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自刎乌江而告终,自古以来人们对楚霸王项羽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人杰,鬼雄”,也有人称他为“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一代枭雄何以沦落至此?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又是什么?众说纷纭的观点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项羽性格使然,喜欢杀戮以至丧失天下民心,吝于赏赐而不获将士拥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历史必然,认为秦王朝已经实现大一统,走向封建社会是历史潮流所在,项羽却逆潮而行,分封天下,必然为潮流所抛弃,失败是必然的。然而无论如何,历史仍以它独特的方式启迪后人。
【关键词】项羽 悲剧 启迪
自古以来人们对楚霸王项羽褒贬不一,项羽力拔山、气盖世、古今未有,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伟大的功绩,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在政治上却极为幼稚,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烧杀破坏,以至丧失民心,终军败身亡。
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项羽从小就有雄心大志,而刘邦年轻时是好吃懒做的酒色之徒;起义以后,项羽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刘邦表现为一个胆小鬼,极端个人主义者,为自己逃生,六亲不认,把子女三次推堕车下。项羽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坦然直率,而刘邦的性格特点是狡猾诬赖。从另一方面看,项羽骄傲、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刘邦比较虚心、豁达,善于采纳别人意见;在政治斗争上项羽非常幼稚,特别在鸿门宴上更是如此,刘邦在政治斗争中老练,在宴会上不动声色,全力取得项羽的谅解;项羽不会用人,刘邦善于用人;项羽比较残暴,刘邦比他仁慈;项羽是军事人才,善斗力,彭城大战,带三万人把刘邦打败,而刘邦善斗智。 表面看来,项羽能征善战,且战功赫赫,并一开始就处于绝对优势。楚汉争雄,刘邦当远非他的对手。可是胜败自有因果规律,历史选择刘邦而非项羽自有它的道理。那么促成项羽悲剧的基本点在哪里呢?
一、项羽残暴过度
得民心者得天下,残暴成性的人是注定要失去民心,孤立无援的。项羽入关以后,不但杀掉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面且还在咸阳城内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如此,项羽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了由项氏叔侄一手扶植起来的义帝楚怀王。楚怀王虽为傀儡,但他却是当时人民群众抗暴反秦的精神领袖,项羽的不义之举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在政治上空前孤立。而此时的刘邦却早已提出了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的约法三章。项羽对人民犯下了严重的罪行,人民反过来又惩罚了他;他对于这一点至死不悟,乌江自刎之前仍叹道:“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项羽有勇无谋
虽说“身长八尺,力能扛鼎”,但光凭身子骨是不够的。在楚汉之争中,项羽派出三名壮士, 向刘邦挑战,但都被刘邦射死,项羽一怒之下,拍马出阵,纯属莽夫之举。始皇南巡时项羽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也”气魄恢宏,豪气干云。可一想象当时他那种蔑视的神情,与十足的霸气,这也是他自信与自大的综合表现。他完全可以自信, 但他不该自大。而楚汉争霸的另一方刘邦却对自己认识得非常清楚和客观,对于项羽来说,这就非常危险了。而在以后的历史这种自大愈来愈多地体现为狂妄、骄傲、轻敌,且缺乏从善如流的王者气度。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已暴露无遗, 司马迁曾批评他是“奋其私智”“欲以力争”,项羽也知道谋大事不能光凭一人之勇,还要斗智斗法,少时他不是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么,但是学的却并不怎么样,只能“略知其意”,可是这略知的一点他似乎也并未用上,依旧我行我素,凭其勇武而误于谋略。这种爱逞匹夫之勇的性格在他“悲歌慷慨”吟唱的诗句“力拔山兮气盖世”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而不是一个可以重新统一天下、安邦治国的君主。
三、项羽优柔寡断
虽然项羽没有好好读过几天圣贤书,但毕竟出身贵族,耳濡目染的会沾上“仁义”的思想。而且他的仁义表现得很不合适,在几次重要的转折点都是因此失利的。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项羽霸业由盛转衰的鸿门宴。虽然项羽没有深远的预见力,但就当下来看,刘邦将会成为日后劲敌这点他还是应该知道的。但是基于心里的仁义与当断不断的性格使然,他并没有果决地下达击杀沛公的命令,甚至默许项伯越僭舞剑,任其保护外敌。鸿门宴上樊哙的出现是一个转折点。如果之前项羽还有犹豫的话,那么听了樊哙的一席话,他就已经坚定了不杀的决心。这就不仅仅是一时的妇人之仁了,这种毫无原则的行为处事,如何能君临天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以致于毁灭了自己的优势,把霸权让给了刘邦。鸿门宴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相对于刘邦的工于心计,项羽在谋国之策上几乎单纯如孩童了。难怪范增会脱口而叹:“竖子不足与谋!”。
四、项羽孤性多疑
疑则生变,变则失,这一点在范增愤而出走上尤为体现。范增以七十高龄,还为项王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尽力,忠心耿耿,这样的忠臣也难逃脱项羽的猜忌。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左右手。一个好汉三个帮,项羽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还有称王的可能吗?历史就是这样有情而又无情,项羽的这些性格悲剧最终使其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终于走向历史的末路。
历史必然性的层面上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就要从他说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政治思想说起,项羽出生于没落的贵族之家,从他领导的楚军可以看出,起兵时他们大部分是“豪吏”“吴中豪杰”,他们不可能站在普通农民的阶级立场上,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项羽他所代表的还是旧贵族和领主残余分子的利益,而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把天下带回到周王朝那种诸侯割据一方而又相安的格局。这无疑是一种倒退思想,终将被历史的潮流淘汰。历史不会向后发展,无论项羽的力量多么强大,也不能挽留历史的进程,这就注定了他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可见,每个人,每件事只有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才有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史记·高祖本纪》卷八344页,中华书局出版。
2.《史记·项羽本纪》卷七279页,中华书局出版。
3.王夫之:《读通鉴论》228页,中华书局,1975.
(作者单位:746300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关键词】项羽 悲剧 启迪
自古以来人们对楚霸王项羽褒贬不一,项羽力拔山、气盖世、古今未有,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伟大的功绩,这样一个英雄豪杰在政治上却极为幼稚,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烧杀破坏,以至丧失民心,终军败身亡。
刘邦和项羽的形象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项羽从小就有雄心大志,而刘邦年轻时是好吃懒做的酒色之徒;起义以后,项羽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更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而刘邦表现为一个胆小鬼,极端个人主义者,为自己逃生,六亲不认,把子女三次推堕车下。项羽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坦然直率,而刘邦的性格特点是狡猾诬赖。从另一方面看,项羽骄傲、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刘邦比较虚心、豁达,善于采纳别人意见;在政治斗争上项羽非常幼稚,特别在鸿门宴上更是如此,刘邦在政治斗争中老练,在宴会上不动声色,全力取得项羽的谅解;项羽不会用人,刘邦善于用人;项羽比较残暴,刘邦比他仁慈;项羽是军事人才,善斗力,彭城大战,带三万人把刘邦打败,而刘邦善斗智。 表面看来,项羽能征善战,且战功赫赫,并一开始就处于绝对优势。楚汉争雄,刘邦当远非他的对手。可是胜败自有因果规律,历史选择刘邦而非项羽自有它的道理。那么促成项羽悲剧的基本点在哪里呢?
一、项羽残暴过度
得民心者得天下,残暴成性的人是注定要失去民心,孤立无援的。项羽入关以后,不但杀掉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面且还在咸阳城内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如此,项羽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了由项氏叔侄一手扶植起来的义帝楚怀王。楚怀王虽为傀儡,但他却是当时人民群众抗暴反秦的精神领袖,项羽的不义之举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在政治上空前孤立。而此时的刘邦却早已提出了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的约法三章。项羽对人民犯下了严重的罪行,人民反过来又惩罚了他;他对于这一点至死不悟,乌江自刎之前仍叹道:“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项羽有勇无谋
虽说“身长八尺,力能扛鼎”,但光凭身子骨是不够的。在楚汉之争中,项羽派出三名壮士, 向刘邦挑战,但都被刘邦射死,项羽一怒之下,拍马出阵,纯属莽夫之举。始皇南巡时项羽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也”气魄恢宏,豪气干云。可一想象当时他那种蔑视的神情,与十足的霸气,这也是他自信与自大的综合表现。他完全可以自信, 但他不该自大。而楚汉争霸的另一方刘邦却对自己认识得非常清楚和客观,对于项羽来说,这就非常危险了。而在以后的历史这种自大愈来愈多地体现为狂妄、骄傲、轻敌,且缺乏从善如流的王者气度。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已暴露无遗, 司马迁曾批评他是“奋其私智”“欲以力争”,项羽也知道谋大事不能光凭一人之勇,还要斗智斗法,少时他不是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么,但是学的却并不怎么样,只能“略知其意”,可是这略知的一点他似乎也并未用上,依旧我行我素,凭其勇武而误于谋略。这种爱逞匹夫之勇的性格在他“悲歌慷慨”吟唱的诗句“力拔山兮气盖世”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而不是一个可以重新统一天下、安邦治国的君主。
三、项羽优柔寡断
虽然项羽没有好好读过几天圣贤书,但毕竟出身贵族,耳濡目染的会沾上“仁义”的思想。而且他的仁义表现得很不合适,在几次重要的转折点都是因此失利的。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项羽霸业由盛转衰的鸿门宴。虽然项羽没有深远的预见力,但就当下来看,刘邦将会成为日后劲敌这点他还是应该知道的。但是基于心里的仁义与当断不断的性格使然,他并没有果决地下达击杀沛公的命令,甚至默许项伯越僭舞剑,任其保护外敌。鸿门宴上樊哙的出现是一个转折点。如果之前项羽还有犹豫的话,那么听了樊哙的一席话,他就已经坚定了不杀的决心。这就不仅仅是一时的妇人之仁了,这种毫无原则的行为处事,如何能君临天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以致于毁灭了自己的优势,把霸权让给了刘邦。鸿门宴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相对于刘邦的工于心计,项羽在谋国之策上几乎单纯如孩童了。难怪范增会脱口而叹:“竖子不足与谋!”。
四、项羽孤性多疑
疑则生变,变则失,这一点在范增愤而出走上尤为体现。范增以七十高龄,还为项王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尽力,忠心耿耿,这样的忠臣也难逃脱项羽的猜忌。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左右手。一个好汉三个帮,项羽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还有称王的可能吗?历史就是这样有情而又无情,项羽的这些性格悲剧最终使其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终于走向历史的末路。
历史必然性的层面上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就要从他说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政治思想说起,项羽出生于没落的贵族之家,从他领导的楚军可以看出,起兵时他们大部分是“豪吏”“吴中豪杰”,他们不可能站在普通农民的阶级立场上,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项羽他所代表的还是旧贵族和领主残余分子的利益,而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把天下带回到周王朝那种诸侯割据一方而又相安的格局。这无疑是一种倒退思想,终将被历史的潮流淘汰。历史不会向后发展,无论项羽的力量多么强大,也不能挽留历史的进程,这就注定了他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可见,每个人,每件事只有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才有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史记·高祖本纪》卷八344页,中华书局出版。
2.《史记·项羽本纪》卷七279页,中华书局出版。
3.王夫之:《读通鉴论》228页,中华书局,1975.
(作者单位:746300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