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随着农业的发展,江南地区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大幅度提高,茶叶消费也与日俱增。茶叶消费推动了茶器的生产和发展,唐代出现了专用茶器。如湖南出土一件长沙窑唐代青釉瓷碗,碗内底有一“茶”字,陕西西安出土青釉瓷壶,上有“老寻家茶社瓶七月一日买”。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现在城市中茶肆、茶馆、茶坊林立,茶汤品种繁多。宋代饮茶内容丰富于前朝,“点茶”广为流行,“斗茶”时尚兴起。
镇江处于长江与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自六朝以来,即为长江下游商品中转港口。东南茶叶,南北各窑茶器经长江和运河抵运镇江,向东入海运往各地。镇江出土的唐宋茶器分为银质与陶瓷两类,现借助文献资料及其他地方出土的唐宋茶器,作一比较与研究。
一、唐代茶器
1 银质茶器
1982年元旦,镇江市丁卯桥发现一处唐代银器窖藏,出土银器共计九百五十余件,出土器有酒瓮、盆、“论语玉烛”龟形酒令筹筒、酒令筹、托、碗、盒、蝴蝶形小盒、鱼形小盒、镯、钗等,其中一部分为茶器。
1)茶釜(鳆)
共出土2件。宽沿,深腹,圜底,一件沿面设一对护耳及环状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高10厘米,口径25.6厘米(图1)。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一件与此相似的提梁银锅。
此类器物在唐时称为鍑。《茶经》云:“鳆,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鳆是煮茶器,唐代盛行煮茶,茶鳆是重要的茶器之一,将碾好的茶末放入茶鳆中煎煮。
2)火箸(火筴)
圆杆状,上粗下细。上部刻“力士”二字。长32厘米(图2)。
火箸唐时称火笑。唐代煮茶使用炭火风炉,不可缺少夹木炭的火筴。《茶经》云:“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缫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鎏金茶器中就有火箸,为上粗下细,通体素面,上端为宝珠顶,顶下有半厘米宽的凹槽,以系扣环,银箸以银丝编结的链子连接。地宫出土的衣物帐上有“火箸一对”的记载。诗人刘兼《从弟舍人惠茶》的“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之句,可验证其功用。
3)茶盒
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盒,出土2件。四出莲瓣形。直腹,腹下内收,喇叭形圈足;盖面弧凸,以子母口扣合。盖面锤刻凸花,以衔草双凤纹为主体,边缘刻八对相向的飞雁,间以缠枝莲及鱼子纹;腹下刻一圈牡丹花,圈足上刻有鸿雁,足边沿饰有莲瓣纹。外底刻“力士”、“伍拾肆两壹钱贰字”。高26厘米,口径31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25.6厘米(图3-1)。银盒造型端庄,刻花处鎏金,显得富丽堂皇,是唐代金银器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鎏金鹦鹉纹银盒,圆顶盖,子母口,直腹下折成平底,矮圈足。盖面中心锤刻一对衔草鹦鹉,周围装饰飞雁十只,两者之间为一圈变体莲瓣纹带,以缠枝莲花相间,鱼子纹衬底,腹部以菱形连续纹样装饰,圈足沿饰变体莲瓣纹带。高8厘米,口径11.4厘米,足径9厘米(图3-2)。
鎏金莲瓣形银盒,四出莲瓣形。盒顶圆弧,盒盖和盒身部子母口相接,直腹,腹部下收,四曲喇叭形圈足。顶部锤刻一对衔草鹦鹉,相间缠枝莲花,顶部以鱼子纹衬底,盖底腹部装饰一周缠枝菊花连续纹样。高7.5厘米,腹径9.5厘米,足径6.5厘米(图3-3)。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这首唐诗提及的玉合就是装茶饼的容器。唐代盛行煎茶或煮茶,饼茶需碾成茶末煮饮,无论饼茶或茶末都需要用容器存放。唐代茶盒分两类,大的盒装茶饼,小的则用于装茶粉末。
4)茶则(茶匙)
则面作铲形,近椭圆,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长33厘米(图4)。
茶则,名日茶匙,为量器,茶末入釜,要用茶则来量取。《茶经·四之器》:“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清楚地说明了茶则的用途,茶则不仅是量器,而且在点茶时还用以击拂、搅拌汤花使茶末溶于汤中。蔡襄《茶录·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主。竹者轻,建茶不取。”
5)茶勺
勺面作半球形,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长26厘米(图5)。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没有专门提及茶勺,《茶经·五之煮》中有“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说明是用勺从茶釜中将茶汤舀出,再入茶碗中饮用。
6)荷叶形盐台盖
卷边荷叶形。顶饰柿蒂饰及曲状钮,盖面錾刻双曲线,边口悬鱼四尾。内边刻“力士”二字。通高7.3厘米,口径20.6厘米(图6-1)。该器写实风格较强,荷叶的蒂、茎、叶脉都一一表现,錾刻工艺精细,线条流畅细密。
唐代煮茶要放适量的盐,《茶经》中提到放盐的容器“鹾簋”。法门寺地宫出土一件雷钮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图6-2),由盖、台盘、三足架组成,台盘支架上有錾文“咸通九年文思院造银涂金盐台一只”。其盖与此件相似,因唐代饮茶加盐,此器可能为贮盐之器盖。
7)茶托
变体莲瓣形,凹底,喇叭形圈足,圈足内刻“力士”二字。高8-8.5厘米,口径8.8厘米(图7)。
西安和平门外出土7件唐代银鎏金莲花形茶托,其中一件在圈足内刻“大中十四年八月造成浑金涂茶拓子一枚金银共重拾两捌钱叁字”。茶拓子即为茶托。
8)茶瓶
塔形盖,盖钮呈宝珠形,侈口,束颈,弧腹,矮圈足,肩部设长流及把。底部有“力士”二字。通高25.4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8.4厘米(图8)。
晚唐时,一种新的饮茶方法兴起,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冲点放在碗中的茶末,称为点茶。点茶最重要的器具是茶瓶,即执壶,此壶既用于煮汤,又用于点茶。蔡襄《茶录》载:“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9)熏炉
出土时已残损。从现存部分看,分上、中、下三层,可以拆卸。圈足四面有对称的镂空如意云纹,两侧各刻一禽鸟,问饰卷草,外围各以联珠纹带作束腰形抱合。基座二层面上各刻以破式菱形、蔓草及变体莲瓣纹带。中间为承盘,宽沿,折边,平底。沿面刻一圈缠枝花卉,折边饰破式菱形纹一周,以鱼子纹为地。上部是炉盖,直壁,弧顶,葫芦形钮。钮饰重瓣覆莲纹。圈足内刻“力士”二字。残高16厘米,底径23厘米,如图9所示。
法门寺地宫出土一件银熏炉,出土时盖面的封签墨书“大银熏炉,臣杨复恭”。熏炉是辅助茶器,唐人注重品茗的环境,室内熏香可以保持空气清新,为品茗增添意蕴。
2 瓷质茶器
瓷质茶器在墓葬和遗址中都有出土,如镇江市商贸中心大市口的一处唐代文化地层,发掘面积近90平方米,出土瓷器100件,瓷片1481片,平均每平方米含1.1件瓷器及16片瓷片,在附近的一处灰坑出土瓷片2317片,以浙江越窑和长沙窑为主,大部分为茶器。现将典型的茶器介绍如下:
1)刻划莲纹研磨器
敞口,浅腹,玉璧形底。碗内刻划莲纹。胎灰白色,口沿一周施褐釉。高4.1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5.7厘米(图10)。
此器为研磨茶饼的器具,与棒杵配合使用,把饼茶研磨成茶末,是重要的茶器之一。
2)秘色瓷茶碗
出土2件。一件侈口,口为十曲花瓣形,坦腹斜收,平底内凹。胎浅灰细腻,全器施釉,釉色青中泛黄,釉层均匀莹润。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精品之作,代表越窑青瓷制作的最高水平。高5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7.3厘米(图11-1)。一件侈口,口为六曲,平折沿,尖圆唇,腹壁斜收,圈足。胎浅灰色,较细腻,全器施釉,釉色青中泛黄,釉层均匀莹润。高7.6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7.4厘米(图11-2)。法门寺地宫出土了13件与此相同的秘色瓷茶碗,是用于盛茶汤的容器。
唐代茶圣陆羽在评论茶器时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并将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作了比较:“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以类玉似冰来评价越瓷的美。
3)青釉褐斑瓜棱瓷水注
圆唇,敛口宽边,圆鼓瓜棱腹,腹下内收,假圈足,口沿下设八棱形短流。腹部饰对称的三组褐斑。胎灰白色,施釉不到底,釉色青黄。高8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6.5厘米(图12)。
唐代煮茶的主要茶器为风炉和茶釜,水注作为辅助茶器系装水之用。
4)黄釉盘口瓷渣斗
圆唇,喇叭口,束颈,扁圆腹,平底。胎浅黄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高9.3厘米,口径12.8厘米,底径7厘米(图13)。
此器形在汉代时就已出现,六朝时为盘口,口径较大,唐时器颈变细,此物可用以盛敛茶滓剩水,类似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提到的“滓方”,为辅助茶器。
(未完待续)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现在城市中茶肆、茶馆、茶坊林立,茶汤品种繁多。宋代饮茶内容丰富于前朝,“点茶”广为流行,“斗茶”时尚兴起。
镇江处于长江与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自六朝以来,即为长江下游商品中转港口。东南茶叶,南北各窑茶器经长江和运河抵运镇江,向东入海运往各地。镇江出土的唐宋茶器分为银质与陶瓷两类,现借助文献资料及其他地方出土的唐宋茶器,作一比较与研究。
一、唐代茶器
1 银质茶器
1982年元旦,镇江市丁卯桥发现一处唐代银器窖藏,出土银器共计九百五十余件,出土器有酒瓮、盆、“论语玉烛”龟形酒令筹筒、酒令筹、托、碗、盒、蝴蝶形小盒、鱼形小盒、镯、钗等,其中一部分为茶器。
1)茶釜(鳆)
共出土2件。宽沿,深腹,圜底,一件沿面设一对护耳及环状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高10厘米,口径25.6厘米(图1)。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一件与此相似的提梁银锅。
此类器物在唐时称为鍑。《茶经》云:“鳆,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鳆是煮茶器,唐代盛行煮茶,茶鳆是重要的茶器之一,将碾好的茶末放入茶鳆中煎煮。
2)火箸(火筴)
圆杆状,上粗下细。上部刻“力士”二字。长32厘米(图2)。
火箸唐时称火笑。唐代煮茶使用炭火风炉,不可缺少夹木炭的火筴。《茶经》云:“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缫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鎏金茶器中就有火箸,为上粗下细,通体素面,上端为宝珠顶,顶下有半厘米宽的凹槽,以系扣环,银箸以银丝编结的链子连接。地宫出土的衣物帐上有“火箸一对”的记载。诗人刘兼《从弟舍人惠茶》的“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之句,可验证其功用。
3)茶盒
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盒,出土2件。四出莲瓣形。直腹,腹下内收,喇叭形圈足;盖面弧凸,以子母口扣合。盖面锤刻凸花,以衔草双凤纹为主体,边缘刻八对相向的飞雁,间以缠枝莲及鱼子纹;腹下刻一圈牡丹花,圈足上刻有鸿雁,足边沿饰有莲瓣纹。外底刻“力士”、“伍拾肆两壹钱贰字”。高26厘米,口径31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25.6厘米(图3-1)。银盒造型端庄,刻花处鎏金,显得富丽堂皇,是唐代金银器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鎏金鹦鹉纹银盒,圆顶盖,子母口,直腹下折成平底,矮圈足。盖面中心锤刻一对衔草鹦鹉,周围装饰飞雁十只,两者之间为一圈变体莲瓣纹带,以缠枝莲花相间,鱼子纹衬底,腹部以菱形连续纹样装饰,圈足沿饰变体莲瓣纹带。高8厘米,口径11.4厘米,足径9厘米(图3-2)。
鎏金莲瓣形银盒,四出莲瓣形。盒顶圆弧,盒盖和盒身部子母口相接,直腹,腹部下收,四曲喇叭形圈足。顶部锤刻一对衔草鹦鹉,相间缠枝莲花,顶部以鱼子纹衬底,盖底腹部装饰一周缠枝菊花连续纹样。高7.5厘米,腹径9.5厘米,足径6.5厘米(图3-3)。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这首唐诗提及的玉合就是装茶饼的容器。唐代盛行煎茶或煮茶,饼茶需碾成茶末煮饮,无论饼茶或茶末都需要用容器存放。唐代茶盒分两类,大的盒装茶饼,小的则用于装茶粉末。
4)茶则(茶匙)
则面作铲形,近椭圆,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长33厘米(图4)。
茶则,名日茶匙,为量器,茶末入釜,要用茶则来量取。《茶经·四之器》:“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清楚地说明了茶则的用途,茶则不仅是量器,而且在点茶时还用以击拂、搅拌汤花使茶末溶于汤中。蔡襄《茶录·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主。竹者轻,建茶不取。”
5)茶勺
勺面作半球形,长扁柄稍曲。柄背面刻“力士”二字。长26厘米(图5)。
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没有专门提及茶勺,《茶经·五之煮》中有“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说明是用勺从茶釜中将茶汤舀出,再入茶碗中饮用。
6)荷叶形盐台盖
卷边荷叶形。顶饰柿蒂饰及曲状钮,盖面錾刻双曲线,边口悬鱼四尾。内边刻“力士”二字。通高7.3厘米,口径20.6厘米(图6-1)。该器写实风格较强,荷叶的蒂、茎、叶脉都一一表现,錾刻工艺精细,线条流畅细密。
唐代煮茶要放适量的盐,《茶经》中提到放盐的容器“鹾簋”。法门寺地宫出土一件雷钮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图6-2),由盖、台盘、三足架组成,台盘支架上有錾文“咸通九年文思院造银涂金盐台一只”。其盖与此件相似,因唐代饮茶加盐,此器可能为贮盐之器盖。
7)茶托
变体莲瓣形,凹底,喇叭形圈足,圈足内刻“力士”二字。高8-8.5厘米,口径8.8厘米(图7)。
西安和平门外出土7件唐代银鎏金莲花形茶托,其中一件在圈足内刻“大中十四年八月造成浑金涂茶拓子一枚金银共重拾两捌钱叁字”。茶拓子即为茶托。
8)茶瓶
塔形盖,盖钮呈宝珠形,侈口,束颈,弧腹,矮圈足,肩部设长流及把。底部有“力士”二字。通高25.4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8.4厘米(图8)。
晚唐时,一种新的饮茶方法兴起,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冲点放在碗中的茶末,称为点茶。点茶最重要的器具是茶瓶,即执壶,此壶既用于煮汤,又用于点茶。蔡襄《茶录》载:“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9)熏炉
出土时已残损。从现存部分看,分上、中、下三层,可以拆卸。圈足四面有对称的镂空如意云纹,两侧各刻一禽鸟,问饰卷草,外围各以联珠纹带作束腰形抱合。基座二层面上各刻以破式菱形、蔓草及变体莲瓣纹带。中间为承盘,宽沿,折边,平底。沿面刻一圈缠枝花卉,折边饰破式菱形纹一周,以鱼子纹为地。上部是炉盖,直壁,弧顶,葫芦形钮。钮饰重瓣覆莲纹。圈足内刻“力士”二字。残高16厘米,底径23厘米,如图9所示。
法门寺地宫出土一件银熏炉,出土时盖面的封签墨书“大银熏炉,臣杨复恭”。熏炉是辅助茶器,唐人注重品茗的环境,室内熏香可以保持空气清新,为品茗增添意蕴。
2 瓷质茶器
瓷质茶器在墓葬和遗址中都有出土,如镇江市商贸中心大市口的一处唐代文化地层,发掘面积近90平方米,出土瓷器100件,瓷片1481片,平均每平方米含1.1件瓷器及16片瓷片,在附近的一处灰坑出土瓷片2317片,以浙江越窑和长沙窑为主,大部分为茶器。现将典型的茶器介绍如下:
1)刻划莲纹研磨器
敞口,浅腹,玉璧形底。碗内刻划莲纹。胎灰白色,口沿一周施褐釉。高4.1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5.7厘米(图10)。
此器为研磨茶饼的器具,与棒杵配合使用,把饼茶研磨成茶末,是重要的茶器之一。
2)秘色瓷茶碗
出土2件。一件侈口,口为十曲花瓣形,坦腹斜收,平底内凹。胎浅灰细腻,全器施釉,釉色青中泛黄,釉层均匀莹润。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精品之作,代表越窑青瓷制作的最高水平。高5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7.3厘米(图11-1)。一件侈口,口为六曲,平折沿,尖圆唇,腹壁斜收,圈足。胎浅灰色,较细腻,全器施釉,釉色青中泛黄,釉层均匀莹润。高7.6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7.4厘米(图11-2)。法门寺地宫出土了13件与此相同的秘色瓷茶碗,是用于盛茶汤的容器。
唐代茶圣陆羽在评论茶器时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并将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作了比较:“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以类玉似冰来评价越瓷的美。
3)青釉褐斑瓜棱瓷水注
圆唇,敛口宽边,圆鼓瓜棱腹,腹下内收,假圈足,口沿下设八棱形短流。腹部饰对称的三组褐斑。胎灰白色,施釉不到底,釉色青黄。高8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6.5厘米(图12)。
唐代煮茶的主要茶器为风炉和茶釜,水注作为辅助茶器系装水之用。
4)黄釉盘口瓷渣斗
圆唇,喇叭口,束颈,扁圆腹,平底。胎浅黄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高9.3厘米,口径12.8厘米,底径7厘米(图13)。
此器形在汉代时就已出现,六朝时为盘口,口径较大,唐时器颈变细,此物可用以盛敛茶滓剩水,类似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提到的“滓方”,为辅助茶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