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情感沟通 健全心理素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y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有其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情感线索去修养品德,去学习知识。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了以讲读启发情感,朗读激发情感,写作抒发情感。
  讲读启发情感,就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感导语和情感线索,并使之贯穿全文。这样既能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中,也能在情感中求知学知,在情感中陶冶情操。如我在讲鲁迅的作品《故乡》时,开篇设置了一个欲泣欲诉,欲怒欲愤的导语,使学生身不由已地珍惜现在的丰衣足食、窗明几净的生活。开始我让学生描写一下自已父亲的肖像:有的写父亲西装革履,有的写父亲的手机奏着时代的强音,有的写工作,有的写生活。我就此打住,让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离我们七十多年的闰土是一幅什么样的肖像。开始,大家对父亲的肖像还窃窃私语,过了一会儿,整个教室静悄悄,我顺水推舟说“两个时代的父亲肖像上有天壤之别,我们不但对我们的父亲敬爱有加,我们更对闰土的不幸产生了疑惑,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此文,是什么原因导致闰土才四十岁上下却活得像个木头人呢?”听完我的话,大家迅速研读课文,并对闰士生活的社会进行了详尽的了解,明白了社会黑暗、兵、匪、官绅使闰土命运如此悲惨,由此大家懂得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对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由衷的热爱之情。
  朗读激发情感,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存在形式,也是作者表达认识与感受的媒介和手段,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以《回延安》一课为例,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热烈而奔放的情怀,充分表现了作者在阔别多年后重回延安的喜悦之情,以及对革命圣地的向往之情。教师在上这课时,要结合信天游文体的特点,认真范读,力求再现当时的场景,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圣地的崇敬、向往之情,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写作抒发情感。语文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写日记、作文,教师应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亲情和友情是两个永恒的主题,它不但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而且能从习作中感受亲情,理解父母,识别友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有一次训练时,我出了个作文题目《我的父亲》。然后,我给大家读了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一杯薄薄的思念》,这是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性文章,我看到同学眼里滴下了晶莹的泪珠。一石激起千层浪,回忆亲情的文章在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在亲情的感化下,下笔如有神。
  有学生在作文结尾写了这样一段话:如果老师不让我们写这篇作文,如果没有他作文前的那一番讲演,我还一直以为父母为我们所作的一切是应该的,无需不安,无需报答,然而现在我明白了。有同学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就在我沉迷于生日的期待中时,一句朴实而古老的话惊醒了我,“孩儿的生日,娘的苦日”。我的心如揣了只小兔,往昔的岁月历历在目;每次过生日,妈妈的碗里一颗鸡蛋也不曾有过,每次吃蛋糕,妈妈不是吃一点就推脱说不好吃,便端给了狼吞虎咽的我。每次催她买衣服的钱都给我……想着想着,我觉得汗颜,我太自私,太不懂事了,近十三年来。我享受了很多,可妈妈却为此而背着沉重的负荷,望着已生华发的妈妈,我有说不出的内疚,突然,一个想法闪现在我的脑海,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也要为妈妈备一份礼物……通过这次作文训练,同学们养成了正确的亲情观,人生观。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很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一直以来,关注中学生成长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习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中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教育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艰巨的学习、纷繁复杂的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一直以来,关注
期刊
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几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本质特征,又是它的一项核心任务。因此,我注意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  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提高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自觉性。其次,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
期刊
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这种意义上的语境并不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前面紧邻的语段,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宗教信仰,对趣闻逸事的记忆,对文化的各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种种信念。所有这些在话语理解过程中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语境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认为语境是有条不紊的。正是这种有条理的特性,影响着某一特定场合下特定语境信息的可获得性。比方说,你和一
期刊
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教学,也是新课程提出的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而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是以任务形式提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过
期刊
【摘要】中学生处在人生成长成材的重要年龄段,你自己也想吃了健康聪明一点,怎样“吃”才算好呢?一个“吃”字看来微不足道,谁不会吃,但要吃出健康大有学问。所以要以科学的饮食观和饮食行为,即使化钱少,也能给予合理营养在营养学上有个专用名词,这就是平衡膳食。  【关键词】中学生 饮食 营养 健康    中学生处在人生成长成材的重要年龄段,你自己也想吃了健康聪明一点,怎样“吃”才算好呢?因为对于体质和营养状
期刊
由于文言与现代汉语的源流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可将重点放在那些演变的词上。何为演变的词呢?即由于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在用法上,意义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的词不达意,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篇目来看,继承的词多,而演变的词少,因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掌握了这些演变的词,就等于掌握了文言翻译的金钥匙,文言翻译也就会迎刃而解。文言翻译的金钥匙究竟是什么呢?简言之,即文言中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一、
期刊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
期刊
1.语言点拨   语言点拨是指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助点。助点就是辅助性点拨。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需要教师助一臂之力。例如,当讲完“爬行类”时,教师若直接让学生回答“为什么青蛙和鳖都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潮湿
期刊
学习者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的“做”而获得的数学知识,才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因为这种能让学生大脑和双手真正动起来的学习,不仅能让每个学生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参与去学习数学,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而且在这种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增强了自信。    一、在实践中发现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样
期刊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教育秩序的重建,新的教育的灵魂是“对话、协商、理解、调整和不断生成”。合作不仅是一种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追求目标。下面将从课堂构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来阐述语文教师的合作需求。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不仅是忠实执行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