13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31 tertiary indicators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weights. With the case valida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has certain rationality and operability.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and validate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employment quality,index system, university graduates, Yunnan province
就業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事业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则需要客观的综合评价,而准确衡量其质量状况的客观依据则有赖于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利于政府部门调整就业政策、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高等院校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更有利于大学生据此量身定做自身的职业规划。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高校实际,研究制定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便科学有效地衡量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更好地提升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状况。国外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对就业质量的探讨。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职业培训与开发委员会提出了“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的概念;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在《体面工作》(decent work)的报告中又提出了“体面劳动”(decent work)的问题;1999年,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就业质量指数(employment qualityindex)”概念;2001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工作质量(work quality)”的要求等[1]。在此基础上,国外研究者先后建立了相应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将“就业质量指数”用公式量化为:就业质量指数=05×(就业补偿指数+就业稳定性指数)×全职就业比重[2]3;Richard Brisbois从健康与福利、技能开发、职业及就业安全、工作满意度几个维度提出了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2]4;西方学者普遍认同采用 6 个维度、11 种属性和 40 个观测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的6个维度包括工作机会、工作自由度、生产性工作、工作平等、工作安全和工作尊严[3]29。2005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统一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个基本维度(内在工作质量、终身学习及职业发展、性别平等、健康和工作安全、灵活性和安全性、包容性和劳动力市场进入、工作组织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社会对话与员工参与、多样性与非歧视性、整体经济表现和生产率),以及各个维度的衡量指标[3]31。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李莉,朱明珍,洪云: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云南省高校为例2国内研究状况。国内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柯羽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就业率、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和9个二级指标,并利用德尔菲专家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设定了相应的权重值[4];杨清河等人从相对系统角度提出了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值为工作条件(64%)、劳动关系(17%)、劳动保障(19%)[5];张抗私等人从4个方面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全口径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就业机会评价、就业激励评价、就业环境评价、就业满意度和劳动保障,并指出毕业生更看重对企业的满意度、对同事的满意度、个人发展机会和薪酬等[6];张瑶祥从政府(20%)、毕业生(40%)和用人单位(40%)3个方面的满意度入手,设计了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7];杨昱梅等人从毕业生个人角度将就业条件(648%)、劳动关系(122%)和个人发展(23%)作为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同时提出了包括工作报酬等在内的9个二级指标[8];李业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9];王艳伟等人尝试提出从毕业生、家庭、用人单位、学校、政府和社会6个维度来建立全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共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层),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六维评价(第二层)和六个维度的进一步细化(第三层)三个层级[10];乔珊则针对云南省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这一特定对象,从影响其就业质量的三个维度(个体特征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社会资本因素),以及衡量其就业质量的四个维度(学生角度、学校角度、用人单位角度、政府角度)构建了涉及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價指标体系[11]。
(二)国内外研究评价
1.研究特点。国外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更多地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单一学科或单一层面的实证分析和应用研究,而较少从宏观层面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性研究,且定量研究强于定性分析。在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参照国际劳工组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构建本国的具体评价体系,其具体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经济和社会因素等11个方面[12]。
国内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虽然角度视野较多、涉及的学科较广,且比较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宏观研究,但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较弱;在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多从学校、毕业生、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五个方面来设置评价主体,而具体评价指标多涉及工资待遇、工作单位、工作关系、工作环境、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保障条件、职业稳定性、专业对口性、就业地域等[13]11方面。详见表1所示:
表1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运用频率统计汇总表序号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频次序号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频次1劳动报酬5438获得新知识与技能32专业对口性3739工作机会可得性23工作稳定性3740机会平等24就业率2941工作强度25社会保障2642学生毕业率26工作福利2536工作适应力47职业发展前景2537职业声望48工作满意度3343企业文化29劳动关系的和谐性2044工作创新率210用人单位满意度2045家长满意度211工作环境1646人际关系112工作单位层次(工作单位性质)1647行业发展前景113就业结构1248大学生就业能力114工作时间1249教育程度对口性115就业地域1150宏观经济发展状况116工作条件 1051升学率117决策参与度952人居环境118晋升机会953岗位适应度119兴趣相符程度954对母校满意度120社会满意度855所在城市121工会组织(工会活动)656就业单位知名度122毕业生主体认同度557考研率123合同签订指数758施展才能124员工培训759主观幸福感125就业服务660劳动保护126就业压力661工作心理环境1 续表序号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频次序号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频次27自主创业率662其他替代性就业途径128个人发展563工作是否自愿129工作安全性564社会对话130供需比(专业定向供需比、企业定向供需比)565就业政策131人职匹配度566事业成就感132就业制度567职业胜任力情况133就业行业468时间成本134岗位需求层次(工作性质)469办学情况135工作性质4
2.存在问题。比较而言,国内外研究的优势各有千秋,但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尚有不足。比如:国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注重对单一问题的量化评价,且比较繁琐和具体;而国内的研究又过于宏观粗糙,主观性评价多于量化评价,且操作性不强;至于具体针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除了乔珊的硕士论文涉及云南省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外,目前还很少进行深入具体的系统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值体系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权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评价标准;由于缺乏科学量化的测量工具,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国际化视野不够,理论支撑不足,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还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断和经验主义,且普遍存在共性评价有余而个性评价不足的现象,尤其是缺乏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时期的个性化评价研究。二、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构建思路
本文采用在问卷调查、文献梳理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尝试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三维视角,即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研究,并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科学构建切合云南高校实际的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
本着尽可能量化与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从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来构建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情况详见表2所示:
表2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汇总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1就业环境B1经济发展C1人均GDPC2经济增长率C3就业弹性系数B2社会保障C4社会保障覆盖面C5最低工资标准B3就业供需C6全省劳动力供需比C7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比B4就业服务C8公共就业服务体系C9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续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2就业状况B5就业率C10初次就业率C11年终就业率B6就业结构C12政府事业单位就业比重C13国有企业就业比重C14民营企业就业比重C15外资企业就业比重C16自主创业比重C17升学(含出国出境)比率A3用人单位主观评价B7用人单位满意度C18就业率C19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B8就业能力达成度C20个人品质C21工作能力C22知识储备A4毕业生反馈与评价B9薪酬与福利C23薪酬水平C24员工培训B10专业对口性C25专业对口度C26专业对口率B11工作稳定性C27工作单位转换率C28工作单位转换次数B12就业保障C29社会保险参保水平C30合同签订比率B13工作满意度C31毕业生就业满意度C32毕业生就业意向达成度
(三)指标修正
在指标体系初步建立后,为了使其更加全面和科学,依据指标体系涉及的领域,选取来自高等院校、用人单位、社会保障及教育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评议小组,采用德尔菲法征询专家意见。通过收集整理,评议专家对本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认同,认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鉴于一级指标“A2就业状况”中二级指标“B6就业结构”中的三级指标“C14民营企业就业比重”和“C15外资企业就业比重”两项指标体系的统计数据难以获取,建议将C14和C15合并表述为“C14非国有企业就业比重”。經过多次反馈、修改和确认,最终形成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修订后的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所示。
(四)指标权重
在评价体系中,基于指标体系的复杂性和研究问题的专业性,本文采用专家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综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具体操作步骤为:先采用专家评判法(德尔菲法)取得各位专家对各项指标的估价权重,再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对专家的估价权数进行汇总及检验指标权重的合理性[13]31。
表3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1就业环境B1经济发展C1人均GDPC2经济增长率C3就业弹性系数B2社会保障C4社会保障覆盖面C5最低工资标准B3就业供需C6全省劳动力供需比C7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比B4就业服务C8公共就业服务体系C9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A2就业状况B5就业率C10初次就业率C11年终就业率B6就业结构C12政府事业单位就业比重C13国有企业就业比重C14非国有企业就业比重C15自主创业比重C16升学(含出国出境)比率A3用人单位主观评价B7用人单位满意度C17年度考核C18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B8就业能力达成度C19个人品质C20工作能力C21知识储备A4毕业生反馈与评价B9薪酬与福利C22薪酬水平C23员工培训B10专业对口性C24专业对口度C25专业对口率B11工作稳定性C26工作单位转换率C27工作单位转换次数B12就业保障C28社会保险参保水平C29合同签订比率B13工作满意度C30毕业生就业满意度C31毕业生就业意向达成度
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所示),目的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分类层级。一般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方案层四个层级;其次,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对各层级中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见图2所示,设比较判断矩阵A=aij,i,j=1,2,…,n(元素aij以上一层次的要素A为准则,对本层次的n个要素,如要素C1,C2,…,Cn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根据判断尺度将aij=WiWji,j=1,2,…,n(Wi和Wj分别为准则层要素Ci和Cj的相对重要性权值)进行矢量化,即可得到比较判断矩阵;然后,再进行层次总排序,求出最低层(即方案层)对于总目标的总排序权值,其中总排序权值最高的方案即是最优方案[13]38-46。其计算过程如下: 设:在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中,最高层为A层,第二层为B层,B层有m个要素B1,B2,…,Bi,…,Bm。其中,最高层A层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值分别为b1,b2,…,bi,…,bm,B层的下一层为C层(C层有n个要素C1,C2,…,Ci,…,Cn,B层中任一要素Bi的层次单排序的排序权值分别为ci1,ci2,…,cij,…,cin),则C层中各要素对于最高层A层的层次总排序权值c1,c2,…,cj,…,cn为:
cj=∑mi=1bicijj=1,2,…,n
即C层对于总目标A的层次总排序权值,是以上一层次B的层次总排序权值为权重,对C层的层次单排序权值进行加权后得出;如果C层下还有D层、E层、F层……,则用同样的方法依此往下递推计算得出[13]38-46。
2.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为:CI=λmax-nn-1;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CR=CIRI。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4所示。
当CR<010时,比较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值,直至通过一致性检验为止[13]39。
采用上述方法,最终确定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具体权重见表5所示。
表4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值矩阵阶数n12345678910…RI00052089111125135140145149…
表5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汇总表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A1就业环境(02)B1经济发展(03)C1人均GDP(04)C2经济增长率(03)C3就业弹性系数(03)B2社会保障(02)C4社会保障覆盖面(05)C5最低工资标准(05)B3就业供需(03)C6全省劳动力供需比(05)C7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比(05)B4就业服务(02)C8公共就业服务体系(05)C9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05)A2就业状况(03)B5就业率(06)C10初次就业率(04)C11年终就业率(06)B6就业结构(04)C12政府事业单位就业比重(02)C13国有企业就业比重(02)C14非国有企业就业比重(02)C15自主创业比重(02)C16升学(含出国出境)比率(02)A3用人单位主观
评价(02)B7用人单位满意度(05)C17年度考核(05)C18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05)B8就业能力达成度(05)C19个人品质(03)C20工作能力(04)C21知识储备(03)A4毕业生反馈与评
价(03)B9薪酬与福利(03)C22薪酬水平(06)C23员工培训(04)B10专业对口性(01)C24专业对口度(05)C25专业对口率(05)B11工作稳定性(01)C26工作单位转换率(05)C27工作单位转换次数(05)B12就业保障(02)C28社会保险参保水平(04)C29合同签订比率(06)B13工作满意度(03)C30毕业生就业满意度(07)C31毕业生就业意向达成度(03)
(五)评价结果
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数学模型。计算方法见图3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分层;f(a),f(b)…分别表示其权重;x(a,i),x(b,i)分别表示分层次区域的指标效用值,则计算是从右向左进行。
例如:计算c1的指标值(加权效用值)。设x(c1,i)是区域i在C1指标下的综合效用值,x(dk,i)是区域i在dk指标下的效用值,得:x(c1,i)=x(d1,i)f(d1)+x(d2,i)f(d2)+x(d3,i)f(d3)
以此類推,求出x(c2,i),x(c3,i)…
进一步求出x(b1,i);
x(b1,i)=x(c1,i)f(c1)+x(c2,i)f(c2)+x(c3,i)f(c3)
以此类推求出x(b2,i),x(b3,i)…
再进一步求出x(a,i);
x(a,i)=x(b1,i)f(b1)+x(b2,i)f(b2)+x(b3,i)f(b3)
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根据计算结果所得的分值来确定评价对象最后达到的档次。见表6所示:
表6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评价分值档次表档次优良中差分值≥90(90,80](80,60]<60
三、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案例检验(一)指标构建
1.宏观层面,包括2个一级指标(A1就业环境和A2就业状况),6个二级指标(B1经济发展、B2社会保障、B3就业供需、B4就业服务、B5就业率和B6就业结构)。在宏观层面,因对所有大学毕业生而言,“A1就业环境”层面基本一致。因此,在以高校为例做实证分析时,本层面得分取满分(20分);在大学毕业生“A2就业状况”层面,维度得分计算如下:
SC10、SC11=Z×100(Z表示原始数据)
SC12至SC16=Z/Y×100(Z表示原始数据,Y表示全省平均值)
维度加权重得分如下:
SCi=Zj×Ic×Ib×Ia
其中:SCi表示维度加权重得分;Zj表示原始数据;Ic表示三级指标权重;Ib表示二级指标权重;Ia表示一级指标权重。
2.中观层面,包括1个一级指标(A3用人单位主观评价),2个二级指标(B7用人单位满意度和B8就业能力达成度)。在本文构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通过对包括央企、国企、民企等60多家企业对昆明理工大学2013届和2014届毕业生作为评价对象,调查了他们在“年度考核”“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个人品质”“工作能力”“知识储备”方面的分数,根据用人单位对这些毕业生各方面能力的实际打分计算出平均分,加上权重影响后得出“用人单位主观评价”指标得分。 3.微观层面,包括1个一级指标(A4毕业生反馈与评价),5个二级指标(B9薪酬与福利、B10专业对口性、B11工作稳定性、B12就业保障和B13工作满意度)。在指标体系中,为获取“毕业生反馈与评价”部分得分,我们对869名2013届毕业生和1641名2014届毕业生的“薪酬与福利”“专业对口性”“工作稳定性”“就业保障”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采用以下算法对收集数据进行整理:
(1)“分级频次数据(如员工培训率等)” :
SCi=Z×100(SCi≤100)
Z=( A×0分+B×1分+C ×2分+ D ×3分)/ (E×3)
其中:SCi表示某地区或某大学的三级指标得分;Z 表示比值;A 表示“选项一”人数;B 表示“选项二”人数;C 表示“选项三”人数;D 表示“选项四”人数;E 表示被调查毕业生总数。
(2)“计数频次数据(如合同签订比率)” :
SCi=Z×100(SCi≤100)
其中:SCi表示某地区或大学的三级指标得分;Z 表示某地区或某大学毕业生的比值。
(3)“连续数据(如薪酬水平等)” :
SCi=Z/X×100(SCi≤100)
其中:SCi表示某地区或某大学的三级指标得分;Z 表示某地区或某大学的平均值;X表示历年来数据平均值。
根据以上测算方法,加上权重测算后,得到“毕业生反馈与评价”层面分值。
(二)指标验证
为了检验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选取了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和2014年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用人单位反馈数据和毕业生反馈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1.两届毕业生初次和年终就业率原始数据有所上升,反映就业率的B5(含C10、C11)指标得分有所上升。
2.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就业能力达成度的原始数据基本持平,反映这两个方面的B7和B8两个指标得分也基本持平。
3.2014届相比2013届毕业生薪酬上升151.72,员工培训状况基本持平,反映该维度的B9薪酬与福利指标略有上升。
4.2014届毕业生参与社保和签订合同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反映该维度的B12就业保障指标得分有所下降。
5.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基本持平,但是就业意向达成度有所上升,反映该维度的B13工作满意度指标得分略有上升。
上述结果表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201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不大,但2014年就业质量相对2013年而言仍有提升;用人单位主观评价得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就业状况和毕业生反馈与评价略有提升;评价指标所测数据与实际状况基本吻合,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见表7所示:
表7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测算表
备注:数据收集与计算得分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和云南省教育厅文件《云南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统计表》(云教学〔2013〕13号)《云南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统计表》(云教学〔2014〕1号)《云南省2014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统计表》(云教学〔2014〕7号)《云南省2014年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统计表》(云教学〔2015〕1号)。
四、结论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本条件。国内外在制定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的质量评价体系相对欠缺,显得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针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实际,从政府部门宏观层面、用人单位中观层面和毕业生微观层面的三维视角,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本着尽可能量化与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出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及其相应权重的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案例验证。结果显示:该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可以藉此用来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评价和验证。
参考文献:
[1]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7):29-31.
[2]王晓晶.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国福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中国劳动,2009(10).
[4]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2-84.
[5]杨清河,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J].管理探索,2007(12):26-28.
[6]张抗私,盈帅.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J].财经问题研究,2012(3):83-90.
[7]张瑶祥.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5): 82-86.
[8]杨昱梅,李继娜.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0):90-92.
[9]李业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10):215-216.
[10]王艳伟,李永能,黄宜,等.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的六个维度[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2): 87 -90.
[11]乔珊.云南省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48-61.
[12]杨益成.大学生就业質量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4(11):94-96.
[13]李巧巧.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大学毕业生;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G645;G40-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17)01-0073-14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Take Univers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Lia, ZHU Mingzhenb, HONGYunb
(a. CPC Party Committee; b.The Career Centr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Abstract:It isa fundamental condition to formulat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measure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Rich researc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in formulating university graduate employment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but the employment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s concerning different regions, industries, professions and genders are relativelyincomplete,which appear to be more homogenous than distinctive. Through analyzingthe employment reality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Yunnan provincefrom the three-dimensional views of the macro level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medium level of employers and micro level of graduates,this paperaims at constructing a university graduate employment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quantitative and maneuverability by using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es 4 first-level indicators, 13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31 tertiary indicators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weights. With the case valida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has certain rationality and operability.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and validate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employment quality,index system, university graduates, Yunnan province
就業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事业发展,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则需要客观的综合评价,而准确衡量其质量状况的客观依据则有赖于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利于政府部门调整就业政策、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高等院校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更有利于大学生据此量身定做自身的职业规划。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高校实际,研究制定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便科学有效地衡量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更好地提升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状况。国外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对就业质量的探讨。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职业培训与开发委员会提出了“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的概念;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在《体面工作》(decent work)的报告中又提出了“体面劳动”(decent work)的问题;1999年,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就业质量指数(employment qualityindex)”概念;2001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工作质量(work quality)”的要求等[1]。在此基础上,国外研究者先后建立了相应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将“就业质量指数”用公式量化为:就业质量指数=05×(就业补偿指数+就业稳定性指数)×全职就业比重[2]3;Richard Brisbois从健康与福利、技能开发、职业及就业安全、工作满意度几个维度提出了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2]4;西方学者普遍认同采用 6 个维度、11 种属性和 40 个观测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的6个维度包括工作机会、工作自由度、生产性工作、工作平等、工作安全和工作尊严[3]29。2005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统一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个基本维度(内在工作质量、终身学习及职业发展、性别平等、健康和工作安全、灵活性和安全性、包容性和劳动力市场进入、工作组织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社会对话与员工参与、多样性与非歧视性、整体经济表现和生产率),以及各个维度的衡量指标[3]31。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李莉,朱明珍,洪云: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云南省高校为例2国内研究状况。国内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柯羽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就业率、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和9个二级指标,并利用德尔菲专家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设定了相应的权重值[4];杨清河等人从相对系统角度提出了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值为工作条件(64%)、劳动关系(17%)、劳动保障(19%)[5];张抗私等人从4个方面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全口径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就业机会评价、就业激励评价、就业环境评价、就业满意度和劳动保障,并指出毕业生更看重对企业的满意度、对同事的满意度、个人发展机会和薪酬等[6];张瑶祥从政府(20%)、毕业生(40%)和用人单位(40%)3个方面的满意度入手,设计了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7];杨昱梅等人从毕业生个人角度将就业条件(648%)、劳动关系(122%)和个人发展(23%)作为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同时提出了包括工作报酬等在内的9个二级指标[8];李业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9];王艳伟等人尝试提出从毕业生、家庭、用人单位、学校、政府和社会6个维度来建立全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共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层),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六维评价(第二层)和六个维度的进一步细化(第三层)三个层级[10];乔珊则针对云南省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这一特定对象,从影响其就业质量的三个维度(个体特征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社会资本因素),以及衡量其就业质量的四个维度(学生角度、学校角度、用人单位角度、政府角度)构建了涉及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價指标体系[11]。
(二)国内外研究评价
1.研究特点。国外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更多地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单一学科或单一层面的实证分析和应用研究,而较少从宏观层面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性研究,且定量研究强于定性分析。在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参照国际劳工组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构建本国的具体评价体系,其具体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足够的收入和生产性的工作、合理的工作时间、工作的稳定性、社会公平待遇、劳动安全、社会保障、工作与家庭生活、社会对话与劳动关系、经济和社会因素等11个方面[12]。
国内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虽然角度视野较多、涉及的学科较广,且比较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宏观研究,但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较弱;在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多从学校、毕业生、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五个方面来设置评价主体,而具体评价指标多涉及工资待遇、工作单位、工作关系、工作环境、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保障条件、职业稳定性、专业对口性、就业地域等[13]11方面。详见表1所示:
表1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运用频率统计汇总表序号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频次序号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频次1劳动报酬5438获得新知识与技能32专业对口性3739工作机会可得性23工作稳定性3740机会平等24就业率2941工作强度25社会保障2642学生毕业率26工作福利2536工作适应力47职业发展前景2537职业声望48工作满意度3343企业文化29劳动关系的和谐性2044工作创新率210用人单位满意度2045家长满意度211工作环境1646人际关系112工作单位层次(工作单位性质)1647行业发展前景113就业结构1248大学生就业能力114工作时间1249教育程度对口性115就业地域1150宏观经济发展状况116工作条件 1051升学率117决策参与度952人居环境118晋升机会953岗位适应度119兴趣相符程度954对母校满意度120社会满意度855所在城市121工会组织(工会活动)656就业单位知名度122毕业生主体认同度557考研率123合同签订指数758施展才能124员工培训759主观幸福感125就业服务660劳动保护126就业压力661工作心理环境1 续表序号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频次序号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频次27自主创业率662其他替代性就业途径128个人发展563工作是否自愿129工作安全性564社会对话130供需比(专业定向供需比、企业定向供需比)565就业政策131人职匹配度566事业成就感132就业制度567职业胜任力情况133就业行业468时间成本134岗位需求层次(工作性质)469办学情况135工作性质4
2.存在问题。比较而言,国内外研究的优势各有千秋,但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尚有不足。比如:国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注重对单一问题的量化评价,且比较繁琐和具体;而国内的研究又过于宏观粗糙,主观性评价多于量化评价,且操作性不强;至于具体针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除了乔珊的硕士论文涉及云南省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外,目前还很少进行深入具体的系统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值体系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权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评价标准;由于缺乏科学量化的测量工具,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国际化视野不够,理论支撑不足,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还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断和经验主义,且普遍存在共性评价有余而个性评价不足的现象,尤其是缺乏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时期的个性化评价研究。二、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构建思路
本文采用在问卷调查、文献梳理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尝试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三维视角,即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研究,并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科学构建切合云南高校实际的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
本着尽可能量化与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从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来构建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情况详见表2所示:
表2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汇总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1就业环境B1经济发展C1人均GDPC2经济增长率C3就业弹性系数B2社会保障C4社会保障覆盖面C5最低工资标准B3就业供需C6全省劳动力供需比C7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比B4就业服务C8公共就业服务体系C9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续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2就业状况B5就业率C10初次就业率C11年终就业率B6就业结构C12政府事业单位就业比重C13国有企业就业比重C14民营企业就业比重C15外资企业就业比重C16自主创业比重C17升学(含出国出境)比率A3用人单位主观评价B7用人单位满意度C18就业率C19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B8就业能力达成度C20个人品质C21工作能力C22知识储备A4毕业生反馈与评价B9薪酬与福利C23薪酬水平C24员工培训B10专业对口性C25专业对口度C26专业对口率B11工作稳定性C27工作单位转换率C28工作单位转换次数B12就业保障C29社会保险参保水平C30合同签订比率B13工作满意度C31毕业生就业满意度C32毕业生就业意向达成度
(三)指标修正
在指标体系初步建立后,为了使其更加全面和科学,依据指标体系涉及的领域,选取来自高等院校、用人单位、社会保障及教育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评议小组,采用德尔菲法征询专家意见。通过收集整理,评议专家对本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认同,认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鉴于一级指标“A2就业状况”中二级指标“B6就业结构”中的三级指标“C14民营企业就业比重”和“C15外资企业就业比重”两项指标体系的统计数据难以获取,建议将C14和C15合并表述为“C14非国有企业就业比重”。經过多次反馈、修改和确认,最终形成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修订后的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所示。
(四)指标权重
在评价体系中,基于指标体系的复杂性和研究问题的专业性,本文采用专家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综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具体操作步骤为:先采用专家评判法(德尔菲法)取得各位专家对各项指标的估价权重,再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对专家的估价权数进行汇总及检验指标权重的合理性[13]31。
表3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1就业环境B1经济发展C1人均GDPC2经济增长率C3就业弹性系数B2社会保障C4社会保障覆盖面C5最低工资标准B3就业供需C6全省劳动力供需比C7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比B4就业服务C8公共就业服务体系C9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A2就业状况B5就业率C10初次就业率C11年终就业率B6就业结构C12政府事业单位就业比重C13国有企业就业比重C14非国有企业就业比重C15自主创业比重C16升学(含出国出境)比率A3用人单位主观评价B7用人单位满意度C17年度考核C18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B8就业能力达成度C19个人品质C20工作能力C21知识储备A4毕业生反馈与评价B9薪酬与福利C22薪酬水平C23员工培训B10专业对口性C24专业对口度C25专业对口率B11工作稳定性C26工作单位转换率C27工作单位转换次数B12就业保障C28社会保险参保水平C29合同签订比率B13工作满意度C30毕业生就业满意度C31毕业生就业意向达成度
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所示),目的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分类层级。一般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方案层四个层级;其次,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对各层级中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见图2所示,设比较判断矩阵A=aij,i,j=1,2,…,n(元素aij以上一层次的要素A为准则,对本层次的n个要素,如要素C1,C2,…,Cn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根据判断尺度将aij=WiWji,j=1,2,…,n(Wi和Wj分别为准则层要素Ci和Cj的相对重要性权值)进行矢量化,即可得到比较判断矩阵;然后,再进行层次总排序,求出最低层(即方案层)对于总目标的总排序权值,其中总排序权值最高的方案即是最优方案[13]38-46。其计算过程如下: 设:在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中,最高层为A层,第二层为B层,B层有m个要素B1,B2,…,Bi,…,Bm。其中,最高层A层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值分别为b1,b2,…,bi,…,bm,B层的下一层为C层(C层有n个要素C1,C2,…,Ci,…,Cn,B层中任一要素Bi的层次单排序的排序权值分别为ci1,ci2,…,cij,…,cin),则C层中各要素对于最高层A层的层次总排序权值c1,c2,…,cj,…,cn为:
cj=∑mi=1bicijj=1,2,…,n
即C层对于总目标A的层次总排序权值,是以上一层次B的层次总排序权值为权重,对C层的层次单排序权值进行加权后得出;如果C层下还有D层、E层、F层……,则用同样的方法依此往下递推计算得出[13]38-46。
2.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为:CI=λmax-nn-1;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CR=CIRI。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4所示。
当CR<010时,比较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值,直至通过一致性检验为止[13]39。
采用上述方法,最终确定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具体权重见表5所示。
表4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值矩阵阶数n12345678910…RI00052089111125135140145149…
表5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汇总表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A1就业环境(02)B1经济发展(03)C1人均GDP(04)C2经济增长率(03)C3就业弹性系数(03)B2社会保障(02)C4社会保障覆盖面(05)C5最低工资标准(05)B3就业供需(03)C6全省劳动力供需比(05)C7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比(05)B4就业服务(02)C8公共就业服务体系(05)C9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05)A2就业状况(03)B5就业率(06)C10初次就业率(04)C11年终就业率(06)B6就业结构(04)C12政府事业单位就业比重(02)C13国有企业就业比重(02)C14非国有企业就业比重(02)C15自主创业比重(02)C16升学(含出国出境)比率(02)A3用人单位主观
评价(02)B7用人单位满意度(05)C17年度考核(05)C18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05)B8就业能力达成度(05)C19个人品质(03)C20工作能力(04)C21知识储备(03)A4毕业生反馈与评
价(03)B9薪酬与福利(03)C22薪酬水平(06)C23员工培训(04)B10专业对口性(01)C24专业对口度(05)C25专业对口率(05)B11工作稳定性(01)C26工作单位转换率(05)C27工作单位转换次数(05)B12就业保障(02)C28社会保险参保水平(04)C29合同签订比率(06)B13工作满意度(03)C30毕业生就业满意度(07)C31毕业生就业意向达成度(03)
(五)评价结果
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数学模型。计算方法见图3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分层;f(a),f(b)…分别表示其权重;x(a,i),x(b,i)分别表示分层次区域的指标效用值,则计算是从右向左进行。
例如:计算c1的指标值(加权效用值)。设x(c1,i)是区域i在C1指标下的综合效用值,x(dk,i)是区域i在dk指标下的效用值,得:x(c1,i)=x(d1,i)f(d1)+x(d2,i)f(d2)+x(d3,i)f(d3)
以此類推,求出x(c2,i),x(c3,i)…
进一步求出x(b1,i);
x(b1,i)=x(c1,i)f(c1)+x(c2,i)f(c2)+x(c3,i)f(c3)
以此类推求出x(b2,i),x(b3,i)…
再进一步求出x(a,i);
x(a,i)=x(b1,i)f(b1)+x(b2,i)f(b2)+x(b3,i)f(b3)
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根据计算结果所得的分值来确定评价对象最后达到的档次。见表6所示:
表6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评价分值档次表档次优良中差分值≥90(90,80](80,60]<60
三、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案例检验(一)指标构建
1.宏观层面,包括2个一级指标(A1就业环境和A2就业状况),6个二级指标(B1经济发展、B2社会保障、B3就业供需、B4就业服务、B5就业率和B6就业结构)。在宏观层面,因对所有大学毕业生而言,“A1就业环境”层面基本一致。因此,在以高校为例做实证分析时,本层面得分取满分(20分);在大学毕业生“A2就业状况”层面,维度得分计算如下:
SC10、SC11=Z×100(Z表示原始数据)
SC12至SC16=Z/Y×100(Z表示原始数据,Y表示全省平均值)
维度加权重得分如下:
SCi=Zj×Ic×Ib×Ia
其中:SCi表示维度加权重得分;Zj表示原始数据;Ic表示三级指标权重;Ib表示二级指标权重;Ia表示一级指标权重。
2.中观层面,包括1个一级指标(A3用人单位主观评价),2个二级指标(B7用人单位满意度和B8就业能力达成度)。在本文构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通过对包括央企、国企、民企等60多家企业对昆明理工大学2013届和2014届毕业生作为评价对象,调查了他们在“年度考核”“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个人品质”“工作能力”“知识储备”方面的分数,根据用人单位对这些毕业生各方面能力的实际打分计算出平均分,加上权重影响后得出“用人单位主观评价”指标得分。 3.微观层面,包括1个一级指标(A4毕业生反馈与评价),5个二级指标(B9薪酬与福利、B10专业对口性、B11工作稳定性、B12就业保障和B13工作满意度)。在指标体系中,为获取“毕业生反馈与评价”部分得分,我们对869名2013届毕业生和1641名2014届毕业生的“薪酬与福利”“专业对口性”“工作稳定性”“就业保障”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采用以下算法对收集数据进行整理:
(1)“分级频次数据(如员工培训率等)” :
SCi=Z×100(SCi≤100)
Z=( A×0分+B×1分+C ×2分+ D ×3分)/ (E×3)
其中:SCi表示某地区或某大学的三级指标得分;Z 表示比值;A 表示“选项一”人数;B 表示“选项二”人数;C 表示“选项三”人数;D 表示“选项四”人数;E 表示被调查毕业生总数。
(2)“计数频次数据(如合同签订比率)” :
SCi=Z×100(SCi≤100)
其中:SCi表示某地区或大学的三级指标得分;Z 表示某地区或某大学毕业生的比值。
(3)“连续数据(如薪酬水平等)” :
SCi=Z/X×100(SCi≤100)
其中:SCi表示某地区或某大学的三级指标得分;Z 表示某地区或某大学的平均值;X表示历年来数据平均值。
根据以上测算方法,加上权重测算后,得到“毕业生反馈与评价”层面分值。
(二)指标验证
为了检验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选取了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和2014年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用人单位反馈数据和毕业生反馈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1.两届毕业生初次和年终就业率原始数据有所上升,反映就业率的B5(含C10、C11)指标得分有所上升。
2.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就业能力达成度的原始数据基本持平,反映这两个方面的B7和B8两个指标得分也基本持平。
3.2014届相比2013届毕业生薪酬上升151.72,员工培训状况基本持平,反映该维度的B9薪酬与福利指标略有上升。
4.2014届毕业生参与社保和签订合同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反映该维度的B12就业保障指标得分有所下降。
5.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基本持平,但是就业意向达成度有所上升,反映该维度的B13工作满意度指标得分略有上升。
上述结果表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201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差异不大,但2014年就业质量相对2013年而言仍有提升;用人单位主观评价得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就业状况和毕业生反馈与评价略有提升;评价指标所测数据与实际状况基本吻合,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见表7所示:
表7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测算表
备注:数据收集与计算得分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和云南省教育厅文件《云南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统计表》(云教学〔2013〕13号)《云南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统计表》(云教学〔2014〕1号)《云南省2014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统计表》(云教学〔2014〕7号)《云南省2014年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统计表》(云教学〔2015〕1号)。
四、结论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本条件。国内外在制定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的质量评价体系相对欠缺,显得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针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实际,从政府部门宏观层面、用人单位中观层面和毕业生微观层面的三维视角,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本着尽可能量化与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出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及其相应权重的云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案例验证。结果显示:该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可以藉此用来对云南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评价和验证。
参考文献:
[1]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7):29-31.
[2]王晓晶.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国福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中国劳动,2009(10).
[4]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2-84.
[5]杨清河,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J].管理探索,2007(12):26-28.
[6]张抗私,盈帅.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J].财经问题研究,2012(3):83-90.
[7]张瑶祥.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5 (5): 82-86.
[8]杨昱梅,李继娜.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0):90-92.
[9]李业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10):215-216.
[10]王艳伟,李永能,黄宜,等.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的六个维度[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2): 87 -90.
[11]乔珊.云南省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48-61.
[12]杨益成.大学生就业質量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4(11):94-96.
[13]李巧巧.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