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的必要性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确立了方向和立场,更让马克思主义研究走下学术的神坛,真正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做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坚持问题导向等问题,从多方面理解坚持问题导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必要性
  坚持问题导向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只有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只只拦路虎踢开,才能确保发展过程的稳健。而这个过程也是习总书记认为的理论创新的过程。所以,我国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未来方向与路径就是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发现、筛选、研究、解决的顺序,为国家与我党的未来开辟出畅通无阻的康庄大道。
  一、什么是坚持问题导向
  (一)坚持问题导向的提出背景
  2014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出席并讲话。在这次讲话中,他将“问题”作为我党处理政务的切入点,首次明确提出坚持问题导向[1]。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做出了战略性指导。同时习总书记还提出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今后的研究做出了指导性意见。
  在自己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相融合,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为国家谋福利、为世界谋发展,并在十九大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做出了最有力的示范。
  (二)坚持问题导向的内涵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所以,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方向。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老师与家长的精心栽培,一个国家的成长同样少不了每一个公民和领导人的努力。就像孩子的成长需要老师和家长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一路顺畅[2]。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公民和领导人共同努力,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国家的发展有长久的生命力。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国家发展的思想保证。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环境背景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我们对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新的环境有了深切的认识,也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样的新时代、新环境。新时期的新要求,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進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坚持问题导向这种理论和观念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当前的国际形势多变且复杂,霸权主义仍在盛行,局部武装冲突依然存在。中美贸易战的阴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蔓延,在美国新总统上台之后事态尤甚,自2018年1月起至今,已针对提高对我国部分进口产品的关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等,并实施投资限制签署多项法令,我国也因此展开了反制措施。2018年4月14日,多国对叙利亚发动空袭。诸如此类的国际问题层出不穷,形势每天都在变化,我党必须时刻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方向,才能始终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做出最准确的反应[3]。
  而且,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在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着当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有了提升,但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决定着我党和广大人民的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主要历史任务。正因为我党坚持问题导向,所以做出了正确的、科学的决策,也就是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我国发展本身就面临着很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不能坚持问题导向,很容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反应慢、不周全的状况。如贫富差距问题、城乡结合问题、老龄化加剧问题、劳动力与经济发展需求不成正比的问题等。种种问题都需要我党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与调整,才能保证我国始终有着充足的发展动力和正确的发展方向。所以,不论从国际方面还是国内方面来看,坚持问题导向都是我国发展道路上不能丢弃的准则。
  (二)问题的普遍存在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详细论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性质。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矛盾的阐述,我们都知道,矛盾具有普遍性,每一个事物中都蕴含着矛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矛盾问题也就永无止境。对矛盾的这一特性有了一个客观正确的认知后,就应当以一个积极的态度面对它,所以,我们必须要正视矛盾,也就是正视问题。在正视问题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通过适当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才能准确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
  事实上,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新问题。正是这种围绕问题不断重复进行的发现——解决——再发现的过程,推动着人类从天干地支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一步步进化。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每一个时代专属的问题都在督促着人类不断进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就是因为我党始终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而奋斗,准确把握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实行“三大改造”,解决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顺利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到8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之后我国一直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我党始终围绕社会发展和人民民生的切实问题不断调整各项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开辟出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4]。所以,不论从人类发展还是从国家发展来看,坚持问题导向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实践性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理论,其本质是实践性。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正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全面的发展,才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开始暴露,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下,以当时的三大理论为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为了解决矛盾才来的。事实证明,这些理论通过列宁的实践,的确改变了俄国的状况,并为我国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经验与坚定的信念。
  新中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我国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给予了创造性发展。这些创新发展并不是建立在虚空的想象中,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的。每一代领导人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一些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经验,从而形成理论。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对照与变通,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劳动人民自我解放道路的探索和完善。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初便是为了革命、为了实践,我国在实践中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每一代领导人都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也明确了坚定问题导向的必要性。
  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问题导向
  (一)增强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会强化主动发展意识。对于个人来说,要实现超越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就必须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国家来说,要实现长久稳健的发展,就必须增强问题意识。有了足够的问题意识,实际上是为我们的前进和发展提供动力,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人类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就来源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只有在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才能为我们找到更加正确的前进方向。而对于马克思主義理论研究来说,要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就必须增强问题意识[5]。
  我国要想实现长久不衰地兴旺发展,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如今,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瞬息万变,综合国力的竞争日渐激烈,我们面临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网络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维护和拓展国家战略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能有效破解前进中的难题,改革就难以深入推进,发展就难以打开新的空间。所以,我国我党首先要加强问题意识,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二)坚持研究问题的科学化
  矛盾具有普遍性,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针对不同的问题,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不论解决方法如何多样,其本质都应该是科学化的,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否则问题不仅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更有可能走向复杂化。而科学化的解决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针对矛盾提出的方法论。
  首先,要正视问题。明白问题是时刻存在且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认识到不断解决问题是人生的常态,更是国家发展过程的常态。这样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第二,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样态都不相同,就如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问题。就算是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同样问题,也会因为时间的不同和对象的不同而出现不尽相同的状况,导致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还要在不同问题中分出轻重缓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都不均衡,不同的行业和职业之间,城乡之间,都存在发展不同步、不均衡的问题。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要对国家的国情和形势进行准确的分析,然后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谋求发展,并要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到群众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6]。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党的核心工作和主要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要做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问题,维护好其根本利益。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到群众中去,得到最准确、最真实的问题反馈,从群众中得到的反馈可确保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只有真正的为人们服务,才能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一定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的,面对问题不应当有逃避心理,而是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看问题,并实现问题的解决。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当首先把握好其大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从国家发展的目标和道路的角度来审视我们面临的问题,并通过调整政策,实施改革等方式促进问题的解决。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人民群众所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科学化地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问题,才能保证用科学的方法开展问题的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另外,研究问题时一定要注重问题的主要矛盾,抓好主要矛盾开展细节研究,促进问题解决方案的科学化,这也有利于切实高效的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时代课题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思想支持、学理支撑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以深入透彻的理论阐释,在不断创新的理念指导下,破解改革发展的新课题,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尹汉宁.坚持问题导向是端正学风的关键——中共中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研讨会发言摘要[J].咨询与决策,2014:10-11.
  [2]陈锡喜.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6):4-9.
  [3]张琪如.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的指导作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16-18.
  [4]杨金海.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法论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2016(7):4-11.
  [5]洪燕萍.论坚持问题导向对引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方法论意义[J].神州,2017(17):192-193.
  [6]任佳.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J].云南社会科学,2016(4):2-3.
  作者简介:荣越,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了习近平不同语境下包含引用的演讲,研究发现:从引用频率和来源看,被引者身份多是真实世界名人,引用古代诗人、文学家、思想家的名言为多;引用方式以插入引用和直接引用为主;引用功能有展示风采,寄予希望等。通过在不同场合下多重语用身份的建构,习近平将自身身份和国家身份融为一体,展现出身份建构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影响力。本研究对中英文演讲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话语引用;语用身份;身份
期刊
摘 要:电影相对于传统文学能够更有效率的向观众普及传主的生平,但也更易让观众直接接收而缺乏思考,用作者的主观判断代替观众的判断。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影片《黄金时代》的导演许鞍华选择用不同于传统传记电影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呈现萧红的一生。导演想要借与众不同的电影叙事方式实现传记带给人们的思考,同时用电影强大的传播力量让更多人了解萧红。  关键词:《黄金时代》;萧红;许鞍华  一、间离的叙事方式  萧红是
期刊
摘 要:在众多国家女性社会福利体系中,女性的就业往往与生育相联系、密不可分。通过女性的就业政策保障女性的生育福利,而女性的生育政策也起到促进女性就业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本文参考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女性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女性社會福利制度的改善提出有效方案。  关键词:女性;社会福利;研究  一、建立国家层面的整合性的女性社会福利政策体系  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成体系的专门的国家级的女性政策体系,缺乏政策
期刊
摘 要:所谓群众文化,就是在群众中自发形成并且自我开发的大众性文化,是文化社会性的表现形式。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群众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在此情形下,如何更好地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全面推进群众文化的推广与建设工作,是我们今后长期要把握的方向。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  
期刊
摘 要:阳明之良知乃一断善恶之天心灵明,明得物之善恶将良知贯彻其中便是一“致”字落实,此谓“致良知”。致良知为阳明期人为圣为学之大头脑,有此头脑便有一用功着力处,为学是自家工夫,便是不待外求。如此阳明之致良知终是一套成德工夫,于知识无法开出来。致良知是需要知识的,且如“事亲”,良知断得是善的,若是不懂得如何“事亲”,不懂“亲”又为何,知得又如何致得。盖阳明是把此类知识看的先天而成的,不言而喻的,所
期刊
摘 要: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作用。随着20世纪80年代社会史学科的复兴,近代中国交通社会史研究也逐步展开,成果丰硕。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近代中国交通社会史研究进行了思考,认为未来的交通社会史研究应注意扩展研究视角、扩大研究视野、扩展研究方法。  关键词:近代;交通史;社会史;研究综述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近代中国交通业的发展变迁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国运兴衰产
期刊
摘 要:酒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之一,酒事活动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经过文化意识的熏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每国的酒文化各不相同,中德这两个饮酒大国也不例外。本文从饮酒的传统、类型、礼仪和目的上对中德酒神精神和民族特点进行比较,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德酒文化差异,为成功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中国;德国;酒文化;差异  一、酒文化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产
期刊
摘 要:当今是一个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讨论当代设计的过程已经无法与数字化操作分割开来。大数据时代下的设计为我们的设计本意和走向提供了指导作用。不光产品设计如此,游戏设计亦如此,就像仙剑奇侠传单机游戏系列的发展,人物的设计塑造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更是大众审美的一个走向。  关键词:数字技术;大数据;游戏设计  数字时代为我们指明了设计的主流倾向。在设计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了设计师
期刊
摘 要:针对企业快速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持续从严管理、机构优化、制度革新的大环境下,提出从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加强服务中心顾大局、持续创新方法促改革等三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司和谐快速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关键词:新时期;员工;政治思想工作  近年来,随着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从严管理、机构优化、制度革新等给员工的传统观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些不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思想情绪随之出现,从
期刊
摘 要:在世界各国、各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日益突出,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有效交往和世界的有序运行,习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各国、各地区在达成建立共同规则、寻找共同利益、树立共同价值、交流共同愿景、主动共同治理的前提下进行全球化实践,共同解决全球化时代的各种危机难题。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超越;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过去或现在还存在的一些不利于全球
期刊